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354 Views
第 三 章.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质子( + ). 原子核 ( + ). 中子. 原子. 核外电子( – ). 提 问: 1 、原子由哪些微粒构成的? 2 、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第六层. 第七层. 分 层 的 排 布. 高 速 运 动 分 层 排 布 电 子 层 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 电 子 能 量 : 逐 渐 升 高 离 核 距 离 : 逐 渐 增 大.
E N D
第 三 章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质子(+) 原子核 (+) 中子 原子 核外电子(–) 提 问:1、原子由哪些微粒构成的? 2、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第六层 第七层 分 层 的 排 布
高 速 运 动 分 层 排 布 电 子 层 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 电 子 能 量 : 逐 渐 升 高 离 核 距 离 : 逐 渐 增 大 一、核 外 电 子 的 运 动 状 况:
氧( O ) 钠( Na ) 二、原 子 结 构 示 意 图 1、画 法 : 画 圆 圈 ,标 核 电, 弧 线 呈 扇 面 , 数 字 一 条 线 。
⑴ 弧 线 表 示 电 子 层, ⑵ “2” 表 示 第 一 层 上 排 有 两 个 电 子。 ⑶“6” 表 示 第 二 层 上 排 有6 个 电 子。 ⑷ 表 示 原 子 核 内 有8 个 质 子 。 +8 2、表 示 意 义:以氧原子结构示意为例
3、核 外 电 子 的 排 布 规 律 : ⑴ 先 排 内 层, 后排 外 层。 ⑵ 第 一 层 上 最 多 排2 个 电 子。 ⑶ 第 二 层 上 最 多 排8 个 电 子。 ⑷ 最 外 层 上 最 多 排8 个 电 子 。
元 素 最 外 层 电 子 数 原子 结 构 变 化 趋 势 化学性 质 稀 有 气 体 元 素 8( He 为2 个 ) 稳 定 结 构 稳 定 稳 定 金 属 元 素 一 般﹤ 4 个 不 稳 定 结 构 易 失 去 电 子, 活 泼 非 金 属 元 素 一 般﹥4 个 不 稳 定 结 构 易 获 得 电 子 活 泼 三、 各元素原子最外电子数目的特点: 所 以 ,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
课堂练习 1、下列微粒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元素的化学性质 主要决定于原子中的( )。 D C A、电子数 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 2、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会改变的是( )。 A、元素的种类 B、相对原子质量 C、中子数 D、化学性质 D
3、下列数字为元素的核电荷数,其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为3、下列数字为元素的核电荷数,其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为 稳定结构。( ) A、2 B、7 C、8 D、12 A 4、在1—18号元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最外层只有二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D、核外电子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容易获得一个电子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