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likes | 768 Views
肺 炎. Pneumonia. 掌握不同病原体感染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 定义. 肺 炎 ( Pneumonia )是指包括终未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 肺实质炎症( inflammation ) ,病因 以感染( infection )最常见 ,其他可由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药物等引起。. Definition. 肺炎的分类( pneumonic categorization ) 【 病因分类 】 一、感染性肺炎 1. 细菌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 约占肺炎的 80% 。
E N D
肺 炎 Pneumonia 掌握不同病原体感染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
定义 肺 炎(Pneumonia)是指包括终未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实质炎症( inflammation ),病因以感染(infection)最常见,其他可由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药物等引起。 Definition
肺炎的分类( pneumonic categorization) 【病因分类】 一、感染性肺炎 1.细菌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 约占肺炎的 80%。 2.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支 原体和肺炎衣原体等引起。 3.病毒性肺炎:腺病毒、呼吸道合胞 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4.真菌性肺炎:白色念珠菌、曲菌等。 5.其它病原体所致肺炎:立克次体、弓形 体、卡氏肺孢虫、肺吸虫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 医院获得性肺炎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
二、 非感染性肺炎 由物理、化学和过敏因素等引起的肺炎: 如放射线可损伤肺组织,引起 放射性肺炎 (radiation pneumonia) 吸人化学物质,包括刺激性气体和液体,可引起 化学性肺炎(chemical pneumonia) 机体对某些过敏原发生变态反应或异常免疫反应, 可发生过敏性肺炎(allergic pneumonia)
【解剖分类】 (一)大叶性(肺泡性)肺炎(lobar pneumonia) 病原菌先在肺泡引起炎变,然后通过肺泡间孔(Cohn孔),向其它肺泡蔓延,使肺段的一部分或整个肺段、肺叶发生炎变。 (二)小叶性(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 lobular pneumonia) 病原体通过支气管侵人,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炎症。 (三)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由于肺实质和肺间质在解剖和功能上的区分,不如其它器官清楚,肺炎也常包括肺间质的炎症。
Interstitial pneumonia lobar pneumonia bronchopneumonia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 2007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定 义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CAP 的临床诊断依据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 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 X 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 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
重症肺炎诊断标准 出现下列征象中1项或以上 者可诊断为重症肺炎,需密切观察,积极救治,有条件时,建议收住ICU治疗: (1)意识障碍。 (2)呼吸频率≥30次/min。 (3)Pa02<60mmHg,Pa02/Fi02 <300,需行机械通气治疗。 (4)动脉收缩压<90mmHg。 (5)并发脓毒性休克。 (6)X线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48h内病变扩大≥50%。 (7)少尿:尿量<20ml/h,或<80ml/4h,或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治疗。
CAP 的病原体 主要致病菌为非典型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一项自2003年-2004年我国7个城市12个研究中心,对665例CAP患者病原体监测结果,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所占比例已达27.3% 阳性率(%) 刘又宁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l):3-8.
