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72 Views
ICD 误放电个案分析.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 王冬梅. 病例来源 --- 沈阳军区总医院. 病例报告. 患者 男性 70 岁 诊断: 1 、 OMI 室速 2 、高血压病 LVEDD 73mm, LVEF 37% 治疗: 2006- 行 PCI 治疗 2006-4-14 植入 ICD ( Medtronic Gem Ⅲ VR 7231 ,电极 sprint 6944 ). 随 访 1. 2008.5.13 :患者被电击 2 次来复诊 测起搏参数: 阈值: 1v/o.4ms 感知: 10mv
E N D
ICD误放电个案分析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 王冬梅 病例来源---沈阳军区总医院
病例报告 患者 男性 70岁 诊断:1、OMI 室速 2、高血压病 LVEDD 73mm, LVEF 37% 治疗:2006- 行PCI治疗 2006-4-14 植入ICD (Medtronic Gem Ⅲ VR 7231,电极sprint 6944)
随 访 1 2008.5.13 :患者被电击2次来复诊 测起搏参数: 阈值:1v/o.4ms 感知:10mv 阻抗:840Ω HVB: 16 Ω
随 访 2 2008.8.13:患者再次被电击2次,与体位变换有关 测起搏参数:阈值:1v/o.4ms 感知:10mv 阻抗:856Ω HVB: 40 Ω
SVT误感知 导线问题 外界电磁干扰 误放电 ??? T/R波双倍计数
一、SVT误识别或T/R波双倍计数 ?! 窦速误识别 AF误识别 T/R波误识别
三、电极导线故障 急性期 接口 电极脱位/穿孔 • 慢性期(电极长期受压部位) • 电极断裂 (通常显示电极阻抗增高) • 电极绝缘层破损 (通常显示电极阻抗降低)
电极不正确插入 电极正确入 接口问题
电极导线脱位或穿孔 脱位 穿孔
电极断裂及绝缘层破损 !?
腔内阻抗趋势图:2009年3月以后阻抗的变动范围很大,由800Ω到>2000Ω腔内阻抗趋势图:2009年3月以后阻抗的变动范围很大,由800Ω到>2000Ω
各项检查结果分析 排除SVT误识别及T/R波双倍计数 排除外界电磁干扰 排除电极脱位及心肌穿孔 影像上看不出电极断裂 反复的感知及阈值测试均正常 阻抗间断性增高 临床观察? 手术更换电极? 怎样实施手术 下一步怎么办???
术中表现 术中影像未见电极明显断裂 起搏器与电极连接良好 起搏器取下后电极测试各参数均正常 反复在锁骨下穿刺点附近揉压同时测试阻抗均正常 重新将电极插入起搏器内再反复揉压穿刺点附近可见阻抗>2000Ω及腔内电图显示误感知
结果分析及处理 电极在穿刺点附近磨损,造成误感知引起ICD误放电,但除颤线圈工作正常 解决方法:植入心室普通起搏电极(5076) 接入ICD IS-1接口,延用原电极两个除颤线圈 IS-1BI DF-1
手术过程 放置5076电极 阈值:1.0V ,感知:5.5mv 阻抗:661欧姆 ,HVB:18欧姆 除颤阈值:19.9J
讨 论 文献报道[1] ICD电极故障的发生率在0.42~3.75%/年,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电极故障主要表现 ①过感知:不适当的电极(44%),起搏抑制11%。②失夺获(10%)。 ICD电极故障的患者中36%未发生过临床事件[1] 间断出现阻抗变化及误感知时的电极损伤容易漏诊,需反复用多种方法检查 如果仅起搏线圈异常,除颤线圈完好,可单纯植入普通起搏电极即可。 1.Hauser RG, et al. Heart Rhythm, 2009, 6;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