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第五章 机械中的摩擦及机械效率

第五章 机械中的摩擦及机械效率. §5—1 概述 §5—2 移动副中的摩擦 §5—3 螺旋副中的摩擦 §5—4 转动副中的摩擦 §5—5 机械效率和自锁条件. §5 — 1 概述. 1 .摩擦: 机械工作时,两运动副元素间既有相对运动又有相 互作用,故必存在 摩擦。 1 )摩擦的不利方面: ①消耗能量,降低效率。 ②产生热量,温度↑→零件热胀 . 油润滑作用↓→妨碍机械 正常工作 . ③ 使运动副元素磨损 . 2 )摩擦的有利方面: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机械中的摩擦及机械效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机械中的摩擦及机械效率 §5—1 概述 §5—2移动副中的摩擦 §5—3螺旋副中的摩擦 §5—4转动副中的摩擦 §5—5机械效率和自锁条件

  2. §5—1 概述 1.摩擦: 机械工作时,两运动副元素间既有相对运动又有相 互作用,故必存在 摩擦。 1)摩擦的不利方面: ①消耗能量,降低效率。 ②产生热量,温度↑→零件热胀.油润滑作用↓→妨碍机械 正常工作. ③使运动副元素磨损. 2)摩擦的有利方面: 如带传动、螺栓联接等都是靠摩擦正常工作的。 2.研究摩擦的目的: 在设计机械时,尽量发挥摩擦的有利方面,克服或减小摩擦 不利方面

  3. §5—2移动副中的摩擦 一.平面摩擦: ①滑块2与平面1组成移动副 ②滑块2受外力F作用,F可分解 成垂直于平面1的分力Fy和水 平分力Fx,∠(F,Fy)=λ 1.移动副中的总反力R12: 1)法向反力N12: 平面1对滑块2的法向反力N12与 Fy互为反作用力: N12 = -Fy 2)摩擦力F12: ①大小: F12 = fN12 = fFy ②方向: F12总是阻碍2相对1运动的,故必与V21反向 3)总反力R12: R12 = N12 + F12

  4. 2.摩擦角ψ: 1)定义: ∠(N12,R12)= ψ 2) R12的方向: 总与V21成90°+ψ角,即∠(R12,V21)= 90°+ψ. 3.自 锁: ∵ N12 = Fy ∴ Fx/ F12 = Fy tgλ/ N12 tgψ = tgλ/ tgψ 1)λ>ψ: Fx > F12,滑块2加速滑动 2)λ=ψ: Fx = F12,滑块2维持原运动状态(等速运动或静止) 3)λ<ψ: Fx < F12,无论F多大,都不能使2运动,这种现象叫自 锁。 二.楔形面摩擦 楔块2与V形槽1组成移动副 楔角2θ,V形槽二侧面对2的 法向反力各为N12/2 按垂直方向的力平衡条件有:

  5. ∴ 1对2的摩擦力F12为: 1.当量摩擦系数fv: fv= f/sinθ 2.当量摩擦角ψv: ψv =arctgfv= arctg(f/sinθ) 3.讨论: ∵ sinθ< 1 ∴ fv > f,也就是说,楔面摩擦总大于平面摩擦,所以在需要 增加摩擦力的场合可用楔面摩擦。

  6. 三.斜面摩擦: 滑块2与倾斜λ角的斜面1组成移动副,滑块2受到铅垂力Q,水 平力F和1对2的总反力R12作用 1.正行程: 滑块2沿斜面等速上升,驱动力F可求出如下: ∵ 对2 R12 + Q + F = 0 ∴ F = Q·tg(λ+ψ) 2.反行程: 滑块2沿斜面等速下降。见图b,此时R12偏于法线 另一侧,ψ变号 F = Q·tg(λ-ψ) 1)λ>ψ时, F > 0 是维持2等速下滑所需施加的阻力。 2)λ=ψ时, F = 0 表示维持2等速下滑时无需施加任何水平 压力 3)λ<ψ时, F < 0 表示要使2等速下滑必须施加一水平拉力

