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 likes | 1.31k Views
第十六章 氮族元素. 本章内容. 本章共用 5 课时 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氮族元素氢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氮族元素含氧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氮族元素含氧酸盐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一节 通 性.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ⅤA 包括元素: N , P , As , Sb , Bi. 价层电子 ( 价轨道 ): ns 2 np 3 (ns np nd 共 9 个 , 对 N 价轨道为 2s 2p 共 4 个 ) 。. 温度 / ℃ 22 0 k (As)/kS·cm - 1 35 38
E N D
本章内容 本章共用5课时 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氮族元素氢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氮族元素含氧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氮族元素含氧酸盐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一节 通 性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ⅤA包括元素:N,P,As,Sb,Bi 价层电子(价轨道): ns2np3 (ns np nd共9个, 对N价轨道为2s 2p共4个)。
温度 / ℃ 22 0 k(As)/kS·cm-1 35 38 k(Sb)/kS·cm-1 24 26 k(Bi)/kS·cm-1 8.6 9.5 As, Sb Bi的电导率 一.通性 1、典型的非金属渐变到金属的一个完整过渡。 元素 N P As Sb Bi 金属性 非 非 准 金 金 2、形成共价化合物是本族元素的特征。 N3-、P3-半径大易变形,水解成NH3、PH3 固态存在Li3N、 Mg3N2、Na3P、Ca3P2。 Sb3+,Bi3+水解成SbO+,BiO+
氧化态 实例 氧化态 实例 -3 NH3·Li3N +1 N2O -2 N2H4 +2 NO -1 NH2OH +3 N2O3, HNO2, NO2- -1/3 HN3 +4 NO2 0 N2 +5 N2O5, HNO3, NO3- 3、氧化数: -3, 1, 3, 5 主要氧化态: 元素 N P As Sb Bi 氧化数 -3~+5 -3+3+5 -3+3+5 (-3)+3+5 (-3)+3+5 +Ⅲ稳定性增加,还原性减弱;+Ⅴ稳定性递减,氧化性增强。 氮是氧化态变化最多的元素之一,而且几乎所有氧化态都存在相对稳定的物种.
4s1-3 4s2 5s2 6s2 低氧化态相对稳定性增大 惰性电子对稳定性增大 Ga Ge As In Sn Sb Tl Pb Bi 5s1-3 6s1-3 3、氧化数 惰性电子对效应: • 即同一元素从上到下低氧化态渐趋于稳定(惰性电子对效应)表现在ⅣA、ⅢA族,重元素价电子中ns2不易成键 ①形成高氧化态化合物时,需要激发能 (s2pn →s1pn+1) 原因 ②原子序数大的重元素成键能力较弱(原子半径大,电子云重叠程度差;内层电子数增多,内层电子与其键合原子的内层间斥力增大) ③ Sb,Bi :ns2 (n-1)d10np3 ,ns np电子钻穿效应差异相对变大,ns钻得深,ns比np电子能量低得多,N、P:ns2np3钻穿差异相对少。
①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化合物,氧化态-3(极难) Mg3N2、Na3P、Ca3P2 PH3 PCl3 二.成键方式 价层电子(价轨道): ns2np3 (ns np nd共9个,对N价轨道为2s 2p共4个)。 电负性规律:自上到下变小,得电子能力下降,失电子能力增强。 ②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化合物,氧化态-3,与电负性大的元素共用电子对,氧化态为正+3
二.成键方式 ③集团得到电子氧化态多变,N最多只能形成4个共价键,P、As由于有可利用的d轨道,配位数可扩大到5或6,如PCl5和[PCl6]-。 PCl5 • ④成链能力强,且具有一定的自我成链能力,还可以与其它元素化合形成网状结构
