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344 Views
用 推拿 应对 宝宝 发烧. 如何孕育健康宝宝:陈鑫. 小儿推拿 — 绿色疗法. 小儿推拿历史 小儿推拿作用 适用调理范围 小儿推拿穴位 优宝成功案例 小儿推拿宝宝发烧 秋冬日常保健 答疑 & 示范. 小儿推拿历史. 小儿推拿是 运用一定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的特定穴位 ,使经络畅通、气血流畅、以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病防病的一种方法, 推拿是古老的中医外治法,远在两千多年春秋战国时期, 推拿疗法就广泛被应用,由于推拿具有无痛苦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在小儿疾病防治上更有优势。
E N D
用推拿应对宝宝发烧 如何孕育健康宝宝:陈鑫
小儿推拿—绿色疗法 • 小儿推拿历史 • 小儿推拿作用 • 适用调理范围 • 小儿推拿穴位 • 优宝成功案例 • 小儿推拿宝宝发烧 • 秋冬日常保健 • 答疑&示范
小儿推拿历史 • 小儿推拿是运用一定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的特定穴位,使经络畅通、气血流畅、以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病防病的一种方法,推拿是古老的中医外治法,远在两千多年春秋战国时期,推拿疗法就广泛被应用,由于推拿具有无痛苦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在小儿疾病防治上更有优势。 • 汉朝《五十二方》里第一次提到了小儿推拿《千金药方》记载了运用膏摩避风寒的小儿保健护理方法,到十六世纪末,四明陈氏在前人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小儿推拿做了总结,写成了中国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保婴神术》,又称《小儿按摩经》被收录在《针灸大成》中,从次,小儿推拿作为独立一科,为儿童疾病防治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小儿推拿—让宝贝更聪明 每个宝贝后背有三个关,从下到上依次是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只有运用捏脊,按揉打开这三关,补脑增智,提高免疫力,促进小儿发育、、、 小儿推拿—让宝贝远离体质病 在孩子出生后两年内,要经历一个天人相合的磨合期,中医称“蒸变”,要特别加强护理。护理不周孩子就会形成不同体质,孩子差不多四个月时,小肠经发育,孩子容易出汗和微惊,如果误当缺钙而天天吃钙片,以后就会经常心慌,胸闷。在孩子差不多8个月时,大肠经发育,孩子容易发热出汗,这时错误的给予抗生素治疗,以后孩子会经常咳嗽、哮喘等。其实遇到这种情况,只要在孩子手上调调大肠经、小肠经就会安全度过,也不会烙下爱生病的体质。 小儿推拿作用
优点 • 不吃药不打针不输液,无毒副作用 • 见效快、疗效高 • 调理去根,不易复发 • 不受痛苦,易于接受 • 预防保健,适于家庭
调理范围 优宝健康最擅长: 湿疹 咳嗽 发烧 腹泻 鼻炎 厌食 疱疹性咽颊炎 腺样体肥大
小儿推拿穴位 • 很多人认为:成人做做推拿按摩,小孩不能做。其实小儿推拿自古就是中医外治法。区别是手法、推拿时间、推拿穴位不同-------- • 三岁以下小儿只要推揉双手上穴位,就可解决常见问题,既安全又易操作;三岁以上儿童加头、面、胸、背部特效穴位;六岁以上儿童加用脏腑调理手法。 小儿双手藏百药 用穴就是用药
成功案例---湿疹 亦琛五个月 湿疹史四个月 涂药膏反复发作 睡卧不宁 推拿前 第六天 十天痊愈
成功案例—哮喘 牛牛:男孩,五岁,哮喘史三年,遇冷加剧,面色白,舌苔黄厚,两肺喘息声粗,呼多吸少,喘气困难,手心干,输液加重!坐不直。 推拿:平肝、清肺、清胃多、补脾、清天河、八卦、分阴阳,分阳少分阴、分阳、和阴阳,清大肠,二马、外劳,三关。腹部关元振腹,后背多分推肩胛骨,最后给他柔性正骨,教他回家食疗和做床边操、艾灸,四次一点也不喘了!后面让他来做伏天推拿保健调理加中药调理
