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 likes | 1.09k Views
第 2 章 气体吸收. 2.1 概述 2.1.1 吸收过程的基本应用. ( 1 )吸收 : 是将气体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予以分离的单元操作。. ( 2 )应用: ● 产品制备:如硝酸、盐酸的制备 ● 回收有用物质: 尾气中 NH 3 、 CO 2 等的回收 ; ● 净化气体: 原料气净化; 排放尾气净化; 气体产品的精制。. ( 3 )典型的 工业吸收过程 : 烟道气中 SO 2 的吸收:. ( 4 )几个名词 吸收剂 :吸收过程中所用的溶剂;
E N D
2.1 概述 2.1.1 吸收过程的基本应用 (1)吸收:是将气体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予以分离的单元操作。 (2)应用: ●产品制备:如硝酸、盐酸的制备 ●回收有用物质:尾气中NH3、CO2等的回收; ● 净化气体: 原料气净化; 排放尾气净化; 气体产品的精制。 (3)典型的工业吸收过程: 烟道气中SO2的吸收:
(4)几个名词 吸收剂:吸收过程中所用的溶剂; 溶质:混合气体中能显著被吸收剂吸收的组分 ; 惰性组分:不能被吸收剂吸收的组分; 富液 :含有较高溶质浓度的吸收剂; 贫液:从富液中将溶质分离出来后得到的吸收剂。
吸收过程 液相主体 气相主体 吸收及解析传质方向 解吸过程 2.1.2 吸收过程的基本原理 依据: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的差异。 吸收过程: (1)溶质从气相主体传递到相界面; (2)在相界面上溶质溶解到液相表面; (3)溶质从相界面传递到液相主体。
实质: 吸收过程— 溶质由气相到液相的质量传递过程; 解吸过程— 溶质由液相到气相的质量传递过程。 2.1.3 吸收过程的分类 (1) 物理吸收与化学吸收(依有无化学反应); (2) 单组分吸收与多组分吸收(依吸收组分数); (3)等温吸收与非等温吸收(依温度是否变化); (4)低浓度气体吸收与高浓度气体吸收。
2.1.4 吸收过程的基本流程 净化气 贫液 净化气 吸收剂1 吸收剂2 混合气体 吸收塔2 吸收塔1 富液 混合气 一步吸收流程 去解吸塔 两步吸收流程 去解吸塔 (1)一步吸收流程和两步吸收流程 (选用吸收剂的数目) 一步吸收流程:仅用一种吸收剂 两步吸收流程:使用两种吸收剂
混合气体 净化气 贫液 贫液 净化气 混合气体 富液 富液 逆流 并流 (2)单塔流程和多塔流程 (所用的塔设备数) (3)逆流吸收流程和并流吸收流程(塔内气液流向) 逆流和并流吸收过程
净化气 贫液 混合气体 去解吸 富液 部分溶剂循环流程 (4)部分溶剂循环流程
2.1.5 对吸收剂的基本要求 (1)吸收剂的选择原则 ◇ 对溶质的溶解度要大; ◇ 对溶质有较高的选择性; ◇ 不易挥发; ◇ 较低的粘度,不易起泡; ◇ 解吸性能好,便于再生; ◇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无毒、无易燃易爆等; ◇ 廉价、易得。 (2)吸收操作条件的确定 ◇ 吸收剂用量; ◇ 操作温度; ◇ 操作压力。
筛板(Sieve Trays) 浮阀塔板(Valve Trays) 泡罩塔板Bubble Cap Trays 级式接触:气、液两相逐级接触传质
连续接触(也称微分接触):气、液两相的浓度呈连续变化。连续接触(也称微分接触):气、液两相的浓度呈连续变化。
2.2 相际间的质量传递 气相 液相 2.2.1 气液相平衡 (1)气液相平衡 单组份的物理吸收平衡 :F=C-φ+2=3-2+2=3。 在温度、总压一定时,F=1,有: Pe-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压——平衡分压。 ce-溶质在液相中的饱和浓度——平衡溶解度。
相平衡(phase equilibrium) 吉布斯(1839~1903) Gibbs,Josiah Willard 美国物理学家。提出的化学势概念和导出的相律,近代矢量分析的创建人之一。对统计力学给出了适用于任何宏观物体的最彻底、最完整的形式。 最终 初始 y1=0.2 y2=0.15 x1=0 x2=0.005 相平衡在吸收过程中有何应用? (1)判断过程方向 (2)指明过程的极限 (3)计算过程推动力 x1*=0.005 y1=0.15 y2=0.10 x2=0.0035 ∆x = x1- x1* = 0.002-0.005 ≠ 0 x1=0.002 以液相摩尔分数差表示的传质推动力 y1=0.08 y2=0.12 ∆y = y1- y1* = 0.08-0.15 ≠ 0 x2=0.004 x1=0.005 以气相摩尔分数差表示的传质推动力 y1*=0.15
60℃ 800 50℃ 气相中氨的平衡分压 pe /133.32Pa 600 40℃ 30℃ 400 200 0.04 0.08 0.12 0.16 液相中氨的摩尔分数 x 氨在水中的溶解度 (2) 相平衡关系的表示方法 ① 溶解度(相平衡)曲线: a) pe=f(x), (T、P恒定) 说明: ▲分压对溶解度的影响:pe增加,x增加(T一定) ;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T增加,x下降( Pe一定) ; ▲总压对溶解度的影响:在组份分压不变时,若P变化不大 ( P小于0.5MPa时),总压P的变化不影响 pe、x之间的关系。
