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人民币区域化与香港的作用

人民币区域化与香港的作用. 张燕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 11 号,国宏大厦 B 座 911 , 100038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search (IIER) , National Development & Reform Commission (NDRC) , Block B911, Guohong Building Jia 11, Muxidi Beili,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8, P.R. China.

laurel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人民币区域化与香港的作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民币区域化与香港的作用 张燕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B座911,100038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search (IIER), National Development & Reform Commission (NDRC), Block B911, Guohong Building Jia 11, Muxidi Beili,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8, P.R. China

  2. 一、全球经济失衡与再平衡调整 • 全球经济失衡是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根源之一。当前有两套逻辑,一是危机与失衡有关,失衡与中国有关,中国与发展方式有关,中美各应为全球经济失衡承担一半的责任(美提交国会报告,2009);二是全球失衡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美国增长方式与全球治理结构。胡锦涛提出,全球经济失衡根源是南北发展严重不平衡。 • 这次危机与1990-2008年全球失衡有关,是IT革命以来的新经济周期调整的一部分;是新科技革命“创造性毁灭”周期的一部分;也是“全球化失灵”导致的。 • 这次全球经济失衡的实质,是全球金融和资本项目失衡. • 中国积累的巨额贸易顺差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中国是全球化的收益者的同时,也是全球失衡的受害者。

  3. 中国贸易差额结构(单位:亿美元)

  4.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值占全国出口总值的比重(%)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值占全国出口总值的比重(%)

  5. 美对华高技术贸易逆差 • 据美国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对美高技术贸易顺差达490亿美元。顺差超过世界其他地区对美国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总和。中国出口结构更像美、日、欧,而不像俄罗斯、巴西、印度(Schott,2006);中国出口已危害到美国商业利益和经济安全(Preeg,2004),中国政府的优惠政策补贴支持了高技术产品出口。OECD数据显示,到2005年底,我国信息与通讯技术产品(ICT)出口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ICT出口国。美国普查局数据也显示,2005年,美ICT产品进口40%、光电产品进口的22%来自中国。 • 1995至2006年,中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95%是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90%由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的。即使同一产品,在美生产与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单位价值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中国只是承接了低增值生产环节,如高技术产品中的包装、五金配件、塑胶零部件等加工组装工序。

  6. 2006年美国对华高技术产品贸易逆差在410-490亿美元之间2006年美国对华高技术产品贸易逆差在410-490亿美元之间 Data Source: U.S. Census, China and Hong Kong Customs

  7. 二、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新趋势 • 我国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受害国。如2007、2008年和2009年第三季度涉华反倾销案分别为59起、72起和57起,占反倾销案总数的81.9%、71.3%和71.2%。摩擦集中于钢铁、有色、机电、化工等。纺织、箱包、玩具占比仅为7.8%。 • 反补贴调查以美国为主,2007-2009年我国遭受反补贴调查31起,其中美国占71%,“双反”常同时使用。 • 印度是对我国发起特保与保障措施调查最多的国家,共发起特保调查5项,保障措施调查13项。 • 技术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所面临的最严重贸易保护措施。2008年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我国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超过了505亿美元。

  8. 中美贸易摩擦有进一步激化的趋势 •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递呈美国会的2009年度报告称,美中双边贸易的不平衡是两国争执的关键点之一;人民币低估对欧美是一个极大损害;美国政府发起的大量WTO案件对中国产业政策造成的贸易扭曲无法产生影响,无法消除美中贸易逆差的深层次原因。美国政府必须寻找替代性途径以应付这些问题。 • 中美贸易摩擦涉及贸易、汇率、投资、金融等领域。 • 中美贸易摩擦目前主要是互补型贸易结构的利益冲突,影响的主要是美国全球势力范围。中国减少对美出口,主要受益者是其他发展中国家,而不是美国企业和工人。中美竞争性结构的贸易摩擦还远没有开始,要有长期打算。 • 美国平衡中美贸易差额主要靠农产品,如大豆等,在进一步扩大农产品进口,将严重影响农民生计。美国也需要结构调整.

