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569 Views
化工原理 I. 黄淮学院: 张景迅. 1.4.1. 1.4.2. 1.4.3. 1.4.4. 湍流的基本特征(了解). 边界层及边界层脱体(理解). 圆管内流体运动的数学描述(掌握). 流动的类型(掌握). 1.4 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 1.4.1 流动的类型. 一、雷诺实验. 滞流或层流. 湍流或紊流. 层流. 通过雷诺实验 观察到 两种流型 —— 层流和湍流。. 层间互不掺混(分子扩散) , 分层流动,微团 不交换;又称滞流。. 1.4.1 流动的类型. 二、流动类型. 湍流. 微团随机脉动,层间掺混(漩涡传递);又称紊流。.
E N D
化工原理I 黄淮学院:张景迅
1.4.1 1.4.2 1.4.3 1.4.4 湍流的基本特征(了解) 边界层及边界层脱体(理解) 圆管内流体运动的数学描述(掌握) 流动的类型(掌握) 1.4 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
1.4.1 流动的类型 一、雷诺实验 滞流或层流 湍流或紊流
层流 • 通过雷诺实验观察到两种流型——层流和湍流。 • 层间互不掺混(分子扩散),分层流动,微团 不交换;又称滞流。 1.4.1 流动的类型 二、流动类型 • 湍流 • 微团随机脉动,层间掺混(漩涡传递);又称紊流。 • 漩涡传递>分子传递 (几个数量级)。
1.4.1 流动的类型 三、流型判断依据——雷诺数Re 雷诺数定义式 : 雷诺数因次 : Re是一个没有单位,没有因次的纯数 ,即无量纲的数群。 在计算Re时,一定要注意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雷诺准数可以判断流型。
1.4.1 流动的类型 三、流型判断依据——雷诺数Re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流动时: Re<2000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滞流 ; Re>4000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湍流; 2000<Re<4000时, 可能是滞流,也可能是湍流,与外界条件有关——过渡区。 物理意义:惯性力/黏性力。 严格讲上述判据是稳定性的判据, Re<2000时,干扰出现流动偏离层流,干扰消失,又恢复为层流。层流是稳定的。 定态性指运动参数与时间的关系;稳定性指系统对外界干扰的反应。
1.4.1 流动的类型 例:20ºC的水在内径为50mm的管内流动,流速为2m/s,试计算Re数的数值。 解:从附录查得20ºC时:ρ=998.2kg/m3,μ=1.005mPa·s。 又管径d=0.05m,流速u=2m/s。
1.4.2 湍流的基本特征 一、时均速度与脉动速度 在某一点测定该点沿管轴方向的流速u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波形。 速度=时均速度+脉动速度( )
1.4.2 湍流的基本特征 二、湍流的强度和尺度 湍流:主体流动+各种大小、强弱的旋涡。 湍流强度: 或 两点间的相关系数: 湍流尺度: 两点间的距离为 y:
1.4.2 湍流的基本特征 三、湍流粘度 • 层流时 ,式中 是指分子粘度,反映了分子引力和分子运动造成的动量传递。 • 湍流时,动量传递不仅起因于分子运动,且来源于流体质点的横向脉动,故不服从牛顿粘性定律,若仍用其形式,则: 湍流粘度,不是流体的物理性,而是表示速度脉动的一个特征,与流场即流体质点的位置有关,无法试验测定或理论计算。
1.4.3 边界层及边界层脱体 一、边界层 1、边界层的形成 实际流体μ≠0,壁面无滑脱。 主流区 边界层区
1.4.3 边界层及边界层脱体 一、边界层 2、流体在平板上的流动及边界层的概念 边界层——流动流体受固体壁面阻滞而造成速度梯度的区域;亦即流速降为未受影响流速的99%以内的区域 。
1.4.3 边界层及边界层脱体 2、流体在平板上的流动及边界层的概念 对于层流边界层: 对于湍流边界层: 边界层内的流动为层流 ; 边界层内的流动为湍流。 在平板前缘处,x=0,则δ=0。随着流动路程的增长,边界层逐渐增厚;随着流体的粘度减小,边界层逐渐减薄。
