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413 Views
一位普通的妈妈,身体纤弱,轻声细语,几乎不爱任何的体育运动,一天,她出去买东西,孩子自己在家里。不懂事的孩子从开着的窗子上探出了头,正好看见妈妈在远处回来。孩子兴奋的手舞足蹈,不小心从窗口那掉了下来,周围的人们都目睹了这一幕:. 远处的妈妈只感觉自己变成了一支箭飞快的奔了过来,准确接住了从楼上掉下来的孩子。人们对这一速度难以置信。因为当时妈妈的速度是不可思议的,连运动员都无法达到那样的速度。. 你能根据当时的情景测出这位母亲的奔跑速度吗?需要知道什么物理量 ?. 一、演示实验 :. 演示实验一、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等面积的书和纸片。 实验现象:书下落的快。.
E N D
一位普通的妈妈,身体纤弱,轻声细语,几乎不爱任何的体育运动,一天,她出去买东西,孩子自己在家里。不懂事的孩子从开着的窗子上探出了头,正好看见妈妈在远处回来。孩子兴奋的手舞足蹈,不小心从窗口那掉了下来,周围的人们都目睹了这一幕:一位普通的妈妈,身体纤弱,轻声细语,几乎不爱任何的体育运动,一天,她出去买东西,孩子自己在家里。不懂事的孩子从开着的窗子上探出了头,正好看见妈妈在远处回来。孩子兴奋的手舞足蹈,不小心从窗口那掉了下来,周围的人们都目睹了这一幕:
远处的妈妈只感觉自己变成了一支箭飞快的奔了过来,准确接住了从楼上掉下来的孩子。人们对这一速度难以置信。因为当时妈妈的速度是不可思议的,连运动员都无法达到那样的速度。远处的妈妈只感觉自己变成了一支箭飞快的奔了过来,准确接住了从楼上掉下来的孩子。人们对这一速度难以置信。因为当时妈妈的速度是不可思议的,连运动员都无法达到那样的速度。 你能根据当时的情景测出这位母亲的奔跑速度吗?需要知道什么物理量?
一、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一、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等面积的书和纸片。 实验现象:书下落的快。 演示实验二、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等重的纸团和纸片。 实验现象:纸团下落的快。 实验结论是:重的物体下落的快,轻的物体下落的慢。同等重量的物体,体积小的下落的快。
演示实验三、牛顿管实验 牛顿管:一根长玻璃管,两端用软木塞密封。可以从一端把空气抽出来。使长玻璃管内成真空。 在牛顿管里放入石子和羽毛。把牛顿管倒过来,观 察它们的下落速度,把牛顿管的空气抽出,使其里 面成真空,再倒过来牛顿管,观察它们的下落速度。 实验现象:充满空气时:石子下落的快。 真空的现象:羽毛石子同时落下。 实验结论: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任何轻重不同 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一样的。
二、自由落体 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产生的条件: 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除此之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 物体是从静止开始下落,不能有初速度。 说明:对于有空气阻力问题,如果空气阻力远远小于重力可以忽略不计,可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2.探究实验,探究自由落体的规律。 (1)实验原理:重物拖着纸带下落时,如果纸带阻力和空气阻力比重物重力小的多,可认为重物仅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根据纸带研究重物的运动规律。 (2)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纸带、重锤及锤夹。
(3)主要的实验步骤: ①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连接 好电源。 ②把纸带穿过两个纸带的限位孔,下端用铁夹连到重锤上,让重锤靠近打点计时器。 ③用手捏住纸带上端,把纸带拉成竖直状 态,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松开手让重锤 和纸带自由下落。 ④重复几次,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分析 计算,测量重物下落的加速度。
注意事项: ①为了尽量减少空气的阻力,重物应选择密度大的物体。 ②打点计时器应竖直固定好。 ③重物应靠近打点计时器释放,且应先打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手让重物下落。 结论:通过纸带的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加速度: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的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通常用自由落体加速度: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的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通常用 表示。 重力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在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如果没有特殊说明,都按 计算。 三、自由落体加速度
