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1.06k Views
生死何谓?. —— 中西哲学家生死观漫谈. 生与死的哲学阐释?. 哲学对于生和死的阐释是凝重和理性的,它提供给我们生死的智慧具有形而上学的特征。哲学以冷静的思辨方式,探讨生命存在的本源、生与死的关系基本问题,关注生命体的发生、发展以及消亡的过程。古今中外的各种哲学流派为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生死观研究成果。.
E N D
生死何谓? ——中西哲学家生死观漫谈
生与死的哲学阐释? 哲学对于生和死的阐释是凝重和理性的,它提供给我们生死的智慧具有形而上学的特征。哲学以冷静的思辨方式,探讨生命存在的本源、生与死的关系基本问题,关注生命体的发生、发展以及消亡的过程。古今中外的各种哲学流派为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生死观研究成果。
“审知生,圣人之要也;审知死,圣人之极也。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知死也者,不以害死,安死之谓也。此二者,圣人之所独决也。凡生于天地之间,其必有死,所不免也。”也就是说,生与死的现象及其本质问题都是圣贤所要认真面对并加以审慎思考的问题,有了对于生与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就会以相应的适宜的态度对待之。“审知生,圣人之要也;审知死,圣人之极也。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知死也者,不以害死,安死之谓也。此二者,圣人之所独决也。凡生于天地之间,其必有死,所不免也。”也就是说,生与死的现象及其本质问题都是圣贤所要认真面对并加以审慎思考的问题,有了对于生与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就会以相应的适宜的态度对待之。
斯芬克斯之谜 公元前431年,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6-前406年),曾写出一部杰出的悲剧《俄狄浦斯》,他在剧中穿插了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斯芬克斯之谜。
斯芬克斯之谜的启示 • 俄狄浦斯不是在寻常的情况下猜出的这个谜语,而是在他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才猜到的。如果不是在这种情景下,也许他也猜不出。这说明人是有惰性的,只有在面临死亡时,才会有效的破除自己的惰性,以高度紧张的身心活动踏上自我认识的思想之旅。 • 斯芬克斯之谜的另一个启示:它不是把人生理解为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从爬着走路到站着走再到拄着拐杖走路的过程,一个渐次走向死亡的过程。它也说明死亡不是游离于人之外的,而是内在于人生之内的东西。
从“两个兄弟爬楼梯”的寓言故事想到的: 人们对于生与死的认知和态度,是左右其精神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人若从求发展的观点去看生命的历程,显然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面,而且很容易变得急功近利,它既不完整而又偏颇。相反,如果从死亡的角度来看人生,则又显得虚无空寂。
一、儒道两家的生死观 1、儒家的生死观 这一部分讲授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生死观的特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个字充分表达了儒家安身立命的根本精神。所以,个人的死后不朽与否,根本不在儒家考虑的范围内,儒家所考虑只是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所谓“社会三不朽”而已,亦即“立言、立功、立德”。 2、道家的生死观 这一部分讲授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的生死观:老子以“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表达他对生死问题的看法,也以回归自然无为的天道本根为生命的终极目标。庄子从宇宙的一切变化无常去看个体的生死,从中发现精神的解脱之道。
(一)儒家的生死观 儒家更多的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探讨死亡,使他们的生死观带有非常鲜明的社会道德色彩。
孔子强调“杀身成仁”,比较注重个人同他人、同社会的关系来规定死亡的意义和价值,比较注重死亡的社会性。孔子强调“杀身成仁”,比较注重个人同他人、同社会的关系来规定死亡的意义和价值,比较注重死亡的社会性。
孔子的生死观(重生轻死) 《论语》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的生死观(重人轻物) 《论语·乡党》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孔子的生死观(重义轻生) •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孔子:“朝闻道,夕可死矣”(《论语·里仁》)
孟子强调“舍生取义”比较注重生存主体的自由选择,比较注重死亡的个体性。孟子强调“舍生取义”比较注重生存主体的自由选择,比较注重死亡的个体性。
孟子的生死观 • 孟子在谈到生死问题时也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是故,所欲有甚于死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儒家生死观的代表人物 • 屈原之“死” • 司马迁之“活”
(二)道家的生死观 道家主要是从自然、“道”的角度来看待生死问题。
老子以“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表达他对终极真实的看法,也以回归自然无为的天道本根为生命的终极目标。从老子的观点看,我们个体的死亡原是万事万物自然无为的生灭循环之中的小小现象,最自然不过,犹如秋天落叶一般。老子以“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表达他对终极真实的看法,也以回归自然无为的天道本根为生命的终极目标。从老子的观点看,我们个体的死亡原是万事万物自然无为的生灭循环之中的小小现象,最自然不过,犹如秋天落叶一般。
1、老子的生死观 • “死而不亡者寿” •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 “人之生柔弱,其死坚强;万物草木之生柔弱,其死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庄子从宇宙的一切变化无常去看个体的生死,从中发现精神的解脱之道。庄子从宇宙的一切变化无常去看个体的生死,从中发现精神的解脱之道。
2、庄子的生死观 《大宗师》:““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子犁往问之,曰: “叱!避!无怛化!”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 ?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子来曰:“……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庄子的生死观: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庄子的生死观: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庄子 《知北游》中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如果死和生是相联系的,我对之有什么忧患呢?
