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likes | 832 Views
单元 3 配气机构. 3.1 概述. 3.2 气门组. 3.3 气门传动组. 3.4 配气正时及可变配气正时机构. 知识目标: 1 . 了解配气机构中各部件的定义和种类; 2 . 掌握配气机构中各部件的功用、配气正时的定义 及配气正时图; 3. 了解可变配气正时的原理及可变配气正时机构。 能力目标: 1 . 掌握配气机构各部件的组成及相对位置; 2 . 掌握配气机构各部件的构造及结构特点。 建议学时: 10 学时. 3.1 概述.
E N D
单元3 配气机构 3.1 概述 3.2 气门组 3.3 气门传动组 3.4 配气正时及可变配气正时机构
知识目标: 1.了解配气机构中各部件的定义和种类; 2.掌握配气机构中各部件的功用、配气正时的定义及配气正时图; 3.了解可变配气正时的原理及可变配气正时机构。 能力目标: 1.掌握配气机构各部件的组成及相对位置; 2.掌握配气机构各部件的构造及结构特点。 建议学时: 10学时
3.1 概述 •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按照发动机每一汽缸所进行的工作循环和发火次序的要求,定时开起和关闭进、排气门,使新鲜可燃混合气(汽油机)或空气(柴油机)得以及时进入汽缸,废气得以及时从汽缸排出。
3.2 气门组 • 3.2.1 气门应具备的条件 • 3.2.2 气门 • 3.2.3 气门座 • 3.2.4 气门导管 • 3.2.5 气门弹簧、气门锁夹与气门油封
3.2.1 气门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耐热性及良好导热性。 (2)在高温下不会发生氧化熔蚀。 (3)在高温下仍能保持其硬度与强度,耐冲击。 (4)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3.2.2 气门 (1)现代发动机所使用气门的结构及各部名称,如图所示,分气门杆及气门头两大部分。
(2)气门头的边缘厚度必须足够,才不会发生变形;气门锥面的角度,通常进、排气门均为45°;气门杆端又称气门尾端,有槽以安装气门锁夹;气门杆制成中空,可减轻重量;气门杆与气门导管接触,可帮助气门散热。(2)气门头的边缘厚度必须足够,才不会发生变形;气门锥面的角度,通常进、排气门均为45°;气门杆端又称气门尾端,有槽以安装气门锁夹;气门杆制成中空,可减轻重量;气门杆与气门导管接触,可帮助气门散热。 (3)通常进气门的头部外径比排气门大,以利进气。进、排气门头部有时会分别打上IN、EX字样,以作区别。
3.2.3 气门座 • 1.概述 • 2.气门座宽度 • 3.气门座角度
1.概述 • 气门座与气门配合用以密封,铸铁汽缸盖在铸造时直接制成气门座;铝合金汽缸盖,则须另外镶入钨铬钢等耐磨材料制成的气门座。
2.气门座宽度 • 气门座应保持一定的宽度,使其与气门保持良好的气密效果。 • 一般进气门座宽度较小,约1mm;排气门因温度较高,故排气门座宽度较大,约1.5mm,以利散热。
3.气门座角度 • 气门座角度,进、排气门座通常均为45°左右。有些汽车排气门磨成44°,而座磨成45°;或气门锥面45°,气门座磨成46°,如图所示。
3.2.4 气门导管 (1)气门导管的目的,在于保持气门正确的直线运动。一般为铸铁制成,压入汽缸盖中,如图所示。
(2)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间必须保持适当的间隙,普通排气门的间隙要比进气门大,以免气门卡死在导管中。(2)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间必须保持适当的间隙,普通排气门的间隙要比进气门大,以免气门卡死在导管中。 (3)气门杆与气门导管的间隙若太大时,发动机机油会由此间隙进入燃烧室中,因此OHV或OHC发动机的气门导管上方通常装有油封,只允许少量机油进入润滑。
3.2.5 气门弹簧、气门锁夹与气门油封 • 1.气门弹簧 • 2.气门锁夹 • 3.气门油封
1.气门弹簧 • 气门弹簧的作用,是使气门能紧密关闭。一般使用一至二条螺旋弹簧,二端磨平使压力平均,其表面涂一层保护漆或表层电镀以保护。 • 螺距不等的气门弹簧
2.气门锁夹 • 气门弹簧座与气门杆的固定,均使用气门锁夹,以锥体式使用最多,如图所示。
3.气门油封 • 气门油封套在气门杆上或气门导管上方,如图所示,只允许少量机油进入气门导管润滑。
3.3 气门传动组 • 3.3.1 概述 • 3.3.2 凸轮轴 • 3.3.3 正时机构 • 3.3.4 气门挺柱、气门推杆与气门摇臂
3.3.1 概述 (1)凸轮轴与正时机构,包括凸轮轴、链轮、轴承、链条、张紧轮等,用于OHV发动机,如图所示。
