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23 Views
原子吸收光谱法模块之. 任务3 工作曲线法测定水中微量镁. 能力目标. 能用工作曲线法测量元素含量; 理解工作曲线法的特点,适用范围 。. 镁与生活. 镁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轻金元素之一 ,具有强度高、密度小、机械加工性能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领域。镁又是 叶绿素分子的核心原子,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中心。镁能激活人体内多种酶,抑制神经异常兴奋性,维持核酸结构的稳定。缺镁会引起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白内障、骨质疏松、抑郁症。. 问题. 问题:镁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材料,又是与人们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元素,如何测定水中微量镁呢?.
E N D
原子吸收光谱法模块之 任务3 工作曲线法测定水中微量镁
能力目标 • 能用工作曲线法测量元素含量; • 理解工作曲线法的特点,适用范围。
镁与生活 • 镁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轻金元素之一 ,具有强度高、密度小、机械加工性能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领域。镁又是叶绿素分子的核心原子,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中心。镁能激活人体内多种酶,抑制神经异常兴奋性,维持核酸结构的稳定。缺镁会引起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白内障、骨质疏松、抑郁症。
问题 • 问题:镁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材料,又是与人们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元素,如何测定水中微量镁呢? • 问题的解决:测定水样中的微量镁可以采用化学法(配位滴定)、电位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等。它们各有优缺点,而原子吸收法以其灵敏度高、干扰少,简单快速而被广泛采用。
工作曲线法定量原理1 • 根据光吸收定律 • A=KbC=K′C • 式中:A-原子吸收吸光度; • K-常数; • b-光程长度; • C-试液中待测元素浓度。 • 吸光度A与试液浓度C呈直线关系,通过测量试液的吸光度求得待测元素的浓度。
工作曲线法定量原理2 • 工作曲线的绘制与样品浓度的测量:配制一组含有不同浓度被测元素的标准溶液,按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测定吸光度值。绘制吸光度对浓度的校准曲线。在与标准系列测定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试样的吸光度,从校准曲线上用内插法求出被测元素的含量。 工作曲线
实训内容 • 根据工作曲线法的原理,测定水中镁包括如下内容: • 配制标准系列; • 制备样品溶液; • 开机预热,设置仪器条件; • 测量标准系列及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 绘制工作曲线; • 利用内插法查得试液浓度。
仪器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型号TAS990,北京普析通用仪器公司) • 空气压缩机; • 乙炔钢瓶; • 镁空心阴极灯; • 玻璃量器、容器:100mL容量瓶2个; 50mL容量瓶5个;5、10mL移液管各一支;100mL烧杯一个。
试剂 • 镁标准贮备液:准确称取800℃ 灼烧至恒重的氧化镁(A.R.)1.6583g,滴加1molL-1HCl至完全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镁的浓度为ρ(Mg)=1.000mgmL-1 ;贮存期-1年。 • 二级蒸镏水; • 盐酸(G.R) • 含镁水试样。 标准贮备液 ρMg=1.000mgmL-1
溶液配制 • 镁标准系列溶液配制(学生设计方案并配制): • 配制标准系列溶液:ρ(Mg)= 0.100、0.200、0.300、0.400 • 0.500μg/mL 的镁标准溶液。 • 现有的标准贮备液:ρ(Mg)= 1.000 mg/mL。 • 配制溶液体积50.00mL。 • 如何配制? • 请设计溶液配制的方案,并完成配制过程。 • 试样制备: • 移取水样10.00mL,加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 • 标线,摇匀。
