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likes | 697 Views
教學 活動 設計. 95 課綱 歷史科 第三冊 (世界史) 第三單元 ( 章 ) 世界文明的蛻變與互動 第二主題 ( 節 ) 世界文明的交匯. 3-3-2 世界文明的交匯. 汪 栢 年 po.nian@msa.hinet.net 蘭陽女中歷史教師 歷史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推廣小組 高中歷史教學期刊「教學資源、教學方法」撰稿人 個人網站:「寒冰論壇」 http://mail.lygsh.ilc.edu.tw/~lyt012/. 馬雅文化.
E N D
教學活動設計 95課綱 歷史科第三冊(世界史) 第三單元(章)世界文明的蛻變與互動 第二主題(節) 世界文明的交匯
3-3-2世界文明的交匯 汪栢年po.nian@msa.hinet.net 蘭陽女中歷史教師 歷史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推廣小組 高中歷史教學期刊「教學資源、教學方法」撰稿人 個人網站:「寒冰論壇」http://mail.lygsh.ilc.edu.tw/~lyt012/
馬雅文化 • 西元350年到800年,是馬雅帝國的古典時期,在這期間,馬雅人在瓜地馬拉、宏都拉斯高地、墨西哥南部、猶加敦半島,建立了一百多個都市。
馬雅歷史的分期 400年 800年 900年 1500年 古典時期 墨西哥時期 殖民時期
馬雅壁畫 • 這幅壁畫具備了兩種目的:榮耀眾神及闡明君主的神權。壁畫留存下來,隱藏在瓜地馬拉的叢林裡,直到2000多年後,這些神祇的臉孔才又重現在世人眼前。這幅畫不僅揭示出馬雅繪畫有多古老,也證明了馬雅創造神話歷久不衰。
馬雅文化 • 在全年都是熱帶氣候的土地上,令人驚奇的馬雅文化興起了:那些宏偉的石城,表現出自然界、工藝技術、和一種獨創性建築術的結合。馬雅人的習慣是愛好和平的,他們把自己的命運,寄託在一套把時間和永恆連接起來的曆法上。
Test Your Maya IQ • http://ngm.nationalgeographic.com/ngm/0708/feature2/quiz.html
阿茲特克的歷史分期 13th末 1325年 1500年 1502年 阿茲特克族入侵 泰諾吉特蘭城擁有十萬人口 孟德斯瑪二世登基 建泰諾吉特蘭城
泰諾吉特蘭城 • 當他們來到湖中央的島嶼時,他們看到一隻叼著蛇的老鷹停歇在仙人掌上,這個意像告訴他們應該在這裡建造城市。1325年阿茲特克人在這個地方建立了泰諾吉特蘭(Tenochtitlán),一座巨大的人工島,現在墨西哥城的中心。
阿茲特克帝國 • 名義上是一個大帝國,實際上是由許多部族聯合起來的城邦國家。國王可向附屬國索求貢品,但是卻不負責保護他們。 • 弱小國家沒有自主權,一旦違抗阿茲特克族的旨意,便會受到無情的攻擊。 • 西元一四八七年,阿茲特克族人為了慶祝某大神殿的落成,殺了八萬名的戰俘當作祭品。
阿茲特克帝國的政治 • 在孟德斯瑪統治下(1502年登基),政治權勢雖與出身有關,但有能者亦可以支配下層階級。一般人認為在君主世襲的制度下,皇帝的權勢堅若磐石,但若最高評議會對皇帝的行政感到不滿,可以罷黜皇帝。王族出身的孟德斯瑪,在登基之前是軍隊的指揮官,同時也是祭司,在阿茲特克族中,祭司是一切宗教、行政的重心。
阿茲特克的宗教 • 宗教支配阿茲特克人的生活,他們認為大自然對人類充滿敵意,假如人類不祭拜大自然,災禍就會降臨。 • 要取悅眾神並非易事,神最喜愛的祭品便是人最寶貴的生命,因此,要時常供奉人的鮮血。
一個純淨的國家-秘魯 • 這一個國家,當時是受著一種可以稱為自然智慧的本能所指導。它創造的事物沒有可以依據的模型;它信仰的教條,也是自行探索,並無先賢指引;可以說它一切都是自己獨創,其純淨有如上蒼的啟示—西蒙‧博利瓦(1783-1830,Simon Bolivar)
2000B.C. 400年 1200年 1438年 印加族人移入 印加帝國定都庫斯科 帕查庫蒂即位 居住於南方秘魯山地 印加帝國的歷史分期
印加帝國的擴張 • 在帕查庫蒂(1438-1471)及其子托帕‧印加(1471-1493)所統治的55年當中,征服了秘魯、厄瓜多、波利維亞以及智利的一部份。
