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1.31k Views
體驗式的品格教育. 葉貴仁整理 yeh5066@gmail.com. 我從不教導我的學生, 僅試著提供最佳的學習場所。 ---- 愛因斯坦 I never teach my pupils, I only attempt to provide the conditions in which they can learn best. ----- Albert Einstein. 強制性的改變就是被反對的改變 :
E N D
體驗式的品格教育 葉貴仁整理 yeh5066@gmail.com
我從不教導我的學生, 僅試著提供最佳的學習場所。 ----愛因斯坦 I never teach my pupils, I only attempt to provide the conditions in which they can learn best. ----- Albert Einstein 葉貴仁製
強制性的改變就是被反對的改變 : 人們並不抗拒自我改變, 而是抗拒被改變。 Change imposed is change opposed : people don‘t resist change, they resist being changed. ----- Sipri Cuthbert 葉貴仁製
2007年《聯合報》學生品格教育大調查 有五成的大學生─ 有多次作弊、抄襲、造假等等 學業不誠實的行為。 其中七成的學生近一年內曾經 有上述行為。 葉貴仁製
2009年《天下雜誌》學生品格教育大調查 八成以上的家長老師認為─ 台灣社會的品格愈來愈壞。 七成以上的家長老師認為─ 中小學品格教育遠不及十年前。 受訪者認為的「品格三害」是: 政治人物 新聞媒體 電視節目 葉貴仁製
品格教育的再受重視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的首要挑戰即是道德、倫理、價值觀的挑戰。 全球教育諮詢會議: 二十一世紀各國教育上的重點即是塑造積極樂觀、品格高尚的好公民。 葉貴仁製
新世紀人才三大能力 學業能力:(目前偏重) 讀寫算、邏輯推理、科技應用、資訊處理、外語知 識…等。 個人能力:(尚有著重) 溝通、獨立思考、解決問題、適應、終身學習…等。 公民能力:(急待加強) 負責、自律、誠信等自我管理的能力,對他人尊重、 對多元文化理解與欣賞的能力。 葉貴仁製
品格(Character) • Character源自希臘文,意為雕成之物, 包括「誠實、正直、忠貞、友善」等。 • 牛津英語辭典:「品德和心理品質的總和」。 葉貴仁製
柏拉圖如是說... 一個完美的國度應具備 智慧 勇敢 節制 正義 等四大美德 葉貴仁製
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 品格教育即是教導: • 怎樣和自己、別人、環境相處 做人 • 事情如何進行,才容易達到目標 做事 如果我們教養出的孩子懂得做人做事 教育才能真正的落實。 葉貴仁製
品格教育&九年一貫 • 九年一貫課程發展的三大面向: 人與自己 人與社會環境 人與自然環境 • 怎樣和自己、別人、環境相處做人 葉貴仁製
品格教育の核心價值 1992年,國際上的「品格教育」聯盟在會議的結果推出了品格的六大支柱 : 尊重 責任 公平 值得信賴 關懷 公民責任 作為現代公民應培養的基礎品格特質 葉貴仁製
品格課科目表—國外篇 德國幼稚園 孩子學自主、家長學放手,在遊戲中玩出生活大道理。 澳洲中小學 尊重別人、照顧自己,約定自己的事自己擔。 日本教師 讓道德課走進學生日常生活,在關鍵時刻阻止錯誤。 加拿大地方政府 世界混亂、價值可貴,品格變成最酷的學分。 葉貴仁製
台北美國學校: 「沒有品格,教育只完成一半。」 美國學校的四個品格價值: 誠實:我對自己和他人都誠實相對。 尊重:我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感激彼此的不 同,將心比心對待別人。 責任:我對我自己和所處的環境都是可信賴、 可靠和負責的。 仁慈:我有慈悲心,體諒他人,關懷他人。 葉貴仁製
品格教育的教學5E 美國波士頓大學教育學家瑞安:品格教育的新教學模式 教學5E • Example(榜樣) 老師要以身作則,並介紹歷史或現實中值得學 習的典範。 • Explanation(解釋) 與學生真誠對話,解除疑惑並啟發道德認知。 葉貴仁製
品格教育的教學5E • Exhortation (勸勉) 從情感上激勵學生的良善動機,鼓勵他們的 道德勇氣。 • Environment (環境) 創造一個讓學生感受到彼此尊重與合作的環 境。 • Experience (體驗) 讓學生有機會體驗自己對別人或社會有所貢 獻。 葉貴仁製
經驗學習圈(Experiential Learning Cycle) Kolb的經驗學習圈分別為體驗、反思、歸納、應用,這四部分是一個循環模式,教師設計與品格相關的活動,引導學生直接從體驗中,感受品格的重要,再從體驗中觀察反思之後,再將所體會的結果歸納通則,最後應用到真實世界的日常生活中 。 葉貴仁製
