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主讲:张国杰 22418718@qq.com. 一、课程说明. “ 现代教育技术”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 选修课 , 4 学分。. 二、课程目的. 培养学习者掌握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的基本能力, 适应教育信息化、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 重点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 教学设计能力,媒体应用能力和评价管理能力 ,形成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积极应用教学设计方法、资源选择与开发的技术与方法、教学评价的技术与方法等教育技术技能开展教学创新。. 三、课程考核. 依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用书 《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下册) 》 。

lei
Download Presentation

现代教育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现代教育技术 主讲:张国杰 22418718@qq.com

  2. 一、课程说明 • “现代教育技术”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选修课,4学分。

  3. 二、课程目的 • 培养学习者掌握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的基本能力,适应教育信息化、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 重点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教学设计能力,媒体应用能力和评价管理能力,形成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积极应用教学设计方法、资源选择与开发的技术与方法、教学评价的技术与方法等教育技术技能开展教学创新。

  4. 三、课程考核 • 依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用书《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下册)》。 • 本课程考核分两方面:期末考试、平时形成性考核与实践操作考核。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学分的80%(90分钟);平时作业和实践操作占课程学分的20%成绩。综合合计60分为通过。

  5.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述

  6. 本章内容结构 • 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概念形成 •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7. 第一节 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概念形成 • 视听教育传播技术 • 程序教学及个别化教学 • 教学系统方法

  8.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 (一)视听教学的起源与发展; 媒体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素 (二)个别化教学的起源与发展; 程序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出现与发展 (三)教学系统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设计的一些重要原理,如任务分析、行 为目标等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9. 教育技术学概念的形成 关于“教育技术”和“教学技术”: 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 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教育技术”在英国和加拿大比较流行 “教学技术”在美国得到广泛使用 “教育技术”和“教学技术”可交替使用 “教育技术”和“教学技术”被认为是同义的

  10. 美国教育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简称AECT )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其特征

  11. 1994年定义 • 教学技术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12. 开发 利用 设计 理论 实践 评价 管理

  13. 教育技术的特征 • 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 学习过程的设计与组织; • 以教学最优化为目标; • 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为目的。

  14.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技术

  15. 教育技术定义在中国的扩展 • 强调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和信息技术的支持; • 把研究对象由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扩展为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 • 强调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优化教与学。

  16. 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 • 研究对象:教育技术研究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包括与教育有关的一切可操作的各种要素的整合和方法。电化教育研究的主要是利用新科技成果发展起来的电子教学媒体,并将这些媒体恰当地与传统教学媒体结合。

  17. 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 • 研究领域:教育技术包括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范畴的理论与实践。电化教育研究领域相对较窄,侧重对视听教育的理论、设备、教材、教学法、管理等进行研究。

  18. 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 • 研究方法:教育技术着眼于从整个教育的大系统乃至具体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经验的个别化系统。电化教育重点放在电教媒体选择组合与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运用的小系统。

  19. 第三节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 教育技术的 理论基础 传播理论 系统科学方法 教学理论

  20. 一、学习理论 • 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 认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 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 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

  22. 二、传播理论 教育也是一种传播活动,它是由教育者 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 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 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 对象的一种活动。

  23. 传播过程的模式 • 拉斯韦尔模式 • 香农—韦弗模式 • 香农— 施拉姆模式 • 贝罗(SMCR)模式

  24. 香农—施拉姆模式 共同经验 领域 信源 信道 信宿 编码 译码 干扰 反馈

  25. 施拉姆认为,传播过程是一种双向的过程,传者和受者都是传播的主体。受者不仅接受信息,而且对信息做出积极的反应。因而在其模式中,不仅设置反馈而且突出反馈的双向性。施拉姆认为,传播过程是一种双向的过程,传者和受者都是传播的主体。受者不仅接受信息,而且对信息做出积极的反应。因而在其模式中,不仅设置反馈而且突出反馈的双向性。 • 他强调只有信息源与信宿的经验领域有重叠的共同经验部分,传播才能完成。

  26. 教育传播过程模式 • 课堂多媒体教学传播模式; • 远程媒体教学传播模式; • 学生自主利用媒体自学的教学传播模式。

  27. 教育传播效果理论 • 共同经验原理; • 抽象层次原理; • 重复作用原理; • 信息来源原理; • 最小代价律与媒体选择原理。

  28. 三、系统科学方法

  29. 系统科学理论 • 信息论 • 控制论 • 系统论

  30.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 整体原理; • 反馈原理; • 有序原理。

  31. 系统方法的一般过程(基本步骤) 修改与推广 鉴定需求 (需求分析) 设计方案 (系统分析) 选择策略 (优化分析) 评价方案 (效益分析) 实施方案 (运行分析)

  32. 系统科学方法的教育应用模式 • 考夫曼的教育应用模式 • 伊利的教学应用模式 • 德里克的教材开发应用模式

  33. 四、教学理论 • 程序教学; • 布鲁纳的教学论; • 奥苏贝尔的教学论; • 加涅的教学论; • 基于现代认知建构理论的教学论 • 罗杰斯的教学论;

  34. 教学过程要素的转变 • 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组织者; • 学生地位的转变,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 • 教学内容的转变:传统课本知识+能力的培养训练+情操的培养; • 媒体作用的转变,由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35. 学习任务 • 了解你所在学校的教育技术使用情况,结合本书中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谈谈你对加强和改善学校现有教育技术状况的建议。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