  7. 例5—2.(见P.58.) 已知Q.ψ.ψ1.λ等,求 1)克服Q所需的水平推力F. 2)防止在Q作用下自行松脱所要施加的保持力F′

  8. F/sin(λ+ψ+ψ1)=R21/sin( 90°-ψ1) 解:1)求F: a. 按∠(Rij,Vji) = 90°+ψ,定出R31等的作用方向如图. b. 平衡条件: 对1: F + R31 + R21= 0 对2: R12 + R32 + Q = 0 c. 图解如图5-4b 联解得: F = Qtg(λ+ψ+ψ1) 2)求F′: 此时Q为驱动力,V13等相对速度变向,R31等反 力位于法线另一侧,ψ和ψ1前的符号改变.于是 F′= Qtg(λ-ψ-ψ1)

  9. §5—3螺旋副中的摩擦 为简便起见,通常将螺杆看作斜面 ,螺母看作滑块,于是螺旋副中的摩擦便成了斜 面摩擦. 一.矩形螺旋

  10. 1.正行程: 螺母在作用于中径园柱面内的外力矩M作用下克服轴向力 Q面拧紧。拧紧所需的外力矩M为: M = F r2 = r2 Q tg(λ+ψ) λ—螺纹的螺旋升角 ψ—摩擦角 2.反行程: 螺母在轴向载荷Q作用下而放松。此时相当于滑块沿斜面 下滑。维持等到速下滑的水平力F = Q tg(λ-ψ) M = r2 F = r2 Q tg(λ-ψ) 1)λ>ψ时, M > 0 表示需施加一外力矩M才能防止螺旋自 动松脱 2)λ<ψ时, M < 0 表示需施加一外力矩M才能拧松螺旋。 即此时螺旋是自锁的。 3)λ=ψ时, M = 0 这是自锁的临界情况。

  11. 二.三角形螺旋: 三角形螺旋相当于楔面摩 擦,由右图可见: N·cosβ = Q N = Q/cosβ 令: fv = f/ cosβ ψ1 = arctg fv 则 1.正行程(拧紧螺旋) M = r2 Q tg(λ+ψ2) 2.反行程(拧松螺旋) M = r2 Q tg(λ-ψ2)

  12. §5—4转动副中的摩擦 转动副一般由轴和轴承相配合组成 轴 颈:轴上与轴承的配合部分。 径向轴颈:承受径向载荷的轴颈。 止推轴颈:承受轴向载荷的轴颈 一.径向轴颈摩擦: 半径为r的轴颈2在径向力Q和转矩M的 作用下在轴承1中等角速转动。在接触点 B,1对2作用有法向力N12和摩擦力F12 1.总反力R12: R12 = N12 + F12 1)大小和方向: 对2,ΣF = 0得:R12 = -Q 即与Q等值反向 2)作用线位置: 对2,ΣMo = 0 得:R12ρ= M ρ= M/R12 = M/Q 即:R12对O的矩总与ω21反向,且作用线总与摩擦园(见下述)相切

  13. 2.摩擦园 1)摩擦园半径ρ:由于等速运动时,R12总与N12成摩擦角ψ,所以 ρ= r sinψ≈ r tgψ = rf 式中, r — 轴颈半径, f — 摩擦系数 2)摩擦园: 以轴颈中心O为园心,ρ为半径的园。 3.讨论: 径向力Q与转矩M可合成为一个合力Q′,其作用线位置有以下三种情况: 1)Q′的作用线与摩擦园相切:R12与Q′等值、反向、共 线,轴颈2等速转动 2)Q′的作用线与摩擦园相割:R12=-Q′,但Q′对于O 的矩总小于R12的矩,故不能驱使2转动。 3)Q′的作用线与摩擦园相分离:Q′对O的矩总大于R12的矩,2加速转

  14. 1)由上式可见,R41总体方向↓ 2)三力交汇 定出R41作用线,图解如图 3)R41对A的矩与ω14反向 例5-4(P.62.) 已知机构及驱动力F3等,求平衡力F1 解:1.作机构图,并以A.B.C为园心,ρ= fr 为半径作摩擦园. 2.定R21 R23的作用线: 1)杆2为二力压杆. R23↘ . R21↖ 2)V3向左时,∠ACB↓.∠ABC↓.即ω23为ccw. ω21 为cw. 3)R23对C的矩应与ω32反向.故R23切于摩擦园下方. R21仿此 3.求R23 .R43: 对3 F3 + R23 + R43 = 0 三力平衡必汇交(于G),由此定出R43的作用点位置.图解如图 4.求F1 .R41: 对1 R21 + F1 + R41 = 0