二.成键方式 ⑤负氧化态时可形成叁个共价键,故具有π 成键能力 BN ⑥p→dπ配键:第二周期元素与第三周期及其以下的元素之间形成,由第二周期元素提供孤电子对,第三周期及以下的元素提供空轨道而形成。 B3N3H6 (无机苯) H3PO4
二.成键方式 氧化二氮 一氧化氮 三氧化二氮 二氧化氮 四氧化二氮 五氧化二氮 ∏34 2 ∏34 ∏68 ∏56 ∏33 • ⑦大π键πnm(m<2n):有第二周期元素参与而形成的多中心多电子的大π键。 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化合物 (Sb,Bi常见),集团失去电子相对更容易。 • 一般以化合态形式存在,N主要以单质,有机物存在,P以磷酸盐形式存在。其它多以氧化物或硫化物形式存在。 存在状态:
通过π 键形成小分子如N2; N≡N N2[KK(σ2 S)2(σ2 S)*2(π2P)4(σ2P)2] 三键( σσπ) 结构 N2非常稳定,原因:三键( σσπ) 而σ键的能级比π键的能级高,打开π键困难,键长很短(110pm)键能很大(946KJ/mol),氮很稳定(3273K,0.1%离解)。 性质 第二节 氮和氮的化合物 2-1 氮
天津 杭州 上海 国内已有大型氮、氧气制造厂家 存在、分离 大气中N2的总量估计约达4×1015 t。利用氮和氧沸点(N2: -196℃; O2: -183℃)的不同, 工业上通过精馏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大规模制备N2。但因需求量太大仍然促使人们谋求建立某种成本更低的制备工艺
正在研制中的氮-氧膜分离器 惰性气氛手套箱 NH4Cl + NaNO2 = N2↑+ NaCl + H2O (NH4)2Cr2O7 = N2↑+ Cr2O3 + 4H2O 2NH3 + 3CuO = N2↑+ 3Cu + 3H2O 光谱纯N2: 2NaN3 (s)= 3N2(g)+ Na(l) 化学制法
Question 6 MnO(担载) + O2(g) 2 Mn3O4(担载) 高纯氮气里还含有什么杂质?怎样进一步除去? Solution 经过精馏和分离过的高纯氮里还会含有极少量的水和氧气。 可让气流通过干燥柱(内装分子筛或钠钾合金)和脱氧柱(内装加热的活性铜)以除去。 担载在硅胶上的二价锰的氧化物(MnO)是一种清洁而有效的除氧剂:
N2 的稳定性: TiO2, C2H2, hv 313K, 101kPa 4NH3 + 3O2 2N2(空气) + 6H2O 氮的固定 所以它既难氧化也难还原. 但这种稳定又是相对的 研究目标:使N2活化,削弱N≡N键,在温和条件下还原得NH3。 但这种稳定又是相对的 豆科植物根部可固氮(是人们每年 合成的40倍) 金属锂在空气中可生成1:2的Li2O 和Li3N黑色壳 雷电下,空气中的N2和O2合化合 成氮的氧化物 光催化合成:
N2 + 16 MgATP + 8 e- + 8H+ 2 NH3 + 16 MgADP + 16 Pi + H2 ATP 脱磷酸化生成ADP与N2还原为NH4+两种过程的偶联 固氮酶的优点: (1)能在常温常压下将氮分子催化还原成氨; (2)催化效率高。 研究常温常压下固氮的途径是模拟根瘤菌中固氮酶的组成、结构和固氮过程。 生物固氮以 ATP为还原剂,相关的半反应为:
固氮酶MoFe7S8蛋白结构示意图 固氮酶的结构组成:固氮酶由铁蛋白、铁钼蛋白及铁钼蛋白中的铁钼辅因子组成,ATP、电子供体参与。且摩尔比为1:1时固氮活性最佳。 1973年我国卢嘉锡提出孪合网兜模型
一种含N2配合物的结构 有助于N2配位化合物稳定的因素
1965年 [Ru(NH3)5(H2O)]2+(aq) + N2(g) [Ru(NH3)5(N2)]2+(aq) + H2O(l) 1995年 MIT化学家Laplaza和Commins 2 Mo(NRAr)3 + N2 [(ArRN)3Mo—N=N—Mo(NRAr)3] 2 (ArRN)3Mo N 1998年 W(PMe2Ph)4(N2)2 + [RuCl(2-H2)(dppp)]X NH3 (产率达55%) 常压, <25℃ 常压, 55℃
可作低温恒温浴的化合物举例 t/ ℃ 化合物 t/ ℃ 化合物 +6。55 环己烷 - 63。5 氯仿 0。00 水 - 83。6 乙酸乙酯 - 8。6 水杨酸甲酯 - 96。7 二氯甲烷 - 22。95 四氯化碳 - 126。6 甲基环己烷 - 45。2 氯苯 - 160 己戊烷 用途 氮气主要用于制备氮肥和其他含氮化合物。实验室用N2、Ar、He 等气体提供惰性气氛以操作对空气敏感的化合物。氮是这类保护气体中最廉价易得的一种,市场上有高压氮气和高纯液氮供应。 液氮( b.p. -196 ℃ )是一种重要的致冷剂.
