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450 Views
补肾中药对卵巢功能及子宫内膜的影响. 湖南中医药大学 尤昭玲. 一、调整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功能 二、促卵泡生长和促排卵 三、调控相关细胞因子及受体水平 四、调节性激素及其受体水平 五、改善子宫内膜促受孕 六、小结. 卵巢的基本功能包括卵巢的生殖功能 ( 即提供成熟的卵细胞 ) 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 即分泌女性激素 )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影响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因此卵巢功能不良与子宫内膜状况不佳可导致诸如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不孕,闭经等多种妇科疾病。.
E N D
补肾中药对卵巢功能及子宫内膜的影响 湖南中医药大学 尤昭玲
一、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 二、促卵泡生长和促排卵 三、调控相关细胞因子及受体水平 四、调节性激素及其受体水平 五、改善子宫内膜促受孕 六、小结
卵巢的基本功能包括卵巢的生殖功能(即提供成熟的卵细胞)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即分泌女性激素)。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影响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因此卵巢功能不良与子宫内膜状况不佳可导致诸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闭经等多种妇科疾病。卵巢的基本功能包括卵巢的生殖功能(即提供成熟的卵细胞)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即分泌女性激素)。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影响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因此卵巢功能不良与子宫内膜状况不佳可导致诸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闭经等多种妇科疾病。
以上疾病归属于中医“月经病”、“不孕”等疾病的范畴,现代中医依据“经水出诸肾”、“肾主生殖”的理论,对补肾中药在恢复卵巢功能及改善子宫内膜状况方面进行了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以上疾病归属于中医“月经病”、“不孕”等疾病的范畴,现代中医依据“经水出诸肾”、“肾主生殖”的理论,对补肾中药在恢复卵巢功能及改善子宫内膜状况方面进行了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
一、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补肾中药具有类激素样作用,它通过调节脑内β-内啡肽-5羟色胺等递质影响GnRH的分泌而对生殖功能起调节作用;能提高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使卵巢内黄体生成素(L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受体增加,提高卵巢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增加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促进初级卵泡向优势卵泡发育。
一、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 补肾中药(巴戟、菟丝子、肉苁蓉)能使实验的大白鼠的垂体和卵巢的重量增加,提高垂体对下丘脑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的反应,分泌更多的黄体生成激素,提高卵巢HCG/LH受体功能,从而改善内在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
一、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 根据中医“肾主生殖”理论, 补肾中药已在临床治疗PCOS高雄激素高胰岛素患者和对九日龄雄激素致不孕大鼠(9d-ASR)动物模型影响中取得良好的效果。9d-ASR模型在80日龄时灌服补肾中药提取的水溶部分,发现卵巢的形态、重量均有明显改善,生殖功能恢复,排卵率增加,体重减轻,神经肽Y下降。
一、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 研究发现助阳补肾中药可增强下丘脑-垂体-卵巢促黄体功能,究其理在于它们可提高垂体对LH受体的反应性及卵巢对LH的反应性 。
一、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 综合以上研究说明补肾中药可能在中枢(下丘脑-垂体)和卵巢各层次,各环节协调发挥作用,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进行整体调节。
二、促卵泡生长和促排卵 用滋肾阴药生地15g、萸肉12g、女贞子12g、山药12g、泽泻9g、茯苓9g、知母12g灌服ASR后,发现卵巢体积增大,囊性卵泡减少,有多个卵泡发育,黄体出现在半数卵巢中,从而提出滋肾阴药有明显的促卵泡生长和促排卵效果;体外培养时证实它能抑制ASR卵巢产生雄激素,并使它对胰岛素和HCG的敏感性下降,中断高胰岛素与高雄激素的不良循环促排卵。
