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 likes | 1.2k Views
电子支付系统. 第七章. 一 网上支付概述 二 电子支付 三 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协议 四 网上银行. 1 商务的支付活动及其发展. 从开展商务的流程知道,只要有交易的发生,必然引起资金流的流动,而且是关键的流程,而资金流的流动就必然涉及到商务伙伴间的支付结算活动。下面介绍一下商务的支付结算活动及其发展。. 一、支付与结算的涵义. 自从出现了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人类社会进入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货币结算支付方式的时代。
E N D
电子支付系统 第七章
一 网上支付概述 • 二 电子支付 • 三 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协议 • 四 网上银行
1 商务的支付活动及其发展 从开展商务的流程知道,只要有交易的发生,必然引起资金流的流动,而且是关键的流程,而资金流的流动就必然涉及到商务伙伴间的支付结算活动。下面介绍一下商务的支付结算活动及其发展。 一、支付与结算的涵义 自从出现了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人类社会进入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货币结算支付方式的时代。 支付的涵义可以理解为,为了清偿商务伙伴间由于商品交换和劳务活动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由银行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业务。这种结清债权和债务关系的经济行为,就称为结算。因此,支付与结算涵义基本相同,支付与结算可以直接理解为支付结算,或支付。支付活动本源于交易商务主体之间直接的经济交换活动,但由于现代银行信用中介的结果,演化为银行与客户之间、客户开户行之间的资金收付关系;而银行之间的资金收付交易,又必须通过中央银行的资金清算,才能最终完成全过程。
支付全过程的两个层次: 1)下层:商业银行与客户 2)上层: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现代支付结算的特点 • 必须通过中央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进行 • 是使用一定法律形式而进行的行为 • 发生取决于委托人的意志 • 实行统一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在交易时采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是商品经济社会较低阶段的低级结算方式。在交易时采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是商品经济社会较低阶段的低级结算方式。 • 结算手段:现金。 • 特点:交易环节融为一体。 • 现金的最大特点是简单、便携。但是也有缺点,一是流通中的磨损,二是易失、易盗、易伪造等。这种方式比较简单,常用于企业(主要是商业零售业)或个体对个体消费者的商品零售过程。 我国应用比较普遍。
银行转帐支付结算方式 “转账支付方式”,也叫非现金结算方式或票据结算。这种方式多用于企业间的商贸过程,需要银行作为支付结算的中介。 出现的背景是:如果贸易双方在银行都有资金账号,那么支付者就没有必要把钱先从银行取出,再支付给接收者。比如支付者可提供一张支票,向银行说明接收者及要支付的款额。接收者可持支票直接去银行兑换现金,或者把支票交给银行,由银行直接把要支付的款额从支付者的账号转到接收者的账号上。 减少了中间许多的无效劳动与费用,是国际上发展到今天的最主要的资金支付与结算模式。 其类型有:现金、支票、本票、汇票、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付、信用卡、信用证等。
支付手段分类: ① 支付人发起的结算 • 如现金支付、汇兑。 ② 接收人发起的结算 • 此方式下的付款人的确认有决定性的意义,要求应该有对付款人进行确认的手段,如支票、商业汇票、银行汇票等。
1、信用卡支付结算 • 信用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给持卡人为其提供自我借款权的一种将支付与信贷融为一体的信用业务凭证,具有透支功能。持卡人无需在银行存款或办理借款手续,当用户资金不足时,银行为用户提供规定限额信用额度的透支贷款服务。信用卡有多功能和高效便捷的特点,一般具有结算、消费信贷、储蓄和汇兑四种主要功能。利用信用卡结算可以减少现金货币流通量,简化收款手续。