(一)體驗: 具體的體驗 真實的世界? (四)應用: 將結論實用於新的環境中 (二)反思內省: 觀察及省思 (三)歸納: 摘要出觀念並形成結論 產生意義 目標 全方位價值契約 動機 葉貴仁製
Joseph Cornell 流水學習法 1. 第一階段---喚起熱忱。 2. 第二階段---集中注意力。 3. 第三階段---直接體驗。 4. 第四階段---分享啟示。 葉貴仁製
體驗式品格教育的參考活動(一) 主要參考洪中夫著,校園書房出版的【玩出好品格】 及【玩出品格力】。 美好品格:神奇的念力、品格大樓、火燒杯、地雷 迷宮。 仁愛:施比受更有福、飛越集中營、把愛傳出去。 負責:決戰時刻、搶救酷斯拉、合作拍球。 誠實:祕密大風吹、驚爆氣球、齊眉棍。 溫柔:天旋地轉、動作合一。 節制:冷面笑匠、星際之門。 葉貴仁製
體驗式品格教育的參考活動(二) 井然有序:天堂密碼、工程競標、密碼戰。 感恩:讓感恩起飛、感恩積木。 尊重:猜拳大考驗、溝通與尊重、東方快車。 專注:環遊世界、準確度大作戰、心跳一百。 順服:迷宮大考驗、矇眼抓人、步步危機。 忍耐:一枝獨秀、矇眼快跑。 積極:穿越困境、病毒大作戰、快遞挑戰。 殷勤:拍手百分百、邁向願景、夢想高樓。 葉貴仁製
體驗式品格教育的參考活動(三) 信任:信心環、五人信任倒、愛網重重。 勇敢:我的舒適圈、漫步在雲端。 謙卑:積木101、雁行挑戰。 守信:發票大力士、搶救雷恩大兵、步步驚魂。 憐憫:空中補給、殘障體驗、飛越三角洲。 讚美:優點轟炸、讚美洗衣機、愛的鼓勵。 合作:拼命分花色、團隊丟球、修護計算機。 葉貴仁製
進行體驗式品格教育的步驟 一、瞭解課程及學生的需求 二、進行目標設立 三、設計與選擇適合課程的活動 四、活動開始進行 五、進行引導反思(引導可於活動前、中、 後進行) 葉貴仁製
品格教育的評鑑 一、形成性的評鑑(過程中) 1. 隨時對學員進行訪談。 2. 觀察學員的「目標設定海報」、「學員日記」及行為表現。 二、總結性評鑑(事後) 1. 心理測驗---若前後測有顯著差異,則代表活動 成功。 2. 滿意度調查問卷---結果性。 葉貴仁製
品格教育多元評量方式 1.實作評量:如成品製作、表演、實作、作 業、鑑賞、實踐或其他行為檢 核表、態度評量表。 2.口語評量:如口試、口頭報告、晤談。 3.檔案評量:如研究報告、遊記、教學日誌 、會議紀錄、軼事紀錄或其他 系列資料之評量。 4.高層次紙筆測驗:如活動心得、活動單紀 錄或其他文字敘述之評 量。 葉貴仁製
品格教育評量者 • 教師評 • 學生自評 • 學生互評 • 家長評 葉貴仁製
參考書目(一) 1. 《玩出好品格──青少年體驗式學習的品格教育》, 洪中夫著, 校園書房出版社,2005年。 2. 《玩出品格力──青少年體驗式學習的品格教育》,洪中夫著, 校園書房出版社,2008年。 3. 《教出品格力》,天下雜誌社,2007年親子天下專刊。 4. 《玩出好關係》,洪中夫著,校園書房出版社,2010年。 5. 《玩出反思力──101個活化教學的動態反思技巧》,洪中夫著, 校園書房出版社,2010年 6. 《共享自然的喜悅》,約瑟夫 . 柯內爾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 1997年。 葉貴仁製
參考書目(二) 7. 《探索教育與活動學校》,蔡居澤、廖炳煌合著,中華探索教育 發展協會,2007年。 8. 《將探索教育帶回學校》,蔡居澤、廖炳煌合著,中華探索教育 發展協會,2007年。 9. 《探索教育引導技巧培訓手冊》,蔡居澤、廖炳煌合著,中華探 索教育發展協會,2007年。 10. 《創意探索教育設計與實施》,蔡居澤、廖炳煌合著,中華探索 教育發展協會,2008年。 11. 《體驗教育──從150個遊戲中學習》,謝智謀、王貞 懿、莊欣 瑋合著,亞洲體驗教育學會,2007年。 12. 《體驗教育──從150個遊戲中學習Ⅱ》,謝智謀、許涵菁合著,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2010年。 葉貴仁製
參考書目(三) 13. 《體驗教育理論與實務》,郭託有、廖淑惠、施慧怡著,華都 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 14. 《體驗教育─帶領內省指導手冊 》,謝智謀、王怡婷譯,幼獅 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15. 《探索學習的第一本書 》,吳兆田編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 限公司,2006年。 16. 《引導技巧的9堂課 》,張德忻、江真、徐國峰譯,台灣外展教 育基金會出版,2009年。 17. 《反思學習理論與實務 》,謝智謀、吳崇旗、王怡婷譯,台灣外 展教育基金會出版,2009年。 18. 《引導反思的第一本書 》,吳兆田編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 限公司,2012年。 19. 《反思之峰─ 精進體驗教育反思技巧指南》,任景昱、吳佩玲、 莊越翔、黃同慶、陳建成、陳勇祥譯,幼獅文化事業股份 有限公司,2013年。 葉貴仁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