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電子情人- 談網路科技中的新社會

電子情人- 談網路科技中的新社會. 鍾景生. Time's Person of the Year. Time's Person of the Year: You In 2006, the World Wide Web became a tool for bringing together the small contributions of millions of people and making them matter. 年度風雲字彙. 二○○四年,韋氏( Merriam-Webster )字典選中 「部落格」( blog ) 為年度風雲字彙

kerryn
Download Presentation

電子情人- 談網路科技中的新社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電子情人-談網路科技中的新社會 鍾景生

  2. Time's Person of the Year Time's Person of the Year: You In 2006, the World Wide Web became a tool for bringing together the small contributions of millions of people and making them matter

  3. 年度風雲字彙 • 二○○四年,韋氏(Merriam-Webster)字典選中「部落格」(blog)為年度風雲字彙 • 二○○五年,新牛津美國字典選了「播客」(podcast) • 下個中選的字,很可能是「維基」(Wikis)、「影誌」(vlogs)、「虛擬實境」(metaverses) 網路

  4. 世界是平的 • 湯馬斯‧佛里曼提出: • 資訊科技引發全球化運動,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他認為全球化依據推動力分為三個時代 • 1.0來自於國家 • 2.0來自於企業 • 3.0來自於個人

  5. 有十項推平世界的推土機: • 1. 1989/11/9:柏林圍牆倒下,視窗開啟(共用OS) • 2. 1995/8/9:網景上市,Win95(內建網路)推出,Open Standard • 3. 工作流軟體:全球網路流程控管平台 • 4. 開放原碼:Free Software,知識共有運動 • 5. 外包:印度 • 6. 岸外生產:中國 • 7. 供應鏈:Wal-Mart • 8. 內包:UPS • 9. 資訊搜尋:Google • 10.輕科技:Wireless、File Sharing (Napster)、VOIP (Skype)、RFID

  6. 你,今天Google了嗎? • 如果沒有Google,日子要怎麼過? • Google現在不只是一家企業,也是一種文化現象。──《經濟學人》 • 一個完美的搜尋引擎,將可以處理、通曉全世界所有資訊。那正是Google要達到的境界。──賽吉.布林∕Google創辦人

  7. 雖然每一個網路業者對部落格的思考都不同, 但他們都認為部落格是一種 新媒體 熱門、威望、影響力,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部落格信仰與理由, 但只有真的變成部落客,才能實際體會出 「一個人也可以有大力量」 的微妙滋味。

  8. 1998年,「德拉吉報導」(Drudge Report)率先披露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與白宮實習生陸雯斯基緋聞,引起輿論大嘩,部落格一炮而紅。該部落格的主持人德拉吉(Matt Drudge),甚至被法新社列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十大人物之一。

  9. 部落格怎麼改變世界? • 逼掉烏紗帽 • 2002年12月,當時擔任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的洛特(Trent Lott)數度發表歧視黑人的言論,各大媒體隻字未提。在部落格的窮追猛打下,洛特一週內四度道歉,但要他辭職的呼聲已延燒到主流媒體,終於讓洛特丟掉烏紗帽。 • 《紐約時報》2003年爆發記者布萊爾(Jayson Blair)捏造及剽竊三十六篇新聞的重大醜聞,點燃戰火的是部落格「媒體新聞」(MediaNews),登出與布萊爾相關的紐時內部人士會議紀錄與電子郵件。最後不但布萊爾辭職,紐時的執行總編輯瑞恩斯(Howell Raines)與總編輯柏伊德(Gerald Boyd)也鞠躬下台

  10. 趕下主播台 •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招牌節目「六十分鐘」2004年9月初播出前主持人丹拉瑟(Dan Rather)的報導,「揭發」布希總統在國民兵空軍服役時,表現未達水準且未受規定體檢而遭停飛,並暗示老布希曾向軍方施壓,把小布希的紀錄「弄得好看一點」。 • 節目播出後,三位律師組成的部落格「電線」(powerlineblog.com)指出CBS引用的資料內容不實,部落格人氣扶搖直上,主流媒體慌亂之下趕緊跟進,到了11月,丹拉瑟終於宣布辭職。 • 《時代》(TIME)雜誌指出,部落客正掀起一場媒體革命,並將「電線」選為年度風雲部落格(Blog of the Year)。

