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likes | 613 Views
江油市水稻生产现状及主推技术. 江油市农业局 何刚. 主要内容. 我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 我市水稻生产主导品种 我市水稻生产主推技术. 一、我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 2013 年我市水稻生产情况; 水稻生产在全市粮食生产中的位置; 我市水稻生产发展的历史阶段; 我市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市水稻生产发展思路。. 2013 年我市水稻生产情况. 2013 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 35.7 万亩,平均单产 504 公斤,总产 17.993 万吨。
E N D
江油市水稻生产现状及主推技术 江油市农业局 何刚
主要内容 • 我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 • 我市水稻生产主导品种 • 我市水稻生产主推技术
一、我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 • 2013年我市水稻生产情况; • 水稻生产在全市粮食生产中的位置; • 我市水稻生产发展的历史阶段; • 我市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我市水稻生产发展思路。
2013年我市水稻生产情况 • 2013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35.7万亩,平均单产504公斤,总产17.993万吨。 • 2013年,全市杂交水稻面积35.4万亩,占总面积的99%,优质水稻面积23.2万亩,占总面积65%。
水稻生产在我市粮食生产中的地位 • 水稻是我市第一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6.4%,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的61%,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粮食作物之首。 • 稻米是我市人民第一大主食。“民不食为天,食以稻为先”,稻米营养丰富,淀粉含量68-79%,蛋白质8-10%左右,脂肪0.2-2%,粗纤维0.2-1%,灰分0.5-1.1%,且其淀粉粒细,蛋白质易被人吸收。
我市水稻生产发展的历史阶段 • 从1949年至今,我市水稻生产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时期,表现为“三改”。 • 第一个发展时期为“高杆改矮杆”,是从1949年~1979 年,此时期发展的特点是在大力开展以治水、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的同时,选育普及矮秆优良品种,并采用了与之相配套的优化栽培技术,良种配良法在发展水稻生产上所起的重要作用。
我市水稻生产发展的历史阶段 • 第二个发展时期为“常规改杂交”, 是从1980年1995年,此时期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并配制了一系列高产组合,大面积应用于生产;与此同时,由过去只注重单一栽培技术的研究,发展成为利用器官之间的相关生长规律,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创建了一些综合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对提高水稻单产起了重要的作用.
我市水稻生产发展的历史阶段 • 第三个发展时期为“传统改轻简”, 是从1996年至今,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同时,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稻米品质要求相应提高,水稻品种呈现多元化(优质稻、观赏稻、功能稻),栽培技术呈现轻简化(水稻抛秧、旱育秧、机械化插秧、直播)
我市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于粮食安全 • 粮食安全战略“二十字方针”: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 正确把握战略立足点,就是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 正确理解战略出发点,就是要始终坚持抓好粮食生产不动摇,进一步明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优先次序首先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 紧紧抓住战略着力点,就是要努力确保产能,强化科技支撑。最根本的是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坚守 “两线”: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将粮食安全作为底线 。
我市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问题一:如何实现量的增长,确保粮食安全。 1、面积减少:1988年全市水稻面积45.1041万亩,2013年水稻面积35.7万亩,减少9.4041万亩,减少20.8%
我市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问题一:如何实现量的增长,确保粮食安全 • 2、单产徘徊:1988年全市水稻单产为444公斤,到1999年达历史最高为560公斤,以后一直在500公斤左右徘徊,2013年为504公斤。
