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452 Views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 防治技术. 无公害蔬菜的概念和发展趋势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基本要求 如何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病虫害防治. 一 无公害蔬菜的概念. 一 无公害蔬菜的概念. 1 无公害蔬菜: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禁用农药,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等各种污染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人们食用后不足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蔬菜。 按照无公害技术进行生产,经过专门机构监测认定,使用无公害产品标志的蔬菜,称为无公害蔬菜。. 问题与现状: 我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已取得显著成绩 农药残留超标现象仍较严重
E N D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 防治技术
无公害蔬菜的概念和发展趋势 •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基本要求 • 如何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病虫害防治
一 无公害蔬菜的概念 一 无公害蔬菜的概念 1 无公害蔬菜: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禁用农药,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等各种污染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人们食用后不足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蔬菜。 按照无公害技术进行生产,经过专门机构监测认定,使用无公害产品标志的蔬菜,称为无公害蔬菜。
问题与现状: • 我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已取得显著成绩 • 农药残留超标现象仍较严重 • 加入WTO 后蔬菜生产要求更加严格
2 无公害食品与绿色食品的区别 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 优质、营养类食品。分为A级(限用农药)和AA级(不用农药) 两类。 绿色食品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 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
3 无公害蔬菜与有机蔬菜的区别 第一,有机食品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转基因等人工合成物质,而其他优质食品则允许有限制地使用这些物质。 第二,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要比其他食品难得多,管理要求要比其他食品严格得多。有机食品在生产中,必须发展替代常规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的技术和方法,建立严格的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 第三,与其他食品相比,有机食品在整个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更强调环境的安全性,突出人类、自然和社会的持续和协调发展。