  11. 砲轟CNN • CNN首席新聞官伊森.喬丹(Eason Jordan)2005年初在瑞士「世界經濟論壇」中公開稱駐伊拉克美軍蓄意攻擊並殺死某些記者,引發保守派部落客激烈抨擊。 • 部落格空間激憤難當,立刻成立名為「伊森門」(Easongate.com)的網站,要求CNN嚴查究辦不得寬貸,並刊登資料協助支持者聯絡CNN廣告商呼籲抵制,喬丹雖迅速撤回言論並公開道歉,但抨擊火力不減,終於迫使他在2月13日辭職。

  12. 直播最新戰況 • 伊拉克戰爭於2003年3月開打後,多個部落格質疑主流媒體的公信力。伊戰期間,網上最知名與最神祕的人就是伊拉克本土部落客帕克斯(Salam Pax)。 • 他從2002年9月起,持續在其「巴格達部落格」(Baghdad Blog)以流利英文撰寫並張貼關於巴格達局勢的日記,據傳他的工作地點就在巴格達。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登錄搜尋他的網誌《薩拉姆帕克斯:一個普通伊拉克人的隱密日記》,閱讀圍城巴格達烽火連天的真實生活。

  13. 帕克斯從巴格達的番茄價格談到炸彈威力,報導內容遠比CNN與半島電視台更鮮活有力,各大媒體爭相引用。2003年3月底,他張貼最後一篇日記後音訊全無,部落格為之嘩然,許多人認為他已罹難,所幸六週後他再度出現在部落格空間。5月底,英國《衛報》(Guardian)聘他為專欄作家,他的網誌已經出書,還有一部電影合約等著他帕克斯從巴格達的番茄價格談到炸彈威力,報導內容遠比CNN與半島電視台更鮮活有力,各大媒體爭相引用。2003年3月底,他張貼最後一篇日記後音訊全無,部落格為之嘩然,許多人認為他已罹難,所幸六週後他再度出現在部落格空間。5月底,英國《衛報》(Guardian)聘他為專欄作家,他的網誌已經出書,還有一部電影合約等著他

  14. 柬埔寨前國王西哈努克(Norodom Sihanouk)的部落格被 CNN 譽為「全世界最多彩」的個人部落格,他分享喜愛的偶像、年輕時的風流韻事,同時也對柬埔寨政局發表看法。2004 年底他宣布退位後,對柬埔寨的影響力有增無減,部格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15. 個性化廣播 Podcast(播客) Podcast由「iPod」與「Broadcast」兩字組合而成,簡單地說,就是MP3播放器與廣播機能的結合

  16. YouTube創始人為查德·赫爾利(Chad Hurley)和史蒂夫·陳(Steve Chen)。他們創建此網站的最初目的是想方便網民們共用各自錄製的視頻內容。時至今日,YouTube已成為美國居領先地位的視頻共用網站

  17. 二十一世紀的市民新聞學 • 民眾,尤其是年輕人交換與吸納資訊的習慣產生了劇變。他們不再仰賴主流媒體的總編輯、記者、專欄作家與主持人提供觀點,直接從部落格等網路媒體進行交流與形成共識。 • 部落格是一種「市民新聞學」(Citizen Journalism),藉著市民記者採訪、編寫與發布的市民新聞與部落客專欄,建立一種具有爆發力、機動性與非正式的報導方式。它顛覆了傳統媒體的權力中心,重新建構取得與發布訊息的流程。

  18. 網路時代的三不管地帶 • 哈佛大學舉行的「部落格、新聞與可信度」會議 • 部落格「考斯檔案」(Kausfiles)的主持人考斯(Mickey Kaus)說: • 「部落格的優點之一就是不受大型媒體的專業與官僚體制限制,沒有必要設定正式的倫理標準。 」 • 傳媒研究機構潘特研究院(Poynter Institute)學者史提爾(Bob Steele)則說: • 「主流媒體雖不完美,但許多適當的標準可以、也應該應用到新型態的傳媒上。」