庄子 “死生存亡,穷达富贵,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庄子 在《应帝王》中有一个故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庄子死亡观的两个代表 • 庄子之死 • 庄妻之死
庄妻之死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市,而我嗷嗷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子之死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 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 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 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西方哲学里的生死观 • 对于死亡的诧异(古希腊罗马死亡哲学的表现) • 对于死亡的渴望(中世纪死亡哲学的表现) • 对于死亡的漠视(近代西方死亡哲学的表现) • 直面死亡的勇气(现代西方死亡哲学的表现)
对死亡的诧异 在这个阶段里,西方人用自然的眼光审视死亡和死亡本性,侧重于讨论死亡的终极性和非终极性;灵魂 的可灭性和不可毁灭性;人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等等。
对死亡的诧异——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坚决摒弃了用非自然或者是超自然的原因来解释人的死亡,而是坚持从人的本身来解释丧亡,认为死亡并不神秘和玄乎。赫拉克利特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用“自然的眼光”看待死亡的哲学家,而且他对于生死的问题也是非常辩证的。 “在我们身上,生与死、醒与梦、少与老,始终是同一的东西。后者变化了,就成为了前者;前者变化了,就成为了后者。”
对死亡的诧异——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从个人同社会的关联中来评估人生的意义或价值,把生死问题同真、善、美联系起来考察,从道德伦理的角度提出了英勇对待死亡的问题。
苏格拉底 • “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 • “男子汉应当在平静当中死去” • “对于死亡的本性,我不自命知之。”
苏格拉底 “生命有价值的人,不会只计较生命的安危,他唯一顾虑的,只在于行为是非、善恶”。
对死亡的渴望 在这个阶段里,西方人不再用自然的眼光而是用宗教的眼光来看待死亡,把死亡看作是人实现“永生”,回归到神中的必要途径,把对死后天国的渴望转嫁到对死亡的渴望上。
托马斯·阿奎那 • “人在尘世生活之后还另有命运” • “通过自身存在的神圣理性不死” • “人的最后目的是享受来世的天堂幸福”
对死亡的漠视 在这个阶段里,西方人不再是用神而是用人的眼光来看待死亡,视“恋生厌死”为人的天性,断言“自由人的智慧不是默思死而是默思生”(斯宾诺莎语)
康德 • 康德在处理生死时其理论重心始终放在“生”这个层面上,放在使人生更为充实这个层面上,从而提出了“想得越多,做的越多,你就活得越长”
康德 • “劳动是享受生命的最好方式,无聊则是人生最可怕的负担” • “痛苦是活力的刺激物”
康德:反对自杀,因其并非“普遍的自然律” • “假如‘一个自然系统,专门以促进生活感情为目标,却又以毁灭生命为方法’是个定律,那么这个系统本身就自相矛盾,从而就不能作为一个自然系统而存在。因此,上述准则便不可能成为普遍的自然律”。 • 你只有一个无上的道德,这就是:只能照你的愿意它成为普遍律令的那个准则去做。
费尔巴哈 • 费尔巴哈从人的观点、从人本学的观点看待死亡,把死亡看作是“属人”的规定或“人的本性” • “必须从人本学来理解不死的信仰” • “尽管有死,也定要充分地度过一生。”
直面死亡 这个阶段的西方人不再对死亡采取漠视和回避死亡的态度,而是要直面“死亡”,面对死亡去积极的思考人生和筹划人生。
叔本华 叔本华认为,一方面,我们必有一死;另一方面,“我们的真正本性是不可毁灭的” • “个体有生有灭” • 死亡“并不触犯生命意志”
尼采 尼采认为,我们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不断地排除我们身上趋向于死亡的东西,也就是赋予我们个体生命一种永恒性。(尼采把生命比作一个女子,一个妩媚的女子,她无恒、不驯、即允诺又抗拒,即亲近又保持距离,因而特别具有魅力。她使你受苦,又甘愿为她受苦,也许她惹你恨,但她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你最爱她) • “生存就是不断地从我们身上排除趋向于死亡的东西” • “永恒重现”与“成就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