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likes | 847 Views
第 17 课 五四爱国运动. ■ “ 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 ■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五四精神. 导入.
E N D
第17课 五四爱国运动 ■“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五四精神
导入 《五四运动》浮雕镶嵌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高200厘米,长354厘米。浮雕生动再现了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数千人在天安门前集会示威游行的场面: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和约签字”、“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要求收回山东被日本夺去的权力和帝国主义放弃在华特权;后来遭到军阀的镇压,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许多城市的工人、学生罢工罢课。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导入 “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
日本强加中国的“二十一条” ( “二十一条”主要内容) “二 十一条”原稿
日本强加中国的“二十一条” 向袁世凯递交“二十一条”的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
日本强加中国的“二十一条” “二十一条”签字时中日代表合影
日本强加中国的“二十一条” 袁世凯签字的“二十一条”
日本强加中国的“二十一条” 陆宗舆(1876—1941)浙江海宁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1913年,他任北洋政府驻日公使,参与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为五四运动时反对的卖国贼之一。 陆宗舆
日本强加中国的“二十一条” 爱国同志会、北京商会及各省将军反对“二十一条”的文电、传单 反对“二十一条”斗争中,在钞票上加盖的“泣告同胞,毋忘五月九日国耻”章
日本强加中国的“二十一条” 《时报》刊载的反对“二十一条”的血书:“五月九日永记勿忘。”
日本强加中国的“二十一条” 德国占领青岛后,在信号山麓岩壁刻上飞鹰国徽;日本占领青岛后,刻大正三年十一月七日于其上。 德占时期的胶济铁路青岛火车站。右上小图为济南火车站。
日本强加中国的“二十一条” 德国在青岛的俾斯麦兵营
日本强加中国的“二十一条” 1914年11月7日,日军攻占青岛。图为日军入城仪式。
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 巴黎和会会场
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 巴黎和会“三巨头”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左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左三)和美国总统威尔逊(右一 )
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 1919年1月28日,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向大会提出中国直接收回青岛的长篇说帖,共分甲乙丙丁四部分,全面论述了中国收回青岛主权的正义要求。上图为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陆征祥(中)、顾维钧(右)、王正廷。
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 顾维钧 (1888—1985),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1904年赴美留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和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12年任驻美国、古巴公使。 1918年作为巴黎和会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顾维钧
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 中国代表团除了(对巴黎和会)提出说帖而外,并由顾维钧在会议席上表示意见。 顾维钧曰:仅关数百万人的太平洋属岛问题各位即如此尽力,至于青岛问题关系四万万人民的大问题,本全权之责任亦极重,今试述其大纲原则: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 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青岛完全为中国领土,当不容有丝毫损失。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租借与德国,起因于教案问题。德国以武力要挟强请,迫不得已而为,已属世界周知之事。如就地势论之,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胶济铁路与津浦铁路相接,可直达首都,于国防上中国亦断然不容他国之争执。以文化言,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以经济言之,山东以二万五千英方里之狭地,容三千六百万之居民,人民即已稠密,竞存已属不易,其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实无讨论之余地。是以如就本会承认之民族、领土完整原则言之,胶州交还中国,为中国当有之要求权利。 本全权认为交还青岛为公正圆满之一条件,若本会舍此采用他法,则本全权不得不认为谬误。……本全权绝对主张大会应斟酌胶州租借地及其他权利之处置,尊重中国政治独立,领土完整之根本权利,且相信中国,有和平之诚意。 ——转引自《北洋军阀史话》
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 在英、法、美、日操纵下,和会拒绝中国正当要求,悍然将青岛及山东权益转让日本。图为巴黎和约中有关青岛及山东权益转让日本的内容。
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 林长民与其女 林长民题词 返 回 返 回
导入 “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队伍浩浩荡荡从红楼向天安门前进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向天安门进发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天安门前愤怒的人群(油画)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卖国贼曹汝霖住宅的黑漆大门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逮捕街头讲演的学生 北京学生爱国游行示威队伍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学生们在前门大街激昂讲演 游行示威的女学生队伍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五四”运动中的宣传品 “杀千刀的曹汝霖还我青岛来!”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北京大学学生分组在街头讲演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五四传单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五四传单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左图为五四运动当时散发的传单 右图: 全国人民注视的中心——山东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宁波学生罢课示威,反对巴黎和会 湖南甲种农业学校学生彭超断指血书反对“二十一条”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无锡学生走上街头,宣传爱国 广东海丰人民举行示威,抗议签约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广东海丰人民举行示威,抗议签约(1919年5月26日)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上海各界2万余人声援北京学生(1919年5月7日)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邵力子(1882—1967),浙江绍兴人,国民党元老,早年是我国著名的报人。1915年,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为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野心,在上海创办《民国日报》。《民国日报》是中国国民党最早的报刊,以叶楚伧为主编,邵力子为经理兼编辑,馆址设在法租界天主堂街,于1916年1月22日创刊。1925年6月底,邵力子去广州黄埔军校任职,从此以后,他结束了报人生活。 邵力子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交告其子,姊教其妹,师训其徒,毋忘此国耻纪念日。 ——上海中华工业协会通告 上海商人罢市标语、口号 罢市救国 不办卖国贼不开行 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 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 ——上海某理发馆贴出的告示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北京市民欢迎被释放的学生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北京政府被迫将章宗祥与曹汝霖等3人免职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终于被免职。右为《晨报》的消息报道。左图从上至下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五四运动时的纪念章 返 回 返 回
导入 “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 李大钊
五四精神 李大钊纪念馆 (位于河北乐亭县新城区大钊路。1997年8月16日建成) 李大钊烈士雕像
五四精神 我们的三大信誓是: 改造强盗世界, 不认秘密外交, 实行民族自决。 ——李大钊 (原载1919年5月18日《每周评论》第22号) 《每周评论》书影
五四精神 凡合乎平等自由的,就是公理;倚仗自家强力,侵害他人平等自由的,就是强权。 ——陈独秀 《每周评论》发刊词 1918年12月22日
五四精神 陈独秀
五四精神 陈独秀和李大钊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英译文为胡适翻译。宣言强烈要求收回山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