反应方向 还 原 氧 化 某些重要含氮物种之间的转换关系
HN3 NH3 N2H4 л34 NH2OH 2-2 氢化物 分子式 NH3 N2H4 NH2OH HN3 名称 氨 联氨(肼)羟氨(肟) 氢叠氮酸
NH3的合成 • 尽管下面的方法可以固定 N2: Li3N(s) + 3H2O(l) 3LiOH(aq) + NH3(g) Mg3N2 (s) + 6H2O(l) 3Mg(OH)2(s) + 2NH3(g) 1. NH3 的合成和性质
但工业合成仍用哈伯法: 高温、高压 催化剂 N2(g)+3H2(g) 2NH3(g) Fritz Haber1868-1934,德国物理化学家,因发明氮气和氨气直接合成氨的方法,获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 1. NH3 的合成和性质
HCN CH4 塑料,颜料 肥料,炸药 (NH2)2CO O2 H2O HNO3 COCl2 NH3 肥料,塑料 NH4X 肥料 HX X=1/2 SO4, H2PO4 (2) NH3的性质 加合反应(路易斯碱):氨分子中的孤电子倾向于和别的分子 或离子配位形成各种氨合物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可从两种不同角度考虑:一种是将 NH3 分子看作三元酸,另一种是看作其他化合物中的某些原子或 原子团被氨基或亚氨基所取代 氧化反应: NH3 分子中的 N 原子虽处于最低氧化态,但还原 性却并非其化学的主要特征
(3.) 生产尿素的反应和工艺流程 尿素是最重要的含氮肥料,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含氮化合物 。 工业上生产尿素以 NH3和 CO2为原料: CO2(g) + 2 NH3(l) = NH2COONH4(l) NH2COONH4(l) = H2NCONH2(l) + H2O(l) 现代化流程实行CO2和 NH3的全循环,NH3的收率可达 98.6%~ 99.5% 。
N2H4 Diagane NH2OH Oxyammonia HN3 Azide 2. 肼(hydrazine)、羟氨(Oxyammonia)和叠氮化物(Azide) 结构 氧化值分别为-2,-1和-1/3
2 NaOH + Cl2 = NaOCl + NaCl + H2O NaOCl + NH3 = NH2Cl + NaOH NH2Cl + NaOH + NH3 = N2H4 + NaCl + H2O 2 NaOH + Cl2 + 2 NH3 = N2H4 + 2 NaCl + 2 H2O N2H4 +) 0℃ NO2-(aq) + 2 HSO3-(aq) = N(OH)(SO3)22-(aq) + OH-(aq) N(OH)(SO3)22-(aq) + H3O+(aq) + H2O(l) = H3NOH+(aq) + 2 HSO4-(aq NH2OH 50℃ HN3 NH2NH2 + HNO2 = 2 H2O + HN3 制备
1.都是路易斯碱 碱性依 NH3,N2H4,NHOH 的顺序下降N2H4为二元碱。 性质 分子式 NH3 N2H4 NH2OH K 1.7×10-5 8.5×10-7/9×10-16 6.6×10-9 2.HN3为一元酸 K=1.9×10-5 Zn + 2 HN3 = Zn(N3 )2 + H2
3.不稳定性 (1)氨很稳定,在纯氧中能燃烧生成氮(火焰呈黄色) 4NH3+O2=2N2↑+6H20 在氧气催化剂下:NH3+5O2=4NO↑+6H20 (2)羟氨不稳定,受热即分解 3NH2OH=NH3↑+N2↑+3H20 4NH2OH=2NH3↑+N2O↑+3H20(部分) • (3)氢叠氮酸极不稳定,受撞击即爆炸 • 2HN3=3N2+H2 ΔH=-593.6 KJ/mol易爆物质
