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479 Views
第七章 地球的结构. 国际合作计划. 1957-1958 国际地球物理年 60 年代 国际地壳 - 上地幔计划 70 年代 地球动力学计划 80 年代 - 今 岩石圈大断面计划. 1. 地球内部结构划分的依据. 地震波走时,波速的变化. t 1. N. R. θ. 2. 结构. Crust. A ´. 0-35. A ". Moho Disc. M. B ´. 60km. B ". 低速带 60-250km. 400km. 一级界面 二级界面
E N D
国际合作计划 • 1957-1958 国际地球物理年 • 60年代 国际地壳-上地幔计划 • 70年代 地球动力学计划 • 80年代-今 岩石圈大断面计划
1. 地球内部结构划分的依据 • 地震波走时,波速的变化 t1 N R θ
2. 结构 Crust A´ 0-35 A" Moho Disc. M. B´ 60km B" 低速带60-250km 400km 一级界面 二级界面 岩石圈,地壳,软流圈,相变带,液态外核 上地幔 Mantle C´ C" 920km D´ 下地幔 D" 2900km Guteaberg Disc. G. E 4640km F 5120km Core G
3.地壳的结构特征 大陆地壳 大洋地壳 厚度大 薄 双层 单层 O,Si,Al,K O,Si,Mg,Fe 年代老 新
4. 地幔 V = 90% M = 67.2% ⑴ 软流圈,低速带,岩石圈 ⑵ 地幔的物质组成:辉橄岩,上幔岩Pyrolite ① 超深钻的进展 ② 行星对比 ③ 实验室模拟,高温高压下的Vp与平衡
5. 地核 不确定性
6. 地壳均衡 • 是地壳各部分间建立一 种平衡状态的普遍趋势
1000-3000km 7. 大气圈 外逸层 700km M=P*ρ*S =5.136*1021g =5.136*109Tg N2: 75.51% O2: 23.15% Ar: 1.28% CO2: 0.046% 1500k 热层 1900k 80-85km 中层 50km 270-280k 平流层 8-12km 200k 对流层 Earth
大气氧的来源和积累 • 生物成因 6H2O + 6CO2 + 674卡 C6H12O6 + 6O2 • 无机成因 高空水蒸气热分解: 2H2O 2 H2+ O2 1500度 氯气的水解:2Cl2 + 2H2O 4HCl + O2 火山过程 光解作用:H2O + 2hv H2 + O CO2 + hv CO + O NO2 + hv NO + O O + O + O O2 + O O3 光合作用 叶绿素
8. 水圈 • 盐度: 淡水<3‰半咸水 咸水>24.695 ‰ 两极,赤道,长江口的盐度 • 氯度 Cl ‰ Cl , Br , I S ‰ =1.80655 Cl ‰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