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477 Views
第六节 病理产物. 一、痰饮. (一)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由水液 异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包 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概 述. (导致新的病变). 为继发病因. 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稠浊者为痰 清稀者为饮. 痰饮分为痰与饮两类. 痰 饮. 闻之有声 视之可见 触之可及. 有形质可见之痰. 有形之痰. 痰分为. 无形之痰. 只见痰之征象,不见痰之形质的痰病如 眩晕、癫狂等。. 痰饮的基本概念归纳图. (二)痰饮的主要区别.
E N D
第六节 病理产物
一、痰饮 (一)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由水液 异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包 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概 述
(导致新的病变) 为继发病因 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稠浊者为痰 清稀者为饮 痰饮分为痰与饮两类 痰 饮 闻之有声 视之可见 触之可及 有形质可见之痰 有形之痰 痰分为 无形之痰 只见痰之征象,不见痰之形质的痰病如 眩晕、癫狂等。 痰饮的基本概念归纳图
(二)痰饮的主要区别 • 痰:质稠浊,多因受热煎熬而成,痰可随 气的升降流行,内至脏腑,外达筋骨 皮肉。 • 饮:质清稀,因寒积聚而成,饮多停留于 胃肠、胸胁、肌肤等
痰滞脏腑 致病特点 痰 饮 1、阻止气血运行: 痰饮为有形之邪,可随气流行,或停滞于经脉,或 留滞于脏腑,阻滞气机,防碍血行。 痰阻经络:肢体麻木、屈伸不利、半身不遂、 瘰疬痰核、阴疽流注。 痰饮阻肺:胸闷气喘、咳嗽吐痰等; 痰饮停胃: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 痰阻心脉:胸闷心痛等
致病特点 痰 饮 2、影响水液代谢:有形而影响肺、脾、肾等 脏腑的功能活动,从而影响水液代谢。 • 痰湿困脾,可致水湿不运; • 痰饮阻肺,可致宣降失职,水液不布;致 • 饮停下焦,影响肾、膀胱的气化功能, 水液停蓄。
致病特点 痰 饮 3、易于蒙蔽心神: 痰饮为浊物,而心神性清净。故痰浊为 病,随气上逆,蒙闭清窍,扰乱心神。 头晕目眩、精神不振。 痰浊上犯, 与风火相合:神昏谵妄, 癫、 狂、痫等。
痰 饮 致病特点 4、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 百病多由谭作祟:痰饮随气流行,内而五脏六腑, 外而四肢百骸、肌肤腠理,致病 较广且易兼邪致病,病证繁杂, 变化多端。 怪病多痰:奇难怪病,多为停痰留饮而致。
瘀 血 1、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它是逸出脉管, 却又积于体内而未排出之血。) 2、因血液运行不畅,凝聚于经脉和脏腑组织 内的不行之血液。 概述 二、瘀血 (一)瘀血概念: 瘀血是指留积于体内,即不能正常循行,也不能 及时消散,失却了生理作用的血液(病理产物)。
瘀 血 概述 “瘀血”与“血瘀”的概念不同。 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流行不畅甚则血液瘀滞 不通的病理状态,属于病机学概念。 瘀血:是能继发新病变的病理产物,属于病因学概 念。 但血瘀的病理变化可以形成瘀血, 而瘀血又可以加重血瘀的病理变化。
外伤——络伤血溢 出血——血留体内 气虚——气不摄血 血热——迫血妄行 气虚——血行无力 气滞——血行受阻 血寒——寒凝血滞 血热——煎熬粘滞 血离脉道 停积于体内 外邪入侵 情志内伤 饮食失宜 劳逸太过 外伤等 瘀 血 损伤肌体 影响血行 血行不畅,阻 滞于脏腑经络 瘀血形成的病因病机归纳图
性质多为刺痛 位固定不移 疼痛拒按 夜间痛甚 疼痛 体内多为扪之质硬坚固难移的癓积。 体表可见局部青紫肿胀隆起疼痛的血肿。 肿块 固定不移 瘀血致 病特点 出血 血少不畅,紫暗血块 面部、口唇、爪甲青紫 舌质紫暗或瘀斑 皮下紫斑 面色黧黑 肌肤甲错 望诊 青紫瘀斑 脉诊 脉涩不畅 见涩、迟、弦、结、代等脉 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归纳图
结 石 概念 凡体内某些部 位湿热浊邪蕴结不 散,或久经煎熬, 形成砂石或结块样 的病理产物停滞为 病,称为结石。
现代研究 1、有关痰饮、瘀血的研究 2、痰饮的研究 3、痰瘀相关的研究 4、瘀血的研究 5、血瘀病机的研究 6、有关六淫的研究 7、疠气与生物病原的研究 8、有关情志致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