馬丘比丘Machu Picchu • 是帕查庫蒂(Pachacuti)於1440年左右建立的,直到1532年西班牙人征服秘魯時都有人居住。考古學的發現顯示馬丘比丘並非普通城市,而是印加貴族的鄉間修養場所。圍繞著庭院建有一個龐大的宮殿和供奉印加神祗的廟宇,以及其他供維護人員居住的房子。
庫斯科市 • 擁有十萬以上的人口,是印加帝國的核心。廣場上聳立著黃帝的供電、貴族的官邸,及各式各樣的神殿,周圍有許多小巷向四方伸展,整個城市看起來井然有序。
太陽神的子孫 • 帕查庫蒂不只是皇帝,同時也是太陽神的直系子孫,人們都把他視為神祇般崇拜。他所講的事情立刻變成法律,就連最尊貴的貴族站在他面前,也不敢抬頭。
印加帝國的統治 • 印加強迫統治地區必須學習印加的方言—克丘亞語。如果對方順從,將可以維持原來的政府體制,可是,印加要派「顧問」加入對方政府機構的行列,若是對方不順從,印加就會把這地方所有的人,集體移往印加帝國統轄的地區。
印加的交通 • 在主要的道路上,每隔二十或三十公里,建立一個休息站。這種休息站的主要任務,是供給軍隊武器及糧食。在每隔五公里的地方,還有健步如飛的傳令員,夜以繼日地待命行事,他們可以日夜不停地跑步,據估計,一天可以跑兩百四十公里。
印加的結繩記事 • 所謂結繩記事,就是在一條粗繩上,結上許多代表各種不同意義的細繩。這些細繩根據顏色、大小、打結的位置,象徵各式各樣的事物;同時,每條繩子都富有特殊意義,每種捻法及結法也都有一定的規則,最讓人稱奇的是,他們能用節繩文字,表達抽象的意念。
地理大發現的前夕 • 歐洲人民開始向威尼斯和熱內亞商人手中,購買東方的珍奇異品。 • 西元14 世紀初,西歐多數王國,對於與伊斯蘭教徒之間的戰爭,也逐漸感到厭煩。 • 神聖羅馬帝國開始從事領土擴張。 • 法國和英格蘭之間展開了戰爭。 • 義大利的都市國家,邁入了文藝復興時代。
亨利王子(1394-1460)的航海學校 • 在距離拉哥斯數公里,一個自葡萄牙西南端朝非洲海岸突出的小峽腳上,建立了觀測所、要塞、造船所和小鎮。後來,又在此創立了「航海學校」。
卡達莫斯托出航 • 有一位船員阿爾威茲‧達‧卡達莫斯托,他是一名熱內啞的海上貿易商,於西元1455年投靠亨利,並將其豐富的體驗作了詳細的紀錄。
閱讀資料:卡達莫斯托出航 • 一、請說明葡萄牙在探險和殖民方面所的成果。 • 二、卡達莫斯托在記錄中說明了亨利的船員所做的工作有哪些?
閱讀資料:當葡萄牙人遇上西非土著 • 請說出葡萄牙人與西非土著的思維模式的差異處。 • 例如:對於帆船、衣服、大砲、樂器等各有何思考角度?
裘安二世遠航的動機 • 西元1486年,裘安二世(葡萄牙和阿爾加爾維國王,1481-1495在位)從一位住在本寧的葡萄牙商人處獲悉,一個叫做奧卡尼的基督徒國王正掌管著東非。裘安二世以為,他就是傳說中的「普勒斯特‧約翰」或其子孫。裘安二世認為:若能經由南非進入印度洋,就能同時達成兩個重要的任務。一為香料貿易,另一為與強大的普勒斯特‧約翰王國結盟。
到達非洲最南端 • 西元1487年8月,狄亞士率領兩艘卡拉維爾船,和一艘備有食糧的慢速船隻,由里斯本出發,發現了非洲南海岸的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 。
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 • 在非洲南非的西南端,北距開普敦48公里左右,西瀕大西洋,北連開普敦半島,在蘇伊士運河未開通之前,是歐洲通往亞洲的海上必經之地。
卡拉維爾船 • 15世紀末,隨著葡萄牙人發現了好望角,卡拉維爾帆船便開始添加了遠洋航行的特性,這些新的造船理論及技術可以試行。他們嘗試以三桅代替兩桅,並把橫帆和三角帆混合使用,提高了遠洋航行所需的速度。
到達東方 •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葡萄牙人未能支持哥倫布的航海計畫,坐失發現新大陸的機會,但卻找到通往印度的新航路。1497年,達伽瑪從里斯本出發,越過好望角,沿非洲東海岸北上,橫越印度洋到達印度(1498年),真正達成尋找新航路的願望。
The route followed in Vasco da Gama's first voyage (1497 - 1499)
閱讀資料:達伽瑪與鄭和 • 請比較達伽瑪和鄭和的遠航。 • 例如:動機、規模、航線、結果?
