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481 Views
三峽殯葬特區 設置議題. 組別:第十一組 組長:中文二 賴以璇 組員:不動四 李政諭 不動四 謝孟學 財政三 吳穎昌 財政三 徐定慧 不動二 張郁翎.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 曾經在課堂上討論過類似題目,所以想在這門通識課上將「殯葬特區」這個議題作更深入且全面的了解並與各位同學分享。另外,我們想要更加了解「殯葬特區」普遍造成民眾強烈抗議的原因以及在建商與民眾僵持之間相關單位要如何仲介協調紛爭。. 殯葬特區介紹. 位置 :. 基本介紹 : 1. 園區位處非都市計畫區 2. 園區面積合計約 4.6 公頃
E N D
三峽殯葬特區設置議題 組別:第十一組 組長:中文二 賴以璇 組員:不動四 李政諭 不動四 謝孟學 財政三 吳穎昌 財政三 徐定慧 不動二 張郁翎
研究動機: 曾經在課堂上討論過類似題目,所以想在這門通識課上將「殯葬特區」這個議題作更深入且全面的了解並與各位同學分享。另外,我們想要更加了解「殯葬特區」普遍造成民眾強烈抗議的原因以及在建商與民眾僵持之間相關單位要如何仲介協調紛爭。
基本介紹: 1.園區位處非都市計畫區 2.園區面積合計約4.6公頃 3.分成A.B兩基地(如下圖所示) A基地(淡黃色區域):面積約2.0公頃,屬於河川區,僅施作景觀 綠美B基地(土黃色區域):面積約2.6公頃,為本計畫建築物
設備: 火化場→火化告別 禮廳→儀禮進行 服務中心→洽公服務 納骨塔→祭祀追思
政府政策與居民生活的衝突: 政府欲在土城、三峽交界處設置殯葬特區,當地居民質疑市府和民間業者的評估與簽約過程是「黑箱作業」,民眾根本無法參與討論。 居民擔心三峽區溪北里設置殯葬特區,會造成空氣、水源和噪音等汙染,嚴重影響當地生活品質,所以要堅決反對到底。
殯葬特區對周遭環境的影響: 污染部分 •空氣:煙囪排放物,飄到空中後,約在1~3公里外落地。周圍住家不能開窗,連開冷氣都會吸入許多飛灰。 •噪音:沿路居民飽受殯葬車隊噪音所苦,終日不得安寧。 •水:殯葬特區位於三峽河行水區。恐污染淡水河、大漢溪上游及三峽河水質,錯誤選址嚴重破壞新北市 「大河之都」形象。
交通部分 •捷運:殯葬特區周邊無人願意投資開發,自償率下降,捷運三鶯線注定跳票。 •塞車:殯葬特區位於介壽路三段,該道路為四線道,假日塞車嚴重,更無須提及負荷新北市各地殯葬車隊之車流。 房產部分 •房價危機:預估將慘跌25%,房貸血汗錢將憑空蒸發。 •風水變化:長期住在此地的居民,可能因為殯葬特區的設置,將造成祖厝風水的改變。
生活部分 •生活圈爆炸:原本土樹三鶯生活圈人口規模僅需足量之火化爐及禮廳,而市府卻要強蓋殯葬特區,並增設過多的火化爐及禮廳,嚴重違背生活圈原則與地域平衡之理念。 •邊緣化危機:殯葬特區位在三峽和土城門戶,坐落北二高與計畫之捷運線旁,若觀光客減少將嚴重衝擊此地發展,預估產值將大幅萎縮30%,使得原本人潮就不多的溪北里從此會更加「邊緣化」。
對於環境問題政府消除民眾疑慮: 環保 目前規劃結果符合殯葬管理條例規定之殯葬一元化概念,出殯、火化、納骨均一貫化作業於園區內辦理,目前規劃內容如下: (1)園區殯葬設施設置位置並非位於河川行水區。 (2)園區焚燒紙錢與火化設備均需符合最新環保法規,且採用先進 污染防治設施。
噪音 所有儀禮、火化、運送大體行為均室內進行,園區內無出殯陣頭或車隊喧嘩。 交通 園區未來之營運規劃已充分考量介壽路三段之交通現況,並會機動提供頂埔捷運站至園區間之大眾運輸交通接駁服務,可避免堵塞交通之情形。
訴求: 居民不反對新北市選擇其他適合地點設置殯葬特區,但堅決反對在緊鄰人口稠密的交通要道土城頂埔特區、三峽北大特區及三峽溪北里設置三峽殯葬特區!
