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likes | 805 Views
白羽肉鸡疾病流行特点与防治对策. 杜元钊 总经理 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山东、蓬莱 15/10/08 ). 禽病是导致我国家禽死亡、淘汰、生产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现已成为制约我国养禽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除此之外还对肉鸡的食品安全和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因家禽发病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超过 100 亿元;而间接经济损失的估算值则远超过 100 亿元;另外,同比表明,我国用于每羽鸡的药物和疫苗费用平均为美国的 6-10 倍。. 一、肉用仔鸡生长发育特点. 1. 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饲料报酬高 ;
E N D
白羽肉鸡疾病流行特点与防治对策 杜元钊 总经理 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山东、蓬莱15/10/08)
禽病是导致我国家禽死亡、淘汰、生产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现已成为制约我国养禽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除此之外还对肉鸡的食品安全和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禽病是导致我国家禽死亡、淘汰、生产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现已成为制约我国养禽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除此之外还对肉鸡的食品安全和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因家禽发病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超过100亿元;而间接经济损失的估算值则远超过100亿元;另外,同比表明,我国用于每羽鸡的药物和疫苗费用平均为美国的6-10倍。
1.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饲料报酬高; (一般肉用仔鸡孵出时体重为左右,由于全价饲料的广泛应用,肉用仔鸡的育雏期(0~3周龄)体重可达0.6kg左右;快速生长期(4周龄以上至出栏体重)可达2.5kg左右。目前肉用仔鸡的料肉比一般为1.95∶1~1.70∶1的水平,而同为肉用动物的肉牛、肉猪的料肉比分别为5∶1~3∶1。快速生长对饲养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500g 40g 600g 4-7w 0-3w 肉牛、猪 5~3:1 肉鸡1.95~1.70:1
7 days + 50-60 g + 10 g Management- chick start. Live weight correlation (ad lib) Good start faster growth 40 days Weight Gain
1957 年与 1991年对比 1991年 1957年 42日龄 1991年公鸡 1957年公鸡
由于生长速度的提高 • 现今肉鸡要求苛刻! • 管理面对从未有过的巨大挑战!
2.各组织器官和肌肉的生长发育不均衡; ---肌肉的生长速度远快于内脏的生长发育; ---各器官的功能不能满足机体发育的需要; ---腿病、猝死症、腹水症、代谢病等严重。 (肉用仔鸡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肌肉的生长速度远快于内脏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心肺的发育慢于肌肉。心肺不能满足肌肉快速生长对血氧的需要,而常常导致代偿性疾病的发生,特别是腿骨和胸骨表面长期受压,因此很容易出现腿部和胸部疾病。)
3.个体娇嫩,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差; ---肉用仔鸡从出壳到出栏,尚处于雏鸡阶段; ---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差(抗应激能力弱); ---日常管理就显的尤为重要!!! (肉用仔鸡从出壳到56天出栏,整个生长周期就正常生长发育而言,尚处于雏鸡阶段。因此,其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差(抗应激能力弱)。所以在肉用仔鸡的生产过程中,必须重视日常管理工作。管理就是消除或降低各种应激反应。)
为雏鸡创造良好的开端----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的一半为雏鸡创造良好的开端----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的一半 --育雏伞温度; --空气质量; --垫料质量; --饲料 ; --饮水; --光照; 最重要的是早期育雏温度!!!
育雏温度低可以引发以后的问题 • 代谢紊乱 • 腹水 Ascites • 瘁死综合症 Sudden Death Syndrome (flip over) • 腿病 Leg problems • 细菌性疾病 • 坏疽皮炎 Gangrenous Dermatitis • 大肠杆菌 E. Coli • 沙门氏菌 Salmonella • 病毒性疾病 -传染性支气管炎 Infectious Broncheritis
4.肉鸡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对通风换气要求高。4.肉鸡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对通风换气要求高。 ---氨气过量,中毒; ---易发生呼吸道类疾病。
什么是氨 (NH3)? • 是一种在家禽粪便中由微生物分解尿酸所产生的无色、高刺激气体; • 可溶于水并附着于尘埃和垫料上; • 可引起动物的细胞中毒。