小儿推拿宝宝发烧 • 孩子发烧意味着什么? • 孩子发烧后家长最希望什么? • 妈妈在家如何应对发烧? • 小儿推拿发烧手法
孩子发烧意味着什么? 身体受到伤害 1、孩子发烧是因为身体受到了病菌的侵害,免疫机能抵抗产生体温升高,如果孩子受到侵害却不发烧,那才是问题! 孩子从母体出生是不带任何病菌的,生病是必然现象,一定要通过生病免疫力才会提高,长大后才不会容易生病。 2、孩子一发烧家长往往慌了神,焦虑上火,去医院验血,其实这是个完全错误的做法。 • 发烧了马上验血,往往不准确,因为发烧没多久,身体还没做出充分反应,验血根本查不出来什么 • 所有的化验都是体外化验,跟人体内的差别很大,只能作为辅助作用。 3、人体最高的耐受温度为40.6~41.4℃,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41℃,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常导致休克以严重并发症。体温高达43℃则很少存活。发热对人体有利也有害。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 发热促进疾病的痊愈。而且发热也是疾病的一个标志,因此,体温不太高时,可通过多喝水来减少发热带来的不适感。
发烧原因 • 西医:感染(包括各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其次是结缔组织病(即胶原病)、恶性肿瘤等 • 中医:外感风寒、风热之邪,阴虚,气虚,食滞,惊吓
孩子发烧了妈妈应该怎样做? • 这时妈妈应仔细回忆发病过程,不要自己没搞清楚着急忙慌,其实一般情况只要孩子生出来没什么重大疾病,发烧就不必惊慌失措,有很多来找我推拿家长是外国人或国外生活过,说国外发烧、咳嗽都不算急诊。有些来推拿家长一看孩子烧退了很高兴,但是接下来咳嗽就不高兴了,认为是推拿越推越厉害,其实这是疾病变化趋势,如果先发烧,然后咳嗽其实是好转,而不是加重。 • 妈妈在家里熬绿豆青或三豆饮给孩子喝。 • 然后物理降温,如图 • 妈妈简单手法外感发热 • 1、轻的(37.5-38.4度) • 平肝清肺10分钟,天河水15分钟。 • 2、发热(38.5-39度) • 平肝清肺十分钟,退六腑,提捏大椎,掐五指节
发烧分类与推拿处方1 • 1、外感风寒 • (1)风寒证 • 症状:发热、恶寒重,无汗,鼻塞。咳嗽,脉浮紧。 • 治则:解表散寒退热 • 处方:清天河,分阳,补肾阳,关三腑一,一窝蜂,平肝、清心、清肺,顺内八卦,两扇门,外劳宫。 • (2)风热证 • 症状:发热、恶风,有汗或无汗,伴流浊涕,鼻塞,咳嗽,脉浮紧。 • 治则:解表祛风清热 • 处方:取天河,分阴,补肾阴,腑三关一,逆运八卦,平肝,清肺,一窝蜂,两扇门,清心,内劳宫。
发烧分类与推拿处方2 • 2、阴虚发热 • 症状:午后或入夜低热,伴有颧红,盗汗,口干,五心烦热,便秘,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 治则:滋阴降火清热 • 处方:取天河,分阴,补肾阴,关三腑一,逆运八卦,揉总筋,平肝,清肺,清心,运水入土,搓百会,倒捏脊。
发烧分类与推拿处方3 • 3、气虚发热 • 症状:早上或入夜发热,伴有气短,懒言,疲乏无力,饮食欠佳,甚者可致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结。 • 治则:益气、健脾、退热 • 处方:清天河,分阳,补肾阳,关三腑一,顺运八卦,运水入土,平肝,清肺,清补心,清补肺,倒捏脊,搓百会。
发烧分类与推拿处方4 • 4、惊吓发热 • 症状:高热,伴有气短不退(体温一般在39.5-41度之间),惊恐不安,神识昏迷,伴呕吐,腹痛,上午轻,下午、夜间重,耳冷或热,脉弦如豆,第二掌骨侧神门脉搏动明显。 • 治则:安神镇惊,滋阴退热或助阳退热 • 处方:补肾阳三关,二马,顺运八卦,平肝,清补肺,补脾,清补心,正捏脊,搓百会。