我市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问题一:如何实现量的增长,确保粮食安全 • 3、总产量下降:1988年全市水稻总产量20.0124万吨,2013年为17.9928万吨,减少2.0196万吨,减少10.1% 。
我市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问题二:如何确保生产效益 ,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 水稻生产步入“高风险、高成本、低效益”时代 • 1、高风险 • 气候风险: 农业气候变化异常,灾害性天气频繁 • 病虫害风险: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发生变化,且呈加重趋势;次要病虫害呈上升趋势。主要虫害中,由于栽培技术和耕作制度变化,螟虫龄期分散,造成防治困难;次要虫害中, 稻纵卷叶螟、飞虱近年严重威胁水稻生产;次要病害中,稻曲病发生严重。
我市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问题二:如何确保生产效益 ,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 2、高成本 水稻生产成本:765元/亩左右,流转土地的种粮大户成本更高,达900-1000元左右。 • 农村劳动力成本提高:农村劳动力目前为60元/工日。 • 农业生产资料成本增加: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价格上涨。 • 机械耕收费用增加:整地、机收费达200元/亩左右。
我市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问题二:如何确保生产效益 ,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 3、低效益 水稻生产效益:平均亩产550公斤,目前市场价2.3元/公斤,亩产值1265元,扣除为成本765元/亩左右,亩效益500元。流转土地的种粮大户亩收益只有250元左右。三个因素制约了水稻生产效益提高: 生产成本因素:成本高 生产水平因素: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素质降低(过去农民被称为386199部队, 现在只能称为6199250部队),水稻生产水平降低,产量不高。 政策因素:最低保护价政策不落实、粮补、良种贴补政策没有直接补助到实际种粮户,种粮大户补贴较低等。
我市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问题三:如何确保质量安全 • 大气污染:臭氧空洞形成,辐射量增加,作物减产;酸雨增加,环境酸化趋势明显,对作物损害严重; • 水污染:年全球排放污水4.2千亿立方米污水,污染5.5万立方米淡水;预计未来25—30年,全球污水排量将增加14倍; • 农药、化肥污染:90—2002年,全球农药贸易量增加40%,70—80年,化肥贸易量增加68%;水体富营养化和农药残留; 湖北省出现的“镉大米”
我市水稻生产发展思路 “稳面、增产、提效” •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完善渠网、路网、田网、电网设施。 • 培育新型水稻种植主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 发展产业化经营,实行加工企业+种植主体模式,走“订单”农业之路。 • 大力推广高产高效的轻简化、机械化栽培技术 •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二、我市水稻生产主导品种 2013年我市水稻主导品种: • 川优6203 • 宜香优2215 • 蓉18优662 • F优498 • 蓉18优188
二、我市水稻生产主导品种 川优6203 • 选育单位: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 品种来源:川106A×成恢3203 •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49.5天,比对照冈优725长0.6天。株高114.1厘米,亩有效穗14.8万,每穗平均着粒166.1粒,结实率82.7%,千粒重28.2克。出糙率79.1%,整精米率54.4%,粒长7.9毫米,长宽比3.6,垩白粒率20%,垩白度2.5%,胶稠度6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1%、蛋白质含量10.8%,米质达国颁二级优米标准。稻瘟病抗性鉴定:2008年叶瘟3、3、4、3级,颈瘟5、7、1、5级,2009年叶瘟4、4、3、3级,颈瘟7、5、1、5级。 • 产量表现:2008年、2009年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56.83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2.90%,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2.56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3.13%。 • 适宜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
