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522 Views
上海口岸介绍. 08 物流 1 班 张晶. 口岸类型. 水运口岸 上海港(共 20 个码头) 空运口岸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铁路临时口岸 上海 —— 九龙. 2009 年 1-12 月上海口岸进出口总值. 2009 年 1-12 月上海口岸进出口主要贸易方式总值. 2009 年 1-12 月上海口岸主要进口国别(地区). 2009 年 1-12 月上海口岸主要出口国别(地区). 海港口岸概述.
E N D
上海口岸介绍 08物流1班 张晶
口岸类型 • 水运口岸 上海港(共20个码头) • 空运口岸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 铁路临时口岸 上海——九龙
海港口岸概述 拥有以洋山深水港为代表的对外开放公用码头20个其中,集装箱泊位33个,主要分布在洋山、黄浦江沿岸和外高桥地区。上海港已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地区)的500多个港口和600多家船运公司建立了贸易往来,班轮航线的覆盖面遍及世界各大洲,平均每月开出的国际国内航班密度已达1996班。
上海港概述 上海港是全国最大的港口,且在世界上也是大型港口之一。 上海港的背景,它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我国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口岸。上海市外贸物资中99%经由上海港进出,每年的外贸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20%左右。上海港也是世界著名港口之一。 上海港海港由黄浦江上游港区、黄浦江中游港区、黄浦江下游港区、宝山罗泾港区、外高桥港区、杭州湾港区、洋山深水港区和崇明港区等八个港区组成。截至2007年底,上海港海港拥有各类码头泊位115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生产泊位133个,码头线总延长为101。5公里,设计年货物吞吐能力3。73亿吨。按照码头使用性质分类:公用码头泊位174个,其中生产泊位121个,码头线延长22。2公里,设计年货物吞吐能力1。71亿吨;货主专用码头泊位981个,其中生产泊位495个,码头线延长40。1公里,最大靠泊能力为10万吨级;公务码头、修造船、车渡客、工作船、军用等非装卸生产性泊位539个,码头线延长39。1公里。上海市内河港区共有规模以上内河码头泊位1052个,最大设计靠泊能力为3000吨级。
上海港历史(古代) 青龙镇 自古以来,上海就是我国对外交通和贸易往来的重要港口。早在公元746年的唐天宝年间,唐朝政府就这控江襟海处设立镇治,即青龙镇(今青浦县东北,苏州河南岸),发展港口,供船舶往来停靠。 进入宋朝后,青龙镇有“江南第一贸易港”的称号。公元1111年,北宋政府在此设市舶提举司,征收关税,管理航运。此后,长江每年大量泥沙迳流而下,使长三角海岸线不断向东伸延,陆域不断增加,河道变迁,约1265年港口易址于上海镇。
上海港历史(近代) 黄浦江 1404年开拓形成黄浦江后,上海港凭借黄浦江的优良航道而日益壮大。 1840 年鸦片战争后,英国迫使清政府签定《南京条约》,上海港于1843年11月17日被迫对外开放。之后,一批外国冒险家蜂拥而至,他们任命外籍港务长、划定 “洋船停迫界”、设立殖民武装力量、瓜分港口岸线、建筑码头仓库、走私鸦片、贩卖人口。1853年起,上海超过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外贸口岸。19世纪70 年代后,上海港成为全国的航运中心。黄浦江和苏州河两岸逐渐形成了近代工业聚集区。 20 世纪初,黄浦河道局对吴淞口和黄浦江的局部河段进行了整治和疏浚,万吨级船舶可以乘潮进入黄浦江,适应了当时船型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要求。20世纪30年代,上海港已经成为远东航运中心,年货物吞吐量一度高达1400万吨;船舶进口吨位居世界第七位,上海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港口城市。