联氨点燃,迅速完全燃烧 • N2H4+O2=N2↑+2H20 ΔH=-624 KJ/mol N2H4与火箭推进剂 N2H4(l)+2 H2O2(l) == N2(g) + 4 H2O(g) 5 N2O4(g) + 4 N2H3(CH3)(g) → 12 H2O2(g) + 9 N2(g) + 4 CO2(g) ● 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优点: 1 kg 燃料可产生 19438 kJ 热量 ①燃烧后产物为小分子气体,有利于形成高压喷射 ②m·p·2℃, b·p·114℃,常温为液体,便于携带 ③弱碱,对容器腐蚀小
4.氧化还原性 (1)NH3的还原性:2NH3+3CuO=N2↑+3Cu+3H2O 4NH3 + 3O2 = 2N2 + 6H2O (2)NH2OH和N2H4的氧化还原性:碱性条件下是强还原性,产物为N2,酸性条件下强氧化性,产物为NH3。但几乎无) 2NH2OH + 2Fe3+ = 2Fe2+ + N2↑+2H2O+ 2H+ 羟氨和肼是常用的还原剂,其氧化产物(如N2、N2O等)可以离开反应体系,不会给反应溶液中带进杂质 . 2 NH2OH + 2 AgBr = 2 Ag + N2 + 2 HBr + 2 H2O 4 Fe3+(aq) + 2 NH3OH+(aq) = 4 Fe2+(aq) + N2O(g) + 6 H+(aq) + H2O(l)
N3-与 N2O 和 CO2 为等电子体,都有直线形结 构, N3-是个布朗斯特碱,其共轭酸 HN3的 pKa= 4.77.作为路易斯碱, N3-是 d 区金属离子的良好 配位体.Pb(N3)2 和 Hg(N3)2 常用做引爆剂(制雷管. 热力学上 不稳定的离子型 NaN3 却显示出动力学稳定性,在室温下易于操作. 碱金属叠氮化物加热时能平稳地放出氮气,这种反应被用来给汽车轮胎充气. N3- N3- N3- (3)HN3的氧化还原性 HN3 + H2O=N2↑+NH2OH(AgPbCuHg的叠氮化物加热时爆炸,为雷管引爆剂) NH2OH • Cu2+ + 4NH3 = Cu(NH3)42+ • BF3 + NH3 = F3BNH3 5.配位能力强 6.加成反应:主要是NH3
叠氮化钠与安全气袋系统 汽车中的气袋系统原理: 碰撞事故发生的一瞬间, 塑料袋迅速充气膨胀, 使驾车人不会被仪表盘或方向盘直杆所伤害。气袋系统的特殊要求: 产生气体的化学物质必须是稳定且容易操作的物质; 气体必须能够快速生成(在20~60 ms的时间里完成充气), 又不能因偶然原因而充气; 产生的气体必须无毒而且不燃烧。氮气看来是最好的选择对象。 叠氮化钠既能在加热或电火花引发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又显示出动力学稳定性(室温下操作不发生危险), 从而成为产生氮气的化学物质之一。
氧化值 电中性 物 种 负离子 物 种 正离子 物 种 +1 +2 +3 +4 +5 氧化二氮 一氧化氮 三氧化氮 二氧化氮 四氧化二氮 五氧化二氮 {[NO2][NO3]为无色离子型固体 (m. p. 32℃), 气相不稳定 [能形成蓝色 固体(m。P。 101℃),气 相分解为NO2 和NO] (红棕色顺 磁性气体) (气态与NO2 呈平衡) (麻醉剂, 不活泼) (顺磁性 气体) 亚硝酸根 硝酸根 (氧化剂和还原剂) ( 氧化剂) (氧化剂,路易斯酸) (氧化剂,硝化剂,路易斯酸) 2-3 氧化物 组成与性质 一 氧化物
氧化二氮 一氧化氮 三氧化二氮 二氧化氮 四氧化二氮 五氧化二氮 л68 л34 л33 л56 2л34 结构 你能用VSEPR理论对其结构进行解释吗?
