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560 Views
第三 章 抗 原 第一节 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第二节 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 第三节 抗原的种类 第四节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遵义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本科免疫学 POWERPOINT 讲稿 ----- 姚新生制作 孙万邦审核. 抗原 (antigen) 作用于 T 、 B 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 , 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免疫效应物质(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二、抗原的两个特性
E N D
第三 章 抗 原 第一节 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第二节 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 第三节 抗原的种类 第四节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遵义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本科免疫学POWERPOINT讲稿 -----姚新生制作 孙万邦审核
抗原(antigen) 作用于T、B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 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免疫效应物质(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二、抗原的两个特性 ①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即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②抗原性(antigenicity)或免疫反应性 即抗原能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具备上述两种特性的物质为完全抗原; 仅具备抗原性的物质被称为半抗原(hapten)。 半抗原+载体(如蛋白质) --------完全抗原
第一节 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抗原的免疫原性的本质是异物性 抗原的特异性是免疫应答中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免疫学诊断和免疫学防治的理论依据.
一、异物性 异物的免疫含义: 1)抗原物质的化学结构与受刺激的机体 正常成分有所不同 2)胚胎期免疫系统从未接触过的物质 3)改变了的自身组织成分或结构
1.异种物质 抗原与机体亲缘关系越远,异物性越强,免疫原性也越强。 2.同种异体物质 HLA、ABO血型抗原 3.机体内隐蔽的自身成分
二、特异性 抗原特异性指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应答及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 1.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分子结构基础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称为抗原表位(epitope),亦称为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 抗原结合价: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表位的总数。
2.依表位的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两类: ①顺序表位(即线性表位),主要由连续性线性排列的短肽构成; ②构象性表位(即非线性表位),短肽、多糖残基或核苷酸并非简单的线性排列,而是形成特定的空间构象。 T细胞仅识别由抗原递呈细胞加工递呈的线性表位,而B细胞可识别线性或构象性表位。
3.影响抗原特异性的因素 抗原表位的性质、数目、位置、空间构象决定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
化学基团空间位置对半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的影响化学基团空间位置对半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的影响 化学基团空间位置对半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的影响
化学基团立体构象对半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的影响 化学基团立体构象对半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的影响
4.表位-载体作用 B细胞识别半抗原--B细胞表位 T细胞识别载体表位-T细胞表位
5.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应 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抗原表位。 含有共同表位的抗原称为交叉抗原(cross antigen),它与其他抗原所诱生抗体/致敏淋巴细胞结合或相互作用被称为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
交叉抗原的生物学意义: ①某些情况下,针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可导致对人体的免疫损伤(参见异嗜性抗原); ②在进行特异性诊断或鉴定时,须排除交叉抗原可能产生的干扰; ③应用交叉抗原可能诱导出针对难于制备的抗原的免疫应答 。
第二节 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 一、抗原的理化性质 1、化学性质:多数蛋白质为良好的抗原,多糖及多肽也具一定的免疫原性 2、分子量大小:抗原的分子量一般≥10kD,且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3、结构的复杂性:免疫原性物质还须具备复杂的化学组成与特殊的化学基团。 4、分子构象
5、易接近性(accessibility):易近性乃指抗原表位是否易被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所接近。5、易接近性(accessibility):易近性乃指抗原表位是否易被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所接近。
6、物理状态:化学性质相同的抗原物质可因其物理性状不同而影响免疫原性6、物理状态:化学性质相同的抗原物质可因其物理性状不同而影响免疫原性
二、宿主方面的因素 1. 遗传因素:个体对抗原刺激产生应答的能力受遗传因 素控制 2.年龄、性别、健康状况 三、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抗原的剂量、途径、两次免疫的间隔时间、次数以及免疫佐剂类型均可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应答。 一般,皮内〉皮下〉肌肉注射〉腹腔〉静脉
第三节 抗原的种类 一、依据抗原诱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h细胞参与分类(对T细胞的依赖性) 1.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TD antigen) TD抗原亦称T细胞依赖抗原,其刺 激机体产生抗体依赖于T细胞辅助,绝大多数蛋 白质抗原及细胞抗原属TD抗原。 2. 非胸腺依赖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TI antigen) TI 抗原亦称T细胞非依赖性抗 原,其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无需T细胞辅助 。
TD抗原与TI抗原的比较 TD-Ag TI-Ag 组成 B和T细胞表位 重复B细胞表位 T细胞辅助 必需 无需 免疫应答类型 体液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抗体类型 多种(IgG为主)IgM 免疫记忆 有 无
二、根据与机体的亲缘关系 1.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 乃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 2.异种抗原(xenogenic antigen) 指来自不同种属的抗原。
3.同种异型抗原(allogenic antigen) 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具有的特异性抗原。 ①红细胞血型抗原 包括ABO、Rh等40余个抗原系统 ②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即人白细胞抗原(HLA)。 4.自身抗原(autoantigen) 隐蔽性自身抗原 修饰性自身抗原
5.独特型抗原(idiotypic antigen) 三、根据(TD)抗原是否由抗原递呈细胞所合成 1.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ntigen) 2.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 antigen)
四、其他分类: 根据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性质与特点,可分为移植抗原、肿瘤抗原、微生物抗原、变应原或过敏原及耐受原等; 根据抗原的理化性质,可分为颗粒抗原、可溶性抗原、蛋白抗原、多糖抗原及多肽抗原等; 根据抗原的产生方式可分为天然抗原与人工抗原。
第四节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一、超抗原(superantigen, SAg) 正常情况下,普通蛋白质抗原可激活机体总T细胞库中百万分之一至万分之一的T细胞。 超抗原是只需要极低浓度(1-10ng/ml)可激活总T细胞库中多达2%~20%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免疫应答的一类物质。
超抗原激活T细胞的特点 强大的刺激能力 无须抗原处理 与T细胞相互作用无MHC限制性
二、佐剂某些物质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此类物质被称为佐剂(adjuvant)二、佐剂某些物质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此类物质被称为佐剂(adjuvant) (一) 佐剂的种类 1.化合物 包括氢氧化铝、明矾、矿物油及吐温80、弗氏不完全佐剂(羊毛脂与石蜡油的混合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多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 I:C)、脂质体等。
2.生物制剂 (1)经处理或改造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如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百日咳杆菌,以及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革兰阴性菌细胞壁成分脂多糖(LPS)等; (2)细胞因子及热休克蛋白等。 3.新型佐剂: 脂质体、免疫刺激剂、CpG-ODN
(二)佐剂的作用机制:①改变抗原的物理性状,延缓抗原降解和排除,从而更有效地刺激免疫系统;②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强其处理和递呈抗原的能力;③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二)佐剂的作用机制:①改变抗原的物理性状,延缓抗原降解和排除,从而更有效地刺激免疫系统;②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强其处理和递呈抗原的能力;③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 (三)佐剂的应用:①增强特异性免疫应答,用于预防接种及制备动物抗血清;②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用于抗肿瘤与抗感染的辅助治疗。
第四节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三、丝裂原(mitogen) 亦称有丝分裂原,可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进而增殖。体外实验中,特定丝裂原可使静止的淋巴细胞体积增大、胞浆增多、DNA合成增加,出现淋巴母细胞化即淋巴细胞转化和有丝分裂。 T、B淋巴细胞表面表达多种丝裂原受体。
本章小结 1、掌握抗原、半抗原、免疫原性、 抗原性的概念 2、掌握异嗜性抗原、抗原决定簇 3、掌握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原性的因素 4、掌握抗原的种类及其医学意义 5、熟悉丝裂原、超抗原及佐剂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