信用卡按发卡机构所提供的不同信用,其种类可做如下划分:信用卡按发卡机构所提供的不同信用,其种类可做如下划分: (1)贷记卡:贷记卡是具有透支功能的信用卡。其特点是当用户的资金不足时,在规定数额内银行可为用户提供透支贷款服务,以解用户的燃眉之急。但这种信用卡申办手续比较复杂,而且需要交纳保证金,需要有担保人提供担保。 (2)借记卡:借记卡是不具备透支功能但其他购物结算功能都齐全的信用卡,如牡丹灵通卡、长城借记卡和龙卡转账卡。申办借记卡无需担保,不用交纳保证金,也不需进行资信审查。用卡时也不必使用身份证。这种卡具有储蓄存款、提取现金、购物消费的功能,手续简便,使用方便。 (3)收费卡:类似于贷记卡,区别是客户在收到账单的同时就需支付。这种卡功能较为单一,专用交纳某种费用或购物消费。像智能卡(1C卡)就可以专门用来代发工资、交纳交通违规罚款、汽车加油等。 (4)旅行娱乐卡:具有特定用途的收费卡,可用于诸如航空公司、宾馆、出租车公司等服务行业。
信用卡交易流程图 买方 信用卡帐单 支票(1) 现金或对帐 信 用 卡 货 物 发卡行 收单银行 支票(2) 有效性认证 卖方 认证并付款
2、资金汇兑 • 电子结算是随着电汇的发展而出现的。 • 早期电汇服务商(西部联盟公司)一般是电报公司,其汇款的安全性取决于公司的财务稳定性。公司是私人控制的资金转账机构,它的线路不与公众共享。 • 在资金传输的终点靠收款人签名来认证,以确保指定的收款人确实收到了这笔资金。
资金 资金 资金 • 早期电汇服务商的业务流程: 甲地 乙地 汇款人 收款人(签名) 电汇服务商 职员 电汇服务商 职员 提供身份证明 认证
3、票据支付方式 • 这是一种是以银行存款作为支付手段的非现金结算方式,也称为转帐支付方式,多用于企业之间的商贸过程。 • 票据,是对按票面记载的金额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支付行为的书面约束凭证,是国际通行的结算和信用工具。票据分为汇票、本票、支票三大类。使用票据支付,以票据的转移代替实际的资金的转移,则可大大减少现金的保管和远程携带输送中的麻烦和风险,而且在支付日到来之前,付款人在这段时间内可充分运用资金。票据支付方式在异地交易中已经成为代替现金支付方式的最佳工具。 • 票据支付过程中有三个当事人:即出票人、收款人和付款人,支票的付款人为银行。 上页 下页
票据的使用过程 • 出票人(债务方,在银行须存入足够的资金),签发支票或其他票据交给收款人(债权方)以结清债务; • 约定的日期到来时,持票人将该票据原件提交给付款人(银行),办理现金支付或转账业务;银行代理承兑票据,在票据审核无误后,按出票人的委托,无条件按提示的金额支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 上页 下页
支票 • 出票人委托银行或其他法定金融机构于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票人的票据。 • 交易中,支票由买方签名后即可生效,买卖双方不必处于同一位置,卖方需要通过银行来处理支票,同时为此付一定费用,并等待提款。 • 交易不再匿名,费用高。
特点: • 交易可异市、异地进行; • 适于大宗交易使用,安全。 问题: • 票据的真伪; • 遗失。
支票交易流程图 货物 现金或对帐 买方 卖方 银行 支票(1) 支票(2)
4、资金清算系统 • 票据支付方式涉及到资金清算系统。 • 资金清算系统实质上就是要结算各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欠下的应兑付的各种票据金额。当票据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各金融机构就要进行资金清算。 • 我国目前有五种方式:同城清算(DCH)、小额批量电子支付系统(BEPS)、大额实时支付系统(HVPS)、授权系统(AS)和证券簿记系统(SBES)。在电子票据数据交换条件下,资金清算的周期一般都是24小时。
5、电子资金转帐(EFT)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期,私营网络技术促进了电子资金转帐(EFT)系统的发展。电子资金转帐系统缩短了银行之间支付指令传输的时间,并减少了在途流动资金。然而,EFT系统并没有改变支付系统的基本结构。 电子资金转帐:ACH系统对于中小额的支付非常理想,但对于大额支付安全性则不够高,还需要增加其他辅助过程,对支付过程进行仔细检查。这种用于高额的支付系统称为电子资金转帐。
传统结算工具的局限性 1. 不能进行实时结算 2. 缺乏便利性 3. 缺乏安全性 4. 使用范围太窄 5. 缺乏合格性 6. 不能进行小额结算
1. 不能进行实时结算 • “实时”意味着消费者在浏览器上点击“结算”按钮时,结算过程就自动启动并完成结算。 • 消费者的浏览器就能自动将结算指令传送给销售商,由销售商把指令继续传送给银行;银行对消费者的身份进行认证,并将相应资金划拨给销售商(冻结)。 • 销售商就可以把产品交给消费者了。
