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浙江省温州中学 苏丰华

浙江省温州中学 苏丰华. 《 论语 》 选读之. 题 目. 中庸之道. 中庸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 宋代程颢程颐观点 :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 南宋朱熹说 : “ 中者 , 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 ”. 再读文章并思考: 文章写了好些人、好些做法,哪些人、哪些做法是不符合 “ 中庸 ” 的 ?. 哪些人、哪些做法符合中庸 ?.

lee-snid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浙江省温州中学 苏丰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浙江省温州中学 苏丰华 《论语》选读之 题 目 中庸之道

  2. 中庸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

  3. 宋代程颢程颐观点: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 南宋朱熹说: “中者,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

  4. 再读文章并思考: 文章写了好些人、好些做法,哪些人、哪些做法是不符合“中庸”的?

  5. 哪些人、哪些做法符合中庸?

  6. 举个例子,许多人在一起,大家的观点肯定会不完全一样,当各自说出自己的观点时,一个真君子是会认真倾听的,他能够理解和尊重每一个人观点的合理性,同时又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样就既保证了整体的和谐,又保留了不同的声音。我们今天说要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每一个人的不同的声音和谐地融入到大的集体的声音中。举个例子,许多人在一起,大家的观点肯定会不完全一样,当各自说出自己的观点时,一个真君子是会认真倾听的,他能够理解和尊重每一个人观点的合理性,同时又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样就既保证了整体的和谐,又保留了不同的声音。我们今天说要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每一个人的不同的声音和谐地融入到大的集体的声音中。 ——于丹《论语心得》

  7. 2003年12月10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介绍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时说: “和而不同”是其中一个伟大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他认为,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仅有利善待友邦,也有利国际社会化解矛盾。

  8.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4•3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4•34) [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原则:爱憎分明!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3)

  9. 折中主义是把对立的立场,观点、理论等无原则地调和在一起。基本特点是或把矛盾的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或把矛盾的双方调和起来不分是非,不要斗争。折中主义是把对立的立场,观点、理论等无原则地调和在一起。基本特点是或把矛盾的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或把矛盾的双方调和起来不分是非,不要斗争。 中庸绝不是“过”与“不及”两者之间在数量上无原则地对半折中,而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合乎规律,适得事理之宜的最佳点。

  10. 中庸之道的原则是什么 义和礼

  11. 试从《论语》中找出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的言行中是怎么样来贯彻中庸之道的?试从《论语》中找出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的言行中是怎么样来贯彻中庸之道的?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钓而不纲,弋不谢宿。

  12. 当今社会,中庸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你觉得你的生活、学习哪些地方可能需要运用中庸之道?

  13.   尽管人们对“中庸”的理解尚有分歧,但其核心意义是指适中或适度,亦即把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保持在度的界限内,已成为时下的共识。  尽管人们对“中庸”的理解尚有分歧,但其核心意义是指适中或适度,亦即把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保持在度的界限内,已成为时下的共识。 ——丁原明《原始儒家的交往观》

  14.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龚自珍 译文:在成千上万的人群中,很幸运地与你握了一下手,使我的衣袖直到三年后还留有香气。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