发展无公害蔬菜的意义 ----有利于消费者身心健康 ----有利于蔬菜出口和外销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有利于树立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形象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体系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环境优化选择技术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技术体系 无公害蔬菜施肥技术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无公害蔬菜收获、加工、包装、贮运技术 无公害蔬菜质量监测技术
二 无公害蔬菜的要求 • 外观要求 • 内在品质要求
1 无公害蔬菜的感官要求 根菜类: 不带茎叶,不带泥沙、杂物,无腐烂、变质现象。 茎菜类: 无泥沙,无杂物,马铃薯不变青且无发芽,无腐烂、变质现象。 叶菜类: 无枯黄叶、无泥沙、无杂物,去菜根。茼蒿、菠菜、苋菜可带不大于1.5厘米长的根须。无腐烂变质现象。
无公害蔬菜的感官要求 花菜类: 无泥沙、无杂物、无根,但可保留不多于5片个叶把。无腐烂变质现象。 果菜类: 无泥沙、无杂物。无腐烂变质现象。 其它类 无泥沙、无杂物。无腐烂变质现象。
2 内在品质要求---有害物质限量指标 检测项目 限量指标 总砷(以As计)≤0.5 mg/kg 铅(以Pb 计)≤0.2mg/kg (薯类≤0.4) 铜(以Cu 计)≤10 mg/kg 汞(以Hg计)≤0.01 mg/kg 氟(以F计)≤1.0 mg/kg 硒(以Se计)≤0.1 mg/kg 锌(以Zn计)≤20 mg/kg 铬(以Cr计)≤0.5 mg/kg 镉(以Cd计) ≤0.05 mg/kg 稀土(以稀土氧化物总量计) ≤0.7mg/kg (马铃薯≤0.5) 亚硝酸盐(以NaNo2计), ≤4 mg/kg
2 内在品质要求---农药限量指标 表 蔬菜中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及其试验方法 呋喃丹mg/kg 不得检出GB14877噻嗪酮(优得乐)mg/kg ≤0.3 GB14970 西维因(甲萘威)mg/kg ≤2.0 GB/T5009.21 粉锈宁(三唑酮)mg/kg ≤0.2 GB/T14973 灭幼脲mg/kg ≤3 GB/T16340 二氯苯醚菊酯 mg/kg ≤1.0 GB14879 溴氰菊酯 mg/kg 叶菜类≤0.5,果菜类≤0.2 GB/T14929.4 氰戊菊酯 mg/kg 叶菜类≤0.5,果菜类≤0.2, 块根类≤0.05 GB/T14929.4 地亚农 mg/kg ≤0.5 GB/T14929.1 抗蚜威 mg/kg ≤1 GB14877百菌清 mg/kg ≤1.0 GB14878 多菌灵 mg/kg ≤0.5 GB/T5009.38
表 无公害蔬菜中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及其试验方法 项 目 指 标 试 验 方 法 林丹 mg/kg 不得检出 GB/T5009.19 滴滴涕 mg/kg 不得检出 GB/T5009.19 甲拌磷 mg/kg 不得检出 GB/T5009.20氧乐果 mg/kg 不得检出 GB/T5009.20水胺硫磷 mg/kg 不得检出 GB/T5009.20 马拉硫磷 mg/kg 不得检出 GB/T5009.20 对硫磷 mg/kg 不得检出 GB/T5009.20 甲胺磷 mg/kg 不得检出 GB14876 杀螟硫磷 mg/kg ≤0.5 GB/T5009.20倍硫磷 mg/kg ≤0.05 GB/T5009.20 敌敌畏 mg/kg ≤0.2 GB/T5009.20 乐果 mg/kg ≤1.0 GB/T5009.20 敌百虫 mg/kg ≤0.1 GB/T5009.20 亚胺硫磷 mg/kg ≤0.5 GB/T16335 辛硫磷 mg/kg ≤0.05 GB14875 乙酰甲胺磷 mg/kg ≤0.2 GB14876
三 如何进行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 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 1选用抗病良种: 选择适合当地生产的高产、抗病虫害、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少施药或不施药,这是防病增产,提高经济效益的最有效方法。
2栽培管理措施是无公害蔬菜病虫害 防治的基础 一是实行轮作倒茬:如瓜类的轮作不仅可明显减轻病虫害而且有良好的增产效果;棚室蔬菜种植两年后,在夏季种一季大葱、大蒜也有很好的防病效果。 二是清洁田园:彻底消除病株残体、病果和杂草,集中销毁深埋,切断传播途径。 三是合理灌水:采取地膜覆盖,膜下灌水,降低大棚湿度。
