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42 Views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精子的形成过程. 课件制作: 赖克武. 讲课人: 赖克武.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1,场所:动物为睾丸和卵巢,植物为雄蕊(花药中) 和雌蕊(胚珠中)。 2, 过程:原始的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发展为成熟的生殖细胞。 3,特点:细胞只进行一次染色体复制,进行两次分裂。 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减数分裂. 如: 人的生殖细胞 精原细胞 精子. 23对 23条. 二 , 精子的形成过程.
E N D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精子的形成过程 课件制作:赖克武 讲课人:赖克武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1,场所:动物为睾丸和卵巢,植物为雄蕊(花药中) 和雌蕊(胚珠中)。 2,过程:原始的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发展为成熟的生殖细胞。 3,特点:细胞只进行一次染色体复制,进行两次分裂。 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减数分裂 如:人的生殖细胞 精原细胞 精子 23对 23条
二 , 精子的形成过程 (一)形成的场所 哺乳动物睾丸的曲细精管内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1)间期特点: 精原细胞体积略微增大,染色体进行复制,最后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2)前期的特点: 初级精母细胞内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后形成四分体。
几个重要概念的区分: 染色体:以着丝点计数,有一个着丝点就有一条染色体。 染色单体:染色体进行复制后,在一个着丝点存在有两个相同的单体,被称为姐妹染色单体,其整体是一条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染色体,形态大小 一般相同,一条来至于父方,一条来至于母方。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配对后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 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即组成一个四分体。
(2)前期的特点: 初级精母细胞内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后形成四分体。
(3)中期特点: 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上都附着有纺锤丝。
(4)后期特点: 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新形成的两组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5)末期特点: 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即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了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可见: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只得到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总数的一半,因此,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2,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1)前期的特点: 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散乱的分布,每个染色体上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
(2)中期的特点: 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4)后期的特点: 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上的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的两极移动.(此时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5)末期的特点: 两组子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并随着细胞的分裂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形成精细胞。 这样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一系列复杂变化形成精子,精子呈蝌蚪状,头部含有细胞核,尾很长,能够游动。
练习题: 以体细胞中含有四条染色体的生物为例绘制: 1,有丝分裂后期图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 比较三幅图DNA,染色体,染色单体间的变化。
感谢 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光临指导!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