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259 Views
第 6 章 体温及其调节. 1. 体 温. 2. 动物的体温及其正常变动. 3.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4. 体 温 调 节. 5. 外界温度对动物体温的影响. 1 体 温. 概念: 动物机体内部的平均温度。 恒温动物: 动物体内有完善的调温的机构 变温动物: 动物体温随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异温动物: 介于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之间。 意义: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体温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导致生理功能的障碍,甚至造成死亡。
E N D
第 6 章 体温及其调节 1.体 温 2.动物的体温及其正常变动 3.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4.体 温 调 节 5.外界温度对动物体温的影响
1 体 温 概念:动物机体内部的平均温度。 恒温动物:动物体内有完善的调温的机构 变温动物:动物体温随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异温动物:介于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之间。 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体温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导致生理功能的障碍,甚至造成死亡。 如:人T < 22℃→心跳停止; T > 43℃→酶变性而死亡; T = 27℃→低温麻醉。
2 动物的体温及其正常变动 2.1 动物的正常体温 体温的测定:采取直肠内测温 2.2 体温的正常波动 2.2.1 体温的昼夜变动 2.2.2 年龄 2.2.3 性别 2.2.4 肌肉活动
3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3.1 产热 内脏的活动;肌肉的活动;饲料 3.2 散热 3.2.1 辐射-皮肤与环境的温差 3.2.2 对流-空气或液体的流动 3.2.3 传导-接触的温差 3.2.4 蒸发-不显汗和发汗 3.3 激素的影响 甲状腺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都会根据机体代谢的需要而促进产热。
4 体温调节 生理性调节: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来调节体温 行为性调节:通过动物的行为来调节体温 4.1神经调节
4.1.3 调定点学说 整合中枢把调定点定在37℃,当中枢温度超过或低于37℃,体温中枢整合感受器的信息而作出机体散热或产热反应。
4.3 体液调节 4.2.1 甲状腺素 4.2.2 肾上腺素 4.3 机体对冷或热的体温调节过程 4.3.1 散热的调节反应 4.3.1.1 循环系统的调节反应 4.3.1.2 汗腺分泌 4.3.1.3 呼吸系统的调节反应 4.3.2 产热的调节反应 寒颤 甲状腺素,肾上腺素 动物行为性体温调节
5 外界温度对动物体温的影响 5.1 等热范围 能使动物机体保持最低的生理代谢强度和产热量的环境温度范围 临界温度:等热范围的低限温度 牛--10-15 猪--20-23 羊--10-20 狗--15-25 环境温度低于动物的等热范围-减少散热,增加产热 环境温度高于动物的等热范围-增加散热,减少产热
5.2 家畜的耐热性能 5.3 家畜的抗寒性能 5.4 家畜对高温和低温的适应 5.4.1惯习 动物短期生活在超常环境温度中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酶和代谢率的变化) 5.4.2风土驯化 随着季节性变化机体发生的对环境温度的适应 5.4.3气候适应 家畜在长期的低温环境下,经遗传变异后固定下来的生理调节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