達伽瑪的收穫 • Calicut的統治者交給達伽瑪一封寫給曼奴爾王(1495-1521年在位)的信,信中說道: • 「我國有很多的肉桂、丁香、生薑、胡椒等。希望能換取貴國的金銀、珊瑚和紅布。」
西方的新發現 • 西元1484年,葡萄牙國王裘安二世召集會議,討論青年航海家哥倫布所提出的航海計畫,與會者咸認為這位年輕人的計畫不可行,哥倫布失望失望之餘,離開葡萄牙投向西班牙,展開其世界之旅,於1492年10月12日到達美洲的巴哈馬群島。此後,他橫越大西洋三次,都以為到達了東方。
哥倫布許下的諾言 • 在寫給西班牙國王斐迪南和王后伊莎貝拉的信中說: • 陛下將可以看到,陛下要多少黃金,臣都可以獻上…想要多少奴隸,臣都可以照辦;同時,臣都能尋得千種百種其他寶物。
哥倫布(Cristoforo Colombo) • b.1451— d.1506年,中世紀歐洲航海家,他在1492年到1502年間四次橫渡大西洋,並成為到達美洲新大陸並發表其事業的首位西歐人。
哥倫布遠航的背後 • 伊莎貝拉變賣首飾為遠航籌款,向富商募捐,再由國庫支出一部份,其餘由哥倫布自籌。第一次遠航共花費二百萬馬拉維德,籌集了三艘船,期中兩艘是政府強制徵用的,探險隊員有的是自願參加,有的是強制募集,還有一部份是從監獄裡提出來的罪犯,全部人數為87人。
鄭和與哥倫布船隊的比較 • 鄭和的旗艦長約一百五十公尺,有水手六百餘人 • 七下西洋,每次出航約動員大小船舶兩百餘艘,有水手及官兵兩萬七千餘人 • 哥倫布遠航美洲的三艘帆船,長度不過三十五公尺,每艘搭載水手不過四十人
麥哲倫(1480-1521) • 葡萄牙人,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險。1519年-1521年率領船隊首次環航地球,死於與菲律賓當地部族的衝突中。雖然他沒有親自環球,但他船上餘下的水手卻在他死後繼續向西航行,回到歐洲。
首度瓜分世界 • 葡萄牙人發現了通往東方的新航路後,便在東方擴展勢力,搜刮財富;西班牙則視新大陸為禁臠,一面建立殖民地,一面沿著美洲海岸四處探險。
葡萄牙對海外殖民地的掠奪手段 • 直接搶劫金銀和其他貴重物品:1493~1600年間,僅從非洲就掠取了黃金 276噸。 • 進行強制性貿易:在非洲用不值錢的小商品騙取黑人的象牙、寶石和珍珠,從印度廉價收購珠寶、鴉片、米、糖和絲、棉織品,將東南亞的香料運往歐洲以高價出售。 • 販運黑奴:早在1442年,葡萄牙殖民者就開始販運黑人為奴隸。 • 奴役當地勞動者:掠奪他們生產的農礦產品。例如:在巴西建立奴隸種植園,生產蔗糖、咖啡和煙草,還使用奴隸勞動開採金礦。
瘟疫對西班牙人的影響 • 墨西哥灣及太平洋海岸,幾乎所有印第安人都死光。墨西哥谷到1600年時,印第安人減少約80%。秘魯情況也一樣,沿海區域綠洲中的稠密人口可說完全消失。肥沃的里馬克谷,即現時利馬的所在地,在不足50年內人口喪失了差不多95%。
一個旅行者的記載 • 1685年,西班牙人馬奎斯‧德‧瓦利那斯從利馬旅行到秘魯北部的派答:他記敘道:「隔不多遠就有一堆一堆的骷髏和白骨;那些可憐人的屍骸,使路上的旅客慘不忍睹。」 • 他估計在這個以前住有兩百萬印第安人的地帶,當時只剩下兩萬人。
大批印第安人受洗 • 教士們把大批印第安人引進庭院,在陽台上遙遙地位它們施洗。有個聖方濟各會的神父聲稱,他一生曾為400,000個印第安人施洗,另一個神父說,他曾在一天之內為14,000人施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