二、我市水稻生产主导品种 宜香优2115 •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四川省绿丹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品种来源:宜香1A×雅恢2115 •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53.5天,比对照冈优725短0.1天。株高120.5厘米,亩有效穗12.3万,穗长28.2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61.2粒,结实率83.6%,千粒重32.8克,品质测定:出糙率79.1%,整精米率56.7%,粒长7.6毫米,长宽比2.9,垩白粒率16%,垩白度2.2%,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6%、蛋白质含量8.2%,米质达国颁二级优米标准。稻瘟病抗性鉴定:2009年叶瘟3、2、6、5级,颈瘟7、3、1、5级,2010年叶瘟3、4、3、4级,颈瘟7、5、7、7级。 • 产量表现:2009年、2010年参加四川省组区试,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19.26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53%,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率90%。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6.25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3.85%。 • 适宜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
二、我市水稻生产主导品种 蓉18优662 • 选育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品种来源:蓉18A×绵恢662 •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平均156.8天,比对照Ⅱ优838短1.9天。每亩有效穗数15.1万穗,株高116.4厘米,穗长25.3厘米,每穗总粒数179.9粒,结实率78.6%,千粒重28.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9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抗性频率41.1%,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1%,长宽比2.8,垩白粒率9%,垩白度1.5%,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2%,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 产量表现:2009年、2010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3.7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0.03%;续试,平均亩产576.7千克,比Ⅱ优838增产2.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5.2千克,比Ⅱ优838增产1.4%。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9.3千克,比Ⅱ优838增产4.7%。 • 适宜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
二、我市水稻生产主导品种 F优498 •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江油市川江水稻研究所、湖南川农高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品种来源:FS3A/蜀恢498 •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48天左右。株高约118厘米,每亩有效穗14.2万穗,每穗总粒数196.5粒,结实率78.2%,千粒重29克。抗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5.7,易感纹枯病;抗寒性较强,抗高温能力较强。米质:糙米率82.6%,精米率74%,整精米率67.5%,米粒长7.0毫米,米粒长宽比2.8,垩白粒率44%,垩白度8.6%,透明度2级,碱消值5.7级,胶稠度7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9%,蛋白质含量7.9%。 • 产量表现:2007年、2008年参加省四川区试,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97.4公斤,比对照(中、迟熟对照平均产量)增产6.75%,日产4.4公斤,比对照高0.17公斤。 • 适宜地区 :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
二、我市水稻生产主导品种 蓉18优188 • 选育单位: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品种来源:蓉18A×乐恢188 •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50.2天,比对照冈优725长0.1天。株高117.8厘米,亩有效穗13.9万,穗长25.8厘米,每穗平均着粒207.0粒,结实率77.4%,千粒重28.6克,谷壳秆黄色。品质测定:出糙率80.5%,整精米率50.9%,粒长7.0毫米,长宽比2.7,垩白粒率26%,垩白度7.2%,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9%,蛋白质含量7.7%。稻瘟病抗性鉴定:2008年叶瘟4、4、3、3级,颈瘟7、5、5、5级,2009年叶瘟4、3、5、4级,颈瘟7、1、5、5级。 • 产量表现:2008年、2009年参加四川省区试,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66.27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6.50%。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率100%。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32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7.50%。 • 适宜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