1.4.3 边界层及边界层脱体 一、边界层 3、流体在圆形直管进口段的流动 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边界层汇合处与管入口的距离称作入口段长度,或稳定段长度。 一般层流时通常取稳定段长度L0=(50-100)d,湍流时稳定段长度约于(40-50)d。 入口段阻力大、传热、传质快。
湍流区 • 远离壁面的湍流核心, ,流体质点的脉动剧烈,流动充分显示其湍流特征。 1.4.3 边界层及边界层脱体 二、湍流时的层流内层和过渡层 • 层流内层 • 靠近壁面附近一层很薄的流体层, ,主要由分子运动造成动量传递,可以忽略湍流粘度的影响。 不管是平板上的流动还是管内流动,若流体主体为湍流,都可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 过渡层 • 在湍流区和层流区之间, ,流体质点的脉动和分子运动对流动都有影响。
1.4.3 边界层及边界层脱体 二、湍流时的层流内层和过渡层 为简化起见,常忽略过渡层,将湍流流动分为湍流核心和层流内层两部分。 层流内层一般很薄,其厚度随Re的增大而减小。在湍流核心内,径向的传递过程因速度的脉动而大大强化。而在层流内层中,径向的传递只能依赖于分子运动。因此,层流内层成为传递过程主要阻力之所在。
流速为零 加速减压 压强最大 减速加压 1.4.3 边界层及边界层脱体 三、边界层的分离现象 如图所示流体绕过圆柱流动的情形 A点 驻点 B点(u→max,p→min) C点(u=0,p→max) 边界层分离
1.4.3 边界层及边界层脱体 三、边界层的分离现象 边界层脱体的后果: (1)产生大量的旋涡; (2)造成较大能量损失。 边界层脱体的条件: (1)逆压强梯度; (2)外层动量来不及传入。 如:平板不会发生脱体(无倒压区),流线型物体也不发生脱体。 尾部收缩缓慢,动量来得及传入。
1.4.4 圆管内流体运动的数学描述 一、流体受力分析 两端面上所受压力为: 外表面上的剪切力为: 圆柱体的重力为:
1.4.4 圆管内流体运动的数学描述 一、流体受力分析 均匀直管内定态流动,所受外力之和必为零: 将所受各力表达式代入上式: 其中 ,则化简: 剪应力与流动截面形状、流体性质和流动类型等无关,并且可以发现 : 。
1.4.4 圆管内流体运动的数学描述 二、层流时的速度分布、平均速度及动能校正系数 1、管内层流时速度分布 为负,为保证为正,加负号。 将剪应力分布表达式代入上式得:
1.4.4 圆管内流体运动的数学描述 二、层流时的速度分布、平均速度及动能校正系数 代入上式得: ——层流流动时圆管内速度分布式
1.4.4 圆管内流体运动的数学描述 二、层流时的速度分布、平均速度及动能校正系数 2、管内层流平均速度及动能校正系数 即层流时平均速度等于管中心处最大速度的一半 。 利用上述类似的方法,可以得到动能校正系数=2.0.
1.4.4 圆管内流体运动的数学描述 三、湍流时的速度分布、平均速度及动能校正系数 1、管内湍流时速度分布 湍流条件下:由于 的困难而无法解析解,实测后归纳为经验式: ——湍流流动时圆管内速度分布式 4×104<Re<1.1×105时,n=1/6; 1×105<Re<3.2×106时,n=1/7; Re>3.2×106时,n=1/10。 通常n=1/7,又称七分之一率公式。
1.4.4 圆管内流体运动的数学描述 三、湍流时的速度分布、平均速度及动能校正系数 2、管内湍流平均速度及动能校正系数 一般在发达的湍流情况下: 湍流速度分布比较均匀,层流内层很薄,动能校正系数 ≈ 1。
1.4 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 总结:层流和湍流的区别 层流 湍流 (1) (2) (3)无微团作径向运动 有微团作径向运动 (4)层流层从中心到管壁 层流内层附壁 (5)
1.4 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 总结:层流和湍流的区别 (6)与 无关 与 有关 (7) (8)传热、传质慢 传热、传质快 层流和湍流的本质区别: 是否存在速度、压强的脉动性!
1.4 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作业 本次讲课习题: 第一章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