中国成人CAP监测资料 总共入选 601例病人,分离获得 259 株病原
肺炎球菌肺炎 pneumococcal pneumonia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一、症状(symptom) 患者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精神刺激、病毒感 染史,半数病例有数日的上呼吸道感染的先驱症状。 起病多急骤,有高热,半数伴寒战,体温在数小时内可 以升到39~40℃,可呈稽留热,与脉率相平行。 90%以上患者有咳嗽,开始为干咳,继而有痰,75%为 血痰(bloody sputum)或全口血痰,或出现特征性的“铁 锈色”痰(rust sputum)。 患者感全身肌肉酸痛,患侧胸部疼痛,可放射到肩部、 腹部。食欲锐减,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黄疽 ,有时误诊为急腹症。
二、体征(physical sign) 患者呈急性病容,面颊绯红,皮肤干燥,口角和鼻周可出 现单纯性疱疹。 当肺炎广泛,出现低氧血症,表现为气急、发绀。 有败血症者,皮肤和粘膜可有出血点;巩膜黄染;颈有阻 力提示可能累及脑膜。 肺实变时有典型的体征,如叩浊、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 音;消散期可闻及湿罗音。 严重感染可伴发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呼吸窘迫 综合征和神经症状,如神志模糊、烦躁不安、嗜睡、澹妄 、昏迷等,须密切观察,积极救治。 发病第5~10天,发热可以自行骤降或逐渐减退。 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可使体温在1~3天内恢复正常,病人顿 觉症状消失逐渐恢复健康。
【实验室和特殊检查】(lab. and esp. examination) 一、血常规检查(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血白细胞计数多数在(10~30)× 109/L,中性粒细胞 多在80%以上,并有核左移或中毒性颗粒。 重症感染、年老体弱、酗酒、免疫低下者的白细胞计 数常不增高,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仍高。 二、病原学检查(aetiology examination ) 在抗菌药物使用前作血培养(bl.cul),20%可呈阳性。 痰涂片(sputum smear)检查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革兰 阳性成对或短链状球菌,在细胞内者更有意义。 痰培养(sputum culture)在 24~ 48h 可以确定病原体。
三、X线检查( X-rag examination) 早期见肺纹理增粗或受累的肺段、肺叶稍模糊。 典型为大叶实变影(已少见),以叶、段分布的高密度浸 润影,由于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在实变阴影中 可见支气管充气征(air bronchogram)。 肋膈角可有少量胸腔积液征。 在肺炎消散期, X线显示炎性 浸润逐渐吸收,可有片块区 域吸收较早,呈现“假空洞”征。 多数病例在起病3~4周后才完全 消散。 老年人病灶消散较慢,也可能成 为机化性肺炎。
治 疗 • 抗生素治疗: • 首选青霉素 • 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 resistant • treptococcus pneumoniae PRSA ) • 头孢曲松、莫西沙星、万古霉素 • 支持治疗、并发症治疗:注意肺外感染如脓胸等 • 重症肺炎的治疗: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糖皮质激素应用、强有力的抗生素
葡萄球菌肺炎 staphylococcal pneumonia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金葡菌肺炎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存在很大差异。 婴幼儿起病多急骤,有高热、呼吸急促、紫绀,病情危重 需及时救治。 无基础疾病、平时身体健康儿童及成人患者常为急性起病 ,临床表现寒战、高热、胸痛、紫绀,痰为脓性,量多 ,带血丝;院内感染病例起病稍缓慢,但亦有高热、脓 痰等。 病情重者可早期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经血行播散引起的金葡菌肺炎则往往以原发感染灶的表现 及毒血症状为主,常可没有呼吸系统症状。
【实验室和特殊检查】(lab. and esp. examination) (一)外周血象(peripheral blood) 白细胞计数增高,常大于15×109/L,伴明显中性粒细 胞核左移。 重症患者亦可出现白细胞减少。 (二)X线检查( X-rag examination) 金葡菌肺炎的肺部X线表现较具特征性,吸人性感染者 主要表现有肺段或肺叶实变,或呈小叶样浸润、肺脓 肿、肺气囊、脓胸及脓气胸等。 X线阴影的易变性是金葡菌肺炎的另一重要体征 血源性金葡菌肺炎两肺多发性小片状浸润、小液平、 小气囊及胸膜浸润等特点。
肺炎球菌性肺炎 密度高、一致性、支气管充气征阳性、往往单叶(段)性
金葡菌肺炎 密度高、蜂窝性、多灶性
治 疗 • 青霉素敏感:青霉素 • MSSA(methicillin-susceptible Staphylococcus aureus) • 苯唑西林、Ⅰ代头孢 • MRSA(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
克雷伯杆菌肺炎 Klebsiella pneumonia
【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 起病突然,部分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 有酗酒史。 主要表现为寒战、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痰液无 臭,粘稠,砖红色,冻胶样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特征。 早期全身衰弱较常见。 急性病容,常有呼吸困难甚至发绀,严重者可有全身衰竭、 休克、黄疽。 多数病人体温波动于39℃上下。 大叶性肺炎实变期,肺部检查可于相应部位发现实变体征, 语颤和语音传导增强,可有支气管样或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湿罗音常见。
肺炎克雷伯杆菌可经验性选择的抗生素 碳青霉烯类、头孢派铜/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丁胺卡那、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
