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582 Views
三、脑和脊髓的被膜. 第六章 神经系统. (一)脊髓的被膜. 由外向内,依次为: 1. 硬脊膜: ( 1 )性状: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厚而坚韧、呈囊状包裹脊髓。 ( 2 )位置:上端附于枕骨大孔边缘与硬脑膜相续,下端至 S2 平 面逐渐变细、包裹终丝,末端附于尾骨。 ( 3 )结构: 硬膜外隙: ①位置: ②特点:不与颅内相通,略呈负压。 ③内容物:结缔组织、脂肪组织、淋巴、椎内静脉丛、脊神经。 ④临床:硬膜外麻醉药物注入此内。 硬膜下隙:. 2. 蛛网膜. ( 1 )性状:薄而透明,缺少血管和神经。
E N D
三、脑和脊髓的被膜 第六章 神经系统
(一)脊髓的被膜 由外向内,依次为: 1.硬脊膜: (1)性状: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厚而坚韧、呈囊状包裹脊髓。 (2)位置:上端附于枕骨大孔边缘与硬脑膜相续,下端至S2平 面逐渐变细、包裹终丝,末端附于尾骨。 (3)结构: 硬膜外隙: ①位置: ②特点:不与颅内相通,略呈负压。 ③内容物:结缔组织、脂肪组织、淋巴、椎内静脉丛、脊神经。 ④临床:硬膜外麻醉药物注入此内。 硬膜下隙:
2.蛛网膜 (1)性状:薄而透明,缺少血管和神经。 (2)位置:居硬、软脊膜之间,向上与脑蛛网膜相续。 (3)结构: 蛛网膜下隙: ①位置:蛛网膜深面 ②特点:内有脑脊液。 ③临床:抽取脑脊液。 终池: 在蛛网膜下隙下部,自脊髓下端S2水平扩大而成,内有马尾。
3.软脊膜 薄而透明、富含血管,紧贴脊髓表面,自脊髓圆锥以下形成终丝、可形成齿状韧带,对脊髓起固定作用
(二)脑的被膜 1.硬脑膜 坚韧而光泽,由颅骨内膜和内层的硬膜合成。与硬脊膜相比有如下特点: (1)分两层,两层之间有血管、神经通过,无硬膜外隙;与颅盖结合疏松、与颅底结合紧密,故颅顶骨折(外伤)时易形成硬膜外血肿、颅底骨折时易使硬脑膜和蛛网膜撕裂,引起脑脊液外漏。 (2)在某些部位呈板状,伸入脑的裂隙中形成幕与镰:
大脑镰: 呈镰刀状,伸入大脑纵裂,前附鸡冠、后连小脑幕。 • 小脑幕: 呈新月形,伸入大脑横裂,其前缘游离——小脑幕切迹,可形成小脑幕切迹疝。(颅内高压→海马旁回、钩被挤入切迹下方→压迫中脑的大脑脚及动眼神经)。 (3)在某些部位,两层未愈合,形成硬脑膜窦,其内含有静脉血。主要有:
硬脑膜窦 ①上矢状窦: ②下矢状窦: ③直窦: ④窦汇: ⑤横窦: ⑥乙状窦: ⑦海绵窦: 居蝶骨体两侧。窦内侧壁内有颈内动脉、展神经通过,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通过 ⑧岩上、下窦:
硬脑膜窦的血流 颅顶的导静脉 颅外静脉 ↑↓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直窦→窦汇→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 岩上窦 海绵窦 → ↑↓ 岩下窦 眼静脉 面静脉
2.脑蛛网膜 薄而透明,无血管、神经,包绕整个脑,但不入脑沟内,有蛛网膜下隙。该隙在某些部位较宽大——蛛网膜下池(如小脑与延髓间的——小脑延髓池) 薄而透明、富含血管,对脑有营养作用。其内的血管在某些部位反复分支形成毛细血管丛,与室管膜上皮共同突入脑室形成脉络丛。 3.软脑膜
(一)脊髓的血管 1.动脉: 脊髓前动脉(2条):沿前正中裂下行 (1)椎动脉 脊髓后动脉:沿后外侧沟走行 (2)节段性动脉: 颈升动脉 肋间后动脉 → 脊髓支→伴脊神经入椎管、与脊髓前、后 腰动脉 动脉吻合
危险区:在脊髓的T1-4、L1处是上述动脉吻合的过渡带,若脊髓支供血阻断,可发生脊髓的横断性缺血坏死。危险区:在脊髓的T1-4、L1处是上述动脉吻合的过渡带,若脊髓支供血阻断,可发生脊髓的横断性缺血坏死。 2.静脉: 多与动脉伴行,回收静脉血注入硬膜外隙的椎内静脉, 再转入椎外静脉丛返回心。
(二)脑的血管 1.动脉 (1)来源: • 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前2/3和部分间脑 • 椎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1/3、间脑后部、小脑、脑干 皮支——供应端、小脑 的皮质及浅层髓质 • 两者均发出 中央支——供应间脑、 基底核、内囊等