发烧准则 • 心慌场景一:孩子一发烧全家着急上火许多新手父母由于经验不足,一遇到孩子发烧就非常紧张,生怕孩子会因发烧有什么闪失,担心物理降温不管用,又怕上医院打点滴对身体不好,总之一讲到发烧就如临大敌。解答:发烧不是一种病,而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孩子发热涉及到200多种疾病,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发热最常见疾病之一。家长要摆正一个观念,发烧并不完全是坏事。首先,发热是机体对致热源产生的一种防御反应,属于正常的免疫反应;其次,发热可以抑制某些致病因子的生长和致病能力,在正常体温一些病原菌能正常生长,但在稍高的温度条件下,一些致病菌的酶可能会失活。第三,孩子出现发热症状,可让一些忙碌或粗心家长发现自己小孩生病了,能引起家长重视,有利于及时诊治。一句话准则:孩子发烧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机体对致热源产生的一种防御反应。心慌场景二:用了退烧药或者推拿没效果一般来说,很多家长都会在孩子体温到达38.5℃以上时使用推拿或者退烧药,但是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在使用退烧药之后并没有明显退烧。解答:孩子发热建议首先采取物理降温,在物理降温后体温仍然在38.5℃以上可以使用小儿推拿 (家长如果给孩子服药时务必遵循以下四点:1.参照药物说明书上要求的剂量、服药频率和间隔时间进行服药;2.同时可辅以物理降温;3.不应超剂量服用;4.无需交替使用不同品牌的退热药。)此外,孩子推拿后并不会立即退热,一般30分钟后才开始出汗退热,要注意在推拿10分钟后多给孩子喝水,有利于补充水分,发汗退烧。一句话准则:孩子推拿要参考体质。心慌场景三:看医生吃药后又反复发烧上午才去医院看过医生,也已经吃了退烧药,结果到了晚上孩子又开始发烧,病情似乎反反复复,为什么孩子会退了烧又再烧呢?解答:疾病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使用退烧药可以减轻持续发热给人体带来的不适感甚至减少高热惊厥的发生,属于一个治标的过程,只要病因未完全控制,发热就会继续。因此,使用退烧药过后,一般4~6小时或8~12会再度发热。我们衡量退烧有没有效果,不能以孩子会不会再次发烧为依据,看热峰的高度和热峰的间隔时间会客观一些。所谓热峰的高度,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比如今天孩子发烧最高温度是40℃,明天发烧的最高温度是38~39℃,这就说明热峰高度在降低,推拿是有效的。 而热峰的间隔时间,可以理解为:原本需要4~6小时吃一次退烧药,慢慢地需要8~12小时才吃一次退烧药,这说明热峰间隔时间在延长,药物是有效的,病情也相应地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时可以继续用药观察。只要孩子的病情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不建议频繁上医院看医生,发烧期间好好休息比路上折腾更有利于恢复。一句话准则:退烧药只能临时退烧,评价治疗效果要看热峰高度和热峰间隔时间。心慌场景四:体温一有小波动就紧张有些家长非常关注孩子体温,孩子体温上下波动都牵扯到家长每一根神经,害怕一个不留神孩子会烧坏了脑子,要用耳温枪、额温枪、水银温度计统统测量过才安心。解答:婴幼儿的体温出现波动是非常正常的,比如一天里凌晨体温最低,傍晚体温最高,而一些其他因素比如衣着过多、体力运动、进食、哭闹等体温也会升高。一般来说,36~37.4℃是正常体温,37.5~38.5℃属于低热,38.6~38.9℃属于中度热,39~40℃属于高热,40℃以上属于超高热。虽然医学上会用体温来划分发热程度,但并不表示体温跟病情有完全对应的关系,并不是说体温越高病情越重,也不是说只要体温不高病情就不严重。家长不宜只关注体温,更不能过度关注体温,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或精神状态比频繁量体温更加重要。如果孩子体温39℃但精神状态很好可以继续观察,如果孩子发烧只有38℃但精神状态很差或烦躁不安、嗜睡那么就要引起重视。通常低于41℃的发热不会造成脑损伤,除非发热是由脑部疾病引起的,比如脑膜炎。在这里特别提醒一下,患有严重感染性疾病的婴儿可能表现为低体温而非发热。
秋冬家庭日常保健简单手法 • 擦工字背 • 捏脊
答疑&示范 • 联系电话:18658886312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