主要化学性质 1、 NO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合物Fe2++NO= Fe(NO)2+(棕色环) 2、NO还原性(低氧化态有):2NO + O2 = 2NO2 5NO + 3MnO4-+4H+=5NO2+3Mn2++5NO3-+2H2O 3、NO、 NO2分子中л*轨道上的单电子,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正一价的亚硝酰离子NO+ 、NO2+ 2NO +Cl2=2NOCl
氧化物与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是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交通、能源等工业的发展,大量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排放进入大气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强日光、低风速和低湿度等,发生化学转化生成蓝色的强氧化性气团,这种气团以臭氧为主体污染物,其他的氧化性组分还包括醛类、过氧乙酰硝酸酯(PAN)、过氧化氢(H2O2)和细粒子气溶胶等。这种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大气污染
Ferid Murad Louis J. Ignarro Robert F. Furchgott 神奇的一氧化氮——“两面人” 我们知道汽车尾气中的 NO 会造成大气的公害. 大气中的氧可将NO 氧化为 NO2,但在低浓度条件下的氧化速率极慢. 这使得某些大都市上空的 “光化学烟雾” 长期弥漫, NO 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祸首. “天不转地在转”,这个祸首当今竟成了 “明星” . 目前,风靡市场的伟哥就是因为能够产生海绵体所需的 NO 而起作用的,NO 气体还具有治疗哮喘和关节炎,抵御肿瘤,杀死感性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的能力. 三位美国药理学家由于发现NO的药理作用而获得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
HNO2 的酸性弱 得多(与 HAc 相近K=5×10-4),很不稳定。 氧化性也不如 HNO3 强,但还可用作还原剂。只能 存在于水溶液中,易发生歧化反应: 3NO2(aq) = HNO3(aq) + 2NO(g) + H2O(l) 大多数亚硝酸盐是稳定的,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硝酸盐的分解温度下相应的亚硝酸盐仍不分解。 绝大多数亚硝酸盐易溶于水,白色结晶状的 NaNO2大量用于染料工业和有机合成工业中。 形成配合物:可以以氧的孤电子对供电子,也可以以N的孤电子对供电子,后一形式供电子能力更强。K3[Co(NO2)6] [Co(NH3)5NO2]2+ [Co(NH3)5ONO]2+ 二 亚硝酸和亚硝酸盐 • л34
HNO2用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 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2HNO2 + 2I- + 2H3O+ =2NO + I2 + 4H2O(定量测定亚硝酸盐含量) 5 + 2MnO-4+ 6H3O+ = 5 + 2Mn2+ + 9H2O 分析化学中用以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 尽管亚硝酸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但更多的场合是用做氧化剂。这是因为作为氧化剂的反应速率往往快于发生歧化反应的速率,而且提高溶液的酸性能促进对其他物种的氧化,据认为这是由于浓度较高的 H3O+ 将其转化为 NO+: HNO2(aq) + H3O+(aq) =NO+(aq) + 2H2O(l)
亚硝酸盐一般有毒,而且是致癌物质 亚硝酸盐用作肉类加工品的添加剂(如熏猪肉, 小红肠和火腿) : (1)抑制细菌生长, 延缓食品腐败。(2)使肉品产生一种能增进食欲的颜色和香味。 HNO2能与氨基酸反应生成化学式为R2N-NO的亚硝胺化合物(可能发生在烹调过程中, 也可能发生在高温条件下的煎炒),它能引发癌变。这一研究结果使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调低了食品中NO2-离子允许浓度的标准。食品化学家一直在寻找NO2-离子的代用品。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的食品科学家于1995年报道, 红色的铁卟啉化合物是一种有前途的代用品。