b)ye ~ x曲线 注意: P对 x-y图有影响,因为对于一定的 y ,P变化将导致pe的变化,pe是影响溶解度的直接原因。
可结合“可乐”中二氧化碳,T(加热)怎样,P(加压)呢可结合“可乐”中二氧化碳,T(加热)怎样,P(加压)呢
② 气液相平衡方程(享利定律) 在总压不高时(P小于 0.51MPa ),溶质在稀溶液中的溶解曲线通过原点,且为直线, 可表示为: E—享利常数,kPa • 亨利系数的值随物系的特性及温度而异; • 物系一定,E 值一般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 • E 值的大小代表了气体在该溶剂中溶解的难易程度; • 在同一溶剂中,难溶气体 E 值很大,易溶气体 E 值很小; • E 的单位与气相分压的压强单位一致。
亨利(1224~1836) Wiiiiam Henry 英国化学家 凡是不和溶剂起化学作用的气体的溶解度,是由这种气体在液面上的压强来决定的,溶解度和气体的分压成正比 ③ 享利定律的其他表示法 当气、液相溶质浓度用其它组成表示法表示时,通过浓度换算可得其它形式的亨利定律。常用形式有: y* —— 与组成为 x 的液相呈平衡的气相中溶质的摩尔分数; c —— 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浓度,kmol/m3; m —— 相平衡常数; H —— 溶解度系数;kmol/(m3kPa); 三个比例系数之间的关系: 式中 cm 为溶液的总浓度(kmol/m3)。 对于稀溶液,因溶质的浓度很小,因此 cm = / Ms ,其中 为溶液的密度,Ms 为溶剂的摩尔质量。
亨利(1224~1836) Wiiiiam Henry 英国化学家 凡是不和溶剂起化学作用的气体的溶解度,是由这种气体在液面上的压强来决定的,溶解度和气体的分压成正比 ③ 享利定律的其他表示法 在低浓度气体吸收计算中,通常采用基准不变的摩尔比 Y( 或 X )表示组成。 以摩尔比表示组成的相平衡关系 X —— 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比浓度; Y* —— 与X 呈平衡的气相中溶质的摩尔比浓度。 当 m 趋近 1 或当 X 很小时
亨利(1224~1836) Wiiiiam Henry 英国化学家 凡是不和溶剂起化学作用的气体的溶解度,是由这种气体在液面上的压强来决定的,溶解度和气体的分压成正比 亨利定律(Henry's Law) 最终 y2=0.15 相平衡常数 亨利系数 溶解度系数 y/x≈29.6 x2=0.005 y2=0.10 y/x≈29.6 x2=0.0034 y2=0.12 y/x≈29.6 x2=0.004 当总压不太高时,一定温度下的稀溶液的溶解度曲线近似为直线,即溶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与其在气相中的分压成正比。
或 为吸收过程 或 为解吸过程 2.2.2 相际传质方向与传递极限 (1) 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 组成为 y、x的气液相相接触,传质方向为: (2) 确定传质过程的推动力 组成为 y、x的气液相相接触,传质推动力可表示为: 或
y1e x1e A y1 y1e A y1 x1 x1e x1 过程的传质方向及传质推动力图示
(3) 判断过程进行的极限 p p或c 液相主体 气膜 液膜 pi 气相主体 A ci c 距离 z 相际传质双膜模型 平衡为过程的极限状态 净化气体为目的: 制取液相产品为目的: 2.3.3 相际传质的双膜模型
2.3 吸收过程中的质量传递 质量传递:在具有浓度差的混合物中,一个或几个组分从一处 转移到另一处的过程。工程上,简称为传质过程。 吸收过程: 气相主体 → 相界面 → 液相主体 单向传质— 界面溶解 — 单向传质 分子热运动
2.3.1 传质的基本方式 单相内的传质机理: (1)分子扩散: 分子随机热运动的宏观结果。 固体、静止的流体和作层流流动的流体内部单独存在。 (2)涡流扩散:质点的湍动和旋涡的扰动引起。 湍流流动的流体内(分子扩散的影响可忽略)。 对流传质: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或流体与相界面之间的质量传递。
2.3.2 组分运动速度及传质通量 (1) 流体中组分的速度 a) 组分的绝对速度 ui i 组分通过空间某一静止平面的速度。 b) 物系的平均速度 u u-混合体系的平均速度,m/s; c0-混合物的表观物质的量浓度,kmol/m3; N- 单位面积上混合物系的摩尔流量,kmol/(m2s)。
ui u uki 静止平面 移动平面 组分运动速度分析 由于: 所以: c)组分的扩散速度 uki 扩散是由于自身的浓度差引起的质量传递。
