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21 Views
第 23 课 明朝前期的经济和政治.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在中国古代史的最后一个单元 《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 。是衔接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的承上启下的一个单元,本课内容明朝前期的政治和经济,它奠定明清时代基本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基调。明清时代中国的封建制度已趋于完备,政治专制文明达到巅峰。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影响深远。. 一、教材分析. 2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a. 了解明初经济恢复的原因和措施;理解加强皇权是朱元璋政治统治的一大特色,以及这一特色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
E N D
一、教材分析 •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本课是在中国古代史的最后一个单元《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是衔接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的承上启下的一个单元,本课内容明朝前期的政治和经济,它奠定明清时代基本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基调。明清时代中国的封建制度已趋于完备,政治专制文明达到巅峰。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影响深远。
一、教材分析 • 2、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 a. 了解明初经济恢复的原因和措施;理解加强皇权是朱元璋政治统治的一大特色,以及这一特色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 • b. 结合图像和文献,归纳整理实例特征;运用比较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发展趋势。
一、教材分析 • 2、教学目标 • (2)过程与方法 • a. 通过整理明初经济恢复的措施,认识经济发展对于国家强盛的重要意义。 • b. 通过比较秦、唐、明三朝中央机构的特征,学会归纳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发展趋势的方法,并认识这一发展趋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c.了解朱元璋的有关史实,学会全面评价历史人物。学会用正面与反面、近期与长期等辩证的角度分析问题。
一、教材分析 • 2、教学目标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认识经济恢复和发展是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所在,同时也是国家强盛的基本要素。认同专制皇权的强化是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教材分析 • 3、重点和难点: • 重点:明初政治制度的变化,为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制,设立内阁制度、厂卫制度和对吏治的建设。 • 难点:内阁制度的具体内容,内阁制度与丞相制度的区别。
二、学情分析 •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都学过中国古代史,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初步具备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所掌握的大都是一些具体的人物与事件,对于历史事件的联系性的把握比较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也比较感性和单一,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多方面的引导。
三、教学流程 • 针对学生对历史人物有所了解,但了解不是很全面深刻的特点,决定采用“以人带事”的线索,来完成课堂内容的教学。从朱元璋个人经历与作为入手,分析明初的经济政治状况的变化,即能清楚把握这一时段的政治经济特点,又能对历史人物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三、教学流程 • 1、导入课文: • 从元末社会状况的介绍,引出农民起义的爆发与明朝的建立,朱元璋的个人经历就是元末明初社会状况的缩影。
朱元璋与明初政治、制度 南京中华门 明聚宝门遗址
明朝 1368-1644 太祖 → 惠帝 → 成祖 → 仁宗 洪武 建文 永乐 洪↓熙 英宗 ← 代宗 ← 英宗 ← 宣宗 天↓顺 景泰 正统 宣德 宪宗 → 孝宗 → 武宗 → 世宗 成化 弘治 正德 嘉↓靖 熹宗 ← 光宗 ← 神宗 ← 穆宗 天↓启 泰昌 万历 隆庆 思宗 明朝帝系 崇祯
三、教学流程 • 2、讲授新课: • (1)明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 明初统治者为恢复经济出台一系列措施。农业对封建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但也与朱元璋特别重视农业有关。明前期的社会经济迅速恢复。通过阅读书本给出的文献,让学生学会提取隐含的历史信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加深对明初经济状况的印象。
苏湖熟,天下足。 •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三、教学流程 • 2、讲授新课: • (2)皇权的加强 • a.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建立内阁制度。用结构图分析在内阁制度下,国家事务处理的流程。分析在内阁制度下与丞相制度下,阁臣与宰相在职能与权力方面的区别,是本课的难点,也是理解内阁制度的关键。在这个知识点上主要采用分析、对比和运用前朝与明代的史实来理清思路。
“中书之政,分于六部” 六部分割了原来宰相的权力,成为皇帝之下中央处理政务的最高一级机构。 皇帝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通政司 → 司礼监 → 皇帝 → 司礼监 → 内阁 票拟↓ 内阁 ← 司礼监 ← 皇帝 ← 司礼监 批红 通政司 → 司礼监 → 内阁 → 司礼监 → 内阁 票拟 批红
三、教学流程 • 2、讲授新课: • (2)皇权的加强: • b.分析厂卫制度的性质与整顿吏治的措施,体现朱元璋对加强政治控制力的重视,但同时也对明朝政治带来了消极影响,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方法来分析问题。
三、教学流程 • 3、课堂练习 : • 从朱元璋的废丞相、设内阁、建厂卫中不难看出明初皇权的强化,这也是有明一开诸多史学家所认为“明代是中国传统政治之再建,然而恶化了”的原因。你又是如何看待这一历史现象的?
三、教学流程 • 4、内容小结 : • 本课时有两大内容,明初经济恢复与政治发展。经济恢复强调共性,即历代经济特别是农业的恢复对国家强盛的基础性作用。政治发展则强调个性,明代政治在传统政治发展中的自身特点和作用,尤其内阁制度的特点,需要课后同学们思考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