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408 Views
综合题型. 题型一 代谢综合应用. 类型一 关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综合 【 例 1】 下图Ⅰ中放一盆正常生长的大豆,Ⅱ处为一 U 型管,Ⅲ处放一只健康的小白鼠, V 使装置中的空气以一定速度按箭头方向流动。根据装置图分析回答问题。. ⑴ 开关①打开,②③关闭,如果不给光照,装置内空气中 (物质)含量增加。 ⑵与⑴相同条件,给装置Ⅰ中的植物适量的水、矿质元素,同时给以适宜光照,一段时间后, B、D 两处的成分差别是 ⑶开关①关闭,②③打开,同样光照条件下,Ⅰ中生物叶肉细胞的 C 3 含量 ; C 5 含量 ; C 处液面 。(上升、下降)
E N D
综合题型 题型一 代谢综合应用 类型一 关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综合 【例1】下图Ⅰ中放一盆正常生长的大豆,Ⅱ处为一U型管,Ⅲ处放一只健康的小白鼠,V使装置中的空气以一定速度按箭头方向流动。根据装置图分析回答问题。
⑴开关①打开,②③关闭,如果不给光照,装置内空气中 (物质)含量增加。 • ⑵与⑴相同条件,给装置Ⅰ中的植物适量的水、矿质元素,同时给以适宜光照,一段时间后,B、D两处的成分差别是 • ⑶开关①关闭,②③打开,同样光照条件下,Ⅰ中生物叶肉细胞的C3含量;C5含量;C处液面。(上升、下降) • ⑷在⑶中条件下,Ⅰ中生物刚开始产生O2较多,但随时间延长,O2产生量越来越少,原因是 • 一段时间后,Ⅲ中的小白鼠体内(填物质的名称)将会略有积累。 CO2 B处O2多于D处,D处CO2多于B处 减少 增加 上升 装置中CO2量越来越 少,暗反应下降,导致ATP和NADPH积累,进而使光反应下降 乳酸
类型二 关于膜结构和功能的综合 【例2】 下图中图1是与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 蛋白有关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图2是与甲状腺细胞合成 分泌甲状腺球蛋白有关的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根据题意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状腺细胞内的I-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I-浓度,这表明完成a过程需要的条件是;若含有18O的氨基酸在b过程中产生了H218O,那么水中的18O来自于氨基酸的(填基团名称)。(1)甲状腺细胞内的I-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I-浓度,这表明完成a过程需要的条件是;若含有18O的氨基酸在b过程中产生了H218O,那么水中的18O来自于氨基酸的(填基团名称)。 (2)若把含有18O的氨基酸添加到甲状腺细胞内,则在图2中出现18O的部分依次是(填结构标号)。 (3)与完成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填结构标号);甲状腺球蛋白被分泌出细胞,与细胞膜的性有关。 (4)细胞内各种膜结构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碘离子的载体和能量 羧基 ①③②⑥⑧ ②③⑤ 流动
图2中可以直接转化的两种细胞器是[ ]和[ ];膜成分最接近的两种结构是[ ]和[ ]。 (5)请写出图2 ①中发生的缩合反应式。 (6)请写出图2 ⑤中发生的供能反应式。 (7)请写出图2 ⑦中发生的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关系式。 ③ 内质网 ② 高尔基体 ② 分泌小泡 高尔基体 ⑥ 2丙酮酸+6H2O+5O2 6CO2+10H2O+能量 酶 DNA DNA;DNA RNA
解法总结 生物膜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是高考综合命题的热点。复习时要将生物膜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1)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知识的归纳整合
(2)有关生物膜流动性特点的实例归纳 ①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②变形虫捕食和运动时伪足的形 成;③白细胞吞噬细菌;④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⑤动 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⑥胞吞与胞吐;⑦细胞 杂交时的细胞融合(如杂交瘤细胞的融合)。 类型三 关于植物代谢的综合 【例3】 某实验小组用小球藻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他们将一定量的小球藻浸入适宜且相同温度的培养液的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台灯可改变光源与试管的距离;CO2浓度分别设置为0.03%和0.05%,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1、曲线2(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C、D两点的光合速率,可见限制D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EF段不再成为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若C处突然关闭台灯,叶绿体中C3含量将如何变化?。(1)比较C、D两点的光合速率,可见限制D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EF段不再成为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若C处突然关闭台灯,叶绿体中C3含量将如何变化?。 (2)F点的含义是。 若用缺镁培养液培养小球藻,其他条件不变,F点应向移。 CO2浓度 CO2浓度 增加 该光照强时小球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左
(3)该小组又做了探究小球藻最适生长温度的预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 请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进一步的探究实验: 材料用具:小球藻若干、大试管若干、含CO2缓冲液的培养液、水浴锅(控制温度)、量筒等。 该实验应控制好的两个主要无关变量是: ①; ② 相同光照时间和距离 小球藻的数量相同
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分组控制温度, (温度梯度差为1℃)。 第三步:光照6 h后测定O2的释放量。 将等量的含有足量CO2缓冲液的培养液装入试管,数量相同的小球藻浸入试管中,分别放入5个水浴锅中 使其依次为38℃、39℃、40℃、41℃、42℃(可以适当增加温度梯度),并分别编号为1~5号