  19. 「謠言永遠比真相有趣」,《部落格手冊》 一書的作者布萊德(Rebecca Blood)說: • 「人們確實在此蜚短流長,傳播謠言,有強烈政治主張的人尤然。」 • 「部落格空間是網路時代的國際水域,一個沒有法律、為所欲為的區域。」超黨派機構「媒體與公共事務中心」(Center for Media and Public Affairs)媒體主任費林(Matthew Felling)說得好: • 「有時它意味著主流媒體不讓你接觸到的資訊,有時它代表負責任的主流媒體略而不報的謠傳。」

  20. 個人媒體世代來了 • 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得(JosephSchumpeter)所提出的「創造性破壞」(creativedestruction)理論 • 目前網路正在醞釀的個人媒體革命,就和當初一九五○年代電視出現時所造成的大眾媒體革命般,影響了二十世紀後半整整五十年。 • 電視是單向的,我們能做的就是盯著電視螢幕猛看;相反的,網路所造成的個人媒體卻是雙向的,我們不僅可互動,更被期待要互動、要參與。

  21. 網路市場上有eBay、Google、雅虎和亞馬遜書店等大公司,但是這些大公司的成就卻因為來自網友的點滴參與而成功,未來我們將不會再看到獨占或寡占的大公司,個人參與最重要,網站失去集體的個人參與,就會消失。 • 我們再也不是大眾媒體的消費者,相反的,我們將成為媒體的創造者。 • 部落格 • 維基線上百科

  22. 維基百科(www.wikipedia.org)是一個網路上的公開寫作計畫,2001年對外開放,影響力逐漸提高,和Google、iTunes、BBC等網站一同獲得網路奧斯卡-Webby獎維基百科(www.wikipedia.org)是一個網路上的公開寫作計畫,2001年對外開放,影響力逐漸提高,和Google、iTunes、BBC等網站一同獲得網路奧斯卡-Webby獎

  23. 輔大教授毛慶禎表示,維基上的知識大家都可以修改,意義就像社區大學一樣,知識不再被少數人壟斷,任何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看法,但是個人提供的知識是否被接受,則由社會來判斷。輔大教授毛慶禎表示,維基上的知識大家都可以修改,意義就像社區大學一樣,知識不再被少數人壟斷,任何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看法,但是個人提供的知識是否被接受,則由社會來判斷。 • 新竹師院研究生王鐘銘也認為,以往我們都會認為知識應該來自權威,不過在維基百科上,每個人都只是一個代號,一切內容靠自律、討論,可改變許多大家對權威的想法

  24. 網路所帶來的媒體革命最大變革在於,今天的年輕人,以及未來的大多數人,將會自己決定什麼是可信或有價值的資訊。網路所帶來的媒體革命最大變革在於,今天的年輕人,以及未來的大多數人,將會自己決定什麼是可信或有價值的資訊。 • 他們有很多的奧援——可以靠專業編輯人士的協助,也可以透過新的過濾及協力技術,結合眾人的智慧,集體合作。 • 「舊的媒體,只有一個事實來源;新的媒體模式則是有許多的事實來源,我們一起來尋找分辨」 ----維基開發軟體的JotSpot創辦人裘.克勞斯。

  25. OOPS是Opensource Opencourseware Prototype System,開放式課程計畫

  26. 客製化商品NIKEiD

  27. FON的創始人馬丁‧法薩夫思奇(Martin Varsavsky)說,「到現在為止還只看到使用者自創的內容,FON計畫卻是使用者自創的基礎建設。」

  28. FON的使用者稱為FONeros(西班牙文的意思就是FON人),並按照參與方式區分為Linus、Bills與Aliens三種。FON的使用者稱為FONeros(西班牙文的意思就是FON人),並按照參與方式區分為Linus、Bills與Aliens三種。 • Linus:免費提供寬頻無線聯網給其他Foneros的會員,如此取名是向Linus Travalds(開放原始碼作業系統的發明人)致敬。 • Bills:為了賺錢而提供連線,向其他FONeros收取費用的則稱為Bills(刻意讓人聯想微軟總裁Bill Gates)。 • Aliens:至於自己沒有連線,或不提供連線,但是希望能用到FON社群連線的則稱為Aliens。(你會不會想到MIB電影裡居住在曼哈頓的外星人?)Aliens要交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