2. 缺乏便利性 • 传统的结算方法通常要求消费者离开在线平台,用电话或邮寄支票的形式结算,这样做非常麻烦。
3. 缺乏安全性 • 在互联网上用传统方法结算,消费者就得在线提供信用卡或结算账户的细节信息和其他个人信息; • 即便是事后用电话或电子邮件来提供这些信息也是有风险的。
4. 使用范围太窄 • 信用卡只有在与信用卡发行方签约的销售商进行交易时才有效,而且通常不支持个人之间或企业间的直接结算交易。
5. 缺乏合格性 • 潜在顾客未必有资格获得信用卡或支票账户。
6. 不能进行小额结算 • 许多在互联网上完成的交易其结算金额都很低,低到打电话或寄信的成本都会成为过高的管理费用。使用这些结算方法的成本甚至超过了销售商的收入。
网络支付与结算的兴起 随着社会经济与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支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使支付系统不断从手工操作走向电子化、网络化。在讲求速度的电子商务环境中,如果依赖传统的支付方式,诸如现金、支票、银行汇票等,付款及清偿的流程将成为交易的瓶颈。如货到付款,虽然省去了网上付款的设置成本,却存在付款的延迟与不确定性;会员制消费虽然保证了客户身份的确定性,也带来了客户群的局限性及扩大交易范围有限性;银行划拨及转账虽说也算便利,但速度慢并容易产生诈骗的情形,消费者无法知道网上商店是否真正存在或只是骗财的虚构公司;信用卡付款很方便,但若无任何保护措施将信用卡资料直接在网络上传送,从安全上说无疑非常危险;因特网上的许多付款都是小额交易,传统的支付处理成本太高,缺乏进行小额交易的能力等。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线网络支付是电子商务的关键环节,也是电子商务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条件。电子商务的一个极重要的观念,是在进行付款、信用借贷及债务清偿过程中,能获得即时、方便且安全的服务,将商品销售与服务的付款行为整合在电子销售网快速进行。 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直接导致了网络支付结算的兴起。
网络支付结算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货币支付。指电子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使用安全的网络支付方式,通过网络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网络支付结算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货币支付。指电子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使用安全的网络支付方式,通过网络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 网络支付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网上支付方法和机制,还要保证参加贸易各方资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子商务的关键在于完全实现网络支付,而网络支付正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而快速兴起。 与传统的支付方式相比较,网络支付是采用先进的技术,通过数字流转来完成信息传输的,其各种支付方式都是采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款项支付的;而传统的支付方式则是通过现金的流转、票据的转让及银行的汇兑等物理实体的流转来完成款项支付的。网络支付的工作环境是基于一个开放的系统平台(如Internet),而传统支付则是在较为封闭的系统中运作:网上支付使用的是最先进的通信方式,如Internet、Intranet,而传统支付使用的则是传统的通信媒介,因此,网络支付的效率与传统支付相比,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提高极大。
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运作环境涉及到的资金流的处理如下图: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运作环境涉及到的资金流的处理如下图: 如图所示,进行网上交易,需要通过开放性的Internet、专用的电子银行网络和其他业务网络,组成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运作环境。需要消费者、企业、商户、配送公司、银行、电信部门、Internet服务提供商等的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地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其中,银行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银行提供网络支付服务,就不能进行电子贸易。
