1 / 64

楚更五 教授

楚更五 教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云南中医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情志致病机理及心身疾病防治规律的研究;云南中医药文献整理研究. 应激与应激学说. 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会 副主任委员 云南中医学院 楚更五. 应激 — 病因的新观念 -生物、心理、行为、社会、文化. 第一节 应激及应激的产生 ( 概述) 第二节 应激时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第三节 应激时的物质代谢变化 第四节 应激时机体的机能变化. 第一节 应激及应激的产生. 一、应激的概念

kato-cook
Download Presentation

楚更五 教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楚更五 教授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云南中医学院教授 • 主要研究方向:情志致病机理及心身疾病防治规律的研究;云南中医药文献整理研究

  2. 应激与应激学说 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会 副主任委员 云南中医学院 楚更五

  3. 应激—病因的新观念 -生物、心理、行为、社会、文化

  4. 第一节 应激及应激的产生 (概述) 第二节 应激时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第三节 应激时的物质代谢变化 第四节 应激时机体的机能变化

  5. 第一节 应激及应激的产生 一、应激的概念 应激(Stress)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发生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最早由Selye提出) 这些反应包括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为主的神经内分泌反应、细胞和体液中某些蛋白质成分的改变和一系列功能代谢的变化

  6. 应激的产生

  7. 中介因素: 认知评价 应 对 社会支持 性格、 性别、年龄、经历) 应激反应: 心理反应 行为反应 生理反应 • 应激原

  8. 二、应激原的概念 应激原(Stressor),是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的刺激。按其性质分为:躯体性、社会性、心理性和文化性四种

  9. (一) 躯体性应激原 躯体性应激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的刺激。如冷热、噪声、恶味、细茵、病毒侵害和放射性物质等均属躯体性应激原

  10. (二)社会性应激原    社会性应激原范围极广,是人类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类应激原,它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社会性应激原又以生活事件为主。因此,在心理应激研究领域,应激原是以生活事件为研究中心,甚至有的将生活事件与应激原作为同一词看待

  11. 活 事 件 的 分 类 与环境相关的生活事件 与工作有关的生活事件 与生活有关的生活事件

  12. 生活事件分类 • 生活事件有正性和负性两类。 • 正性有积极意义,但太过或突然亦可致病。 • 负性有消极作用,达到一定量时可以影响身心健康 • 喜、怒、哀、惧、爱、恶、欲

  13. (三)心理性应激原 二 者 之 间 的 关 系 挫折 概念 挫折之后表现 分 类 冲突 概念 冲突常见形式

  14. (四) 文化性应激原 文化性应激原主要来源于社会环境的改变。如语言、风俗习惯、信仰、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等。一般多由移居或社会巨变引起。 文化性应激原对个体影响是持久而深刻的

  15. (五)机体的内在因素(自稳态的变动) 自稳态(homeostasis)是指机体在神经、体液因素等调节下各项生理指标都保持在狭小的变化范围内的状态。自稳态失衡是或自稳调节紊乱是一类重要的应激原

  16. 三、影响应激的中间因素 应激的中间影响因素或称中介变量,是指机体将传入的信息(应激原),转变为输出信息(应激反应)的过程中,影响心理应激强度和对应激的耐受力,调节应激与疾病联系的因素。包括个体的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生活经验和遗传素质等

  17. (一) 认知评价  1.概念 认知评价是个体察觉到应激原对 自身影响的认知加工过程 同一生活事件,因个体认知评价的差异,可以产生不尽相同,甚或绝然相反的应激反应 。

  18.  2.分类 (1)积极应激评价    可以适度地提高大脑皮层唤醒水平,调动积极的情绪反应,集中注意和积极思维,并根据实际调整需要和动机 (2)消极应激评价    可引起大脑皮层过度唤醒(焦虑),过度情绪反应(激动),或低落(抑郁),使认知功能降低,妨碍正确判断和积极应对的选择

  19. (二) 应对方式 1.应对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应对又称应付,是个体为解决生活事件或减轻生活事件对身心影响而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个体的应对方式受认知评价、社会支持、个性特征的影响 。

  20. 2.应对方式的分类 (1)积极的认识应对,是指个体希望以一种自信有能力控制应激的乐观态度来评价应激事件,以便在心理上能更有效地应对应激

  21. (2)积极的行为应对,是指个体采取明显的行动,希望以行为解决问题 (3)回避性应对,是指个体企图通过回避的或采取间接的行为方式(如酗酒等),来缓解与应激有关的情绪紧张

  22. 我国学者杜文东在《心理卫生》一书中提出:升华、补偿、鼓劲、认同、文饰、韬晦、幽默、反向、幻想、投射、否认、克己利他、修正目标、难得糊涂、迷信和自戮等16种

