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 likes | 797 Views
从国外图书馆评估视角 谈我国公共图书馆评估. 姓 名: 刘 慧 娟 职 称: 研究馆员 工作单位: 长春图书馆 2013-3-19- 成都. 前 言.
E N D
从国外图书馆评估视角 谈我国公共图书馆评估 姓 名: 刘 慧 娟职 称: 研究馆员 工作单位: 长春图书馆 2013-3-19-成都
前 言 在即将启动的第五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全面展开之际,中国图书馆学会在这里举办全国公共图书馆迎接第五次评估工作的辅导和培训班。在这之前,国家图书馆研究院副院长申小娟就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以下简称《评估标准》)的修订的思路、修订的原则和修订的重点,从体系设置到框架结构、从类名定位到分值的调整、从内容的删减到项目的增加与合并等都作了清晰的解读。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就图书馆评估工作的实务做了一个非常具有实际意义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培训。那么,下面我按照学会的要求,一是向大家介绍国外图书馆评估工作的情况,以此来开阔我们的视野,进一步提高我们对图书馆评估工作的认识,更好的迎接即将展开的第五次评估工作;二是结合前四次评估的实践,谈谈我对评估工作的理解和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评估对图书馆工作的实际意义和作用、如何贯彻落实评估工作、在实践中应该注意的几个环节以及评估给图书馆事业带来的效益等。
目 录 国外图书馆评估工作概况 一、图书馆评估的主体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三、评估结果的使用 对我国公共图书馆评估的认识和体会 一、理解评估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二、贯彻落实评估标准与指标 三、把握评估工作的方法与要点 四、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五、注意发挥评估结果的作用 六、评估工作的几点体会
国外图书馆评估工作概览 图书馆评估是根据特定标准对图书馆当前运行情况及其预期实现目标做出客观评价的过程,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图书馆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下面我运用国家图书馆研究院为我提供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些国外图书馆评估工作的情况。重点介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有代表性的图书馆评估标准。我想从国外图书馆评估的主体、评估的内容、评估结果的使用这三个方面简单的介绍以上国家的图书馆评估工作的情况。
一、国外图书馆评估的主体 目前,国外图书馆评估已经逐步由图书馆管理者和馆内业务人员主持的内部评估转向外部评估,评估主体趋于多元化,其中既有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业界专家,也有读者甚至咨询公司。采用这种多元的方法可以尽量避免单一主体评估时可能出现的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增强评估的客观性。 目前,国外常见的图书馆评估主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国外图书馆评估的主体 (一)政府管理部门 政府对各级各类图书馆进行评估,主要目的是帮助政府管理部门全面掌握图书馆行业的整体状况,为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例如:2001年~2004年,英国文化传媒与体育部主持在全国范围内对图书馆进行了评估; 2008年,韩国总统图书馆和信息政策委员会等多个部门联合开展图书馆评估; 美国有部分州的政府也有针对本州的公共图书馆进行评估。
一、国外图书馆评估的主体 (二)图书馆 图书馆本身为了能够系统的掌握自身运行的情况,并进而科学管理和规划业务工作,图书馆也经常自行开展评估。 如:《美国国会图书馆2011~2016年战略规划》中就提出了对用户需求与馆藏资源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评估的要求。
一、国外图书馆评估的主体 (三)独立第三方 为避免评估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一些国家通过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搜集、整理、发布各类图书馆的运作信息,并根据公认或自建的评估标准开展独立评估工作,评估结果通常也会向社会公开发布。美国国会图书馆曾经在1999年邀请美国全国研究理事会等机构组成国会图书馆战略评估委员会,研究分析未来十年信息技术对国会图书馆职能及核心程序运作的影响。