  15. 二.止推轴颈摩擦: 止推轴颈2在轴向 力Q及转矩M作用 下,在止推面1上 等速转动。经研究, 1对2的摩擦力矩 Mf可定出如下: 1.非跑合止推轴颈: 非跑合止推轴颈指运转初期的轴颈。 此时,接触面可认为是平面,而压强P=const,于是ρ处宽dρ的微环上的微摩擦 力矩dMf为: dMf =ρdF =ρ(fdN)=ρfpds = 2πfpρ2dρ 式中 P = Q/π(r22-r12)

  16. 按此: 其中: rv = 2(r23-r13)/3(r22-r12) ─── 当量摩擦半径 2.跑合止推轴颈: 轴颈跑合时,因接触面外圈相对速度大,磨损增加,压强p 减小;内圈则反之。 最终可认为压强p与位置半径ρ的乘积为常数,即:P pρ=常数 以上二式 消去 pρ= 常数 得: Mf = 1/2 fQ(r2+r1) = fQ rv rv = (r2+r1)/2 ───跑合止推轴颈的当量摩擦半径。

  17. §5—5机械效率和自锁条件 机械工作时,总受到驱动力、工作阻力、有害阻力的作用。 输入功Wd,输入功率Pd : 驱动力所作的功或功率。 输出功Wr,输出功率Pr: 工作阻力所作的功或功率。 损失功Wf,损失功率Pf: 有害阻力所作的功或功率。 损失系数ζ: ζ= Wf/Wd = Pf/Pd 机械效率η: η= Wr/Wd = Pr/Pd = 1-ζ (∵ Wd = Wr + Wf ) 一、力(力矩)表示的η: 图示起重装置在驱动力F作用下起吊 重物Q,其效率η为:

  18. 1.理想机械: 不存在摩擦的机械,即η=1的机械 Fo: 理想机械克服工作阻力Q所需的驱动力。 显然:Fo< F Qo: 在F作用下理想机械能克服的工作阻力。 显然Qo> Q 2.力表示的η: ∵ η= QVQ/FoVF = QoVQ/FVF = 1 ∴ VQ/VF = Fo/Q = F/Qo 3.力矩表示的η: 若将上述的力换成相应的矩,应有

  19. 二.η表示的自锁条件: ∵自锁是无论驱动力多大,都不能使机械运动的现象。其 实质是驱动力作的功总小于或等于最大摩擦力所作的功 ,即 Wd- Wf≤0 ∴自锁时: η≤0 三.螺旋传动的效率η: 1.正行程: 此时,拧紧力矩M是驱动力矩,为: M = Qr2tg(λ+ψv)理想拧紧力矩Mo: Mo = Qr2tgλ η= Mo/M = tgλ/tg(λ+ψv) 2.反行程: 此时,防松力矩M阻力矩: M = Qr2tg(λ- ψv)为 理想阻力Mo: Mo = Qr2tgλ η= M/ Mo= tg(λ-ψv)/tgλ

  20. 例5-8. 求例5-2(P.58.)正常工作时的η及反行程的自锁条件。 解1.正常工作时的η: 正常工作时,驱动力F: F = Qtg(λ+ψ+ψ1) 理 驱Fo: Fo = Q tg(λ) η= Fo/F = tgλ/tg(λ+ψ+ψ1) 2.反行程自锁条件: 此时Q是驱动力,F′是阻力 理想阻力Fo′: Fo′= Qtgλ η= F′/Fo′= tg((λ-ψ-ψ1)/tgλ≤0 即 λ≤ψ+ψ1

  21. 解得: 2R32′sinψ= F - Q R32′cosψ= F e/b 例5-9(P.67.) 已知:1、2间无摩擦,2、3间的摩擦系数 为f,和长度e、b 求:为使2不自锁,b应多长 解: 在F作用下,2将逆时针偏转,从而与3 压紧于B、C两点,同时有向上运动趋势。 ∴R32′,R32″,如图 设Q是2上的工作阻力,则 ΣFx = 0 R32′cosψ= R32″cosψ 即: R32′= R32″ ΣFy = 0 F – Q -2R32′sinψ= 0 ΣMc = 0 F e - R32′cosψ b = 0

  22. ∴ 2tgψ = 2f = b(F – Q)/Fe F = Qb/(b – 2ef) 理驱Fo: 令 f = 0 Fo = Q η = Fo/F = (b – 2ef)/b 构件2要不自锁,必须η>0, 即 b>2ef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