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595 Views
第 4 章. 地理資訊蒐集與處理. 學習目標. 能知道如何蒐集資料 能分辨資料的類型 能分辨地理資訊和非地理資訊 能區分空間資料及屬性資料 能應用圖表將蒐集資料加以分類歸納. 第一節 資訊蒐集與處理. 霍亂疫情的控制. 最有價值的散布圖!. 圖 4-1 1854 年倫敦霍亂疫情分布圖。圖上每一個紅點代表一個霍亂病例。. 資料蒐集方法 - 一手資料. 又稱 直接資料 定義 :利 用各種工具,直接針對研究現象進行觀察、測量、訪談所得的原始紀錄。 方法 :野外地理實查,進行定位、度量、採樣、照相、攝影、訪談、問卷調查。
E N D
第 4 章 地理資訊蒐集與處理
學習目標 • 能知道如何蒐集資料 • 能分辨資料的類型 • 能分辨地理資訊和非地理資訊 • 能區分空間資料及屬性資料 • 能應用圖表將蒐集資料加以分類歸納
霍亂疫情的控制 最有價值的散布圖! 圖4-11854年倫敦霍亂疫情分布圖。圖上每一個紅點代表一個霍亂病例。
資料蒐集方法-一手資料 • 又稱直接資料 • 定義:利用各種工具,直接針對研究現象進行觀察、測量、訪談所得的原始紀錄。 • 方法:野外地理實查,進行定位、度量、採樣、照相、攝影、訪談、問卷調查。 • 優點:直接的記錄,資料內容較詳細。 • 缺點:資料量較龐大,其蒐集成本也較高。
資料蒐集方法-二手資料 • 又稱間接資料。 • 定義:經過彙整及處理後的資料或是引用他人資料。 • 方法:資料檢索與文獻回顧,找出相關的資料加以篩選使用。 • 優點:資料簡明扼要,取得成本亦較小。 • 缺點:資料的時效性和品質較難掌握。 • 形式:統計報表、研究報告、地圖、地方誌。
資料蒐集方法-二手資料 1.文獻資料-圖書館、政府機關、寺廟宗祠、網路。 2.統計資料-縣市圖書館、網路線上查詢。 3.圖像資料-地形圖、航照圖、衛星影像。
資料處理分析 • 地理資料:經由觀察或調查所做的記錄,如文字、數字、圖像等 • 地理資訊:將地理資料,依據研究目的加以整理、分析。 地理資料 整理 分析 地理資訊
資料與資訊的應用 • 資料轉換成資訊,過程中常藉助統計分析方法,從大量資料中析取總量、平均數、變化率等量值,來呈現資料的整體特性。 • 結果常以統計圖呈現,若分析結果兼具不同地區的空間差異,則可以統計地圖來表示。
柱狀圖(長條圖) • 以同寬的水平或垂直線條的長短繪出各分組資料數量大小 • 通常用在繪製不連續的資料或同一現象在不同時間的數量比較
柱形的高低變化,可表現降雨的季節分布 最常見:雨量圖 雨量分布:夏雨冬乾
圓餅圖 • 以圓形中的各扇形面積大小表示某個現象中不同分組占全體的比例。 • 呈現的資料應具有整體和分項的組合關係。 • 各分項百分比加總為 100。
折線圖 • 以起伏的折線表示兩種數值之間的相互關係。 • 適用於呈現連續性資料的變化,可看出現象變化趨勢,如人口成長、氣溫變化。
雷達圖 • 以圖中心向外繪製數條放射線,每條放射線長短代表不同的數量。 • 呈現不同面向或類別的數量比較。
風花圖 • 可表示一地的風向、風速、與出現頻率。 • 同心圓圈代表出現頻率。 • 箭頭方向表示風的來向(風向)。 • 箭頭粗細代表風速大小。
沙 補充—三角圖 • 以等邊三角形的三邊分別表示三種要素,每一底邊又以百分率表示,作平行線與三底邊平行,即可讀出某一點的三種資料特徵。 • 凡地理現象由三種要素組成,且其總量為100%,皆適用此種圖法。
土壤質地三角圖解圖 沙 此地土壤成分如下: 沙粒:50% 砏粒:20% 黏粒:30%
統計地圖 • 運用各種符號或幾何圖形,在地圖上呈現象的空間分布特性。 • 常見有點子圖、線量圖、面量圖、等值線圖。
點子圖 • 使用點符號表示某種地理現象的單位數量。 • 點符號數目的多寡顯示該現象在特定空間範圍的總量。 • 呈現空間分布型態的聚集與分散型態。
線量圖 • 以線的粗細代表某種地理現象在兩地之間流動量的大小。 • 顯示兩地之間的交流或互動程度。
面量圖(區域密度圖) • 利用不同顏色或網紋等面符號來表示不同區間或每一區域的數量,區域內部視為均質的單元。 • 呈現區域間的差異,如全國各鄉鎮的人口密度。
等值線圖 • 將現象數量化,數值相同各點,連成封閉曲線。 • 用以表示逐漸改變且連續分布的現象。
ˇ ˇ ˇ 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