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530 Views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 性质 随着元素 核电荷数 的递增而呈现 周期性 的变化。. 1 、原子半径 2 、元素主要化合价 3 、金属性、非金属性.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 交流与讨论 】 阅读课本 P7~8 并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 1 )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横行? ( 2 )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纵行? ( 3 )原子电子层数与周期表周期数的关系,最外层电子数与族序数的关系?. 【 归纳与整理 】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 、 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周期。
E N D
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1、原子半径 2、元素主要化合价 3、金属性、非金属性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交流与讨论】阅读课本P7~8并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横行? (2)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纵行? (3)原子电子层数与周期表周期数的关系,最外层电子数与族序数的关系?
【归纳与整理】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周期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 周期称为长周期,第周期又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7 7 周期 短周期 4、5、6、 7 三个短周期、四个长周期(包括一个不完全周期)。
【课堂练习1】请大家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表内容。【课堂练习1】请大家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表内容。 2 1 8 2 8 3 18 4 18 5 32 6 26 7 周期序数和原子电子层数相同。
2、族: 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 。 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18 8、9、10 族 16 ①族的分类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 短周期 长周期 用A表示: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2、族: ①族的分类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 长周期 短周期 用A表示: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长周期 b、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的族, 用B表示: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 c、第Ⅷ族:三个纵行 8、9、10 18 d、0 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也是由短周期元素和 长周期 元素 共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
【课堂练习2】请大家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列内容【课堂练习2】请大家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列内容 (1)完成下面表格 ⅤA 2 N 3 ⅥA 硫 Na 3 ⅠA (2)找出铝、氖、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即指出具体的周期和族) 铝是第3周期,ⅢA族 氖是第2周期,0族 铁是第4周期,Ⅷ族 主族序数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结论】 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 主族族序数 = 最外层电子数
【课堂练习3】 1、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X是第4周期,第ⅠA族。 Y是第5周期,第ⅦA族。 2、(1)已知硅的原子序数是14, 指出硫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 (2)某元素位于第2周期,第ⅦA 族,它是___元素。 第3周期,VIA族。 氟
{ 周期(第 周期 ) 周期: 个 (共个横行) 周期(周期 ) 周期( 第 7 周期 ) { 族个 族个 族 个 (共个纵行) 第Ⅷ族个 0族个 【小结】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短 1、2、3 { 长 4、5、6、 7 7 不完全 主 7 (ⅠA······ⅦA) 副 7 (ⅠB······ⅦB) 18 16 1 (包括3个纵行) 1 (稀有气体) 三短四长,七主七副零八族
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性质的关系 1、同周期: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同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从左往右, 核电荷数递增,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原子半 径逐渐减小, 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增 强, 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减弱, 得 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大,非金属性增强。
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性质的关系 2、同主族: 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增强 Li Na K Rb Cs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增强 解释: 从上往下,电子层增多,半径增大; 失电子能力增强,金属性增强。
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性质的关系 2、同主族: 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 9 F 17Cl 35Br 53I HClO4 HBrO4 HIO4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减弱 解释: 从上往下,电子层增多,半径增大; 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
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性质的关系 2、同主族: F Cl Br I Li Na K Rb Cs 从上往下,电子层增多,半径增大 失电子能力增强,金属性增强; 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
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递变 半径由大变小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B Al Si Ge As Sb Te Po At 半径由小变大 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Cs F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不包括放射性元素) 是; 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元素 是;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元素 (不含放射性元素)是 。 Cl Cs
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⑴ 学习和研究化学的规律和工具 ⑵ 研究发现新物质 预言新元素,研究新农药,寻找半导体材料、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材料。 ⑶ 论证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在周期表中一定的区域内寻找特定性质的物质 寻找用于制取农药的元素 寻找用于制取农药的元素 寻找用于制取农药的元素 寻找半导体材料 寻找半导体材料 寻找半导体材料 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同一周期的X、Y、Z三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3XO4、H2YO4、HZO4,则:同一周期的X、Y、Z三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3XO4、H2YO4、HZO4,则: (1)X、Y、Z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2)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它们稳定性强弱为_____________。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_______________。 Z>Y>X XH3、H2Y、HZ XH3<H2Y<HZ H3XO4<H2YO4<HZO4
四、微粒半径大小的判断规律: 1、当电子层数及核电荷数均不同时, 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如Na和K; 2、当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不同时, 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如Na和Mg; 3、当核电荷数相同,电子层数也相同时, 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如Cl和Cl—
四、微粒半径大小的判断规律: 4、同主族: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小依次增大; 5、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变小(0族元素除外); 6、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其核电荷数越 大,微粒半径越小;
【例题1】已知A2—、B —、C+、D2+、E3+五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与它们对应的原子的核电荷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例题2】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例题3】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如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例题3】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如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 (1)写出各元素的名称: (2)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比较B、C的原子半径,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题4】某周期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I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例题4】某周期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I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A 只能是x+1 B 可能是x+8或x+18 C 可能是x+2 D 可能是x+1或x+11或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