(2)颈内动脉 起自颈总动脉,自颈内动脉管入颅后、向前穿海绵窦至视交叉外侧,分大脑前、中动脉。主要分支有: ①大脑前动脉: 斜经视交叉上方,进入大脑纵裂内,沿胼胝体上方向后行,左右大脑前动脉入大脑纵裂前有横支相连,形成前交通支(动脉)。分: 皮支:分布于顶枕沟以前的半球内侧面、额叶底面的一部分以及额、顶两叶上外侧面的上部。 中央支:供应豆状核、尾状核前部及内囊前肢。
②大脑中动脉 为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向外行、入外侧沟内。分: • 皮支:营养大脑半球的上外侧大部分及岛叶(顶枕沟以前),包括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及语言中枢 • 中央支:供应尾、豆状核、内囊膝、后肢上部、背侧丘脑 注:在有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的病人,中央支的动脉容易破裂(故有“出血动脉”之称),可致脑溢血(“中风”)、而产生重要机能障碍
③脉络丛前动脉: 沿视束腹侧入侧脑室下角,参与其脉络丛的形成,发出分支营养纹状体、内囊 ④眼动脉: 颈内动脉出海绵窦后分出,经视神经管入眶 ⑤后交通支(动脉): 自颈内动脉发出,向后与大脑后动脉吻合 (3)椎动脉: 基底动脉(1条)→大脑后动脉(2条) 椎动脉(2条) 脊髓前后动脉、小脑下后动脉
大脑后动脉 为基底动脉的终支,绕大脑脚向后行向颞叶下面、枕叶内侧面。分为: • 皮质支:分布于颞叶底面、内侧面及枕叶 • 中央支:分布于丘脑枕、内、外膝状体及下丘脑、底丘脑等
(4)大脑动脉环(Willis环) ①位置 居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周围 ②组成 由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末端、后交通动脉、大 脑后动脉吻合而成 ③意义 在正常情况下,大脑动脉环两侧的血液不相混合,而是作为一种代偿的潜在装置。当构成此环的某一动脉发育不良或被阻断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环调节,血液重新分配和代偿,以裣缺血部分,维持脑的营养和机能活动
2.静脉 不与动脉伴行,分浅、深,均注入硬脑膜窦。 • 浅静脉: 大脑上静脉——注入上矢状窦 大脑中静脉——注入海绵窦 大脑下静脉——注入横窦 • 深静脉: 收集髓质、基底核、间脑及脉络丛等处的静脉血,注入大脑大静脉(Galen静脉),再注入直窦。
(一)脑脊液 1.产生: 脑室脉络丛 2.性状: 无色透明的液体,成人总量约150ml(120-140ml) 3.循环途径: 侧脑室产生的Csf 第三脑室 第四脑室 (汇同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 小脑延髓池→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颈内静脉 (汇同第四脑室产生的脑脊液) 中脑水管 室间孔 外侧孔 正中孔
4.作用: (1)可缓冲震动、分散压力、保护脑和脊髓 (2)带走代谢产物 (3)调整颅内压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1.概念 血脑屏障是指脑毛细血管阻止某些物质由血液进入脑组织的结构。 2.结构 毛细血管内皮(连续型,内皮细胞间有紧密连接) 基膜(完整) 胶质膜(星形胶质细胞的脚板) 3.功能 防止有害物质进入脑内,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
BBB的发现: 20世纪初发现,给动物静脉注射苯丙胺后,此药可以分布到全身的组织器官,唯独脑组织没有它的踪迹。注射台盼蓝(锥虫蓝)涂料以后,全身组织都着色,而脑和脊髓则不着色。以后陆续发现很多药物和染料注入动物体后,都有类似的分布情况。这些事实都启示人们想到有保护脑组织的“屏障”存在。向鸡胚注入谷氨酸后,发现谷氨酸能迅速进入鸡胚的脑组织,但在成年鸡脑中则很难进入。初生儿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远较成年人为高,得重症黄疸后,胆汁色素很快透入中枢神经系统,并破坏基底神经节形成核黄疸。而在成人黄胆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则不受胆汁色素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