(2)目前的OHC发动机,很多采用正时皮带传动,如图所示。(2)目前的OHC发动机,很多采用正时皮带传动,如图所示。
3.3.2 凸轮轴 (1)凸轮轴由曲轴以正时链条或正时皮带带动,四冲程发动机其转速为曲轴的一半。主要用来控制进、排气门的开闭,汽油喷射式发动机用以驱动分电器等。
(2)OHV发动机凸轮轴装在汽缸体上,OHC发动机则装在汽缸盖上。现代四汽缸16气门SOHC发动机凸轮轴的结构,如图所示。(2)OHV发动机凸轮轴装在汽缸体上,OHC发动机则装在汽缸盖上。现代四汽缸16气门SOHC发动机凸轮轴的结构,如图所示。
(3)凸轮轴各凸轮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凸轮行程即气门打开的距离。凸轮行程也常称为气门升程。(3)凸轮轴各凸轮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凸轮行程即气门打开的距离。凸轮行程也常称为气门升程。
3.3.3 正时机构 (1)活塞的位置与进、排气门的开闭,其时间必须精确配合,故曲轴与凸轮轴的转动角度必须精密对正且保持不变。正时机构分为使用正时链条和使用正时皮带两种。
(2)使用正时链条的正时机构。 • 短链条式 • 长链条式
短链条式:用于OHV发动机,现仅少数汽油发动机采用,如图所示。短链条式:用于OHV发动机,现仅少数汽油发动机采用,如图所示。
长链条式:用于SOHC及DOHC发动机,现代汽油发动机采用,如图所示。长链条式:用于SOHC及DOHC发动机,现代汽油发动机采用,如图所示。
正时链条的型式有滚柱链条式及静音链条式两种,如图所示。正时链条的型式有滚柱链条式及静音链条式两种,如图所示。
(3)使用正时皮带的正时机构。 • 正时皮带式正时机构
3.3.4 气门挺柱、气门推杆与气门摇臂 • 1.气门挺柱 • 2.气门推杆 • 3.气门摇臂 • 4.气门间隙
1.气门挺柱 • 气门挺柱为OHV发动机配气机构的零件之一,装在发动机体内,将凸轮轴的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以驱动气门推杆。
2.气门推杆 • 气门推杆也是OHV发动机配气机构的零件之一,由气门挺柱驱动,以带动气门摇臂。
3.气门摇臂 • 气门摇臂常用于OHV及OHC发动机。 • 气门摇臂可改变运动方向,并具备杠杆作用,使气门的开启量比凸轮的行程大;另外气门摇臂上有调整螺钉,可调整气门间隙。
4.气门间隙 • 因气门、气门摇臂等零件受热后会膨胀,因此必须留有适当的气门间隙,以防止气门无法闭合,并保持正确的气门正时。 • 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有以下两种。 • 螺钉调整式 • 垫片调整式
3.4 配气正时及可变配气正时机构 • 3.4.1 配气正时 • 3.4.2 可变配气正时机构
3.4.1 配气正时 • 配气相位就是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通常用相对与上、下止点曲拐位置的曲轴转角的环形图来表示。这种图形称为配气相位图。
由图可见,由于进气门在上止点前即开启,而排气门在上止点后才关闭,这就出现了一段时间内排气门和进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气门重叠,重叠时期的曲轴转角称为气门重叠角。由图可见,由于进气门在上止点前即开启,而排气门在上止点后才关闭,这就出现了一段时间内排气门和进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气门重叠,重叠时期的曲轴转角称为气门重叠角。 • 不同发动机,由于结构形式、转速各不相同,因此配气相位也不相同。
3.4.2 可变配气正时机构 • 1.结构 • 2.工作原理
发动机转速不同,要求不同的配气定时。 • 为了使发动机的有效功率、转矩尽可能地增大,为此,有些汽车近年来采用一种可变配气相位与气门升程电子控制机构来控制进气时间与进气量,从而使发动机在不同的工况下能产生不同的输出功率。
1.结构 • 装有VTEC机构的发动机,每个汽缸均有二个进气门和排气门。 • 每个进气门均由单独的凸轮通过摇臂来驱动。 • 三个摇臂并列在一起,均可在摇臂轴上转动。在主摇臂、次摇臂和中间摇臂相对应的凸轮轴上有三个不同升程的凸轮,分别称之为主凸轮、次凸轮和中间凸轮。
2.工作原理 • 当VTEC机构不工作时,正时活塞和主同步活塞位于主摇臂缸内,和中间摇臂等宽的中间同步活塞位于中间摇臂油缸内,次同步活塞和弹簧一起则位于次摇臂油缸内。正时活塞的一端和液压油道相通,液压油来自工作油泵,油道的开启由ECM通过VTEC电磁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