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434 Views
第二讲 经济合同法. 一、经济合同法基本概念 二、经济合同的订立 三、经济合同的履行和担保 四、违反经济合同的法律责任 五、无效经济合同 六、经济合同纠纷的解决. 一、经济合同法的基本概念. 1 、经济合同: 指平等民事主体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而订立的协议。 2 、经济合同的特征: ( 1 )经济合同的当事人必须是法人和依法取得营业执照的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 ( 2 )经济合同是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签订的协议。
E N D
第二讲 经济合同法 一、经济合同法基本概念 二、经济合同的订立 三、经济合同的履行和担保 四、违反经济合同的法律责任 五、无效经济合同 六、经济合同纠纷的解决
一、经济合同法的基本概念 1、经济合同: 指平等民事主体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而订立的协议。 2、经济合同的特征: (1)经济合同的当事人必须是法人和依法取得营业执照的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 (2)经济合同是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签订的协议。 (3)经济合同是一种双务有偿合同。
3、经济合同法: 调整经济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加工承揽条例 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
二、经济合同的订立 1、经济合同订立的原则 (1)主体合格。 订立经济合同的当事人必须有签定合同的资格。 (2)内容合法。 经济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的法律和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 (3)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等价有偿。 经济合同必须兼顾双方利益,不得以欺诈和胁迫等手段订立经济合同。
2、经济合同的形式 经济合同,除即时清结者外, 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3、经济合同主要条款 (1)标的。 指经济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包括货物、劳务等。 例如: 汽车购销合同中的汽车 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中的工程项目
(2)数量和质量 数量和质量是标的的具体化,是确定标的的重要条件。 (3)价款和酬金 价款:商品交换中当事人支付的货币。 酬金:对提供劳务或完成一定工作的当事人支付的货币。 (3)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履行方式指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的方法,如购销合同中的一次履行还是分期履行,是自提还是送货或者代办托运。
(5)违约责任 指经济合同的当事人因其自己的过错,违反经济合同,造成经济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时应受到的经济制裁,包括违约金和赔偿金等。 (6)其他主要条款 此项内容依经济合同的性质 而定。例如,借款合同中的担 保条款。
4、经济合同订立的程序 (1)要约 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订立经济合同的意向称之为要约。要约应包括合同的主要内容,等待对方的答复。 要约的有效条件: A 要约必须是特定人发出的意思表示。 B 要约的内容必须是明确、具体、肯定、真实和清楚的。 C 要约是向相对人发出的,否则就没有承诺对象,也不产生承诺的法律后果。
D 要约要在传达到对方时才产生效力。 (2)承诺 相对人收到要约后,对要约人做出肯定的答复称之为承诺。 承诺需要具备的条件: A 承诺必须是承诺人做出的。 B 承诺人必须无条件的完全同意要约人所提出 的各项条款。 C 承诺必须是在要约人约定的有效期内做出的明确答复。
三、经济合同的履行和担保 1、经济合同履行的原则 (1)实际履行原则 指合同当事人应按照合同规定的标的承担义务,不能用其他标的代替,一方违约时也不能以偿付违约金、赔偿金来代替履行,另一方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仍应继续履行。 (2)全面履行的原则 指当事人除按照合同规定的标的履行义务外,还要按照经济合同规定的标的数量、质量、履行期限、地点、方式和包装要求等全面履行合同的义务。
2、经济合同的担保 经济合同的担保:指依据法律的约定 或者当事人双方的约定,采取具有法律效力的保障措施,保证经济合同实际全面履行的法律制度。 经济合同担保的形式: (1)保证 第三人对经济合同当事人一方履行合同义务所作的担保,当被保证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时,该第三人负责履行或负连带责任。
(2)定金 指经济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为了保证合同的履行,在合同订立后未履行前,在应给付数额内,预先支付另一方一定数额金钱的担保形式。 例如: 甲向乙支付定金,如甲违约,定金归乙,如乙违约,应当双倍返还。 (3)留置 指按照合同约定,债权人依法占有对方的某项财产,在对方不按照合同约定给付款项超过一定期限时,债权人有权留置该财产,并有权将该财产折价或变卖,从变卖的价款中优先受偿的担保形式。