  9. 日美和中美贸易摩擦的比较 • 1985—1995年日美贸易摩擦始于纤维产品,逐渐从钢铁、大米等扩展到汽车、航空材料、电信等。美要求日本开放市场、扩大进口、升值货币。虽然日本多管齐下应对,最终贸易战以失败告终。 • 1985年日本和美国GDP占全球份额分别为10.6%和32.7%,1995年日本和美国分别为17.9%和25.0%。2007年分别为8.1%和23.5%。 • 1980年日本人均GDP为9138美元,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74.6%,1984年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63.8%,1987年日本人均GDP首次超过美国,1995年日本人均GDP是美国的1.5倍。2000年以后,日本人均GDP大至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87.2%。 • 2008年按照市场汇率计算我国人均GDP为3267美元,不足美国人均GDP的10%;互补性结构积累大量顺差并发生贸易摩擦;竞争性结构的中美贸易摩擦还远未开始;政治因素是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

  10. 日本人均GDP(美元)及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比重(%)日本人均GDP(美元)及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比重(%)

  11. 三、国际收支结构调整 • 中国“双顺差”意味着实际资源的净输出以及国民福利的净流出,长期“双顺差”带来诸多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并使我国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不断加大,这一局面已很难持续下去。 • 破解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点,是调整国际收支结构,关键是改变我国贸易格局、调整经常项目收支结构,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 资本再配置的核心,是引导外商直接投资调整行业投向,促进对外直接投资,放松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管制,使“私人资本流出”逐步取代“官方资本流出”成为国家对外投资的主导方式。 • 外汇储备资产的再配置,藏汇于民。 • 防范国际收支变动的拐点,造成收支危机的冲击。

  12. 中国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及外汇储备变动情况(亿美元)中国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及外汇储备变动情况(亿美元)

  13. 1994-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变化

  14. 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 大力发展东亚区内贸易和相互投资,变中国制造为东亚制造。 •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探索扩大外需新战略。 • 加快推进商品、资本、货币、银行的区域化、国际化进程。 • 大力发展零部件贸易体系。 • 增强进口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 鼓励加工贸易体系向本地增值、本地配套、本地企业为主体的方向转型,使加工贸易生产体系在中国扎下根。 • 建立中国自主的全球生产体系,加快经济国际化和低碳化发展。 • 进一步完善直接投资的存量调整措施。 • 下大气力改善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和支撑条件。

  15. 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年专利申请比重及平均增长率(单位:%),资料来源:《全球经济再平衡与中国经济的外部风险》,雷达等,2010年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年专利申请比重及平均增长率(单位:%),资料来源:《全球经济再平衡与中国经济的外部风险》,雷达等,2010年

  16. OECD各国制造业平均进口技术构成(资料来源:《全球经济再平衡与中国经济的外部风险》,雷达等,2010年)OECD各国制造业平均进口技术构成(资料来源:《全球经济再平衡与中国经济的外部风险》,雷达等,2010年)

  17. 我国出口市场同比增长情况%

  18. 我国出口产品占总出口的比重(%

  19. 五、加快推动人民币区域化 • 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区域货币合作 、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进程,多管齐下,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货币环境 。 • 建立逐步加快资本项目开放条件下的有效监管体系和预警机制,推进资本跨境流动自由化和风险防范。 • 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大力发展外汇风险管理和对冲的金融市场体系和企业管理能力。 • 逐步将人民币在边境贸易、“自由行”、货币互换等领域的使用扩展到大宗贸易结算、跨境投资、贸易融资及相关金融服务领域。 • 继续扩大内地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规模和种类,探索发展多种促进人民币流通的业务。扩大跨境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适时扩大参与试点地区、银行和企业范围。共同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两地支付结算领域的合作,保证跨境人民币资金清算渠道的畅通。

  20. 2004-08年中国对外金融资产结构

  21. 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分布

  22. 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向

  23. 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行业分布

  24. 2008年亚洲各次区域国家的总贸易情况以及与我国的贸易情况2008年亚洲各次区域国家的总贸易情况以及与我国的贸易情况

  25. 2005-2009年部分经济体贸易差额

  26. 危机以来中国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概况

  27. 五、香港的作用 • 香港是亚太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香港未来将更加激励金融创新和金融技术的发展,加快与内地一体化进程,发展成为与纽约和伦敦比肩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两地合作发展为科技创新、重化产业发展、低碳经济、“走出去”的金融服务;两地合作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对冲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 • 香港开放的金融体制和有效的金融监管与内地金融服务需求如何对接;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中如何保障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内地利率、汇率尚未实现市场化,金融监管和透明度尚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金融市场距离一个开放高效的市场功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香港能发挥什么作用;资本项目放开、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等方面,如何发挥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等,仍在探索之中。

  28.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