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646 Views
作物栽培学总论. 使用教材:曹卫星主编 《 作物栽培学总论 》 , 科学出版社, 2006 年第一版 参考教材:曹立勇、丁艳锋主编 《 作物栽培学 》 日本,掘江武编著 《 作物栽培的基础 》 农文协, 2004 年 3 月第一版 日本 , 掘江武主编 《 作物栽培学概论 》 学时: 50 制作人及主讲:田小海 2010.3. 湖北荆州. 内容. 第一章 作物生产及作物栽培学(绪论)( 4 ) 第二章 作物起源、分类和分布( 6 )
E N D
作物栽培学总论 使用教材:曹卫星主编《作物栽培学总论》, 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参考教材:曹立勇、丁艳锋主编《作物栽培学》 日本,掘江武编著《作物栽培的基础》 农文协,2004年3月第一版 日本,掘江武主编《作物栽培学概论》 学时: 50 制作人及主讲:田小海 2010.3. 湖北荆州
内容 第一章 作物生产及作物栽培学(绪论)(4) 第二章 作物起源、分类和分布(6) 讨论(1) 第三章 作物的生长发育(11) 第四章 作物生长的环境(6) 第五章 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形成(6) 第六章 作物栽培技术(6) 长江大学 田小海
作物、作物生产及其重要意义 作物:人类为了各种目的,并经过长期驯化后,在大田中进行大面积人工栽培的一类植物,又称“大田作物”。 作物生产:涉及种植作物的全过程及从“种-收-加工-贸易”全过程,确保生产能实现农业经济再循环并从中获取利润的过程。其核心是“种-收”过程,又称之为作物栽培。 意义: 狭义:食物、饲料工业原料及其它用途及其在中国的特殊 性。 广义:农业的作用 思考:具有什么特性植物可以作为作物 进行栽培呢? 长江大学 田小海
农业、农村的多方面功能及新农村建设 三大功能: 经济 生态、环境 社会、文化 长江大学 田小海
粮食安全 • 2008年4月,埃及开罗工人罢工抗议粮食价格上涨过快,发生骚乱;海地总统因解决粮食价格上涨无作为而被迫辞。 • 定义:确保世界范围内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 措施:粮食储备;粮食生产能力;走去出战略;增强抗灾能力 长江大学 田小海
世界作物生产及其贸易 世界人口:每年8000万人,相当于1.5年1个日本(世界现有人口约60亿,中国占20%) 生产消费特点:发达国家生产与消费均较稳定,其大部分谷物用作饲料,以肉食为主;发展中国家生产、消费多不稳定,其大部分谷物原样消费。世界人口有1/8营养不良,集中在非、亚洲。 结果:发展中国家鼓励开荒,草原承量过大,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长江大学 田小海
世界主要谷物生产量及三大作物 粮食生产是作物生产的核心 三大作物占绝对优势 经济作物的微观经济效益很高 多熟制利用具有可能 长江大学 田小海
世界人口及谷物生产与消费 长江大学 田小海
世界谷物贸易往来流程 长江大学 田小海
世界及我国作物生产 • 1995年,世界耕地面积14.7x108hm2,人均0.294hm2。世界上1/2人口以稻谷为食,1/3人口以小麦为食。 • 中国耕地面积1.3x108hm2,占世界10%。农作物播种面积22亿亩(1997),粮食面积占75%、油料10%、棉花3.5%。2007年, 粮食生产面积15亿亩,生产5亿吨,单产为316.6kg/亩 长江大学 田小海
世界粮食生产变化 长江大学 田小海
世界作物面积与产量 长江大学 田小海
我国作物生产概论 主要经历: ○1984年前为应符合人口的急剧增长,采取以粮为纲政策 ○1984年人均粮食达400kg,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1984年后开始抓“大农业” ○1984年后的“产业结构调整”运动和品质提高运动 ○加入世贸组织和迅速工业化后面临的新问题 长江大学 田小海
粮食问题:本质及其与作物生产的关系 粮食问题在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既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一大政治问题 经济问题:农村稳定与发展;“三农”问题;国民经济基础产业 政治问题:社会稳定,政府政权稳定 本质:人口、耕地、环境、技术的关系是粮食生产的集中体现,人口不断增长,耕地在不断减少,备用资源耕地减少和质量下降,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技术突破尚不可预测,这些都给粮食生产带来了考验。 长江大学 田小海
中国作物生产概况 长江大学 田小海
中国的作物面积变化 长江大学 田小海
我国食物构成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长江大学 田小海
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与产量 长江大学 田小海
我国粮食与经济作物历史变动 长江大学 田小海
按人口平均的作物产量 长江大学 田小海
我国每日食物构成 1985-19902000 热量 9922.72kJ 10048.32kJ 蛋白质 68g 72g 脂肪 45g 73g 谷类占总热量 79% 55% 动物占总蛋白 10% 23% 长江大学 田小海
作物栽培学的考古成就 我国在距今约10000到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创始了农业. 河南新郑裴李岗、密县莪沟、河北武安县磁山 7000年前 陕西西安丰坡村 6000年前 浙江余姚河姆渡:稻谷、稻壳、稻秆、稻叶 7000年前 殷代甲骨文:黍、禾、栗、 、麦、 、稻名称 3000年前 夏代历法;西周有四季划分,西汉有24节气划分。 各种农书500多种:吕氏春秋、 胜之书 、齐民要术、陈 农书、王贞农书、农政全书 2000年前 长江大学 田小海
1949-1980作物栽培学发展 解放前只有《栽培学》,分总论与各论,然后分“稻作学” 1950’s引进苏联《作物栽培学》 1958年出版李竟雄主编《作物栽培学》 1958年出版《中国水稻栽培学》、《中国棉花栽培学》等。 主要技术研究:1、品种特性及适应性栽培 2、密度 3、施肥 4、栽培模式 5、育苗法 长江大学 田小海
作物栽培学性质、任务及其方法 定义: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作物生产综合技术的应用科学,它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产量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并探讨作物生产实现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措施。 •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 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探索通过栽培管理、 生长调控和优化决策等途径 ,实现作物高产、 优质、 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方法与技术的科学。(于振文2008) 方法:生物观察法、生长分析法、发育研究法、生长发育研究法。 长江大学 田小海
与作物栽培学的相关学科及其关系 • 基础课程:物理、化学、数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 • 专业基础课程:土壤学、气象学、植物病理、植物昆虫 • 相关专业课程:育种学 长江大学 田小海
理论体系 长江大学 田小海
主要刊物及书籍 • 主要刊物: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水稻科学、杂交水稻等 • 书籍:中国水稻学、杂交水稻学 长江大学 田小海
国外的作物栽培学 西欧国家只有作物学,而没有作物栽培学,作物栽培的内容是作物学的一部分,也有放在农艺学或作物生产相关的学科里的。日本各农业院校设有作物栽培学。作物学会的主体是作物生理及栽培的内容。育种另有育种学会。 主要作物(栽培)学国际杂志 Crop Science,field Crops research及日本作物学会纪事,plant production science等 长江大学 田小海
我国作物栽培面临的主要课题 1、适应于各类品种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2、抗逆栽培 3、省力栽培 4、综合农业效益提高 5、有机栽培及各种机械化、农药栽培 6、产业化 7、特种栽培与地域振兴 长江大学 田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