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k likes | 1.31k Views
第八章. 投资方案的经济评价 (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工程经济学( Engineering Economics ) 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又称为技术经济学 工程经济学 是研究工程项目的技术特性和经济特性 , 特别是 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益 的科学,因此 本质上属于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 工程经济学 是研究各种工程项目、技术活动、 技术措施、技术方案(可以统统看成为投资方案) 的 经济效益评价和选优 的科学。 它要解决的问题 : 工程项目方案的 评价问题 (是否 可行 ), 工程项目方案的 比较和选择 问题( 优选 )。. 投资方案的经济评价.
E N D
第八章 投资方案的经济评价 (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工程经济学(Engineering Economics) 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又称为技术经济学 工程经济学是研究工程项目的技术特性和经济特性, 特别是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益的科学,因此本质上属于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
工程经济学是研究各种工程项目、技术活动、 • 技术措施、技术方案(可以统统看成为投资方案) • 的经济效益评价和选优的科学。 • 它要解决的问题: • 工程项目方案的评价问题(是否可行), • 工程项目方案的比较和选择问题(优选)。
投资方案的经济评价 • 8.1 技术、项目、经济的概念 • 8.2 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 8.3 工程项目经济效果比较和方案选择
8.1 技术、项目、经济的概念 • 技术:根据生产实际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形成的设计工艺方法、数据信息、操作技能及劳动工具的总称。 • 注意: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某种单纯的技术本身,而是以某种技术为代表的工程技术项目(方案) • 项目:投入一定资源并可进行分析与评价的计划、规划方案的独立单位。
8.1 技术、项目、经济的概念 经济:有三种含义: (1)社会生产关系或国民经济的总称。 例:经济体制、经济基础中的经济概念 (2)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例:国民经济、经济活动中的经济概念 (3)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即社会劳动的节约、节省。 或局部生产中的投入产出关系。例:经济效果。 注意:工程经济学中经济指第3种含义。
8.2 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 一. 一般工业项目经济指标体系 • 二. 经济评价的基础数据 • 三.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基本判据
一. 一般工业项目经济指标体系 • 技术经济效果(益):采用某项目方案所获得的社会有用效果与采用该项目方案所需的社会劳动耗费的比值(对比)。 • 有用效果:在生产劳动创造出来的对社会有用的成果。 • 劳动耗费: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总和。 • 经济效果 = 有用成果 / 劳动耗费 • 经济效果 = 有用成果 - 劳动耗费
一. 一般工业项目经济指标体系 • 1、制定工程经济分析指标体系的要求 • 2、指标体系的作用 • 3、反映项目方案经济特性的主要指标
1、制定工程经济分析指标体系的要求 • 正确反映项目方案投入产出关系和项目的目标 • 统一指标与分散指标相结合,主要指标与辅助指标相结合 • 科学适用,通俗易懂,简便易行 • 与其他学科口径一致
2、指标体系的作用 • 检验和评价项目方案的客观标准 • 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落实责任制的根据 • 考核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 进行科学管理的手段
3、反映项目方案经济特性的主要指标 • 1)有用效果指标 • 2) 反映产品内在质量的专门性指标 • 3) 反映生产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 • 4) 劳动耗费指标 • 5)综合经济效益指标
1)有用效果指标 • 产量:合格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实物量或价值量) • 产值:产品(或劳务)的价值 反映生产规模 • 总产值:指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工业产品和工业性作业价值量的总和。 • 总产值=商品产值+定货者来料加工的来料价值+(期末在制品结余额价值-期初在制品结余额值)
1)有用效果指标 • 商品产值:是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可供外销的产品、半成品以及工业性作业的价值。 • 商品产值=供外销的成品半成品数量出厂价格+来料加工价值+工业性作业收入
1)有用效果指标 • 净产值: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新创造的价值量总和。 • 生产法: • 工业净产值 = 总产值- 各种物质资料消耗的价值 • 分配法: • 工业净产值 = 工资+税金+利润+其他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性质的费用
1)有用效果指标 • 品种: • 品种数 • 新产品增加代替老产品的百分数 • 产品配套率 • 产品自给率 • 质量 •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性能、功用满足使用者要求的程度。
2) 反映产品内在质量的专门性指标 • 适用性:指产品满足使用目的所具备的技术性能。 •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 有效性:是指产品正常能力对使用效果的保障。
合格产品数量 ×100% = 产品合格率 + + 合格品数量 等外品数量 废品数量 3) 反映生产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 • 合格率 • 产品合格率:合格产品数量与检验品数量的比率。
某等级产品产量 ×100% = 等级品率 某产品的总产量 不可修复废品的数量 = 废品率 ×100% 产品总产量 3) 反映生产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 • 等级品率:就是不同等级的产品在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 • 废品率:不可修复废品和总产量之间的比值。
3) 反映生产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 • 利润:总收入扣除各种费用及税金后的净余额. • 反映利润大小的指标有:利润总额、利润率 • 时间:是指实现方案所需要耗费的时间。 • 如:研制周期、生产周期、交货期.