一、国外图书馆评估的主体 比较: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评估工作主要是以政府为主体,由政府的主管部门抽调业内的一些专家或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对公共图书馆进行评估。采取的方式是国家文化部负责副省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和少儿图书馆的评估;各省文化厅负责省内地市级和县区级图书馆的评估工作。 国家文化部也曾经探讨过关于评估主体的问题。我记得在第三次评估时国家文化部就让中国图书馆学会协助完成评估工祚。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图书馆的业务工作涉及许多方面,在评估中需要对这些内容通盘考虑、整体规划,全面系统地把握图书馆的各种相关信息,并根据图书馆当前运营的状况以及实现的预期目标的条件、行为、状态做出准确的判断。这些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一)馆舍建设 馆舍评估主要考查: 一是馆舍面积:通常要求图书馆根据服务人口数量来确定馆舍的面积。在馆舍面积此基础上,很多国家还规定了馆舍面积的最低控制指标。 案例一:日本《图书馆服务体系指标》规定,无论一个图书馆的服务人口低到什么程度,其总面积都不得低于1080m2。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比较:我国对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的评估是按照省、市、县(区)的图书馆级别来确定图书馆的面积进行评估。 比如:省级馆规定最高标准为35000平方米,最低标准为15000平方米。 馆舍的面积确定为定级的必备条件。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二是选址:在选址的问题上,国外图书馆主要是根据读者到达图书馆的时间及便利程度来评定,许多国家要求图书馆的选址符合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原则。 案例二:英国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规定,内伦敦区100%的家庭应在1英里(1.6公里)范围内到达图书馆,外伦敦区99%的家庭应在1英里范围内到达图书馆; 案例三:美国的《威斯康辛公共图书馆标准》规定,在城市内驾车15分钟应到达图书馆,乡村地区应在30分钟内到达图书馆。 (美国纽约皇后区有60多家图书馆、日本东京都内有100多家图书馆)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比较:我国《评估标准》没有评估图书馆的选址问题,这也是符合当前我国的国情。但在《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中规定:公共图书馆设置布局应遵循普遍均等的原则,选址要考虑服务半径、服务人口等因素,符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要求。但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很难达到这个要求,有很多新建的省馆都离市中心很远。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二)馆藏资源 对馆藏资源进行评估,主要是为了保证资金投入效益的最大化。评估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馆藏资源的规模、加工质量、利用情况等。 1. 馆藏资源规模 馆藏资源的规模评估主要以服务人口的数量为依据。 案例一:日本 《图书馆服务体系基准指标》规定,当服务人口数量在6900~18100人时,人均馆藏册数不得少于3.6册。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基于对知识更新需求的考虑,国外对馆藏资源评估也越来越重视资源的更新情况。 案例二:如《英国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规定,年均新购置文献量为216件/千人(平均0.2件/人),用于公共服务或可外借的成人用图书及其他资料的馆藏更新周期为6.7年。 比较:我国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标准也规定了相应的指标,如:中部地区示范区建设标准要求图书馆新增藏量0.03册/人;东部0.04册/人。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为了确保馆藏数量及其年更新率等指标的具体落实,馆藏资源评估标准中也对年度采购经费做出了规定。 案例三: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图书馆馆藏标准》中规定,馆藏预算应占全部经费预算的10%~20%; 案例四:美国《服务公众:伊利诺伊州公共图书馆标准》规定,图书馆经费至少要有12%用于购买馆藏资源。 比较:我国图书馆的文献购置费大都是以专项经费的方式下拨到图书馆。《评估标准》对图书馆新增藏量购置费的指标,也是以固定的数值进行评估,是按照不同级别馆所应达到的标准给出相应的分值。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2. 馆藏资源加工质量 馆藏资源的加工质量代表了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科学管理水平。 比如:在国际标准《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绩效指标》(ISO 11620)中,就建议对图书馆馆藏的题名检索能力、主题检索成功率、已加工的题名检索资源比例等指标进行评估。 比较:我国《评估标准》对书目数据的评估实际上就是评估书目数据的标准化的程度,书目数据加工质量好,标准化程度高,不仅涉及到资源管理的科学性问题,更重要的是读者的检索率,检索率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就高。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3. 馆藏资源利用情况 近年来,各国图书馆评估已经逐渐从考查“使用量”向考察“使用率”转变,更加重视馆藏资源的使用效率,包括人均使用率和馆藏流通率等。 案例一:澳大利亚的《超越优质服务: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标准与指南》中要求,公共图书馆的人均外借册数,最低应达到8.4册的基础目标,在此基础上,建议进一步达到10.3册的扩充目标。 案例二:美国《服务爱荷华:公共图书馆质量指标》中规定,年度人均馆藏流通率为年度总流通率(量?)除以服务区内人口数量的商数,共分三级:A级为14及以上,B级为8~13.9,C级为8以下。