从前页图可以看出,其中的资金流是电子商务交易的重要流程。为体现电子商务快捷、方便和网络化运作的特点,其中的资金流是通过网络支付结算来完成的,即涉及到客户、商家和银行之间的网上支付结算,需要银行的参与和推动。 二、网络支付与结算是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网上支付的目的在于减少银行成本、加快处理速度、方便客户、扩展业务等。它将改变支付处理的方式,使得消费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通过Internet获得银行的支付服务,而无需再到银行传统的营业柜台办理。 电子商务要实现网络支付,需要采用得到银行支持的许多网络支付工具,需要通过银行专用支付清算网络和支付系统才能完成。 比如,信用卡以其方便、快捷、安全等优点而成为人们消费支付的重要手段,并由此形成了完善的全球性信用卡计算机网络支付与结算系统,使“一卡在手、走遍全球”成为可能。
然而,目前在应用网络支付与结算工具时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 如下: • 客户普遍对网络支付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致使网民对电子商务中进行网络支付持谨慎心态。特别我国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 • 网络支付与结算改变了电子商务双方支付结算处理的方式,需要改变过去的习惯,很多客户难以适应和接受,进而抵制电子商务。 • 网络支付与结算需要一个完善的技术平台和管理机制,很多银行的技术与管理能力还不足以支撑网络支付结算的可靠运转。 • 目前电子商务中网络支付与结算采用的方式是否真能做到快捷、方便、安全、可靠,还有待观察。特别在国内,国内银行网络支付结算工具如信用卡结算等各自为战,难以联合,给用户带来不便。 • 而资金流是电子商务的核心流程,基于网络支付结算的资金流运转的不畅将直接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在我国尤其如此。
3.4 网络支付方式的分类 基于电子支付分类的基础和电子货币的特征,发展中的网络支付方式也有很多分类类型,经过总结,可以按如下三种方式进行电子商务下网络支付方式的分类。 一、按开展电子商务的实体性质分类 电子商务的主流分类方式就是按照开展电子商务的实体性质分类,即分为B TO B、B TO C、C TO C、 G TO B等类型电子商务,根据这些不同类型的电子商务实体实力、资金流通量大小和一般作业习惯等来考虑,可以按开展电子商务的实体性质把当前的网络支付方式分为以下两类: B TO C 型网络支付方式 B TO B 型网络支付方式 这也是目前较为主流的网络支付结算分类方式,
B TO C 型网络支付方式: 主要多用于企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进行网络交易时采用的网络支付方式,比如电子货币中介绍的信用卡网络支付、IC卡网络支付、数字现金支付、电子钱包支付以及最新的个人网络银行等。这些方式的特点就是较适用于不是很大金额的网络交易支付结算。 B TO B 型网络支付方式: 主要多用于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部门单位进行网络交易时采用的网络支付方式,比如前面电子货币中介绍的电子支票网络支付、电子汇兑系统、国际电子支付系统SWIFT与CHIPS、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金融EDI以及最新的企业网络银行等。这些方式的特点就是较适用于较大金额的网络交易支付结算。 但上述B TO C 型网络支付方式和B TO B 型网络支付方式之间的界限也是模糊的,并不绝对,比如信用卡虽多用于个人网络支付,但用于企业间的小额支付结算也是可以的。
二、按电子商务支付数据流的内容分类 根据电子商务中网络支付数据流传递的是指令还是电子货币,可以将网络支付分为如下两类: 指令传递型网络支付方式 支付指令是指启动支付的口头或书面命令。支付指令的用户从不真正地拥有货币,而是由他指示金融中介机构替他转拨货币。指令传递型网络支付方式也是这种情况,常见的有银行转拨指令支付(含有电子资金转拨EFT、CHIPS、SWIFT等、电子支票、网络银行等)、信用卡支付。 电子现金传递型网络支付方式 客户把银行发行的电子货币保存在一张卡(比如智能卡)或是硬件中某部分(如:一台PC或一个手机)的支付机制。一旦客户拥有电子“货币”,他就能够在因特网上把支付款项转拨给另外一方。常见的有智能卡支付、数字现金支付以及一些微支付等。 这种分类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如电子钱包可能都包括。
