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390 Views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用于宫颈癌患者手术前的评估 ―― 附 16 例病例分析. 妇产科: 杨佳欣 沈铿 郎景和 放射科:薛华丹 金征宇. 北京协和医院. 前 言. 宫颈癌--目前分期仍然是临床分期,没有统一的手术病理分期。 手术前评估手段 :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超声 US 2-18 氟 -2- 去氧 -D- 葡萄糖( FDG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PET ) 核磁共振成像( MRI )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成为宫颈癌诊断和辅助分期的重要手段。. DWI (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
E N D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用于宫颈癌患者手术前的评估――附16例病例分析全身弥散加权成像用于宫颈癌患者手术前的评估――附16例病例分析 妇产科: 杨佳欣 沈铿 郎景和 放射科:薛华丹 金征宇 北京协和医院
前 言 • 宫颈癌--目前分期仍然是临床分期,没有统一的手术病理分期。 手术前评估手段: •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 超声US • 2-18氟-2-去氧-D-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 • 核磁共振成像(MRI)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成为宫颈癌诊断和辅助分期的重要手段。
DWI(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 • 弥散加权成像(DWI)是目前唯一能在活体观察组织水分子微观运动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可以检测出与组织含水量变化相关的生理学早期改变。DWI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以往由于呼吸运动、化学位移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其在体部的应用,随着MRI技术的成熟,目前DWI在肝脏、肾脏、胰腺及前列腺等器官的研究均有报道。 • 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
临床资料 • 宫颈癌患者16例,年龄:22岁-54岁,平均年龄为40.5岁 • 临床分期:Ib1期10例,Ib2期4例,IIa2例, • 病理确诊为宫颈癌,鳞癌12例 ,宫颈透明细胞癌1例 腺癌:3例 • 全身DWI,从DWI检查到手术的时间间隔为1-7天,平均2.5天 • 对宫颈的占位病灶进行测量大小,并记录ADC数值。 • 腹膜后淋巴结进行ADC值测量,ADC小于1.0考虑有淋巴结DWI影像上阳性 •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广泛性子宫切除手术或进行了LAP下淋巴活检,术后病理与术前DWI结果对照。
结 果 • 宫颈病灶的占位病灶DWI显示没有异常发现1例,病变直径小于1cm5例,1cm至2cm5例,2至3cm5例。DWI显示宫颈病灶的ADC值在0.87-0.96mm2/s • DWI提示有淋巴结转移有7例,术后石蜡病理淋巴结阳性5例,另外2例DWI提示阳性的病理为卵巢巧囊
结 果 • 真阳性5例,真阴性9例,假阳性2例,无假阴性病例 • 本研究中全身加权弥散成像(DWI,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核磁共振检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86.7%。阳性和阴性的预测值分别为75%和100%。
讨 论(1) • 对宫颈局部病灶的术前评估,子宫颈组织不随月经周期改变,MRI特征相对比较恒定。正常宫颈组织在DWI的表现为三层结构, (1)内带的信号为高信号,即粘膜层,可以与子宫内膜相连续。 (2)中间为低信号,是宫颈的纤维肌肉组织,厚度较大,是最致密的区域,含水量最低。 (3)外层为疏松的纤维肌肉基质。外带稍低于内带,为稍高信号。一般内带和外带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UMCH:正常宫颈组织的ADC值1.71X10mm2/s左右。
讨 论(1) 宫颈癌发展到Ib期以后会在会在MRI上有所表现 • T2WI上肿瘤呈现高信号,与正常组织有明显的对比,可以清楚的显示肿瘤组织的大小,形态、边界及宫颈基质的受浸润得深度,是宫颈癌诊断和分期的主要成像序列。 • Ib期宫颈癌的肿块大小与浸润间质的深度是提示预后的重要因素,在横断面T2WI,低信号的结合带部分或全部被高信号组织所取代,提示宫颈间质受累,或全层受累, • 文献报道,如果低信号的结合带完整存在,排除宫旁受累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达到100%。因此结合带的完整性在判断宫颈癌的分期中至关重要。 • PUMCH:在DWI中的宫颈肿块直径在0-3cm之间(DWI中测定ADC在1.0的范围)。DWI能够抑制了绝大部分的背景信息,因此可以更敏感地评价宫颈旁组织的情况,提示治疗与预后的可靠信息。
讨 论(2) • 影像学上提示腹膜后淋巴结的大小,但是无法区别是组织的炎症反应还是淋巴结受肿瘤的侵犯的表现。 • 如果淋巴结受累,那麽在DWI信号上会有反应,肿瘤组织的ADC小于1.0以下,因此对于DWI上检测的ADC小于1.0以下的我们考虑淋巴结组织受到肿瘤侵犯,提示有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 • PUMCH:但是由于目前经验的有限,对于附件上有巧克力囊肿的两例患者,由于检测到ADC值也是小于1.0以下,附件位置在髂血管部位,也报道了不除外淋巴结的转移,术后石蜡病理提示没有淋巴结的转移,随着经验的积累,可以区分开附件与髂血管淋巴结的信号。减少假阳性的发生。
讨 论(3) MRI对于宫颈癌放疗的评估 • 一般在放疗6个月内,肿瘤发生坏死,或被肉芽组织替代,因这两者都含有丰富的水,在T2WI呈现高信号,难以与肿瘤鉴别。 • 放疗后大于12个月,肉牙组织逐渐纤维化,在T2WI上呈现低信号,可以与肿瘤组织鉴别, • 一般MRI来监测宫颈癌的6个月内复发,准确性很差,特异性也不高。而对于放疗超过十二个月的宫颈癌MRI的监测准确性和特异性都可以达到80%以上。
讨 论(3) DWI对放疗的评估 • 而应用DWI可以看到更准确地监测宫颈癌放疗后的组织改变,放疗后宫颈的平均ADC值较放疗前明显增加,但仍然低于正常的子宫颈的组织,说明放疗后宫颈组织虽然趋向于正常化,但是由于受到肿瘤坏死、肉芽形成和透明变性等的影响,仍不能达到正常值,也提示了ADC值有鉴别放疗后改变和肿瘤复发的潜力。有望用于监测宫颈癌放疗的疗效。当然目前这样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病例监测,积累资料。
结 论 • DWI能够区分正常的宫颈组织和宫颈癌组织,可以对手术前评估宫旁受累的情况 • DWI显示腹膜后淋巴结的大小及ADC值提示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 DWI可以用于监测放疗中的治疗的评价
谢谢 欢迎共同探讨: 杨佳欣:yangjiaxin007@hotmail.com 1366-116-0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