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三)读者服务 读者服务是各类图书馆评估工作中的核心内容, 包括:对服务能力、服务时间、服务设施、服务效率和服务效益等内容的评定。 1. 服务能力、服务时间 服务能力和服务时间是图书馆服务能力评估中的主要内容。服务时间是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是图书馆开展各项服务工作的时间保障。 案例一:英国《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中规定,图书馆每千人每年拥有的累计开放时间要达到128小时。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比较:《评估标准》每周开放时间为72小时为最高分值。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中规定的服务时间为:省级馆每周开馆时间不少于64小时,地级馆不少于60小时,县级馆不少于56小时,各级独立建制的少儿馆不少于35小时。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2、服务设施 服务设施是图书馆提供安全、平等、优质服务的物质保障。 案例一:澳大利亚《公众空间,新南威尔士州公共图书馆建筑指南2005》中规定,图书馆的楼梯要保证两级楼梯梯级之间不能有空隙,以防小孩跌落;阳台扶手要有足够高度;地板要防滑等等。为儿童和残疾人提供安全便利的服务设施也是各国图书馆评估指标中的重要内容。 案例二:美国《威斯康星州公共图书馆标准》中规定,图书馆要有为儿童和家庭使用的空间,并配有阅读材料、家具以及为儿童和残疾人设计的设施。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另外,各国在评估中还十分重视计算机设备的配置情况。 案例三:美国《威斯康星州公共图书馆标准》中规定,当服务人口低于2500时,每千人至少拥有2台计算机,用以检索图书馆目录、电子资源及上网。 比较:我国对计算机数量的评估仍然是按照图书馆的级别进行评估。省级馆最高要达到300台,还规定了提供读者使用的数量; 《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也是按照图书馆的规模确定计算机的数量。省级馆要达到100台以上,地级馆要达到60台以上,县级馆要达到30台以上。这些数量按照各级馆的实际数量相比要求的不高。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3. 服务效率 服务效率也是图书馆评估中的重要内容。比如:《IFLA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2010年)中要求,读者的信件和其他形式的问询应该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图书馆迅速和有礼貌的答复。 案例一:英国《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中对图书预约的满足时间做了明确规定:7天内可获取的比例为50%;15天内为70%;30天内为85%; 案例二:美国公共图书馆协会1982年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成效评估:规范化操作手册》则综合利用图书馆资料流通量、到访读者人数、参考咨询服务次数、图书馆资料递送率等标准评估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比较: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规定:闭架文献提供不超过30分钟,外围书库文献提供不超过2个工作日;文献提供响应的时间以收到读者文献请求至回复读者之间的时间计算,响应时间不超过2个工作日,并告知读者文献获取的具体时间。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4. 服务效益 服务效益是指图书馆服务对终端用户的影响效果,即对用户行为、态度、技能、知识或条件(状态/地位)的改变所作的评估。 案例一:英国英联邦大学与图书馆学会及图书馆与信息研究组在2003~2005年实施了“影响评估计划”,每所大学图书馆选择一项创新性服务,通过干预的方式研究该项服务对用户的学习、教学和研究产生的影响,研究范围主要集中于信息素养和电子资源的利用方面; 案例二:美国学术图书馆通过一定的评估工具,强调从信息获取、服务影响、图书馆整体环境、个人控制4个层面调查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感受和期望,以此评估图书馆的服务效益。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四)馆员队伍 图书馆员工的数量和素质对图书馆整体服务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员工的数量、学历水平、继续教育或培训时间等都是各国图书馆评估标准中的重要内容。 案例一:日本《公共图书馆设立及营运基准》中规定,当服务人口在100万以上时,图书馆专职人员不得低于25人; 案例二:英国的《威尔士全面、高效、现代化的公共图书馆——标准与引导》中要求,拥有正式资质的员工至少应占员工总数2%以上。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比较:我国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从员工的数量、学历、职称、继续教育培训等也确定了相应的指标。 《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中规定:人员数量应以所在区域服务人口委依据,每服务人口10000-25000人应配备1名工作人员,各级公共馆所需的人员数量的配备,还应兼顾服务时间、馆舍规模、馆藏资源数量、年度读者服务量等因素。
三、评估结果的使用 评估是规范图书馆业务流程、提升图书馆社会地位的有效手段,是图书馆宣传自我、争取财政支持、促进图书馆队伍建设、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评估结果的使用 (一)为客观评价图书馆提供科学依据 图书馆评估不仅有助于图书馆了解自身状况,而且也能为各图书馆之间的对比和定级提供依据。 《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绩效指标》(ISO 11620)是各类型图书馆绩效评估活动的参考标准,由该指标所获得的评估数据是各图书馆进行年度自我检测和横向比较的科学依据。