上海港历史(现代) 外高桥码头 1949 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港的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经过解放初的三年恢复期,70年代大建港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建设,上海港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港在上海市政府和交通部支持下,在黄浦江内新建了张华浜、军工路、共青、朱家门、龙吴五个港区,在长江口南岸建了宝山、罗泾和外高桥港区。此外,宝钢集团、石洞口电厂、外高桥电厂等也各自建了专用码头,上海港吞吐能力不断扩大,对上海市的建设和长江流域以及全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995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决策。2005年12月10日,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洋山保税港区同时启用,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上海港已成为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的大型主枢纽港,并跻身于世界大港之列。 洋山深水港
概貌 上海港依江临海,以上海市为依托、长江流域为后盾,经济腹地广阔,全国31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都有货物经过上海港装卸或换装转口。 上海港的主要经济腹地除了上海市以外,还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和重庆市。 上海港的水陆交通便利,集疏运渠道畅通,通过高速公路和国道、铁路干线及沿海运输网可辐射到长江流域甚至全国,对外接近世界环球航线,处在世界海上航线边缘。 位置及交通 1 、位置 上海港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与东海交汇处,北纬 31 度 14 分,东经 121 度 29 分。 2 、多式联运 水路:上海港控江襟海,地处长三角水网地带,水路交通十分发达。沿海北距大连 558 海里 ,南距香港 823 海里 ,长江西溯重庆 2399 公里 。 公路:有沪宁、沪杭、沪青平、沪乍、嘉浏等高速公路与江苏和浙江对接,并联通全国高速公路网;有 204 、 312 、 318 、 320 等四条国道分别通往烟台、乌鲁木齐、拉萨和昆明。 铁路:港区内有铁路与沪杭沪宁铁路干线相连。其中沪 宁线与津浦线联结,成为中国东部纵贯南北的运输大动脉;沪杭线与浙赣、萧甬线相衔,可通达中南、西南及浙东地区。 上海港的地理位置及多式联运
上海港的经济地位 港口的直接腹地主要是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长三角包括上悔、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南通、扬州、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等 15 个城市,土地面积 10 余万平方公里,人口近 1 亿。 2003 年,长三角 15 个城市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22774.2 亿元,占全国 GDP 总量的 19.2 %。进出口贸易总额 2737 亿美元,同比增长 56.2% ,占全国总量的 32.2% ;其中出口总值 1387 亿美元,同比增长 50.l %。吸收外商投资实际到位金额 255.7 亿美元,同比增长 49.5 %;利用外资总额占全国的 47.8 %。 港口所在的上海市是全国最大的经济、金融、贸易、科技、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 1990 年中国政府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以来 , 上海围绕着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的目标,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10 多年来 GDP 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2003 年 , 上海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6250.8 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 1124 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 485 亿美元,吸收外商投资实际到位金额 58.5 亿美元。 港口的间接经济腹地主要有浙江南部、江苏北部、安徽、江西,以及湖北、湖南、四川等省。 港口物资流向腹地:除上述省份外,还包括福建、河南、陕西、青海、甘肃、宁夏和新疆等地。
