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244 Views
实验 2 颗粒自由沉降实验. 1.1 实验目的. 加深对自由沉淀的特点、基本概念及沉淀规律的理解。 掌握颗粒自由沉淀实验的方法,绘制颗粒自由沉淀曲线。. 1.2 实验原理. 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其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 Stokes( 斯笃克斯 ) 公式。. 1.3 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及材料. 1. 有机玻璃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柱、配水及投配系统,计量水深的标尺; 2. 浊度仪; 3. 玻璃烧杯、玻璃棒、废液杯、滤纸等; 4. 人工配水样(用硅藻土配制)。. 1.4 实验步骤.
E N D
1.1 实验目的 • 加深对自由沉淀的特点、基本概念及沉淀规律的理解。 • 掌握颗粒自由沉淀实验的方法,绘制颗粒自由沉淀曲线。
1.2 实验原理 • 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其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Stokes(斯笃克斯)公式。
1.3 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及材料 1. 有机玻璃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柱、配水及投配系统,计量水深的标尺; 2. 浊度仪; 3. 玻璃烧杯、玻璃棒、废液杯、滤纸等; 4. 人工配水样(用硅藻土配制)。
1.4 实验步骤 1. 将配好的水样倒入水池内,开启机械搅拌,待水池内水质均匀后,从池内取样,测定水样初始浊度,记为C0。 2. 开启沉淀柱进水阀门,关闭出水阀门,开启水泵,向沉淀柱进水,当水上升到溢流口时,关闭进水阀门和水泵,同时开始计时。 3. 计时开始后,隔5、10、20、30、60、80、120分钟由取样口取样,记录沉淀柱内液面高度,测定水样浊度。
1.5 实验记录 原始数据记录表
1.6 实验结果整理 1. 基本参数整理 实验日期: 水样性质及来源: 沉淀柱直径:d= mm柱高:H= m 水温: ℃ 原水浊度:C0 NTU 绘制沉淀柱草图及管路连接图 2.实验数据整理 1)未被去除悬浮物百分比:Pi=Ci/C0×100% C0 — 原水浊度,NTU; Ci — 原水浊度,NTU 2)相应颗粒沉速:ui =Hi / ti mm/s 3)以颗粒沉速 ui为横坐标,以 Pi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制P~u关系曲线。 4)利用图解法列表计算不同沉速时,浊度的去除率。
1.6 实验结果整理 实验数据整理表 浊度去除率η的计算 5)根据上述计算结果,以η为纵坐标,分别以u和t为横坐标,绘制η ~u,η~t关系曲线 。
1.7 思考题 • 绘制自由沉淀静沉曲线的方法和意义。 • 沉淀柱有效水深分别为H=1.2m和H=0.9m,两组实验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 利用上述实验资料,按照下式计算去除率η: • η=(Ci - C0)/C0×100% • 计算不同沉淀时间t的沉淀效率,绘制η ~u,η~t关系曲线 ,和上述整理结果对照,指出上述两种整理方法结果的适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