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289 Views
Google 的另類上市啟示錄. 班級:夜資管二年乙班 學號: 99890101 姓名:侯香妤. Google 股票上市後是否會失去客觀和獨立性 ??. 股票首次公開發行 (IPO) 可以改變一家公司。媒體業很多人似乎認定, Google 一成為上市公司後,原來的氣質便不復存在。 《 搜尋引擎觀察 》 時事通訊的主編、備受敬重的業界評論家主 編丹尼沙利文 (Danny Sullivan) 說,公開發售股票,將是「發生在 Google 身上最糟的事件之一」。.
E N D
Google的另類上市啟示錄 班級:夜資管二年乙班 學號:99890101 姓名:侯香妤
Google股票上市後是否會失去客觀和獨立性?? 股票首次公開發行(IPO)可以改變一家公司。媒體業很多人似乎認定,Google一成為上市公司後,原來的氣質便不復存在。 《搜尋引擎觀察》時事通訊的主編、備受敬重的業界評論家主 編丹尼沙利文(Danny Sullivan)說,公開發售股票,將是「發生在Google身上最糟的事件之一」。
Google為了成為股票公開上市公司而建立的基本架構,會使我們的競爭優勢鈍化。最後,人們擔心Google從聰明的年輕新創公司,轉型為成熟的上市公司,過去讓我們創意十足的愛作怪精神將一去不回。
顛覆傳統的IPO ●Google創辦人雷利‧裴吉(Larry Page)和塞爾 蓋‧布林(Sergey Brin)在股票上市說明書「創 辦人的信」開宗明義說:「Google不是傳統 的公司。我們也不打算成為那樣的公司」。 ● Google公司創立於1988年。在2004年初發現 以規模來說,根據美國的證券法,公司必須 發表財務成果。 相關證券法的規定,Google一但有了500名股 東,就必須公開報告財務狀況,必須在跨越門檻 的那一年年底起算120天內,申報相關的財務表。
Google的另類IPO歷程 ●分別在2004年4月29日,第一周Google提出IPO申請希望透過「荷蘭式標售法」,募集多達27億美元的資金。 ●2004年5月21日Google更新申報文件,列出 31家股票承銷商,不過,美林(Merrill Lynch)等幾家銀行稍後退出。 ●2004年7月7日主要的競爭同業雅虎(Yahoo!) 報告第二季強勁成長,但市場憂慮獲利成長可能已到最高點,因此股價重挫。
荷蘭式標售法 公司請所有有興趣的投資人出價競標,然後根據每一位投資人願意支付的資金多寡分組。接著,公司(及它的往來銀行)從最高標往下計數,直到能賣出它想發售的 全部股票最高價為止。公司可選定最後的那個價格(或是基於各種不同的理由,選擇較低的價格),在股票於交易所交易時,把所有要釋出的股票賣給以該價格或更 高價標購的人。
何謂IPO 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簡稱IPO)是指企業透過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向投資者增發股票,以期募集用於企業發展資金的過程。當大量投資者認購新股時,需要以抽籤形式分配股票,又稱為抽新股,認購的投資者期望可以用高於認購價的價格售出。對應於一級市場,大部分公開發行股票由投資銀行集團承銷而進入市場,銀行按照一定的折扣價從發行方購買到自己的賬戶,然後以約定的價格出售,公開發行的準備費用較高,私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部分規避此類費用。
這個現象在1990年代末的美國發起,當時美國正經歷科技網路類股泡沫化。創辦人會以獨立資本成立公司,並希望在牛市期間透過IPO來集資。由於投資者認為這些公司有機會成為「微軟第二」,股價在它們上市的初期通常都會上揚,不少創辦人都在一夜間成了百萬富翁。而受惠於認股權,僱員也賺取了可觀的收入。在美國,大部分透過IPO集資的股票都會在納斯達克市場內交易。很多亞洲國家的公司都會透過類似的方法來籌措資金,以發展公司業務。這個現象在1990年代末的美國發起,當時美國正經歷科技網路類股泡沫化。創辦人會以獨立資本成立公司,並希望在牛市期間透過IPO來集資。由於投資者認為這些公司有機會成為「微軟第二」,股價在它們上市的初期通常都會上揚,不少創辦人都在一夜間成了百萬富翁。而受惠於認股權,僱員也賺取了可觀的收入。在美國,大部分透過IPO集資的股票都會在納斯達克市場內交易。很多亞洲國家的公司都會透過類似的方法來籌措資金,以發展公司業務。
●2004年7月12日Google選擇在那斯達克上市股票。●2004年7月12日Google選擇在那斯達克上市股票。 ●2004年7月26日初步價格訂為每股106到135美元。 ●2004年7月30日網站開始接受競標登記截止日訂 為8月12日。 ●2004年8月4日Google 揭露自己可能違法發行2,320萬股,並開出買回股票的條件,但表示可能會惹上官司。 ●2004年8月9日Google發行270萬股票,解決和雅虎的專利爭議,並表示第三季將因此虧損。 ●2004年8月12日共同創辦人布林和裴吉在四月間接受《花花公子》雜誌法問,之後幾天公司就提出IPO申請,這件事受到嚴厲的批評這篇訪問稿在9月登出,可能違反證管會的「緘默期」限制。而8月13日Google的股票正式開始接受競標。
緘 默 期 緘默期資訊公開規定,明定除依法令發布資訊外,不得對特定人或不特定人說明或發布任何財務業務預測性資訊,維持市場交易秩序。證期局官員補充,緘默期包括發行人在送件期間到申報生效期,這段期間最快為12個營業日,最慢為30個營業日。 另外,在募集期間,除法令另有規定,如證交法第36條規定的資訊,發生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事項,公司要在2天內公布外,公司也不得在此緘默期發布利多、利空消息,媒體訪問時也不能提及。
●2004年8月16日Google請證管會宣布它的登記文件有效,為股票開始交易鋪路。●2004年8月16日Google請證管會宣布它的登記文件有效,為股票開始交易鋪路。 ● 2004年8月18日公司減少發售股數IPO價格訂為85美元,證管會宣布發售有效。股票發售結束。 ● 2004年8月19日Google的股票開始在那斯達克交易,開盤價上漲18%,達到1百美元。
結論 過去IPO的架構方式,往往都是為了圖利內部的人。然而Google能運用智慧、發揮耐性、不屈不撓,處理一路上遇到的許多障礙,跳脫過去IPO的經營模式而發展股票上市到成功。
參考資料 http://www.epochtimes.com/b5/6/1/26/n1204114.htm http://article.denniswave.com/7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