三、按电子商务网络支付金额等级分类 根据电子商务中网络支付的金额大小等级来划分,可以将网络支付分为如下三类: 微支付(micro-payment):是在Internet应用中,经常发生一些小额的资金支付,大约少于5美元。例如,Web站点为用户提供有偿的搜索服务、下载一段音乐、发送一个短消息等。如目前短消息费用从手机费扣除就可理解为微支付,因为这么小的费用很难采用一般的支付方式满足,否则成本很高。 消费者级支付:满足个人消费者和商业(包括企业)部门在经济交往中一般性支付需要的支付服务系统,亦称小额零售支付系统,通常满足价值大约在5到1000美元之间的网络业务支付。如信用卡、小额电子支票等网络支付方式。小额支付处理的支付交易金额虽小,但支付业务量很大(占总支付业务的80%—90%)。所以这类系统必须具有极大的处理能力,才能支持经济社会中发生的大量支付交易。 商业级支付:价值大于1000美元的业务,常表现为中大额资金转帐系统,这是一个国家网络支付系统的主动脉。如金融EDI、电子支票、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等。一般说来,跨银行间市场、证券市场或批发市场所发生的支付,其金额之大、时间要求之急,都表明这些支付属于大额支付系统处理的业务。
3.5 国内外网络支付发展情况 随着20世纪90年代Internet广泛应用合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国内外为服务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化的网络支付结算方式发展很快,并以前面所讲的电子支付与电子货币建设为基础。 当然电子商务是个新生事物,电子商务下的网络支付结算更是个新生事物。一方面网络支付结算的方式全世界还在探索中,某些机制、技术和应用体系还有待成熟和完善,正在发展中;另一方面,网络支付结算毕竟是个新生事物,人们对她的接受与应用还有个过程,有时还有怀疑,比如电子货币的安全性等等,这对中国这样有着深厚传统文化与习惯的国家尤其如此。 但不管怎样,网络支付与结算毕竟顺应了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发展,她有着传统支付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发展到现在,国内外许多网络支付结算方式已投入实际应用,很多新的更好的网络支付方式正在研发中。
一、国外网络支付发展情况 1. 小额网络支付发展 自从1951年第一张银行信用卡在美国的富兰克林国际银行诞生以来,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几乎遍及全球各个国家。信用卡是由发卡机构签发的,证明持有人信誉良好,能为其提供信用消费的信用凭证。信用卡的发行突破了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为银行建立先进的自动服务系统创造了条件,成为自动服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电子货币、电子支付及网络支付结算时代的来临奠定了基础。以美、日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普及信用卡、ATM、POS、CD等的应用,美国人人均拥有4张银行卡,银行卡的交易额占总销售额的80%以上,自助银行服务也已经普及,运行成本不及柜员操作成本的1/4。 关键是随着这些小额电子支付工具的运用,人们已经接受并乐意运用信用卡、CD、自助银行等服务方式,接受了电子货币的观念,构成了西方国下金融电子化和信息化的最普遍基础。伴随Internet的应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乐于应用基于Internet上如信用卡、电子现金等网络支付方式。
因此发展到现在,信用卡网络支付方式也是西方国家应用最广的因此发展到现在,信用卡网络支付方式也是西方国家应用最广的 网络支付结算方式,用信用卡在网络上进行支付已经非常普及,有利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比如现在已投入实际应用的包括电子支票系统(如E—check,NetBill,NetCheque)、信用卡系统(如CyberCash,First Virtual Holding)和电子现金系统(Mondex,NetCash,DiSicash)等。 有资料统计,2001年,美国个人购物的50%左右是在网络上进行的,而这些网络交易销售额的80%又是经过信用卡网络支付结算的。 2. 中大额网络支付发展 这方面主要表现为西方国家网络化的电子支付体系的构建及应用,典型的代表如EFT、金融EDI、SWIFT和CHIPS的广泛应用。 例如在美国,各大商业银行都建有自己的庞大的电子资金转账系统,此外用于跨行的大额电子资金转账的汇兑系统主要有如下四个: ①FedWire。它是联邦储备局清算系统,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所有和管理的美国国家支付系统,它实时处理美国国内大额资金的划拨业务,并逐笔清算资金。