氨气是怎样引发呼吸道疾病的 高浓度的氨气 气管纤毛被损伤和破坏 气管内膜被腐蚀 呼吸道病毒侵入 进一步破坏气管内膜 大肠肝菌侵入呼吸道 引发气囊炎 引发死亡、淘汰、涉及到食品安全以及收入损失
淘汰Condemnation Quarles and Caveny, 1979
5.随着肉鸡育种工作进展,生产性能得到不断的提高,但肉鸡的免疫应答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则较低,尤其在小日龄肉鸡表现的更为明显。5.随着肉鸡育种工作进展,生产性能得到不断的提高,但肉鸡的免疫应答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则较低,尤其在小日龄肉鸡表现的更为明显。
1、禽病种类增多,但危害严重还是传染性疾病。1、禽病种类增多,但危害严重还是传染性疾病。 ---传染病病症随着宿主、环境变化和免疫选择压力下等临床表现会复杂多样; ---表现典型化和非典型化; ---病毒的毒力也不断增强,变异频率加快,免疫失败现象比较严重(毒力增强突破原来能获得有效保护的抗体水平)。
1)新城疫(ND): ---当前发生流行的新城疫病毒主要属于基因Ⅶ型,该型病毒近年来发病日趋广泛严重,已突破原有易感禽类品种,引起水禽如鹅、鸭的发病; ---在肉鸡品系,临床发病主要集中两个阶段,20-40日龄和产蛋高峰期(200-300日龄)。
种鸡: ---产蛋下降,20-30%; ---蛋壳质量变差,合格种蛋减少; ---受精率、雏出率降低; ---利用发病鸡群产的种蛋孵的鸡苗,雏鸡ND发病率明显升高。
雏鸡ND: ---发病的鸡群多来自同一批鸡苗; ---发病多 在4-10日龄; ---病鸡伸颈喘,死亡快,死亡率高; ---解剖症状不典型,似药物中毒,后期见腺胃乳头出血。
防治: 商品肉食鸡: 1-3日龄:C30-Ma5 ½-1 气雾、滴鼻点眼 7-8日龄:L-H120 1 滴鼻、点眼 ND-H9/ND-Rvp2 0.3ml/羽 10-12日龄:IBD-B87 2 饮水或滴口 20-25日龄:LaSota 2-3 饮水 (视情况定)
种鸡: 开产后,每6周 CS2 注射或饮水 每8-10周 ND 灭活苗注射
2)高致病性禽流感(AI-H5): --产蛋下降50%; --死亡率10%; --神经症状; --蛋壳质量极差,合格蛋减少。 --开产前,免疫4次,开产后每8-10周免疫一次,用Re-5+ Re-4/ Re-5+ Re-2 二价疫苗。
3)传染性支气管炎(IB): ---传支血清型比较多,变异较快,临床表现多样性; ---目前使用的冻干苗与流行的毒株有较大差异。灭活苗对肾传支防治效果也不理想。 ---传支的发生多与育雏温度和密度有明显的关联性,控制好育雏温度和密度,传支的发病率就会大大降低。
2、混合感染和多重感染普遍存在: ---在我国肉鸡场实际发生的传染性疾病病例中,基本上都存在混合/并发或继发感染。
1)弱毒型禽流感(H9)+大肠杆菌: ---肉食鸡单独感染弱毒禽流感(H9N2亚型)不表现或很少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不能引起鸡群的死亡; ---但在我国肉鸡饲养过程中,弱毒禽流感(H9N2)是一个严重问题;
---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禽流感病毒(H9N2)与大肠杆菌或葡萄球菌等一些产生胞外酶的细菌混合感染后,增强了弱毒禽流感病毒(H9N2)的毒力,禽流感病毒又增强了大肠杆菌等细菌性致病性,两者相互作用使鸡群的症状加重,死亡率增高,药物治疗不理想。
---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多发于秋冬、冬春季节交替时节; ---此病多发于20日龄以后的白羽肉食鸡群。 ---主要侵害鸡的呼吸道,造成鸡的气管和肺部发生病变; ---病鸡采食下降,少数肿眼流泪,流鼻汁。 ---病鸡张口伸颈呼吸或咳嗽甩头; 类似猝死。 ---H9疫苗对商品肉食鸡的弱毒禽流感(H9N2)防制效果不理想。
发病机理与病理 血凝素(HA) ----- 流感病毒的主要致病因素 细胞受体结合亚单位HA1 感染细胞 HA0 HA2 细胞膜融合亚单位 类胰蛋白酶、细菌胞外酶
3、免疫抑制性疾病较为普遍,危害严重;这是免疫失败的根源!!!3、免疫抑制性疾病较为普遍,危害严重;这是免疫失败的根源!!!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马立克氏病(MD)、禽白血病(AL)、传染性贫血病(CIA)、网状内皮增生症(RE)、新城疫(ND)、呼肠孤病毒(REO)、禽霉菌毒素中毒(Mycotoxicoses),这些是家禽的主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 ---它们都可以造成禽只的免疫功能降低、疫苗免疫失败。 ---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加重其他疾病的危害。)
控制免疫抑制病: IBD B 细胞 体液(Ab) MD T 细胞+体液 ALV-J T 细胞+体液 CAA T 细胞+体液 REV B 体液
---它们都可造成禽只的免疫功能降低、疫苗免疫失败; ---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加重其他疾病的危害; ---要特别强调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中偏强毒力活疫苗的普遍使用,鸡群的免疫系统受到崭时性或永久性损害,从而导致免疫应答低下,对疾病控制极为不利。
不同法氏囊病疫苗对新城疫疫苗抗体产生的影响不同法氏囊病疫苗对新城疫疫苗抗体产生的影响 ND抗体
不同法氏囊病疫苗对禽流感疫苗抗体产生的影响(H5N1 Re-4+Re-5 0.3ml/羽) AI抗体
4、细菌性疾病危害越来越大,防控难度大: ---目前肉鸡细菌疾病多达20余种,常见有10种,并且有增多的趋势; ---近年来由于大量药物的使用,耐药性很普遍,到了无药使用的尴尬局面-用药难、难用药; ---要特别提到家禽坏死性肠炎,该病在我国白羽肉鸡发病较重,但常被忽视。
1)家禽坏死性肠炎由Parish于1961年在英国伦敦首次发现,由A型或C型产气荚膜梭菌在动物体内增殖时产生的a、b毒素引起的。1)家禽坏死性肠炎由Parish于1961年在英国伦敦首次发现,由A型或C型产气荚膜梭菌在动物体内增殖时产生的a、b毒素引起的。 ---在美国,坏死性肠炎在商业化鸡群中的影响已经上升到40%以上,每羽花费约占总成本的5%(McDevitt等,2006); ---欧盟一些国家的最新数据显示,出现产气荚膜梭菌病急性病例的鸡群,死亡率明显上升,每天损失达1%; ---在我国肉鸡中,该病发生率也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