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462 Views
98303006 蘇愛婷 98353008 張育銘. 研究主張 理論背景 實驗 實證 研究貢獻 潛在缺失. 當消費者從事 trade-in 交易時,他們特別在意舊商品的價值而非新商品的價格。 在和單買一個新商品的消費者比較時, trade-in consumer 會願意付較多錢買新產品。. 當顧客從事 trade-in 交易會涉及心理計量 (mental accounting) 感覺舊商品的價值較重要,所以會花較多時間在價格協商上。 在相對的,就會花較少時間在新商品的協商上,而願意忍受較高價格。. 顧客買商品時即開啟心理計量。 顧客賣商品時即結束心理計量。
E N D
98303006 蘇愛婷 98353008 張育銘
研究主張 • 理論背景 • 實驗 • 實證 • 研究貢獻 • 潛在缺失
當消費者從事trade-in交易時,他們特別在意舊商品的價值而非新商品的價格。當消費者從事trade-in交易時,他們特別在意舊商品的價值而非新商品的價格。 • 在和單買一個新商品的消費者比較時,trade-in consumer會願意付較多錢買新產品。
當顧客從事trade-in交易會涉及心理計量(mental accounting) • 感覺舊商品的價值較重要,所以會花較多時間在價格協商上。 • 在相對的,就會花較少時間在新商品的協商上,而願意忍受較高價格。
顧客買商品時即開啟心理計量。 • 顧客賣商品時即結束心理計量。 • 結束心理計量比開啟心理計量來的重要。 • 顧客避免痛苦損失發生 (painful cost)。
當任務越重要,人會越努力,投入更多資源。 • 追求較好的心理計量結果,能容忍較高的新品價格。
廠商通常將價格分成兩部分: 基本價(資訊多且價格高)+運費手續費。 • 例如: Ebay拍賣
H1a:trade-in消費者會願意接受與單賣舊產 品時可相比較的舊產品價格。 H1b:trade-in消費者會願付比單買新產品 時還高的新產品價格。 H2:對於新產品交易所意識到的重要性會 影響H1b的假設。
在Trade-in下,參與者會覺得舊車交易比新車交易還重要。在Trade-in下,參與者會覺得舊車交易比新車交易還重要。 (t(14)=-3.37,p<0.01)
可能是因為心理計量原則: • 參與者在Trade-in和單賣的情境下都覺得賣車很重要,所以此兩情況的願接受價格差不多。 • 在Trade-in情況下買新車會比單買的情況還不重要,故會顯示較高的願付新車價格。
操縱參與者對Trade-in交易所知覺到的重要性 • 檢驗所得效果是否為影響因素 與單買的消費者相比,Trade-in消費者會有較多的現金,所以可能會願意付更多錢買新產品。
當人們知覺到Trade-in非常重要時,預期的效果就會顯露。(Trade-in會比單買時願付更多新產品價格)當人們知覺到Trade-in非常重要時,預期的效果就會顯露。(Trade-in會比單買時願付更多新產品價格) • 當Trade-in被視為是不重要的,該效果就不會產生。 • 在控制所得水準後的結果與實驗一相同,顯示此效果非所得效果所造成。
H3:當控制了NetOutcome,Trade-in消費者 在獲利於舊產品但損失於新產品時,應 該會比反過來更快樂。
對象:122位大學生 參與者須在以下任一情境中回答A和B哪個比較快樂 (級數: 1 = A比B快樂很多, 4 =A和B一樣快樂,7 =B比A快樂很多)
Set1~3 :參與者覺得B比A還快樂 Set4 、5 :參與者覺得A在Set4比在Set5還快樂
Trade-in消費者會在獲利於舊產品但損失於新產品時,感到比較開心。Trade-in消費者會在獲利於舊產品但損失於新產品時,感到比較開心。 • 參與者會較注意舊車價格,因為在Outcome中舊車價格的差異性較新車價格的差異性還大。
檢驗銷售員與消費者在trade-in下的認知差異。 • 銷售員的唯一目的是使利潤達到最大,若參與者從銷售員的角度去想,之前的效果應該不會出現。
對象: 83位大學生 參與者須從銷售員的角度思考 (1) 哪個Option會讓你覺得較快樂? (2) 哪個Option會使消費者覺得較快樂? (1= Option1,4=沒有差別,7= Option2)
以銷售員的角度思考,(1)和(2)兩個的級數與”4”是沒有顯著差異的(M = 3.94, p > .56) • 以消費者的角度思考,Option1下的消費者是比較快樂的(M =2.77; t(82) = –6.83, p < .001) • 消費者對於Trade-in價值的想法與消費者的快樂度有顯著關係(r = –.62, p < .001),與銷售員的快樂程度無關(ps > .59) • 銷售員的想法與消費者或銷售員的快樂程度無關(ps >.29)
參與者分別從銷售員和消費者的角度思考,所顯現的結果並不一樣。參與者分別從銷售員和消費者的角度思考,所顯現的結果並不一樣。 • 銷售員並不在乎Trade-in價格上的配置。
消費者如果先被教育有關trade-in過程的認知,是否能避免付較高的新產品價格。消費者如果先被教育有關trade-in過程的認知,是否能避免付較高的新產品價格。 • 若trade-in消費者可以將注意力分別專注於個別的交易(trade-in和新產品交易),也許能夠成功協商到較低的新產品價格,亦為知覺到新產品交易跟單獨買時一樣重要。
對象: 66位學生 • 三個情境: 1.單買 2.Trade-in 3.Trade-in,但參與者被明確告知將trade-in和 新產品交易視為兩個分開的交易來處理。 • 參與者估計最低願接受的舊車價格與最高願付的新車價格。
當Trade-in消費者將兩個交易視為分開時, 就能避免付較高的新產品價格, 但現實中很難執行。 • 更實際方法為,消費者分別與不同的商家從事賣和買的交易。
由Power Information Network蒐集加州地區汽車銷售商的交易數據。 • 時間:1997/1~2003/3 • 以現金交易,及非租賃契約、也非賒銷。
目標在於測驗Trade-in consumer在與單買新車情況相比,是否會有較高願付價格? • 簡單回歸 • 虛擬變數:1是Trade-in;0是非Trade-in • 應變數:新車價格
P:調整價格 • λ:Trade-in是否影響最終新車價格。 • TradeIn :虛擬變數1或0 • Xi :顧客特徵(性別、所得、教育水準、 職業、種族、不動產) • Xj :控制變因:存貨程度 • Uj :車子的固定變數
λ>0:假說成立 • 結果支持H1b假設,λ>0且顯著 • 即Trade-in consumer和非Trade-in consumer相比是付較高價格。
Trade-in consumer會較關心Trade-in 所獲得的舊商品價值而不是新商品價格,結果對新產品會有較高的願付價格。 • 提供Trade-in consumer重要的心理層面見解。 • 應用:由實例解說當消費者將Trade-in 之新舊商品買賣交易分開,可避免付較高的新品價格。
忽略現實生活中議價的過程。 • 當消費者覺得舊商品較不重要時,Trade-in consumer即不再付較高新品價格。造成不重要的原因。 • 汽車實證中, • 缺乏單賣時的價格資訊,無法比較單賣價格和Trade-in舊車賣價。 • 缺乏私下賣舊車的資訊還有交易成本,無法比較Trade-in consumer和單買新車但私底下出售舊車的價格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