分子同平面 sp2 ∏34 三、硝酸及其盐 结构 NO3-: 平面三角形 sp2 ∏46
硝酸是重要的工业三酸之一,是制造炸药、硝酸盐和许多其他化学品的重要原料.工业上利用 NH3 的氧化产物 NO2 制 HNO3 50%HNO3用浓硫酸或无水硝酸镁做吸水剂,蒸馏浓缩至98% 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法 NaNO3+ H2SO4=NaHSO4+HNO3 NaNO3+ NaHSO4 = Na2SO4 +HNO3(773K左右进行,硝酸会分解)
4 HNO3 + Hg = Hg(NO3)2 + 2 NO2 + 2 H2O C + 4 HNO3 = CO2 + 4 NO2 + 2 H2O S + 2 HNO3 = H2SO4 + 2 NO 3 P + 5 HNO3 + 2 H2O = 3 H3PO4 + 5 NO 3 I2 + 10 HNO3 = 6 HIO3 + 10 NO + 2 H2O 性质 (1)强酸性 ,易挥发、恒沸溶液(394.8K,69.2%,16mol/L即市售硝酸) (2)不稳定性:硝酸受热也不稳定 4HNO3 = 4NO2↑+ O2↑+ 2H2O (3)氧化性:硝酸是个相当强的氧化剂,可以氧化许多金属和非金属 ①C、S、P、I形成氧化物和酸;②Fe、Al、Cr形成氧化膜钝化;③Sn、Sb、As、Mo、W形成氧化物;④Au、Pt、Ru、Ir不反应。
性质 作为氧化剂时,HNO3 本身的还原产物受多种因素影响是应该注意的. 从氮的弗洛斯特图作出的判断是:HNO3 的还原产物应该是各种低氧化态物种的混合物;只要有足够还原剂存在,最终还原产物应为N2 . 实际上并非如此,反应主要产物为 NO2 或 NO. 这一现象被解释为动力学因素使生成 N2的所有反应步骤都较慢. 硝酸和金属铜的反应 影响还原产物的因素有①硝酸的浓度;②金属的活泼性;③反应温度;浓→NO2 稀→NO极稀→N2O NH4+
Question 浓HNO3和稀HNO3的氧化性孰大? 浓 HNO3 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其氧化反应速率也要快得多. 可用NO 3 - 的质子化程度对此作解释: NO 3-中氧原子的质子化有 利于 N—O 键断裂,浓 HNO3 中质子化程度比较大,而稀硝酸分可能主要以 NO 3- 和 H3O+ 的形式存在. 浓HNO3的反应速率快,生成的NO2来不及与还原剂反应即离开体系;而稀硝酸则不然,反应中生成的 NO2来得及与还原剂进 一步反应转化为NO. 浓HNO3的氧化性与HNO3中经常会存在由光化分解而来的NO2 催化作用有关. NO2起关传递电子的作用: NO2 + e- = NO 2-NO 2-+ H+ = HNO2 HNO3 + HNO2 = H2O + 2NO2
通常认为溶液中起氧化作用的活性物种是 Cl2 和 NOCl,它们产生于下述反应: 王水(aqua regia) 王水是浓 HCl 和浓 HNO3 按体积比 3:1 混合得到的,它是 溶解金和铂的一种古老而有效的试剂. 王水溶解 Au 和 Pt 的功能来自两方面:NO-3使金属氧化的功能和 Cl- 使金属离子配位的 能. 两种功能都促进下述反应右移: Au(s) + 4 H+(aq) + NO3-(aq) + 4 Cl-(aq) [AuCl4]-(aq) + NO(g) + 2 H2O(l) 3 Pt(s) + 16 H+(aq) + 4 NO3-(aq) + 18 Cl-(aq) 3 [PtCl6]2-(aq) + 4NO(g) +8 H2O(l) 3 HCl(aq) + HNO3(aq) Cl2(aq) + NOCl(aq) + 2 H2O(l)
硝酸盐(nitrate) 在高温下显示氧化性,所有金属的硝酸盐加热分解都产生O2 Mg 及 Mg 之前元素: 2KNO3 2KNO2 + O2 Mg 后 Cu 前元素: 2Pb(NO3)2 2PbO + 4NO2 + O2 Cu 之后元素: 2AgNO3 2Ag + 2NO2 +O2 可以认为,采取何种分解方式与分解温度下相应亚硝酸盐和氧化物的热稳定性有关 NH4NO3 的热分解属氮自身的低氧化态物种与高氧化态物种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NH4NO3 N2O + 2 H2O △ △ △ △
473 K 533 K 白磷 黑磷 红磷 最稳定,无毒 介稳状态 第三节 磷及其化合物 3. 1 单质磷 单质磷有多种同素异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