四 是实行配方施肥:增施腐熟好的有机肥,配合施用磷肥, 控制氮肥的施用量,生长后期可使用硝态氮抑制剂双氰胺 ,防止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和污染。 五 是合理放风:并在棚室通风口设置细纱网,防止白粉虱、 蚜虫等害虫的入侵。 六 是合理密植,起垄栽培等措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七 是推广无土栽培和净沙栽培,减少土传病虫害侵染。 八 是嫁接栽培: 利用黑籽南瓜嫁接黄瓜、西葫芦,能有效 防治枯萎病、灰霉病,提高抗病性和丰产性。
3生态防治措施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关键 主要通过调节棚内温湿度、改善光照条件、调节空气等生态措施,促进蔬菜健康生长,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一是“五改一增加”,即改有滴膜为无滴膜;改棚内露地为地膜全覆盖种植;改平畦栽培为高垅栽培;改明水灌溉为膜下暗灌;改大棚中部通风为棚脊高处通风;增加棚前沿防水沟,集棚膜水于沟内排除渗入地下,减少棚内水分蒸发。 二是在冬季大棚的灌水上,掌握“三不浇三浇三控”技术,即阴天不浇晴天浇;下午不浇上午浇;明水不浇暗水浇;苗期控制浇水;连续阴天控制浇水;低温控制浇水。
三是在防治病虫害上,能用烟雾剂和粉尘剂防治的不用喷雾防治,减少棚内湿度。三是在防治病虫害上,能用烟雾剂和粉尘剂防治的不用喷雾防治,减少棚内湿度。 四是常擦拭棚膜,保持棚膜的良好透光,增加光照,提高温度,降低相对湿度。 五是在防冻害上,通过加厚墙体、双膜覆盖,采用压膜线压膜减少洞孔,加大棚体,挖防寒沟等措施,提高棚室的保温效果,能使相对湿度降到80%以下,可提高棚温3-4℃,从而有效地减轻蔬菜的冻害和生理病害。
4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措施 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保证 • (1)天敌昆虫的利用: • 利用赤眼蜂(人工饲养)防治番茄棉铃虫、 辣椒烟青虫等害虫; • 利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草岭防治蚜虫; • 利用植绥螨防治叶螨等都取得良好效果。
(2)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治害虫: • 苏云金杆菌防治鳞翅目昆虫。如高效BT、复方菜虫菌、大宝、7216生物农药等; • 利用蜡介轮枝菌配合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 • 利用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防治鳞翅目昆虫等都取得一定防治效果。
(3)利用弱病毒和农用抗生素防治病害 • 利用病毒弱株系对强毒株系的干扰作用来防治蔬菜病毒的技术。在国内虽有利用N14、S52两种病毒防治番茄病毒病; • 农用链霉素、农用新植霉素在防治蔬菜细菌病害。
(4)利用生防菌剂防治病害: • 菜丰宁B1 防治大白菜软腐病; • 厚垣孢轮枝菌防治根结线虫; • 木霉菌防治灰霉病、菌核病
5. 物理防治措施 (1)晒种、温汤浸种播种或浸种催芽前,将种子晒2-3天,可利用阳光杀灭附在种子上的病菌;茄、瓜、果类的种子用55℃温水浸种10-15分钟,均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用10%的盐水浸种10分钟,可将混入云豆、豆角种子里的菌核病残体及病菌漂出和杀灭,然后用清水冲洗种子,播种,可防菌核病,用此法也可防治种线虫病。 (2)利用太阳能高温消毒、灭病灭虫菜农常用方法是高温闷棚或烤棚,夏季休闲期间,将大棚覆盖后密闭,选晴天闷晒增温,可达60-70℃,高温闷棚5-7天就可杀灭土壤中的多种病虫害。
(3)诱杀技术:利用白粉虱、蚜虫的趋黄性,在棚内设置黄油板、黄水盆等诱杀害虫。(3)诱杀技术:利用白粉虱、蚜虫的趋黄性,在棚内设置黄油板、黄水盆等诱杀害虫。 (4)喷洒无毒保护剂和保健剂蔬菜叶面喷洒巴母兰400-500倍液,可使叶面形成高分子无毒脂膜,起到预防污染的作用。叶面喷施植物健生素,可增强植株抗病虫害的能力,且无腐蚀、无污染,安全方便。
6. 合理的化学防治 (1)严禁在蔬菜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如呋喃丹、3911、1605、甲基1605、1059、甲基异柳磷、久效磷、磷胺、甲胺磷、氧化乐果、磷化锌、磷化铝、杀虫脒、氟乙酰胺、六六六、DDT、有机汞制剂等。 禁止在蔬菜上使用!!!