1、配制标准工作液ρ(Mg)=100 μg/mL 2、配制标准工作液ρ(Mg)=5.00 μg/mL 3、配制标准系列溶液ρ(Mg)=0.100、0.200、0.300、0.400、0.500μg/mL 4、配制样品溶液:吸取试样溶液10mL,定容至100mL • 溶液配制(参考方案)
实验条件 • 设置下列实验条件 • 分析线 :285.2nm; • 光谱通带:0.4nm; • 空心阴极灯电流: 2mA; • 乙炔流量 :2000mL/min; • 燃烧器高度:5mm。
点击“样品 下一步 下一步 完成 • 分析方法设置 样品测量界面 进入“样品设置向导” 在校正方法中选“标准曲线” 选择浓度单位样品名称 输入标准系列 输入样品名称数量 返回样品测量界面
学生实训 • 实验分组,每二人一组,分工协作完成下列实验。 • 开机,设置仪器条件; • 配制标准系列、样品溶液; • 测定标准系列及样品溶液吸光度A;
结果计算 • 绘制工作曲线,从工作曲线上查得试液浓度。 • 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浓度是经稀释后的浓度。稀释过程5.00mL→50mL。 • 计算公式: ρ(Mg)=CV0/V1 • 式中: • ρ(Mg) 水样中镁含量,μg/mL; • C工作曲线查得数值,μg/mL; • V0样品溶液定容体积,mL; • V1取样量,mL。
实训中的问题及解决 • 问题1:开机时电脑与主机无法连接,工作软件显示只能脱机工作。 • 原因:开机顺序错误,先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机电源,后开电脑。 • 解决方法:关闭主机,等待5分钟后重新开机。 • 问题2:初始化失败,波长电机出现× 。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 • 原因:空心阴极灯不亮,灯安装错误。 • 解决方法:将灯取出重新安装,再初始化。 • 问题3:火焰无法点燃,检查空气,乙炔减压阀压力正常。 • 原因:管路上的乙炔阀门关闭,无乙炔供应。 • 解决方法:打开乙炔管路阀门,重新点火。
实训中的问题及解决 • 问题4:测量时,吸入浓度0.10-0.50 μg/mL的 镁溶液,吸光度均为零。 • 原因:检查发现寻峰没有完成就结束寻峰。 • 解决办法:重新寻峰。 • 问题5:测量时吸光度值不稳定。 • 原因:仪器周围有风,致使火焰摆动。 • 解决方法:关闭门窗,盖好燃烧室挡板。 • 问题6:线性相关系数小于0.99。 • 原因:读数操作错误,将毛细管插入溶液,吸光度未稳定即读数。 • 解决方法:重新测量。
实训总结 • 影响工作曲线法测定准确度的因素: • 标准系列及样品溶液的制备(移液管,容量瓶的正确使用); • 测量条件设置; • 吸喷溶液时毛细管的位置; • 空气对流对火焰的影响; • 读数开始的时间。 • 每次分析前应该用标准溶液对系统进行校正; • 整 个分析过程中操作条件保持不变; • 标准系列与被分析样品溶液的组成应该尽可能一致; • 标准和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应在0.2~0.8之间 • 当样品的情况不清或很复杂时分析误差较大,可用其他方法定量。
总结-方法特点、注意事项 • 工作曲线法特点:简单快速;适合组成较简单的大批量样品分析。 • 注意事项: • 标准溶液与试液的基体要相似,以消除基体效应; • 浓度要合适:标准溶液浓度范围应将试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包括在内。浓度范围大小应以获得合适的吸光度读数为准(0.2-0.8); • 在测量过程中要吸喷去离子水或空白溶液来校正零点漂移; • 由于燃气和助燃气流量变化会引起 工作曲线斜率变化,因此每次分析都应重新绘制工作曲线。
标准溶液的配制 • 配制标准溶液可选择待测元素的高纯(99.99%)金属丝、棒、片用稀酸清洗,以除去表面氧化层或使用各元素的盐类。溶于合适的溶剂中,配制成浓度为1 mg·mL-1的标准储备液,配制时一般要维持一定酸度(可以用1%的稀硝酸或盐酸),以免器皿表面吸附。配好的储备液应储于聚四氟乙烯、聚乙烯或硬质玻璃容器中此溶液可长期保存。 • 低浓度的标准系列溶液,使用时用标准储备液经逐级稀释而成。由于低浓度溶液不稳定,使用时间不应超过1~2天。
原子吸收常用试剂 • 配制标准储备液:光谱纯试剂; • 酸、碱等常用试剂:优级纯; • 水:原子吸收分析用水应符合GB/T6682-1992,分析试验室用水三级水的规格。
拓展与引申 • 若测定固体样品或污水样品中的镁,实验条件如何设置?样品如何处理? • 思考回答 • 仪器参数可参考上面的数据。标准系列浓度可根据样品中含量作适 • 当调整,但不能超出线性范围。 • 固体样品或污水需要将其中的镁 转化为可溶性的镁离子。 • 方法。
思考题 • 本实训“原子吸收工作曲线法测镁”采用的是工作曲线法定量,其适用 • 于组成简单的,无干扰的样品测定,对于复杂样品,存在干扰时选择 • 何种定量方法呢? • 查阅相关文献,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