2009上海港运行情况 据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快速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5.9亿吨,占全国的27.1%,比上年增长4.2%,连续第四年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615万标准箱,增长20.4%,跃居世界第二。 据了解,上海港现有集装箱专业泊位47个,全球20大船公司全部进驻上海,全球12个航区都有航班,远洋航线通达欧洲、美洲和澳洲等地区港口,近海航线通达日本和东南亚港,上海港每月集装箱航班密度近2200班,航线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 随着洋山深水港的建成,根本上改变了上海缺乏深水岸线和深泊位、集装箱吞吐能力严重不足的瓶颈制约。此外,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外来物资运输也由珠三角改从上海航运,大大增加了上海港的吞吐量。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上海集装箱吞吐量超过香港、跃居世界第二的原因,明年上海港有望超过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 上海港正在以超快的速度发展,200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500万标箱,如今已经翻了5倍多。上港集团(600018)受益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也取得了较快发展。上港集团近期发布的2009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3.37亿元,利润总额为55.65亿元。
2009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在国内排名 • 集装箱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集装箱吞吐量小幅下降。09年全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1.22亿TEU,比上年减少4.6%。其中沿海港口有5.6%的降幅,内河港口有5.4%的增幅。 • 09年集装箱吞吐量过百万TEU的16个港口,上海港和深圳港优势明显,稳居前两位,吞吐量分别达2500万TEU和1825万TEU。
上海港9月份集装箱吞吐量蝉联世界第一 外高桥集装箱码头的泊位靠满装卸集装箱的货轮 上海边检部门10月2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9月份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和出入境(港)船舶、旅客量同比大幅增长。截至9月底,上海港今年累计集装箱吞吐量为2160万标准箱,继今年8月首次跃居全球第一大港后,连续第二个月位列世界第一。 上海洋山深水港集装箱码头
外高桥码头 外高桥码头是上海的老码头也是最重要的码头,虽然随着洋山深水港的快速崛起,外高桥码头为了积极适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整体布局,已经及时调整战略,部分通达欧洲、美洲和澳洲等地区的远洋航线改靠洋山港,而部分通达日本和东南亚港的近海航线纷纷改靠外高桥码头。但是截止2007年,外高桥码头还是中国集装箱吞吐量第一的码头。 虽然2009年金融危机对航运业的负面影响仍旧存在,但去年上海港外高桥码头集装箱吞吐量高达1404.8万标准箱,再次位居全国单列港集装箱吞吐量之首。 外高桥港2009年的全年集装箱吞吐量为1404.8万标准箱,占整个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56.3%,而前年这个比例为54%。 外高桥边检部门的统计数据还显示,2009年尽管外高桥码头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国单列港之首,但因受金融危机影响,集装箱吞吐量和人员进出都较去年同比略有下降,全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减少了7.2%。去年外高桥口岸的入出境人员为21.6万人次,较2008年同比下滑了近8%。惟一上升的是全年经外高桥口岸出入境的国际航行船舶,共17915艘次,比去年增长了3.5%。
空港口岸 上海的空港口岸已形成全国大陆唯一“一市两场”的格局,其中浦东国际机场以国际枢纽为主、虹桥国际备用机场以国内枢纽为主。在沪从事国际航空运营业务的共有58家航空公司,其中国内航空公司6家,国外及地区航空公司52家。通航98个国外城市和地区。航线总量232条,每周计划航班量达到7980班。2009年完成进出口货邮297.96万吨。居世界第三位万吨,全国大陆排名第一;出入境旅客5708.44万人次,连续七年全国大陆排名第一。
2009上海机场的旅客及货邮吞吐量 虹桥国际机场 截止09年12月31日,上海机场共保障飞机起降476703架次(其中浦东287678架次,虹桥189025架次),同比增长6%。 旅客吞吐量达到5708.44万人次(其中浦东3201.05万人次,虹桥2507.39万人次),同比增长12%。 完成货邮吞吐量297.96万吨。居世界第三位(其中浦东254.09万吨,虹桥43.87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 目前,共有74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开通了上海的定期航班(其中国内22家,国际及地区52家),与上海通航的国内外城市183个(其中国内87个,国际及地区96个)。 并已有51个国际(地区)航空公司和20个国内航空公司与浦东机场通航,航线覆盖48个国家(地区)的111个国际(地区)城市和51个国内城市。 浦东国际机场