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 Pneumonia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起病较缓,多数患者出现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倦怠 乏力和纳差等。 发热一般在38℃左右,偶可达39℃。 咳嗽为本病的突出症状,常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无痰 或偶有少量粘液痰,可有痰中带血丝。 体检可见咽部充血,鼓膜充血;可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胸部异常体征少,约半数可闻及干、 湿性罗音。 少数病例可出现少量胸腔积液。
【实验室和特殊检查】 (lab. and esp. examination) 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升高,细胞分类正常;部 分病例淋巴细胞轻度升高。 病原学检查痰、鼻和咽拭子培养可获肺炎支原体,但需3周 ,故不能作为早期诊断。 约50%出现冷凝集试验(cold agglutination test)阳性。 血清中特异性抗体阳性。 X线检查肺部病变表现多样化,早期呈细网状,以后融合 成片状影,近肺门较深,以下肺野为多见;约半数以上病 例呈多发性小叶性分布,近1/2为单叶或单肺段分布,也可 为双侧性,有时浸润广泛、有实变;少数病例有少量胸腔 积液。
非典型肺炎抗生素选择 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红霉素 呼吸喹诺酮类:莫西沙星、吉米沙星
我国不同人群CAP患者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建议我国不同人群CAP患者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建议
我国不同人群CAP患者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建议我国不同人群CAP患者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建议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定义和及涵盖 患者入院 ≥ 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且入院时未处于潜伏期。 定义: VAP:患者在气管插管48~72小时后发 生的肺炎。 HAP 还 包 括 本次感染前90天内因急性病住院治 疗,且住院时间≥ 2天的所有患者; 居住在护理院或康复机构的患者; 本次感染前30天内接受过静脉抗生 素治疗、化疗或伤口护理; 透析门诊定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 HCAP
住院时间与 HAP 致病菌的关系 早期 中期 晚期 链球菌 流感杆菌 金葡菌 MRSA 肠杆菌 肺克,大肠 绿脓杆菌 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入院天数 1 3 5 10 15 20
中国 16 家大型教学医院 HAP 临床调查 HAP 的多中心、前瞻性调查研究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可选抗生素 • 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类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 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类 • 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氨曲南 • 抗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 • 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比阿培南 • 氨基糖苷类 • 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异帕米星、庆大霉素 • 抗假单胞菌氟喹诺酮类 • 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 - 其他抗生素:多粘菌素B\E、磷霉素 一般根据药敏表型
不动杆菌感染的药物选择 • 舒巴坦及含舒巴坦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合制剂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 多粘菌素 • 替加环素 •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其他 2011年《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草案
肺 脓 肿Lung Abscess 掌握肺脓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一、概念 • 肺脓肿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 • 肺组织的感染性炎症中心坏死、液化,排空形成肺脓肿。 • 临床特点为高热、咳嗽,脓肿破溃入支气管,咳大量脓臭痰。 • X线显示有气液平面的空腔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肺脓疡病因与感染的病源学 病 因 吸入性肺脓疡(原发性) 肺部感染并脓腔形成(继发性) 菌血症/败血症(血源性) 膈下或肝脓疡转移 免疫低下者(AIDS、慢性肉芽肿疾病) 病 原 菌 G+球菌、G-杆菌、厌氧菌及其混合病原菌 结核分枝杆菌、克雷伯杆菌、星形诺卡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 大肠杆菌、粪链球菌、溶组织阿米巴原虫 为少见病菌,如红球菌属、干酪乳酸杆菌
吸入性肺脓肿 • 多见于有意识障碍,发生误吸的患者 • 上呼吸道炎性分泌物增多 • 病灶常为单发 • 好发于右肺,上叶后段和下叶背段 • 病原菌80%是厌氧菌,其中一半是兼性感染
化学性吸入性肺炎 细菌性吸入性肺炎
继发性肺脓肿 • 继发于某些肺内疾病 • 支气管堵塞 • 肺部邻近器官的化脓性炎症迁徙 • 病原菌多为混合病原菌
血源性肺脓肿 • 多为败血症,脓毒菌栓血行播散至肺 肺脓疡 • 病灶多发,见于两肺外周部 • 病原菌多为葡萄球菌、链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