行動: (2012/10/29)關於殯葬特區之計畫,從97年市府開始規劃至100年4月,已經準備和BOT提案業者簽訂投資契約,但民眾質疑這是黑箱作業,向政府抗議。而市政府澄清,此計畫需經多數民眾支持才會興建,並強調興建殯葬特區並沒有時間表,現在只能和民眾繼續協調。
行動: (2012/12/03) 台北大學助理教授朱彥華表示,全案為黑箱作業,且經過多次抗議,巿政府仍然沒有公開溝通及舉行公聽會,卻是私底下由副巿長侯友宜於100年10月底時,找多名里長談話。三峽龍恩里長林富子表示,三峽人不是二等公民,「三峽殯葬特區」方圓3公里內住了超過10萬人,屬於人口稠密區,且有10所學校,根本不適合設立殯葬特區。
行動: 拒殯葬特區落腳 三峽人連署 新北市三峽區預定設立殯葬專區,地點就在介壽路三段、高速公路旁原砂石場,議員王明麗質疑,不僅可能造成交通壅塞,淹水、空汙等問題也將接踵而來。 新北市議員王明麗日前獲知新北市政府有意在三峽區建造殯葬專區,且經四次初審會議通過;王明麗怒斥,三峽有瀝青廠、焚化爐、市立火葬場,現在再來個殯葬特區,簡直把三峽居民當次等市民,質疑相關單位秘密黑箱作業,服務處現已發動連署,反對市府於三峽蓋設殯葬專區,三天下來已累計近八千人。
行動: 民政局︰只是初審通過民政局生命禮儀科股長文右武表示,民國九十八年即經專家學者針對新北市七大生活圈進行設立殯葬專區評估,經評估後,三峽為優先設立區域,目前雖已審核通過,並簽訂投資契約,但接下來仍要經過環境影響評估、非都市土地變更程序等行政程序,並陸續辦理公聽會,因此並非已通過設立。王明麗說,三峽居民長期以來飽受瀝青廠、焚化爐的空氣汙染困擾,至今仍未有妥善處理方式,且三峽已有市立火葬場,如今又要設立「殯葬特區」,汙染恐要加劇,「根本是把大家不要的都丟來三峽。」
王明麗說,市府預計將殯葬特區設立於三峽介壽路三段旁原砂石場,但此地為河川行水區,並設有自行車步道,一旦洪水來襲,後果不堪設想;且該路段為通往土城的主要幹道,並緊鄰高速公路,可謂三峽的「門面」,一旦興建,不僅交通恐陷入黑暗期,民眾對三峽的觀感也會更差。王明麗痛批,更誇張的是,整件計畫已開過四次審查委員會,並通過初審,卻未知會地方人士,「簡直藐視地方民意」,質疑相關單位秘密黑箱作業。王明麗說,市府預計將殯葬特區設立於三峽介壽路三段旁原砂石場,但此地為河川行水區,並設有自行車步道,一旦洪水來襲,後果不堪設想;且該路段為通往土城的主要幹道,並緊鄰高速公路,可謂三峽的「門面」,一旦興建,不僅交通恐陷入黑暗期,民眾對三峽的觀感也會更差。王明麗痛批,更誇張的是,整件計畫已開過四次審查委員會,並通過初審,卻未知會地方人士,「簡直藐視地方民意」,質疑相關單位秘密黑箱作業。
王明麗表示,服務處已發動連署,反對設立「新北市三峽生命園區興建營運BOO投資計畫案」,三天下來已累計近八千人,之後會將連署書上呈市長朱立倫,要求市府重視地方民意。文右武也表示,全案去年多次辦理QA問答,供民眾釋疑解惑,多位議員也知悉此案,因此並未有私底下進行等情事;他也強調,若確實設立殯葬專區,未來火化設備會朝無汙染方式設計,業者並承諾會回饋附近居民。另一市議員吳琪銘坦承確實知悉此案,但全案僅初審通過,後續仍有多項程序要走,因此未立即公開表達意見。(新聞來源: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pr/7/today-taipei3.htm )