解法总结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结合的计算 在光照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时,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实测的氧气释放量+呼吸作用耗氧量;光合作用实际二氧化碳消耗量=实测的二氧化碳消耗量+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糖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1)进行与光合作用强度有关的计算时,关键是要分清坐 标图中光合作用强度是净光合强度(实际测得的光合强 度)还是总光合强度。若为净光合强
度,则在光照强度或CO2浓度为零时其值为负值(此值为呼吸作用吸收O2的量或放出CO2的量或消耗有机物的量),如下图中的图A所示;若为总光合强度,则在光照强度为零或CO2浓度为零时,其值为零,如图B所示。度,则在光照强度或CO2浓度为零时其值为负值(此值为呼吸作用吸收O2的量或放出CO2的量或消耗有机物的量),如下图中的图A所示;若为总光合强度,则在光照强度为零或CO2浓度为零时,其值为零,如图B所示。 (2)要注意题目中的表述,如果题目中告诉我们图中数据是实际测得的,那么不论什么情况都应按净光合强度计算,同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类型四 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与癌变的综合 【例4】 下图是某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概念图,据图回答: (1)图A表示过程,图B表示细胞分化过程。图C处于有丝分裂的期。 (2)图B中b、c、d、e具有相同的, 由许多相同 的b共同组成的结构叫。 细胞增殖 后 遗传物质 组织
(3)若a为植物细胞,而d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完整(3)若a为植物细胞,而d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完整 植物体,则说明d具有。 (4)图C中细胞有条染色体,①和⑤两条染色体是经 过分裂间期形成的。 (5)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高度分化的动物细 胞分化潜能变小,它的全能性受到限制,但它的细胞核仍 具有全能性。请用性成熟的小鼠做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 验方案证明上述说法。实验的大体思路是。 (6)在探索细胞衰老原因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衰老 动物体内细胞分裂速度明显减慢,但把衰老的体内细胞移 植到幼龄动物体内,则这些细胞分裂次数增 全能性 8 复制 先把完整的小鼠体细胞单独培养,证明高度分化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再把体细胞的细胞核导入去核的小鼠卵细胞中,看重组细胞是否能最终发育为小鼠
加。科学家用近交系小鼠进行皮肤移植实验,将小鼠加。科学家用近交系小鼠进行皮肤移植实验,将小鼠 的皮肤移植到F1代身上,当F1变老时,又移植到F2代 身上,这样进行了一系列的移植,结果移植的皮肤细 胞可生存7~8年,远远超过了原来供体的寿命。该实 验的目的是, 该实验能够说明。 研究引起细胞衰老的原因是细胞本身还是体内环境的恶化 细胞的衰老受体内环境因素的影响
1.下图中的甲、乙分别表示高等植物细胞和高等动物1.下图中的甲、乙分别表示高等植物细胞和高等动物 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丙表示细胞膜结构。请据图 回答:
(1)图中[2]、[5]、[6]、[10]、[11]等结构(1)图中[2]、[5]、[6]、[10]、[11]等结构 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系统,其中结构[2]在细胞与 环境之间进行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 (2)与细胞中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填 编号)。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填编号)。 生物膜 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内质网 11 [5][12] [4][5][12]
(3)若对核糖体中氨基酸用3H进行标记,在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中,放射性物质在细胞结构间依次出现的顺序是(用编号和箭头表示)。(3)若对核糖体中氨基酸用3H进行标记,在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中,放射性物质在细胞结构间依次出现的顺序是(用编号和箭头表示)。 (4)许多新鲜水果在去皮后,表面鲜嫩的果肉很快就会变成暗褐色,请你对这一现象作出解释。(果肉细胞中含有酚类物质和酚氧化酶) 。 (5)若图丙表示正常人的细胞膜,癌细胞的细胞膜与其相比,含量减少的是图中的[ ]。 (6)如果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则图丙中物质的运输将受阻。 [11]→[6]→[14]→[2] 当水果组织被破坏后氧就大量进入,酚氧化酶催化 水果中的酚类物质和氧反应造成氧化产物积累,导致果 肉变成暗褐色 糖蛋白 ① b
(7)若图丙表示某一神经元的细胞膜,在神经元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后,该部位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是;此时b物质可用来表示。(7)若图丙表示某一神经元的细胞膜,在神经元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后,该部位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是;此时b物质可用来表示。 (8)动物细胞吸水膨胀后,的厚度将变小,这说明该结构具有。 (9)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Na+ 细胞膜 一定的流动性 选择透过
2.绿色植物细胞内的部分代谢活动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a、b、c表示不同的细胞器,①~⑤表示不同的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2.绿色植物细胞内的部分代谢活动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a、b、c表示不同的细胞器,①~⑤表示不同的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物质或结构的名称是:②;③;c。 O2 CO2 线粒体
(2)d过程在外界溶液水势(填“>”、“<”或“=”)细胞水势时进行。(2)d过程在外界溶液水势(填“>”、“<”或“=”)细胞水势时进行。 (3)若细胞吸收K+,需要相应的载体和[ ]。 (4)除图中表示出来的外,还可以促使发生在[b] 中的生理过程正常进行的非生物因素有等 (5)某实验条件下,测得一定数量的该细胞光照10小 时释放氧气640 mg,黑暗5小时释放二氧化碳220 mg, 那么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的量应为mg。 > ⑤ ATP 叶绿体 温度 90