2009年上海机场旅客吞吐量在全国的比重 2009年中国机场的发展状况以及14家重点机场的运营情况。截止2009年底,中国166个机场共实现旅客吞吐量4.86亿人次,同比增长19.8%;实现货邮吞吐量945.6万吨,同比增长7.0%。其中,北京首都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上海机场位居旅客吞吐量前三甲。
虹桥国际机场概述 机场候机楼面积为8.2万平米,拥有15个候机大厅、18个贵宾室和15条行李传输系统。由A、B两座候机楼紧密相连。作为一个重要的服务窗口,主要承担国内出发、到达旅客及备降航班的运输任务,同时为机场安全生产、航班正点、提供地面服务保障。目前,虹桥机场日均起降航班550架次左右,安全运营更有保障。 作为上海第一个民用机场的上海虹桥机场历史悠久,启用于1907年。它的前身是建于1921年3月的民国虹桥机场,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军队占领,解放后,重建虹桥机场,此后一直作为军用机场,直到1963年,被国务院批准再次成为民用机场,经过多年的扩建后,现已成为我国国际航空四大港之一。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占地面积达26.4平方千米,拥有长3400米的跑道一条,停机坪达51万平方米,有停机位66个,其中有13个登机桥位,48个远机位,2个专机位,2个货机位,可满足各类飞机的起降要求,其中主要建筑是面积为8.2万平方米的候机楼,分为a、b两座,共有15个候机大厅,18个贵宾室。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每日平均起落航班达540架左右,高峰小时起落飞机达85架次,年运送旅客量超过1488.92万人次,已开通了到达91个国内国际城市的航班。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地理位置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位于上海市西郊,东起环西大道,西至铁路新南环线,南到沪青平高速公路,北沿沪宁铁路,距离市中心仅13千米,距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约40千米。
上海虹桥机场的历史 上海虹桥机场始建于1907年,建成伊始是作为一个小型军用机场.并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63年底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该工程于1964年正式交付使用。 1984年3月,上海虹桥机场候机楼工程再度扩建,同年9月30日扩建工程完工。扩建后的候机楼,使用面积比过去扩大了一倍。1988年,上海民航进行重大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机场和航空公司分营,上海虹桥机场从同年6月25日起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1988年12月,上海虹桥机场候机楼第三次扩建,于1991年12月26日完工。 第四次扩建与2010年3月顺利投运。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扩建工程主要包括建设一条长3300米、宽60米的平行跑道和一座新的航站楼。扩建工程作为虹桥枢纽的一部分和虹桥高铁站同时施工。新跑道位于现有跑道的西侧,两条跑道相距365米,为国内距离最近的平行跑道。这样不仅在西边腾出8平方公里用来支撑虹桥枢纽的建设,还可保障包括空客A380在内各种大型飞机的起降和备降。扩建过程中海采取了很多环保措施。
硬件设施 跑 道 1条(3400×57.6米,4E级) 停机坪 51万平方米 停机位 65个(13个登机桥位,48个远机位,2个专机位,2个货机位) 候机楼 8.2万平方米(A楼5万平方米,B楼3.2万平方米) 值机柜台 72个(A楼40个,B楼32个) 到港行李传送带 8条(A楼4条,B楼4条) 助航灯光系统 Ⅱ类
