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424 Views
专题(七). 教学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应用 自治区精品课程团队 负责人:昌吉学院 宋爱芬 制作人:史惠楠. 一、. 二、. 三、. 课 堂 教 学 心 理. 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心理. 学生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 目录. 一. 课堂教学程式 的心理分析. 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心理效应. 第一节 课堂教学 心理. 二. 课堂教学心理. 一、课堂教学程式的心理分析. 指教师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而采取的一定的教学组织与操作形式。. (一)课堂教学程式. 1、定义:. 2、分类:. 系统传授知识的程式 在活动中学的程式 综合型程式.
E N D
专题(七) 教学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应用 自治区精品课程团队 负责人:昌吉学院 宋爱芬 制作人:史惠楠
一、 二、 三、 课 堂 教 学 心 理 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心理 学生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 目录
一 课堂教学程式 的心理分析 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心理效应 第一节 课堂教学心理 二 课堂教学心理
一、课堂教学程式的心理分析 指教师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而采取的一定的教学组织与操作形式。 (一)课堂教学程式 1、定义: 2、分类: • 系统传授知识的程式 • 在活动中学的程式 • 综合型程式
(二)课堂教学程式的心理要素 1 2 3 4 注意组织: 认知指导: 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 讲解 演示 设问 学习迁移 行为强化: 心理趋合: 正确使用奖励或批评 课堂提问 布置作业
二、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心理效应 (一)首因效应 指最先获得的信息资料对人形成的印象的重要作用 • 由“先入为主”所形成固定印象,在社会知觉中起重要作用 • 教材讲授的黄金位置,使学生印象深刻 教学应用: 1、做好第一印象的管理 2、充分发挥教学中“黄金位置”的作用 3、避免以第一印象评价学生
(二)罗森塔尔效应 指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抱以的期待和热爱而使学生出现相应发展的现象。 • 教师对学生的总体印象产生相应的期望 • 期望行为引导教师对学生实行区别对待 教学应用——教师积极期望的建立 1、把积极的期望看做是教师自身的责任 2、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做的比现在好 3、学生的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认知失调效应 认识失调: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 • 认知失调是人的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教学应用: 1、激发学生产生认知失调 2、及时帮助学生实现“心理平衡”
(四)蔡加尼克效应 指人们对未完成工作的记忆优于已完成工作的记忆的现象 • 结束工作后所引起的心理张力系统业已松弛,而那些未完成的工作所引起的张力系统仍在持续 教学应用: 教学中适当间隔地停止讲解
(五)反馈效应 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应用需注意: 1、及时反馈 2、恰当使用自我反馈
课堂教学管理的心理分析 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心理 课堂教学纪律的管理 课堂问题行为的控制 教师的教育人格及其影响
一、课堂教学管理的心理分析 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有效地实现预定教育目标的过程。 (一)课堂教学管理概述 1、定义: 2、基本功能 • 促进功能 • 维持功能
(二)课堂教学管理的条件 1 2 3 4 掌握课堂教学管理的理论和观点 明确课堂教学管理的 目标 控制影响课堂教学管理的因素 分析课堂教学管理任务
二、课堂教学纪律的管理 对学生课堂行为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一)课堂纪律的概念 (二)课堂纪律的类型 • 教师促成的纪律 • 集体促成的纪律 • 任务促成的纪律 • 自我促成的纪律
(三)组织课堂纪律的基本做法 1 2 3 4 5 搞好课的组织 运用非语言线索予以调控 有选择的强化正当行为 表扬其他同学 有效地运用惩罚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控制 指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一)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行为 (二)引发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 • 逃避不愉快的状态或活动 • 过渡活动 • 人格适应不良 • 寻找注意与地位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1 2 3 4 实施行为矫正 正确认识问题行为 协调伙伴关系 给予心理辅导
2、受学生喜爱的教师的特征 1、学生的“教师观” 四、教师的教育人格及其影响 • 教师的形象是高大的 • 希望能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 • 希望能遇到个好老师 (一)学生心中的教师 2、受学生喜爱的教师的特征 • 交流型 • 事业型
2、教师的领导方式对课堂气氛的影响 1、定义 (二)教师的领导方式与课堂心理气氛 指课堂内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 • 权威专制型事业型 • 民主交往型 • 放任自流型
一 学生的认知差异与指导 学生的人格差异与教育策略 第三节 学生的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 二 学生心理差异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与指导 (一)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学生在理解、储存、转换和使用信息时习惯采用的方式。 1、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
2、整体性与系列性 整体性:从全盘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系列性:从一个假设到下一个假设是呈直线的 方式进展的。 3、反思性和冲动性 反思性:在做出反应前深思熟虑,认真思考所有可能的选择,犯的错误相对较少 冲动性:对各种可能的选择做出简短地回顾后,迅速做出决定,往往出现较多的错误
4、聚合式与发散式 • 发散式思维者采用的是一种搜集策略,注意面广,并可以把已有的各种图式联结起来。 • 聚合式思维者则趋向于只注意某些方面,并且很快地就局限在某一特定范围之内。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与指导 (二)智力的差异 1、智力的个体差异 2、智力的群体差异 (1)男女智力的发展在总体上是平衡的 (2)男女智力发展有年龄倾向 (3)男女两性各自存在优势领域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与指导 (三)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指导 1、教学组织形式——合理编班 2、教学方式——个别化教学 3、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
二、学生的人格差异与教育策略 (一)人格特质上的差异 • 艾森克(Hans J. Eysenck , 1916—1997),英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人格、智力、行为遗传学和行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 性格是稳定的动机系统 • 气质是稳定的情感系统 • 智力是稳定的认知系统 • 体格是稳定的身体形态和神经内分泌系统
二、学生的人格差异与教育策略 (二)适应人格差异的教育策略 1、设置各类选修课程,适应学生全面发展 2、提倡非指导性教学 3、强调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