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401 Views
仰望星空,宁静致远 —— 学院文化建设的目标和路径. 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 2012 年 12 月 31 日. 目 录. 一、背景. 二、指导思想. 三、 建设目标和任务. 四、 主要行动和措施. 五、保障机制. 一、背 景. 近年来,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在区教育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学院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学院的综合实力和服务基层学校的能力逐年提升。
E N D
仰望星空,宁静致远 ——学院文化建设的目标和路径 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 2012年12月31日
目 录 一、背景 二、指导思想 三、建设目标和任务 四、主要行动和措施 五、保障机制
近年来,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在区教育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学院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学院的综合实力和服务基层学校的能力逐年提升。 但是,由于当前教育处在剧烈的转型发展阶段,基层学校对我院的要求逐年提升,学院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如高端人才的缺乏、综合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学院的创新能力不足等。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促进学院内涵发展,满足基层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学院结合不同时期的工作要求,提出“三服务”、“三提高” 、“三有效” 的工作理念,把学院建设成为“学术高地、精神家园”的发展目标,其目的是改变学院的工作模式,提高学院的综合实力。 为了进一步落实学院的工作理念和发展目标,推动学院内涵发展,强化学院的工作职能,我们制定了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文化建设3年行动规划。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强化学院的工作职能,打造上海市一流的示范性教师进修学院为目的,依靠政府领导和社会的支持,发挥学院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塑造学院物质文化,充实学院的人文内涵,提炼学院独特的文化精神。由校园文化到制度文化,到精神文化,理念、制度与行为相互融合,循序渐进,最终推动学院的内涵发展。
2.学院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精细化的工程,是学院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的必然要求。在学院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坚持把文化建设与学院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学院文化的理念能够融合到学院的各项工作中去,坚定信念,把握学院发展的大局,提高学院的工作效率,提升学院的服务质量,打造学院的特色,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具体而言: ①在学术研究上要倡导专业化,强调专业精神和批判精神; ②在工作层面要倡导集体主义,就是在工作中要合作、互助; ③在实践层面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
加强学院的物质文化建设,塑造能够体现学院核心价值观的校园环境;加强学院的物质文化建设,塑造能够体现学院核心价值观的校园环境; 加强学术研究,进一步转变教师的工作理念,推动科研训课程化,打造优质的教师队伍; 加大学院特色项目的建设力度和步伐,营造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学院组织气氛,培植学院的教研、科研、德育指导等领域的品牌项目,力争涌现出一批在市内有广泛影响的品牌项目。
(一)学院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学院文化的核心所在,也是学院文化成熟的重要标志。开展学院精神文化建设,系统梳理学院已经积累的文化传统,确定学院精神文化的内核,并在全院教师中积极推广和实践。
(一)学院精神文化建设 1.系统概括和解释学院的精神文化。 根据当前学院工作的需要,准确地提炼学院的精神文化。延续“团结进取,求实服务”的院训,整合“三有效”、“三提高”的理念,拓展“学术引领、专业服务”的内涵,准确地解释学院的精神文化。学院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专业主义、集体主义和素质教育的融合和统整。
(一)学院精神文化建设 2.通过多种途径引导教师践行学院的精神文化,要着力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学院精神文化的学习、内化和践行的活动。 (1) 青年联盟是学院一个重要的学习组织,要继续强化青年联盟的学习活动,通过青年联盟的活动,传递学院的文化,引导青年教师践行“学术引领、专业服务”的工作理念。 (2) 继续开展青年联盟读书活动,引导青年教师深度阅读本领域的典范性著作,积聚深厚的专业学术功底。
(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学院的校园文化是学院文化的外在体现,学院要通过外部环境的营造,发挥环境感染人的功能。 1.学院外部环境的塑造,指学院的标识系统设计、校园环境优化、学院建筑场馆装饰等,学院要制定学院物质环境美化的具体计划。 2.学院要根据学院的办院理念,装饰学院的办公室、楼道等,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美观、大方的物质环境。
(三)学院行为文化打造 文化建设在于日积月累,在于点滴行动;而文化又依附于行动、体现于行动。要以学院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精心组织学院各种活动,打造表征学院精神的组织行为。 1.有效开展学院各种教职工大会、党员干部会议,形成良好的会风。 2.科学开展教师、干部考核,提升教师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 3.精心组织、开展教师文体活动,提升教职员工参与、合作、竞争等优良品质。
(四)学院特色和品牌建设工程 学院要根据学院工作的定位,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一批特色项目,打造具有学院自身特点的教研特色项目、科研特色项目。 1.特色研训课程建设。 树立课程意识,开发学院的课程资源,推动研训工作的一体化。学院要发掘现有的人力资源,大力开发特色课程,通过研训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最终形成教师培训的核心课程体系。
(四)学院特色和品牌建设工程 2.特色科研项目建设 学术引领的关键在于学院有没有形成一批特色的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的推进对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在学院原有“研训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质量检测体系”等科研项目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力争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教学精细化、教育信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等在特色科研项目建设上有更大的突破。
(五)推进矩阵管理,推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学院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文化力量来影响教师职员工,形塑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而只有在制度建设方面有更清晰的规划,学院文化建设才能落到实处。为此,学院要继续推进矩阵管理,围绕矩阵管理形成完善的制度。
(五)推进矩阵管理,推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1.继续完善学院的各项常规制度,力争做到每个条线、每个块面的活动都有制度,做到各项活动透明化、程序化。 2.在学院部室常规功能发挥的基础上,要积极推进矩阵管理,围绕矩阵管理,制定翔实的制度规则,力争形成一套符合矩阵管理的工作绩效评价、奖励制度。
(六)优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切实通过对学术研究和专业服务的强化,培养一支能够践行学院文化理念的优质教师队伍。
(六)优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1.继续强化学院的“学术论坛”活动,为教师之间开展学术研讨创造条件。 2.有效开展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教职工团结合作意识和敬业、创新精神。
(六)优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3.深入推进研训课程体系建设,鼓励学院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实践经验申报区级教师培训课程,力争通过培训课程体系的建设,推动学院教师的专业发展。 4.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教师成名成家,促进优秀教师成长。
2.学院各部室要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的精神,认识到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学院要统一部署,分部室实施,确定学院文化建设的重点、步骤,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