三、评估结果的使用 (二)促成近、远期发展规划的出台 通过图书馆评估,可以发现许多当前急需改进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图书馆未来发展,并形成相关的系列指标和规划。 案例一:2003~2004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政府文化与交流部对蒙特利尔辖区内的公共图书馆进行了评估,在查明服务对象以及服务水平状态后,于2004年11月出台了《2005~2015十年文化发展战略》,提出了发展公共图书馆网络的远期目标; 案例二:1999年,美国国会图书馆进行了信息技术战略评估,为该馆在未来十年应遵循的信息技术之路提出了战略性建议,形成了《21世纪国会图书馆数字战略》,为国会图书馆在网络、数据库、信息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指导。
三、评估结果的使用 (三)促进图书馆行业的整体发展 评估工作能够从思想上纠正人们对当前图书馆工作认识上的偏差,提高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对图书馆行业的重视,从而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案例一:韩国2008年展开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图书馆评估工作,形成了一系列业务准则和指标,其中以行业标准和政府法律法规形式存在的图书馆标准数量居多,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有力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根据韩国图书馆协会2010年度的统计报告,2008~2010年韩国公共图书馆发展迅速,图书馆总数从2008年的600家增加到703家;馆藏总量从5022万册增加到6256万册;预算从4178.5766亿韩元增涨到6059.7568亿韩元。
小结:国外图书馆评估对我们的思考 • 国外图书馆评估特别重视现实与未来发展的结合; • 国外图书馆特别重视办馆效益的评估; • 国外图书馆的评估是一项经常化、制度化、专题化的工作; • 国外图书馆特别注重评估结果的使用; • 我国的评估工作正在与国际接轨。
对我国公共图书馆评估的认识和体会 国家文化部从1994年开始实施对全国县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进行评估定级,至今已进行了四次,历时近20年。近20年间,我们目睹了、并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图书馆事业的大发展、大跨越。我们也经历了图书馆从传统到现代,从单一到多元,从随意化到规范化管理、从改革到创新等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评估定级对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制度化建设、规范化服务、程序化工作、科学化管理等都起到了约束、推动与引领的作用。对公共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办馆模式、办馆效益等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目 录 一、 理解评估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二、贯彻落实评估标准与指标 三、把握评估工作的方法与要点 四、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五、注意发挥评估结果的作用 六、评估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理解评估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要充分理解评估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要深刻理解《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的框架结构和指标体系
理解:评估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是对图书馆作用和效益的一种考核,是对图书馆当前运行情况及其预期实现目标的一种客观评价,它是促进图书馆事业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我体会评估的意义和作用有以下几点: • 对政府投入与效益的评估,实现政府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最大化; • 对图书馆功能作用的评估,确定图书馆在社会组织当中的地位; • 对图书馆运营能力的评估,促进图书馆各项工作管理的科学化; • 对图书馆各项工作的评估,加强业务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 对图书馆各种文化项目的评估,激发图书馆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理解:《评估标准》框架结构和指标体系 理解《评估标准》、掌握《评估标准》,是做好评估工作的前提,在准备评估工作中要做到四个认真: • 认真把握《评估标准》,掌握框架结构和指标体系; • 认真研读《评估标准》,深刻理解各项指标的涵义; • 认真琢磨《评估标准》,弄清每一个数据构成的因素; • 认真领会《评估标准》,制定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工作方案。
二、贯彻落实评估标准与指标 要将《评估标准》落实到各个部门 要将《评估指标》分解到各个岗位