4) 劳动耗费指标 • 劳动消耗 • 价值指标:工资、材料费、管理费、动力费…… • 实物指标:职工人数、原材料、燃料、动力…… • 劳动占用: • 价值指标:固定资金、流动资金 • 实物指标:厂房、设备、物料……
总产值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总产量(总产值、实物量或工时定额) 生产工人= 劳动生产率 生产工人平均人数 5)综合经济效益指标 • 劳动生产率
年利润 投资利润率 = 投资总额 1 = 投资回收期 投资利润率 年利润 产值利润率 = 年产值 年利润 资金利润率 = 平均资金占用额 年利润 成本利润率 = 年销售成本(完全成本) 年利润 销售利润率 = 年销售收入
投资项目货币化过程 销售 分配 投资 生产 产品 服务 资产 成本 收入 扣除 利润 税收
二.经济评价的基础数据 • 1、投资 • 2、费用和成本 • 3、折旧与摊销 • 4、销售收入与产值 • 5、利润及其分配
1、投资 • 投资:工程项目的实现所需预先垫付的资金。投资后会价值转移。 • 项目总投资 • 建设投资(习惯上称固定资产投资) • 流动资金投入 • 项目建设期借款利息 •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 项目建成后,投资转化为相应的资产 • 固定资产 • 无形资产 • 递延资产 • 流动资产
固定资金 —固定资产:使用期一年以上,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为多个生产周期服务,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不变的劳动资料。 • 例如厂房、设备、大型工具、住宅等。 无形资产:指没有物质实体而以某种特殊权利和技术知识等资源形态存在并发挥作用的资产,如专利、商标、版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特许经营权等。 递延资产:指不能全部计入当期损益,需要分期摊销计入成本的各项费用。如开办费。(集中发生,分期受益)
原材料 辅助材料 燃料 其它外购品 在产品 产成品 修理用备品备件 协作件 半成品 低值易耗品 包装物 其它外购材料 存货 流动资产 现金及各种存款 应收及预付款 短期投资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垫支于劳动对象(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及工资方面的资金. 构成:流动有两种方式描述:实物形态、价值形态.
2、费用和成本 • 费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 • 成本:企业为了取得某项资产所作出的价值牺牲。 • 二者的联系 • 费用与成本都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耗费 • 费用是计算成本的前提和基础 • 成本是一种对象化的费用(将费用按一定范围归集到某一个成本对象上即为该对象的成本)
2、费用和成本 二者的区别 • 费用强调的是一定利益主体(企业,集团)的耗费,成本强调的是为特定目的(某件或某批产品)所发生的耗费 • 费用按时期来归集计算,成本按对象来归集计算。 • 费用不一定记入成本,要看是否列入成本开支范围。 • 先有费用发生,后有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是费用核算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成本 费用 支出 支出中凡是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关的部分称为费用,费用中符合规定的部分才构成成本。因此其关系可表达为:
总成本费用的构成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其它直接费用 直接费用 产品生产成本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折旧费 修理费、物料消耗 其它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 公司管理人员工资 折旧费、摊销费 修理费、物料消耗 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 其它管理费用 总成本 费用 管理费用 期间费用 运输费、包装费、保险费、差旅费、广告费 销售机构人员工资、折旧费等 销售费用 借款利息 汇兑净损失、银行手续费、其它筹资费用 财务费用
几个常用的成本概念: •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利息支出-折旧、摊销费 • 机会成本:将一种有多种用途的有限资源用于特定用途而放弃的收益。 • 沉淀成本:以往发生的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 •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直接是指直接为生产服务,间接是指几种产品的共同成本需要分摊计入产品成本,如企业管理费 等,不是直接进入产品,需转换 。 • 基本成本与一般成本:由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叫基本成本,管理组织产生的叫一般成本。 •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3、折旧与摊销 • 折旧:固定资产由于其价值在多个时期内损耗降低的部分。 • 为什么折旧(摊销)? • 一次性投入,分期收益,分期补偿 • 基本概念: • 固定资产原值: • 固定资产净值: • 固定资产残值: • 固定资产净残值
3、折旧与摊销 • 固定资产原值:在会计核算中,购建固定资产的实际支出(包括建设期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汇兑差额及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即为固定资产原始价值。 • 由于固定资产损耗导致的价值转移,称为固定资产折旧,转移的价值以折旧费的形式计入产品成本,并通过产品的销售以贷币的形式回到投资者手中。 • 固定资产净值:原值扣除累计的折旧费。 • 固定资产的期末残值:工业项目寿命期结束时的固定资产残余价值。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项可以回收的价值。 • 固定资产净残值:预计的折旧年限终了时的固定资产的期末残值减去清理费用后的余额。 • 净残值率:固定资产净残值与固定资产原值之比。一般为3%-5%。
3、折旧与摊销 • 固定资产的折旧额确定 • 折旧年限: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由财政部确定; • 我国企业一般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下,经批准也可采用加速折旧法。 • 年折旧额或折旧率的确定?