下表是一些地方的重力加速度 说明:g与纬度有关。越向南北两级g值越大。 g的大小还和高度有关,离地越高,g的值越小。
北极: g=9.832m/s2 随纬度升高,重力加速度增大。 莫斯科: g=9.816m/s2 北京: g=9.801m/s2 赤道: g=9.780m/s2
由实验分析可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t时刻的速度,h为下落的高度。) 为 说明:所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推论都使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n秒通过的路程为sN,n秒内通过的路程为sn,则解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n秒通过的路程为sN,n秒内通过的路程为sn,则 物体在n-1秒内通过的路程为sn-1,则 例题: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落至地面前最后一秒钟内通过的路程是全程的一半,求它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根据题意,得
四、自由落体的应用 用来测悬崖,峡谷的高度。 为了测出深度,让一小 石块从顶部落下,记下小石块下落的时间。
得: 解析:有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 例题: 为了测出井口到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落下,经过2s后听到石块落向水面的声音,求井口到水面的大约深度h.(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
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产生的条件: (1)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除此之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 (2)物体是从静止开始下落,不能具有初速度。
重力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 g与纬度有关。越向南北两级g值越大。 2.重力加速度 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相同。 3.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一小球从楼房上空距地面45m高处自由下落,小球经楼顶到地面经历时间为1s,则楼高为多少?(g=10 ) H’ H’ 由 得: h = 解析:楼高h=H-H’ 设下落H时间为t {转下页}
2.从某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落下,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 6 cm,拍摄到的石子位置 A 距石子起落点的竖直距离约 2.5m。怎样估算这个照相机的曝光时间?
石子位置 A 距石子起落点的竖直距离 h=2.5m。 每块转的厚度为6cm,那么AB的距离 =12cm=0.12m。 起落点落到A点所用时间 起落点距离B的距离H=h+ =2.5+0.12=2.62m, 起落点落到B点所用时间 曝光时间 3.16-0.71=2.45s 解析:
蹦 极 蹦极(BungeeJumping),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跳跃者站在约40米以上 (相当于10层楼)高度的桥梁、塔顶、高楼、吊车甚至热气球上,把一端固定的一根长长的橡皮条绑在踝关节处然后两臂伸开,双腿并拢,头朝下跳下去。绑在跳跃者踝部的橡皮条很长,足以使跳跃者在空中享受几秒钟的“自由落体”。当人体落到离地面 {转下页}
一定距离时,橡皮绳被拉开、绷紧、阻止人体继续下落,当到达最低点时橡皮再次弹起,人被拉起,随后,又落下,这样反复多次直到橡皮绳的弹性消失为止,这就是蹦极的全过程。一定距离时,橡皮绳被拉开、绷紧、阻止人体继续下落,当到达最低点时橡皮再次弹起,人被拉起,随后,又落下,这样反复多次直到橡皮绳的弹性消失为止,这就是蹦极的全过程。 蹦极(bungy/bungee)一词应该是一个极好的音译词,在香港、台湾地区,人们音译为“笨猪跳”,作这种译法的人大概是认为,如果一个人不笨的话,是断然不会去进行这种“惨烈”的活动的吧。 {转下页}
然而,当这项运动从它的起源地发展到世界各地,就受到人们普遍的欢迎,甚至一些极限运动爱好者还要将自己的婚礼仪式放在蹦极塔上进行,一旦“礼成”,就纵身一跳,以示爱情的热诚与忠贞。而去蹦极的人非但不会被称作“笨猪”,反而能够拿到“勇敢者证书”。然而,当这项运动从它的起源地发展到世界各地,就受到人们普遍的欢迎,甚至一些极限运动爱好者还要将自己的婚礼仪式放在蹦极塔上进行,一旦“礼成”,就纵身一跳,以示爱情的热诚与忠贞。而去蹦极的人非但不会被称作“笨猪”,反而能够拿到“勇敢者证书”。 世界最高的蹦极点位于南非东开普省齐齐卡马山中一座名为布劳克朗斯的大桥上,高度为216米,1997年12月开始正式接待游人,至今共计100 {转下页}
人次,最小的只有9岁,最长者则是84岁的老人;第二高的蹦极点在瑞士的一个风景点的缆车上,高度为160米;第三高的蹦极点位于新西兰,蹦极高度为134米。人次,最小的只有9岁,最长者则是84岁的老人;第二高的蹦极点在瑞士的一个风景点的缆车上,高度为160米;第三高的蹦极点位于新西兰,蹦极高度为13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