(2)组分的传质通量 混合物系中某组分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空间某一平面单位 面积上的质量或物质的量。 通过空间某一静止平面的传质通量: 扩散通量Ji:通过以平均速度移动的平面的传质通量。 在工程上,以组分通过空间某固定平面计算传质通量。
Ni N(ci/c0) Ji 静止平面 移动平面 组分传质通量表达 又因为: 所以: 总体流动造成的质量通量。
2.3.3 分子扩散 分子随机热运动引起的质量传质过程,只要有组分的浓度差存在,就存在分子扩散,当过程进行到组分的浓度差消失时,宏观的传质通量为零,但微观的分子热运动仍在进行,只是组分的扩散和反向扩散的速率相当,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1)费克定律 表明:分子扩散速率正比于浓度梯度,方向沿浓度降低的方向。 即: 德国生理学家菲克(1829-1901)于1855年提出。包括两个内容: (1)扩散第一定律(2)扩散第二定律
CA1 CA2 1 2 CB2 CB1 (2)双组分等分子反向扩散 系统内各处总浓度相等,温度恒定不变。发生分子扩散过程。 CA1>CA2、 CB2>CB1 则有:
c c0 JA cA1 cB2 cA2 cB1 JB z O z1 z2 等分子反向扩散 对于气相:
对于该系统: 所以:
相界面 气相主体 液相主体 单向扩散示意图 (3) 单向扩散 A可溶于液相 B完全不溶于液相 液相不挥发
其中: 即: 表明:对于有总体流动的稳态分子扩散过程,两组分的分子 扩散通量仍然是数值相等而方向相反。 (4)分子扩散系数 物质传递性质的度量参数,表达组分扩散难易程度。 物理意义:单位浓度梯度下的扩散通量。 影响因素:系统的温度、压力和物系的组成。 数据来源:一般由实验确定、半经验公式计算。
① 气体分子扩散系数( 10-5 ~ 10-4 m2/s) 双组分气体混合物,组分的扩散系数: ② 液体中的分子扩散系数(10-9 ~ 10-10 m2/s)
2.3.4 涡流扩散 涡流扩散通量表示方法,借助于费克定律。 De—涡流扩散系数,不仅和物性有关,而且与流动状况有关。
2.3.5 对流传质 对流扩散速率,既有分子扩散又有涡流扩散。 (1)流体沿相界面呈层流流动 质量传递:以分子扩散的方式进行。 说明:传质方向上的浓度分布为曲线分布。 (2)在湍流流动条件下 层流内层:以分子扩散的方式进行质量传递; 湍流中心:主要以涡流扩散的方式进行; 过渡层: 两种扩散方式同时存在。
相界面 气相主体 停滞膜模型 (3)对流传质的停滞膜模型及传质速率方程 1)停滞膜模型 模型要点: ① 相界面处存在一层虚拟的停滞膜; ② 膜外为流体流动的湍流区; ③ 停滞膜非常薄,膜内无物质累积, 为稳态分子扩散 ; ④ 对流传质阻力全部集中于停滞膜内。 基于停滞膜模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理论描述对流传质问题。
2) 传质速率方程 对于气相 对于液相 kG:气膜传质系数 kL:液膜传质系数
令ky=PkG kx=c0kL 则有: 式中:ky —以气相mol分数差为推动力的气膜传质系数; kx —以液相mol分数差为推动力的液膜传质系数
相界面 p p或c 液相主体 液相主体 气膜 液膜 气相主体 pi 气相主体 A 溶解 ci c 液相扩散 气相扩散 距离 z 相际传质双膜模型 2.3.6 相际传质的双膜模型 吸收过程是溶质由气相向液相转移的相际传质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 (1) 溶质由气相主体扩散至两相界面气相侧(气相内传质); (2) 溶质在界面上溶解(通过界面的传质); (3) 溶质由相界面液相侧扩散至液相主体(液相内传质)。
双膜模型 由W.K.Lewis 和 W.G.Whitman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提出,是最早出现的传质理论。双膜理论的基本论点是: (1) 相互接触的两流体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各存在着一个很薄(等效厚度分别为 1 和 2 )的流体膜层。溶质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此两膜层。 相 界 面 液 膜 气 膜 液相主体 气相主体 (2) 相界面没有传质阻力,即溶质在相界面处的浓度处于相平衡状态。 yi = mxi y xi (3) 在膜层以外的两相主流区由于流体湍动剧烈,传质速率高,传质阻力可以忽略不计,相际的传质阻力集中在两个膜层内。 yi x 2 1
y xi yi x 2 1 吸收速率方程式 总传质系数 摩尔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或分压 消去界面浓度
看一下国外ppt对该过程的表述 Liquid Gas c1i p10 c10 p1i Overall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overall liquid-sid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overall gas-sid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