4.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回答:4.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回答: (1)在图二乙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
(2)在图二甲点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中的哪些过程?(用图中字母表示)。图二中乙~丙段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2)在图二甲点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中的哪些过程?(用图中字母表示)。图二中乙~丙段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3)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 (4)写出图一细胞中可能形成CO2的反应式: 。 解析 抓住图二甲点只进行细胞呼吸,甲→乙段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强度,乙点二者相等,乙→丁段光合作用随光照增强而逐渐增强;关于实验,注意种子呼吸作用的强弱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答案 (1)由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 (2)afgh 光照强度 (3)升高 (4)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量 酶 酶 5.癌症是威胁人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癌细胞的特点之一是无限增殖。研究发现,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受某调控基因的控制。为探究该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质中还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研究者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设计。请根据实验设计的思路,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准备: ①配制动物细胞培养液:在动物血清中添加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 ②制备单个细胞:动物组织靠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紧密黏连,因此可以用分别处理宫颈癌组织和小鼠肝组织,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 (2)实验方案: ①分别使单个癌细胞和单个肝细胞核质分离,将癌细
胞核和肝细胞质形成重组细胞甲,将癌细胞质和肝细胞核形成重组细胞乙。胞核和肝细胞质形成重组细胞甲,将癌细胞质和肝细胞核形成重组细胞乙。 ②取两个培养瓶分别编号为甲、乙(与重组细胞甲、乙对应),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 ③。 ④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甲、乙两瓶中的细胞形态。 (3)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 ②。 ③。
④若甲、乙两瓶中细胞均没有明显癌变特征变化,则无法确定基因所在位置而需要进一步实验,但可推断该调控基因的表达需要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共同参与。④若甲、乙两瓶中细胞均没有明显癌变特征变化,则无法确定基因所在位置而需要进一步实验,但可推断该调控基因的表达需要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共同参与。 (4)问题分析: ①在显微镜下鉴别细胞癌变的主要依据是。 ②如果细胞培养液中缺少氨基酸,细胞一般会停留在细胞周期的。 ③假定细胞的染色体数是10,将细胞放入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培养,请推测其中一个细胞进行3次分裂后,将有个细胞的染色体被3H标记。 ④癌细胞还具有无限增殖的特征。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制成涂片,观察视野中共有100个癌细胞,
经24 h培养后,将培养液稀释100倍后再取一滴制成涂片,观察视野中共有16个癌细胞,此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h 。 解析 (1)既然“动物组织靠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 紧密黏连”,则“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需要用蛋白酶 处理。(2)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 则。(3)预期结果要分别从调控癌变的基因存在于 细胞核、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进行考虑。 (4)①细胞癌变的特征较多,“显微镜下鉴别细胞癌 变的主要依据”要从可观察的角度考虑。②“如果细胞 培养液中缺少氨基酸”,会影响细胞中的蛋白质合 成,需要从细胞周期各时期的特点来解答。③1个细
胞进行3次分裂后,将形成8个子细胞,按照DNA复制原理,8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会被3H标记。题干中的“假定细胞的染色体数是10”纯属干扰信息。④稀释100倍后发现有16个癌细胞,说明培养24 h后,一滴培养液中癌细胞共有1 600个,为原来的16倍,即2N=16,N=4,可推断出24 h之内,癌细胞进行了4次分裂,即此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6 h。 答案 (1)②蛋白酶(或组织蛋白酶、胰蛋白酶、活性蛋白酶等) (2)③取等量重组细胞甲和重组细胞乙,分别加入甲、乙两个培养瓶中,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细胞培养 (3)①若只有甲瓶中细胞发生明显癌变特征变化,则说明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
②若只有乙瓶中细胞发生明显癌变特征变化,则说明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质中 ③若甲、乙两瓶中细胞形态均发生明显癌变特征变化,则说明调控基因可能同时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4)①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大量细胞处于分裂状态 ②分裂间 ③ 8 ④ 6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