二、促卵泡生长和促排卵 用熟地、巴戟天、当归、柏子仁、桑寄生、砂仁等组成的补肾药联合促性腺激素(Gn)低剂量缓增方案治疗至少经过3个克罗米芬治疗周期仍未怀孕的PCOS患者,治疗7天后用B超监测优势卵泡的周期占65.9%,提出该中药对卵泡募集确有作用。
二、促卵泡生长和促排卵 给标准级动物(SD)9日龄雌性幼鼠外源性雄激素后造成不孕,通过灌服补肾中药治疗,发现幼鼠卵巢重量增加,黄体增多,卵泡颗粒层增加,优势卵泡内见卵细胞,间质腺明显增多,黄体细胞及间质腺内脂滴减少,形态规则致密;卵巢黄体孕酮受体转阳性。
二、促卵泡生长和促排卵 综上可知补肾中药在卵巢水平具有促卵泡发育,优势卵泡形成及促使排卵的作用,形成正常月经周期,从而增加受孕率。
三、调控相关细胞因子及受体水平 卵巢局部因子借助与特异受体直接或通过改变卵泡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间接调节卵巢功能,可能在PCOS形成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这些因子的表达在受促性腺激素调控的同时,并反馈调节促性腺激素,同时因子之间能相互调节,形成卵巢功能的复杂调节机制。
三、调控相关细胞因子及受体水平 益肾健脾养血通利的菟丝子、仙灵脾、杜仲、当归、川芎、车前子、泽泻等药能降低PCOS大鼠的体重,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使卵巢囊泡体积明显缩小。
三、调控相关细胞因子及受体水平 生地、熟地、山萸肉、肉苁蓉、仙灵脾、女贞子等补肾中药以相同比例组方,对存在着高水平IGF-1及主要靶器官低水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ASR的促排卵作用可能是部分通过调节IGF-1/IGF-1R来实现的。
三、调控相关细胞因子及受体水平 用以补肾活血药为基础的补肾助孕中药,采用自身服药前后对照的方法分别于LH-2、LH+7、LH+10d进行子宫内膜活检取材,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TG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FGF共4种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化生长因子受体(TGFR)、穿膜糖蛋白(CD105)、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a(PDGFR-α)共5种血管生成因子受体的变化,发现方药除TGF和TGFR外其它7种因子的表达强度均明显增强。
三、调控相关细胞因子及受体水平 以上研究一定程度上说明补肾中药具有调控卵巢及子宫内膜相关细胞因子及受体水平的作用。
四、调节性激素及其受体水平 用补肾中药附子12g、肉桂3g、补骨脂12g、仙灵脾12g、菟丝子12g、黄精15g、熟地12g灌服大鼠后,发现大鼠卵巢的间质腺增多,间质细胞浆内脂滴减少;雌孕激素受体增加,孕激素受体增加更明显;认为补肾中药对大鼠卵巢,垂体的激素合成代谢有明显作用,并对卵巢的受体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9d-ASR模型在80日龄时灌服补肾中药的提取水溶部分后,能使FSH、LH、E2、T、瘦素等值恢复正常。
四、调节性激素及其受体水平 对肾虚所致月经失调患者的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发现,成熟指数和角化指数均显示E2水平处于低落状态,经补肾中药治疗后均可见E2水平明显升高。
四、调节性激素及其受体水平 综上故可认为温补肾阳药具有调节性激素及其受体水平的作用。
五、改善子宫内膜促受孕 肾虚不孕患者中,彩色多普勒提示子宫内血液灌注量不足,运用补肾中药治疗后,可明显改善宫内血液灌注量,促进子宫发育并达到受孕。
五、改善子宫内膜促受孕 将排卵障碍所致不孕的PCOS患者,采用补肾活血中药熟地、女贞子、旱莲草、紫石英、补骨脂、菟丝子、枸杞子各30g,当归、白芍、川芎各10g,皂角刺20g、香附10g加克罗米芬治疗,用B超每日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及卵泡形态,同时行基础体温(BBT)及尿LH峰测定,3个月经周期后复查提示补肾中药能克服克罗米芬所引起雌激素分泌不足的副作用,提高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性,改善宫颈粘液的分泌,有利于精子的顺利通过;并具有提高黄体功能,促进黄体健全,有利于早期妊娠的作用。
五、改善子宫内膜促受孕 给排卵障碍性不孕者服用补肾填精,养血活血,调经助孕药菟丝子、熟地、覆盆子、山茱萸、肉苁蓉、枸杞子、当归、黄芪、淮山药、白术、鸡血藤、香附等药组成,分别于LH-2、LH+7、LH+10d进行子宫内膜活检取材,结果发现该方药具有明显的调经,促排卵,健内膜作用,同时可明显改善子宫内膜感受态,促进内膜组织功能活跃旺盛,其增殖活性和分泌活性显著增强趋于正常。
五、改善子宫内膜促受孕 通过以上研究,说明补肾中药确有改善子宫内血液灌注量,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的作用,为精子的运行及孕卵的着床做好准备。
六、小结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补肾中药如紫河车、熟地、杜仲、锁阳、仙茅、淫羊藿、菟丝子、肉苁蓉等均含大量的Zn、Cu、Mn等微量元素,目前研究认为这些元素参与了体内的激素合成和月经的调节,能促进子宫的发育。从目前研究情况看,补肾中药尚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且没有西药促排卵可能引起的OHSS、LUFS等并发症的发生;对生殖整体调节且疗效稳定,值得进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