②Bankwire。它是一个非盈利的私营的电子汇兑系统,主要用于成员银行之间的电子资金转账。该系统向联邦提供每天的最终清算余额财务报表,用成员行在联邦的资金以实现最终的资金清算。这样,通过Bankwire转账的资金当天就可用。②Bankwire。它是一个非盈利的私营的电子汇兑系统,主要用于成员银行之间的电子资金转账。该系统向联邦提供每天的最终清算余额财务报表,用成员行在联邦的资金以实现最终的资金清算。这样,通过Bankwire转账的资金当天就可用。 ③CHIPS(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CHIPS是最重要的国际资金调拨系统。 ④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该系统主要提供通信服务,专为其成员金融机构传送各种同汇兑有关的信息。成员行接收到这种信息后,若同意处理,则将其转送到相应的资金调拨系统或清算系统(如前述的三种电子汇兑系统)内,再由后者进行各种必要的账务处理。 通过这4个系统的应用,结合面向终端用户的支付平台如信用卡、电子支票等,整个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广泛的应用普及的高度自动化 的现代网络支付结算体系。
新东方教育外币付款方式 收款人:北京联东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NE NAME: BEIJING LIANDONG WEIY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帐号:BJ 24----6510024022730022880 ACCOUNT NO:BJ24----6510024022730022880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安华支行 ACCOUNTING BANK: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BEIJING BR. AH SUB BR. 帐号:65503-90080 ACCOUNT NO:65503-90080 CHIPS UID NO:355668 CHIPS UID NO:355668 中转行:美洲银行,纽约 INTERMEDIARY BAN::BANK OF AMERICA,NEW YORK CHIPS ABA NO:CP0959 CHIPS ABA NO:CP0959 FEDWIRE NO: FW.026009593 FEDWIRE NO: FW.026009593 FEDWIRE NO: FW.026009593 FEDWIRE NO: FW.026009593 SWIFT: BOFAUS3N SWIFT: BOFAUS3N 一、美元汇款途径
3. 网络银行的网络支付结算发展 西方国家具有网络支付结算功能的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势头迅猛,尤以美国为最。在美国,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站的银行数量从1995年的130家发展到如今的3800多家,占所有联邦保险的储蓄机构和商业银行总数的37%。其中,交易类网络银行(可以开展各类实质银行业务)从1995年的1家发展到如今的1275家,占所有银行和储蓄机构的12%。 截至1999年底,美国已有5%以上的家庭转投网络银行旗下,总数超过660万户,较1998年的约380万户增长了近1倍。一般来说,一项新商品或新服务的家庭普及率一旦超过5%,就会更加快速地普及。所以有专业机构预计,到2003年,这个数字可望增长4倍,将有超过3200万个家庭成为网络银行的客户。 欧洲的网络银行业务虽然起步较晚,但眼下已有不少网络银行开始崭露头角,欧洲中央银行估计,现在每个月新增的网络银行用户数量达百万之巨。
二、我国网络支付发展情况 我国信息化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和应用均很快。Internet、电子商务也是如此,虽然网络支付方式的应用还不尽人意,需要人们观念的改变,需要银行更好更可靠的服务,但毕竟在快速发展中。比如“三金工程”+“金网”和“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实施、极大促进了这个进程。 目前,中国基本上己经建成如下8类支付系统:同城清算所、全国手工联行系统、电子联行系统、电子资金汇兑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网络银行系统、邮政储蓄和汇兑系统及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 这些系统的相互配合使用已构成了我国网络支付结算体系的基础,将大力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和金融电子化信息化建设。
