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240 Views
Event Sampling. 事件取樣法. 事件取樣法. 關心重點為「事件」本身明確的焦點行為 清楚掌握主題 - 當「事件」出現時才開始記錄 記錄程序 等待目標事件的發生 開始記錄 事件結束,停止記錄. 優 點. 可觀察發生頻率低的行為 有關注的焦點,避免行為探索無效率的限制 可深入分析事件背景、過程及結果. 缺 點. 不易整理分析 與其他事件分隔,未能對行為有全盤的掌握與了解. 事件取樣與時間取樣的比較. 是否在現場記錄 文字記錄或符號記錄 質的分析或量的統計. 量的行為觀察之應用. 自發性的觀察:例如「家庭生活紀要」 協助親師溝通.
E N D
Event Sampling 事件取樣法
事件取樣法 • 關心重點為「事件」本身明確的焦點行為 • 清楚掌握主題-當「事件」出現時才開始記錄 • 記錄程序 • 等待目標事件的發生 • 開始記錄 • 事件結束,停止記錄
優 點 • 可觀察發生頻率低的行為 • 有關注的焦點,避免行為探索無效率的限制 • 可深入分析事件背景、過程及結果
缺 點 • 不易整理分析 • 與其他事件分隔,未能對行為有全盤的掌握與了解
事件取樣與時間取樣的比較 • 是否在現場記錄 • 文字記錄或符號記錄 • 質的分析或量的統計
量的行為觀察之應用 • 自發性的觀察:例如「家庭生活紀要」 • 協助親師溝通
實習主題:Event Sampling • 紀錄主題:自訂四個行為主題,觀察其中兩個行為事件
紀錄程序: • 紀錄Ⅰ:依行為之antecedent event,behavior和 consequent event 的方式記錄30%。 • 紀錄Ⅱ:整段式的紀錄 30%。(每則記錄均需有觀察基本資料,觀察行為之操作型定義,及情境描述) • 分析及討論你所觀察記錄的兩則行為事件,及兩種不同記錄方法的異同 (請依P.353的行為分析練習,分析所記錄之兩則行為事件)。 • 實習感想與心得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