20111203公視晚間新聞 反建三峽殯葬特區 居民赴凱道抗議http://www.bing.com/videos/search?q=%E4%B8%89%E5%B3%BD%E6%AE%AF%E8%91%AC%E7%89%B9%E5%8D%80&docid=4508037386995842&mid=DF200B922A05D7DE4A1DDF200B922A05D7DE4A1D&view=detail • 小組自製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fkVemQKogww&feature=youtu.be
反黑箱殯葬特區,三峽千人上凱道(圖片來源:www.shockpaper.com SHOCK!三峽客雜誌)
特別追蹤及討論: ★新北市民政局生命禮儀科-代理科長表示:該案目前只通過資格審核,不代表已經過關,同意業者建置;新北市確有殯葬設備不足現象,並經專家評估而選定三峽地區,但他會將民眾提出的意見帶回,深入評估。 ★台北大學講師朱彥華表示:殯葬特區預定地方圓三公里內,住了超過十萬人,根本不適合設立此種大型殯葬園區。
特別追蹤及討論: ★新北市民政局低調表示:此案目前為議約階段,尚未與廠商簽約,將繼續與民眾溝通,再召開說明會。 ★反三峽特區行動聯盟強調:對於市府回應「三峽殯葬特區計畫尚未簽約,何來撤銷」的說法,一旦簽約,就有毀約賠償的問題,「花費的還是民脂民膏、民眾的血汗錢」,勢必得在簽約前就撤銷或駁回計畫。
問卷調查: 1.請問你支持設立殯葬特區嗎? □支持,因為______________ □不支持,因為____________ 2.對於殯葬特區的抗議行動,你希望繼續還是停止? □繼續 □停止 3.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形下,當殯葬特區成立,你會想搬離現在居住的地方嗎? □會,因為_____________ □不會,因為___________ 4.假如殯葬特區設立在三峽,會對你的生活造成哪些影響?(開放性問題)
分析: 1.有八成民眾不支持殯葬特區設立,而支持設立者多半希望政府有完善之配套措施,並加強管理。 2.有七成五的民眾對於抗議行動的進行表示希望繼續,而希望停止抗議行動的民眾則認為與政府對立,抗議成功機率低。 3.對於是否會因殯葬園區設立,而想搬離現在居住的地方,回答「會」者,多半受鄰避效應概念之影響。回答「不會」者,多半常年居住此地而不願搬遷。
問卷檢討: 在僅有的25份問卷中,雖然可能有代表性不足或未將對象分設年齡層的疑慮,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想了解居民們最真切的想法,並將想法傳遞給同學及老師,讓大家認識鄰避效應以及了解這些根源於鄰避效應的心聲,我們會努力思考是否有尋求平衡的方案。
小組討論與結論: 就現階段而言,受理一個民間申請案,它必須要符合相關的條件,資格條件未符合,就根本沒有簽約與否的問題,既未簽約,即無撤案問題,本案目前來說仍在審慎評估中。 從許多個案來看,以鄰避情結為基底的抗爭型社區營造和以迎臂效應為基底的營造型社區營造,其成功之要素,是相去不遠的。 希望政府有關當局應該制訂社區主義導向的環保政策,以改善社區居民與鄰避設施之間的衝突關係,降低環保抗爭的不良影響,以營造社區居民良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