银行卡支付系统 我国的商业银行,均先后建立了各自的地区性和全国性的银行卡授权和支付系统。为促进银行卡的跨行信息交换网络的建立,推动跨行和跨地区的ATM交易和POS交易,从1993年起,全国“金卡工程”12个试点城市开始了跨行的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建设,并于1997年9月全部开通运行。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也于1998年底投入试运行。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的建立和推广应用,将推动我国自助银行系统的发展。 • 1978年,中国银行广州分行率先与香港东亚银行签订协议,代理外国信用卡业务,信用卡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行分行发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张人民币信用卡——珠江信用卡。
中国银行是全球第15大银行,入围《财富》500强,列第173位,发行了我国第一张信用卡——长城卡。此后各商业银行相继发行了牡丹卡(中国工商银行1989年发行)、龙卡(中国建设银行1990年发行)、金穗卡(中国农业银行1991年发行)、招商银行(一卡通1995年发行)和太平洋卡(中国交通银行1993年发行),我国银行卡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到2000年底,我国的银行卡发卡量已超过2.77亿张,2000年银行卡交易额45300亿元,特约商店约10万家,全国ATM装机量超过3.7万台,POS机超过29万台。并且银行卡的功能正趋向功能化,可以进行POS支付、网络支付、存取款、代发工资和缴费以及理财服务等。中国银行是全球第15大银行,入围《财富》500强,列第173位,发行了我国第一张信用卡——长城卡。此后各商业银行相继发行了牡丹卡(中国工商银行1989年发行)、龙卡(中国建设银行1990年发行)、金穗卡(中国农业银行1991年发行)、招商银行(一卡通1995年发行)和太平洋卡(中国交通银行1993年发行),我国银行卡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到2000年底,我国的银行卡发卡量已超过2.77亿张,2000年银行卡交易额45300亿元,特约商店约10万家,全国ATM装机量超过3.7万台,POS机超过29万台。并且银行卡的功能正趋向功能化,可以进行POS支付、网络支付、存取款、代发工资和缴费以及理财服务等。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用卡总量还较少,人均更少,乐于用于信息卡网络支付的就更少了,这是较大的差距,有技术上也有观念上的,有银行的原因,也有客户使用习惯的原因。由于信用卡在线购物尚未普及,支付体系上的缺陷有可能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阻力,因为现在物流快了、信息流快了,支付结算方式(资金流)却进步较慢。
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 加强平台建设 • 完善信用体系 • 健全安全机制 • 强化支付结算机制的标准化、制度化
网络银行 商业银行的电子商务开展方式;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的需要。 网络银行,英文为Internet Bank,也叫网上银行:是依托信息技术Internet的发展基于Internet平台开展河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新型银行机构。或:指通过Internet网络或其它公用信息网将客户的电脑终端连接到银行网站,实现将银行行的金融服务直接送到客户办公室、家中和手中的金融服务系统 。网上银行借助因特网遍布全球的优势及其不间断运行、信息传递快捷的优势,突破了传统银行的局限性,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全天候、便捷、实时的现代化服务。如招商银行网络银行。 有些地方把网络银行又叫电子银行e-bank)。应该说,不完全准确,前面的学习已知道网络银行是电子银行发展的最高级阶段,是Internet时代的电子银行。 一、网络银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