4、销售收入与产值 • 销售收入是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提供劳务的货币收入。 • 销售收入=商品销售量X商品单价; • 销售收入与总产值的区别: • 总产值是企业生产的成品、半成品和处于加工过程的在制品的总和,可按当前市场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 • 销售收入是指出售商品的货币收入,是按出售时的市场价格计算的。
5、利润及其分配 • 销售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包括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 • 税后利润=销售利润-所得税 • 除国家另有规定以外,税后利润一般按下列次序进行分配: (1) 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 (2) 提取法定公积金(用于弥补亏损及按照国家规 定转增资本金等); (3) 提取公益金(用于职工集中福利设施支出); (4)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5、利润及其分配 • 计入成本的税 • 房产税 • 车船税 • 土地使用税 • 进口材料关税等 • 销售税金及附加 • 增值税 • 营业税 • 城乡维护建设税 • 教育费附加 • 消费税 • 资源税 • 所得税 销售收入 - 总成本费用 - 销售税金及附加 = 销售利润(税前利润) - 所得税 = 税后利润 - 公积金 - 公益金 = 可分配利润
5、利润及其分配 • 税金:国家依据法律对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财政资金。 • 税收: • 国家采用的这种筹集财政资金的手段。 • 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参与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5、利润及其分配 • 工程项目的收入要依法纳税后才形成税后利润,我国自1994年起施行新的税制,由原来的32个税种简化为18个,可以归纳为4个类别: • 流转税类:增值、消费、营业; • 所得税类:企业、个人、外商投资企业; • 资源税类:资源; • 其他税类: • 土地、证券、遗产、城市建设、房产、车船、投资方向调节、土地使用、印花、屠宰、筵席等。
A 流转税 ① 增值税 • 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或流通中各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附加值进行征税 • 税率一般为17%,个别货物为13%(粮食、图书、天然气、…) •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当期进项税 • 销项税=销售额×税率 • 当期进项税:购进货物缴纳的增值税额 • 销项税: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
A 流转税 ② 营业税 主要是对不实行增值税的劳务交易和第三产业征收 营业税=营业额×税率 交通运输 3% 邮电通信 3% 建筑业 3% 娱乐业 5%~20% 金融保险 5% 服务业 5% 文化体育 3% 转让无形资产 5% 销售不动产 5% ③ 消费税 从价税: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从量税:应纳税额=销 量×税率
B 所得税 应税利润 所得税=(纳税年度收入总额-扣除项目)×税率 以单位(法人)或 个人(自然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所得为征收对象。税率一般为33%。 收入总额包括: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利息收入,租赁,股息,特许权转让等 扣除项目:为取得收入而付出的成本、费用和损失,还包括借款利息,职工工资,工会经费,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向公益事业捐赠等 税率:3万以下为18%,3-10万为27%,10万以上33%
C 资源税 主要针对某些初级资源行业,如原油、天然气、煤炭等。征收资源税的主要目的在于调节因资源条件差异而形成的资源级差收入,促使国有资源的合理开采与利用,同时为国家取得一定的财政收入。 资源税=应纳税产品销售收入×税率
D.其他税类 财产税 • 以法人和自然人拥有或转移的财产价值或增殖额为征收对象。 • 车船税、房产税、土地增殖税 特定目的税 •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2000年) • 城乡维护建设费
利润 项目所获得的利润可分为如下层次: 纯收入=销售收入-总成本 销售利润=纯收入-销售税金 企业留利=销售利润-资源税-所得税
100 80 20 三.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基本判据 • 现金流量: 指工程技术方案在寿命期内各支付周期(年)应该收入和支出的货币量 • 净现金流量:某支付周期(年)的收入和支出取代数和
累计净现金流量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