浦东国际机场概述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SHANGHAI Pud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IATA: PVG, ICAO: ZSPD)是中国(包括港、澳、台)三大国际机场之一,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并称中国三大国际航空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位于上海浦东长江入海口南岸的滨海地带,占地40多平方公里,距上海市中心约30公里,距虹桥机场约40公里。 浦东机场一期工程1997年10月全面开工,1999年9月建成通航。一期建有一条长4000米长、60米宽的4E级南北向跑道,两条平行滑行道,80万平米的机坪,共有76个机位,货运库面积达5万平米,同时,装备有导航、通讯、监视、气象和后勤保障等系统,能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 浦东航站楼由主楼和候机长廊两大部分组成,均为三层结构,由两条通道连接,面积达28万平米,到港行李输送带13条,登机桥28座;候机楼内的商业餐饮设施和其他出租服务设施面积达6万平米。 浦东机场一期工程改造工程完成后,将能满足2008年第二座候机楼投入使用前的运营需要,即具备年飞机起降30万架次、年旅客吞吐量3650万人次的保障能力。 目前,浦东机场日均起降航班达750架次左右,航班量已占到整个上海机场的六成左右。通航浦东机场的中外航空公司已达60家左右,航线覆盖90多个国际(地区)城市、60多个国内城市。
浦东机场硬件设施 跑 道 3条平行主跑道(4000×60 米) 4E级,3800×60米、4F级,3400×60 米、4F级) 停机坪 149万平方米(一期124万平方米,二期25万平方米) 停机位 127个(28个登机桥位,26个远机位,23个专机位,18个货机位,32个维修机位) 一期102个:28个登机桥位,11个远机位,23个专机位,8个货机位,32个维修机位 二期25个:15个远机位,10个货机位 候机楼 2座,27.8万平方米(1号航站楼)值机柜台 204个到港行李传送带 13条仪表着陆系统 Ⅱ类双向
上海浦东机场交通 一、机场巴士: 1 、机场一线:浦东机场到虹桥机场。2、机场二线:浦东机场到机场城市航站楼。3、机场三线:浦东机场到银河宾馆,途经龙阳地铁站和徐家汇等站。 4、机场四线:浦东机场到虹口足球场,途经大柏树、五角场等站。 5、机场五线:浦东机场到上海火车站,途经东方医院、人民广场等站。 6、机场六线:浦东机场到中山公园(安化路定西路),途经延安西路华山路、延安中路石门一路、老西门、张扬路东方路、龙阳路地铁站、张江高科技园区、浦东国际机场站。 7、机场七线:浦东机场到上海南站。8、机场环一线:浦东机场候机楼到航城园。 二、自驾车路线: 1.市区--南浦大桥--龙东大道--远东大道--迎宾大道2.市区--徐浦大桥--外环线—迎宾大道 3.市区--卢浦大桥--济阳路--外环线--迎宾大道 三、上海磁悬浮
上海磁悬浮 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示范线,属上海市交通发展的重大项目,具有交通、展示、旅游观光等多重功能。於2002年12月31日启用,由当时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与德国总理施罗德,在龙阳路站主持剪彩仪式。 磁浮示范运营线西起上海地铁2号线龙阳路站,东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主要解决连接浦东机场和市区的大运量高速交通需求。线路正线全长约30公里,双线上下折返运行,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430公里,单线运行时间7分30秒。 2006年4月27日,上海磁悬浮结束两年试运,正式投入营运。 从浦东龙阳路站到浦东国际机场,三十多公里只需6~7分钟。上海磁悬浮列车是“常导磁吸型”(简称“常导型”)磁悬浮列车。
铁路临时口岸 从2003年10月1日起,对上海开行香港(九龙)的直通旅客列车实行临时开放,按非监管区规定办理出入境监管验放手续。 上海南站
沪港列车运营情况 据人民铁报道报道:2010年10月16日,沪港列车(上海至九龙)直通7年来共开行超过2500趟次,载运旅客逾80万人往返沪港两地,年均载客超过11万人。 数据显示,沪港直通车乘客以内地和香港旅客为主,占旅客总数的91%,澳门和台湾旅客相对较少,外籍旅客则要占到8.8%以上,并呈逐年递增趋势。今年由于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外籍旅客的构成也更加多样化,不但有来自美、英、丹麦等国家的“老朋友”,还有来自赞比亚、斯洛伐克等国家的“新面孔”。 据上海铁路边检部门介绍,由于港澳台大型旅行团参观上海世博会和内地居民港澳游双向旅游热潮的掀起,沪港列车于5月15日开始增加编组,增挂一节66铺位的硬卧车厢以满足出入境旅客的需求,列车额定满员载客从412人增加到478人。然而,由于世博、暑运客流叠加,短短半个月后,沪港列车又趟趟爆满。据铁路部门消息,随着秋季旅游高峰的到来,沪港列车车票已一票难求。 另据铁路边检统计,从5月1日世博会开幕至今,上海铁路口岸已有超过7万人乘火车往返沪港两地。世博会开幕以来,上海铁路边检站调整警力,开足通道,同时充分利用科技强警,旅客办理手续最快可在三到五秒钟内刷卡完成。
介绍结束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