贯彻:要把《评估标准》落实到各个部门 做好迎评工作,在充分理解评估意义和框架体系的基础之上,重要的是贯彻落实。比如:我们图书馆在每次迎评工作中都成立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体工作的策划、组织和协调;通过各种会议形式(班子会、馆务会、全馆大会、专题会等)进行全面的贯彻,在贯彻中将《评估标准》落实到各个部门。 贯彻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全馆上下明确意义、领会精神、掌握标准、统一认识,形成共识。只有形成共识才能步调一致,只有步调一致才能有效地落实评估工作。
贯彻:要把《评估指标》分解到各个岗位 《评估标准》涵盖了图书馆方方面面的工作,内容多,项目多,是一部框架结构完备,体系结构完整,能够衡量图书馆现阶段或一个时期内发展状况的准则。同时对图书馆行业的发展也起到导向和引领作用,进而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 例如: 本次的《评估标准》(以省级馆为例),它的结构框架分为七大部分,涉及到: 设施与设备、 经费与人员、文献资源 、 服务工作、协作协调、管理与表彰、重点文化工程 ;结构层次分为四个层级 :共有37个项目、101个子项目、17个要素。 各馆在贯彻的过程中要把把这些内容与指标进行分解、细化,然后落实到各个部门,分解到各个岗位。
三、把握评估工作的方法与要点 要把握评估工作的方法 要把握评估工作的要点
把握:要把握评估工作的方法 从前四次评估的实践来看,评估工作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 定性的评估方法 如: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参考咨询的质量评估等 • 定量的评估方法 如:馆舍面积、经费、读者流量、人员结构等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 如:图书馆的讲座、展览、读者活动等,既有量的要求,也有质的评估 • 实地考查(考察)的评估方法 如:阅读环境、文献排架、功能布局、工作秩序、馆员风貌等 • 问卷调查的评估方法 如:读者满意率、对领导班子的考核等
把握:要明确评估工作的要点 评估工作要注意对评估工作的要点的把握。 例如:第一次《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的要点是侧重于对硬件设施的评估上,主要是评估政府对图书馆的投入力度。后几次,逐渐的转向图书馆的科学化管理、运行机制、办馆理念、服务质量,活动创新等。 我们要特别关注本次评估标准的修订的重点。修订的重点应该是这次评估的要点。刘小琴司长在北京省级图书馆馆长培训班上讲了6个重点:
把握:要明确评估工作的要点 第一点,免费开放,免费开放的经费,并作为一级馆的必备条件; 第二点,解决地域差异的问题,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结合、人均指标和绝对指标的结合问题,采用四年平均值,体现图书馆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第三点,科学准确地确定了不同级别图书馆的分工和职能定位问题,特别强调了省级馆的龙头作用和中心馆的作用;
把握:要明确评估工作的要点 第四点,突出强化服务的考核,在《评估标准》的分值分配上,服务的分值比例最高; 第五点,重视几大重点文化工程项目的考核; 第六点,研读《评估标准》备注栏的解释和计算方法。 此外,还要关注的一点,各级图书馆进入等级的一些必备条件。 以上这些应该是我们在准备迎评工作中需要加强理解几个方面。
四、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做好各项评估的准备工作 要注意抓好评估工作中的几个环节
实施 :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做好评估准备工作 在前四次评估中,一般的情况下,各个图书馆都是按照下面的流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搭建组织机构;进行广泛动员 制定实施方案;细化责任分工 组织自检自评;研讨问题差距 制定整改措施;建立综合档案 迎接专家评估;评估结果使用
实施 :要注意抓好评估工作中的几个环节 评估作为一项阶段性工作,有一定的时间要求,专家组在一个馆只能停留2、3天,为了使专家组在评估时顺利进行工作,能够顺畅的了解全面情况, 为专家组提供一个全面、清晰、可信的档案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 汇报材料要简练突出重点; • 定量指标要掌握计算方法; • 定性指标要写好说明材料; • 各种表格设计要清晰明了; • 各项活动资料要完整齐备; • 各项档案整理要科学有序。
实施:汇报材料要简练突出重点 汇报是评估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要利用最短的时间、最精辟的语言、最清晰的思路向专家组汇报图书馆自上一届评估以来发展的状况,而且一定要把自己馆办馆的特点、优势,和其他馆不一样的地方,并且具有推广意义的工作作为重点汇报,并力求给专家评估组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第四次评估工作中,我们长春图书馆根据评估的要点和本馆的实际情况,在汇报中我们着重谈了制度建设、科学化管理、服务创新等。比如:在制度建设上,我们抓住了2007年我们馆作为市里绩效工资改革试点单位和2009年作为省里岗位定级试点单位,重点向专家组汇报了我们长春图书馆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些做法;在服务创新上,我们重点汇报了在政府没有投入资金的情况下,如何整合资源,创建自己的发展模式以及取得的成效等;在开展读者活动上,如何形成的几大品牌项目;在吸纳社会力量办馆方面,如何征集社会资源,补充和发展馆藏建设,等等。这些都给专家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专家反馈意见中,对这几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