(4)抵押 指经济合同的当事人的义务或者第三人向权利人提供一定的财产,当义务方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时,权利人有权以抵押物折价或变卖抵押物后,优先受偿的担保形式。 作为抵押的财产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必须是抵押人有权处分的 第二,必须是法律允许转让的 第三,担保的债权不得超过抵押物的价值 第四,必须是便于管理和实施的
(5)质押 指债务人或第三者将出质的财产交债权人占有,以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变卖,变卖所得价款受偿。 质押物一般为动产,我国《担保法》规定下列权利可以质押: (1)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 (2)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 (3)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
四、违反经济合同的法律责任 1、违反经济合同责任: 经济合同的当事人由于自己的过错造成经济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时应依法承担的法律后果。 2、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 (1)违约事实的存在: 指当事人有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的行为,常见的有不能履约、拒绝履约、逾期违约等。 (2)当事人有过错: 指当事人决定其行为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
3、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 (1)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包括法定违约金和约定违约金。 法定违约金:法律或行政法规有明确规定的违约金。 约定违约金:法律或法规没有具体规定,完全由当事人自行约定支付的比例。 例如:建筑承包合同中,当工程交付时间不符和规定,按合同中违约责任条款的规定偿付逾期违约金。
(2)赔偿损失: 指经济合同一方当事人, 因其过错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 在没有约定违约金或违约金不足一弥补损失时所支付的补偿费。 注意两点: a 该损失同一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之间有直接 的因果关系。 b 赔偿金是对实际损失的补偿,适用时应按照 赔偿实际损失的原则确定数额。
(3)继续履行 指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和赔偿金后,对方要求在指定的时间或双方重新约定的期限内,继续履行原订合同中规定义务。 (4)单方有权解除经济合同 指法律规定的在一方当事人故意违约时,另一方享有的一种特殊权利。 例如:我国《经济合同法》第39条规定,财产租赁合同的承租方擅自将租赁财产转租或进行非法活动,出租方有权解除合同。
4、违约责任的免除 指经济合同的当事人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经济合同义务,依法不承担违约责任的制度。 违约责任的免除依据是当事人主观无过错,合同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的原因是由于主观无法预见的情况出现。具体如下: (1)不可抗力 指当事人无法预见又不能控制和避免的,是不以当事人意志为转移的。例如:洪水、地震。 (2)其他免除责任的情况。 例如:货物运输合同的托运方交付承运方托运需要派人押运的货物必须有人押运,否则,由此造成的损失,承运方可以免除责任。
五、无效经济合同 1、无效经济合同: 指国家不予承认和保护、没有法律效力的经济合同。 2、无效经济合同的种类 (1)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合同无效。 (2)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签订的经济合同无效。 (3)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签订的经济合同,或以被代理人名义同自己或自己代理的其他人签定的合同无效。 (4)违反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经济合同无效。
3、无效经济合同的处理 (1)对无效经济合同引起财产后果的处理 a 返还财产 b 赔偿损失 c 追缴财产 (2)对无效经济合同中违法行为的处理 《经济合同法》第45条规定:“对利用经济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负责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经济合同纠纷的解决 1、概念 经济合同纠纷的解决:指当事人对经济合同履行的情况和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经济合同的后果产生争议的处理。 2、经济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 (1)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 (2)第三人调解解决 (3)仲裁解决 (4)诉讼解决
思考题 1、简述经济合同的特征。 2、试述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 3、试述经济合同订立的程序。 4、经济合同的担保有哪些形式? 5、试述承担违约责任要具备的条件和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 6、无效经济合同有哪些种类? 7、经济合同纠纷的解决有哪些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