(2)科学用药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敌百虫、辛硫磷、多菌磷、托布津等。 严格执行农药的安全使用标准,控制用药次数、用药浓度和注意用药安全间隔期。 特别注意在蔬菜安全采收时期禁止使用农药。
禁止施用的农药 !!! • 蔬菜生产过程中禁止施用以下农药: 甲胺磷、甲拌磷(3911)、治冥磷(苏化203、硫特普)、久效磷(纽瓦克)、磷胺(大灭虫)、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甲基异硫磷、水胺硫磷、氧乐果、甲基硫环磷、杀扑磷(速扑杀)、蝇毒磷、乙基硫环磷、苯线磷(力满库、克线磷)、呋喃丹(克百威、大扶农)、铁灭克(涕灭威)、万灵(灭多威),以上药剂及其复配制剂。
推荐农药品种名单--- 杀虫,杀螨剂 1、生物制剂和天然物质: 苏云金杆菌,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银纹夜蛾多角体病毒,小菜蛾颗粒病毒,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苦参碱,印楝素,烟碱、鱼藤酮,苦皮藤素,阿维菌素,多杀霉素,白僵苗,除虫菊素。
2.合成制剂: (1)菊酯类:溴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联苯菊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氯丙菊酯。(2)氨基甲酸酯类:硫双威,丁硫克百威,抗蚜威,异丙威,速灭威。(3)有机磷类:辛硫磷,毒死蜱,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磷,乙酰甲胺磷,乐果,三唑磷,杀螟硫磷,倍硫磷,丙硫磷,二嗪磷,亚胺硫磷。(4)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尿,氟喧脲,氟铃脲,氟虫脲,除虫脲,噻嗪酮,抑食肼,虫酰肼。(5)专用杀螨剂:哒螨灵,四螨嗪,唑螨酯,三唑锡,炔螨特,噻螨酮,苯丁锡,单甲咪,双甲咪。(6)其他:杀虫单,杀虫双,杀螟丹,阿维菌素,啶虫咪,吡虫脒,灭蝇胺,氟虫腈,丁醚尿。
推荐农药品种名单---杀菌剂 1、无机杀菌剂:碱式硫酸铜,王铜,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石硫合剂。2、生物制剂:井岗霉素,农抗120,菇类蛋白多糖,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宁南霉素,木霉素,农用链霉素。
3、合成杀菌剂 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乙磷铝,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噻菌灵,百菌清,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已唑醇,腈菌唑,乙霉威,硫菌灵,腐霉利,异菌脲,双霉威,烯酰吗啉锰锌,霜脲氰锰锌,嘧霉胺,氟吗啉,盐酸吗啉胍,恶霉灵,噻菌铜,咪鲜胺,咪鲜胺锰盐,抑霉唑,氨基寡糖素,甲霜灵锰锌,亚胺唑,春王铜,恶唑烷酮锰锌,脂肪酸铜,腈嘧菌脂。
蔬菜中农药残留限量指标 1. 不得检出的农药: 林丹,六六六,滴滴涕, 甲拌磷,水胺硫磷,马拉硫磷, 对硫磷,氧乐果 ,甲胺磷 , 呋喃丹
2.限制使用的农药: 杀螟硫磷mg/kg ≤0.5 倍硫磷mg/kg ≤0.05 敌敌畏mg/kg ≤0.2 乐果mg/kg ≤1.0 辛硫磷 mg/kg ≤0.05 百菌清 mg/kg ≤1.0 多菌灵 mg/kg ≤0.5 抗蚜威 mg/kg ≤1 噻嗪酮 mg/kg ≤0.3 乙酰甲胺磷 mg/kg ≤0.2 二氯苯醚菊酯 mg/kg ≤1.0 西维因 mg/kg ≤2.0 粉锈宁 mg/kg ≤0.2 灭幼脲 mg/kg ≤3 敌百虫 , mg/kg ≤0.1 亚胺硫磷 mg/kg ≤0.5 溴氰菊酯 , mg/kg 叶菜类≤0.5,果菜类≤0.2 氰戊菊酯 , mg/kg 叶菜类≤0.5,果菜类≤0.2,块根类≤0.05
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验方法 A1 农药速测卡法(酶试纸法) 取蔬菜可食部分3-5g,剪碎于杯中。用纯净水浸没菜样,盖好盖子,摇晃20次左右,制得样品溶液。取速测卡,将样液滴置在速测卡酶试纸上,静置5-10min,将速测卡对折,用手捏紧,3min后打开速测卡,白色酶试纸片变蓝色为正常反应;不变蓝或显浅蓝色说明有过量有机磷农药残留。同时做空白对照。
A2 农药残留毒性快速测定法 采用农药残留毒性快速测试仪测定“酶抑制率”。如果“酶抑制率”数值小于35,则样品判为合格;如果“酶抑制率”数值大于35,则需按本标准表3所列的有关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