  23. (三) 社会支持 1. 概念 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的社交网络带给 它的维护良好情绪的资源,它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及党团组织给予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社会支持也指增强参与其间个人的归属感、安全感和自尊等各种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

  24. 关于社会支持的内容有两类:一类是客观的、实际的或可见的社会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另一类是主观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社会支持,即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以及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此与个体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25. 2.社会支持与健康 许多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健康具有保护作用,可以降低心身疾病的发生和促进疾病的康复 社会支持对个体来说,多多益善 构建和谐社会有益于心身健康

  26. (四) 其它中间因素 1.人格特征(个性、性格) (1)决定个体的行为类型,影响生活方式、生活习惯 (2)影响个体对各种应激的认知评价因而产生不同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3)影响个体对应激的应对和防御方式的选择,因而影响适应能力和应对效果 (4)影响个体同他人的人际关系,从而决定社会对其支持的数量和利用程度

  27. 性格决定命运 • 性格决定健康

  28. 2、遗传素质 诸多研究表明,由于遗传素质的不同,使个体在病理上存在着对某些疾病的易患性;在心理上存在着对某些应激原的敏感性,以及应激后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特殊性。正是因为遗传素质,致使应激后所致疾病不同

  29. 3.生活经历、年龄、性别 生活经历的不同、年龄、性别的差异,亦影响人们对应激原的认知以及当应激刺激后,对事件的应对方式的利用和社会支持的数量与利用程度

  30. 四、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包括: 1、心理反应 2、行为反应 3、生理反应

  31. 2.应激的生物学意义 应激是一切生命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它是机体整个适应保护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激反应可提高机体的准备状态,有利于机体的战斗或逃避,有利于在变动的环境中维持机体的稳态,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

  32. 第二节 应激时神经内分泌反应 当机体受到强烈剌激时,就会出现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增强为主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以提高机体抵抗伤害性刺激、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应激时的神经内分泌反应,是全身非特异性反应的生理基础,也是产生疾病时的病理生理机制。

  33. 一、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反应 应激时,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浓度迅速增高。至于这些激素的浓度何时恢复正常,则因不同的种系、不同的应激,而各不相同。 有何作用?

  34. 儿茶酚胺 作用 受体 ACTH 促进 β、α(?) 胰高血糖素 促进 β、α(?) 胰岛素 促进 α 生长素 促进 α 甲状腺素 促进 β 甲状旁腺素 促进 β 降钙素 促进 β 肾素 促进 β 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进 β 胃泌素 促进 β

  35. 对机体不利方面 ⑴外周小血管收缩,微循环灌流量少,导致部分组织、器官缺血(如肾缺血) ⑵儿茶酚胺促使血小板聚集,小血管内的血小板聚集可引起组织缺血 ⑶过多的能量消耗 ⑷增加心肌的耗氧量

  36. 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反应 1.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应激时几乎无例外地出现血浆糖皮质激素(GC)的浓度升高。反应迅速,升高的幅度大 例如:

  37. 三、其他激素反应 1.胰高血糖素 应激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异生和肝糖原分解,是引起应激性高血糖的重要激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在血中浓度的升高

  38. 2.生长激素 应激时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交感神经 过α受体可剌激生长激素的分泌。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脂肪的分解和动员;又能促进甘油、丙酮酸合成为葡萄糖,抑制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因而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生长激素还能促进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在这一点上它可以对抗皮质醇促进蛋白质分解的作用,因而对组织有保护作用

  39. 3.胰岛素 应激时,血浆胰岛素含量偏低,这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血浆中儿茶酚胺升高所致。尽管应激性高血糖和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都可剌激胰岛素分泌,但应激时胰岛素分泌减少

  40. 4.醛固酮 应激时血浆醛固酮水平常升高。这主要是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使肾血管收缩,因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此外,ACTH分泌的增多也可刺激醛固酮的分泌 增多。 可引起钠水潴留

  41. 第三节 应激时的物质代谢变化 应激时物质代谢发生相应变化,总的特点是分解增加,合成减少

  42. 糖代谢的变化 高 代 谢 率 表 现 脂肪代谢的变化 蛋白质代谢的 变化

  43. 第四节 应激时机体的机能变化 一、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在应激时,主要因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所引起的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外周阻力增高以及血液的重分布等变化,有利于提高心输出量、提高血压、保证心、脑和骨骼肌的血液供应 。因而有十分重要的防御代偿意义。但同时也有使皮肤、腹腔内脏和肾缺血缺氧、心肌耗氧量增多等不利影响,而且当应激原的作用特别强烈和/或持久时,可以造成心血管机能损伤引起疾病,甚则引起休克 。

  44. 原发性高血压 情绪心 理应激 与 心血管 疾病 冠心病 心律失常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