三、我市水稻生产主推技术 • 旱育保姆旱育秧技术 • 水稻免耕优化定抛技术 •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 水稻油、麦后直播栽培技术
旱育保姆旱育秧技术 • 技术特点: 具有“三早”(早播、早发、早熟)、“三省”(省力、省水、省秧母田)、“两高”(高产、高效)和秧龄弹性大等特点,一次包衣,能完成药剂消毒、浸种催芽、防病治虫、化学调控、浇水抗旱等复杂工序,是国内首创、国际先进的农业高新技术,已在我省大面积推广,深受农民的欢迎。
旱育保姆旱育秧技术 • 苗床准备: 每亩本田需苗床40-60平方米,苗床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疏松透气、管理方便的地方,最好是常年菜园地。育秧前一周左右整地,开沟作厢,厢面宽1.3-1.5米,走道0.4米,四周要理好排水沟。
旱育保姆旱育秧技术 二、播种、盖膜: • 确定播期:一般在4月1-5日左右播种。 • 确定播量:亩大田用1-1.25公斤。 • 播种方法:1袋(350克)旱育保姆包1公斤稻种,现包现种,包衣前先将稻种放入清水中浸泡12小时,捞出稻种,沥去多余水分,然后将种衣剂倒入圆底容器中,边加种边搅拌,做到包衣均匀,种子包衣后及时播种,播前要浇足浇透苗床底水,使0-10厘米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将包好的种子均匀播种,覆盖细土,然后再用喷雾器喷湿。播完后,用竹片搭拱、盖膜。
旱育保姆旱育秧技术 三、苗床管理: • 播种——出苗:保温保湿,如晴天膜内温度大于35℃,揭膜两头通风降温,如床土干燥应喷水。 • 出苗至一叶一心:控湿降温,膜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大于25℃,揭膜两头通风换气。 • 二、三叶以后:逐步实行日揭夜盖,通风炼苗,最后全揭。如遇强寒潮要盖膜护苗。三叶期要施促分蘖肥,每平方喷施1%的尿素溶液3.5公斤,以后每长一叶适量追施一次肥。原则:秧不卷叶,土面不发白不浇水。此外,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和杂草防除工作。
水稻免耕优化定抛技术 • 技术特点: • 省工省力节约成本:结合旱育保姆旱育秧,免去弯腰栽秧的辛苦劳作,减少人工2个/亩,节约机耕整地费用。 • 增加亩基本苗,提高单产:按5*8寸“打引子”, 确保抛秧密度,亩窝数增加,基本苗得到保证。
水稻免耕优化定抛技术 • 技术要点: • 1、抛秧时间:5月25至6月1日,秧龄45-50天左右。 • 2、整地:采用免耕栽培,移栽前3天灌水泡田,捶糊田埂。 • 3、起秧:移栽前3天对苗床秧苗施用75%三环唑15克加福戈4克兑水15公斤喷施,兼防一代螟虫和叶瘟,移栽前一天将苗床浇透水,起秧时单株带土50-100克。 • 4、规范定抛:按8尺分厢,厢间留0.3米作工作道,厢头及两边边行用秧绳按5*8寸或6*8寸打好“引子”, 然后按厢头及边行的窝行距进行抛栽。移栽密度1.2-1.5万窝/亩,基本苗6-8万苗/亩。
水稻油、麦后直播栽培技术 • 技术特点: 水稻直播就是不进行育秧、移栽而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一种栽培方式。由于其减少了育秧、插秧的环节,可节约大量的劳动力和农资成本,2013年在大堰爱国村示范,平均每亩节本增效350元。
水稻油、麦后直播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直播稻根系分布浅,群体大,易倒伏,应选择苗期耐寒性好、前期早生快发、分蘖力适中、抗病力强、植株较矮、抗倒力强、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如F优498等。
水稻油、麦后直播栽培技术 整 地直播稻对整地质量要求较高,要做到早翻耕,耕翻时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750kg、高效复合肥15kg、碳铵30kg作底肥。田面整平,高低落差不超过3cm,残茬物少。每隔3m左右开1条畦沟,作为工作行,以便于施肥、打农药等田间管理。开好“三沟”,做到横沟、竖沟、围沟“三沟”相通,沟宽0.2m左右、深0.2~0.3m,使田中排水、流水畅通,田面不积水。等泥浆沉实后,排干水,厢面晾晒1~2d后播种。
水稻油、麦后直播栽培技术 种子处理 • 晒种。选择发芽率95%以上的种子,薄薄地摊开在晒垫上,晒1~2d,做到勤翻,使种子干燥度一致。 • 选种。晒种后,剔除混在种子中的草籽、杂质、秕粒、病粒等,选出粒饱、粒重一致的种子。再用食盐水选种,配制食盐水的方法是10kg水加入2~2.1kg食盐;将种子倒入配制成的液体之中进行漂洗,捞出上浮的秕粒、杂质等,然后用清水冲洗3遍。 • 浸种催芽。浸种的作用在于使种子吸足水分,发芽整齐,出苗早。将选好的种子先用三环唑或使百克等药液浸泡24小时,清水冲洗干净,再浸种24-48小时后催芽,催芽至破胸粉嘴即可。
水稻油、麦后直播栽培技术 播 种 麦(油)收获后及时耕作,争取早日播种。一般在5月中旬,最迟不超过5月底。一般亩播种量为1.25~1.5kg,拌入炒熟的稻谷,均匀分厢播种。也可采用颗粒肥料代替炒熟的稻谷一起播种,效果也很好。播种过程中要防止漏播和重复播种。
水稻油、麦后直播栽培技术 化学除草 由于直播稻杂草与稻苗同步发芽生长,并且杂草的种类较多,萌发高峰主要在稻苗立针期(即上水后10天左右)和稻苗4叶期,因此直播稻田除草技术应以化学防除为重点。近两年,我们选用“稻杰”效果很好。
水稻油、麦后直播栽培技术 防止倒伏 直播稻分蘖节入土和根系分布均较浅,但往往容易群体偏大,削弱个体生长发育,使茎杆变细,根量减少,根系活力降低。除选用抗倒品种,控制播量、建立合理群体外,还需做到 科学施肥。在施肥方法上,采用“前促、中控、后稳”的方法。 合理灌水。掌握“浅水分蘖、苗够晒田、深水孕穗、干干湿湿送到老”原则。前期以浅水促分蘖,总苗数达到12-14万时,及时排水晒田,晒至田土起“鸡爪纹”,孕穗至抽穗扬花期保持3cm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以利发根、壮杆,防止倒伏。 适时化控。拔节前3-5天亩施30克多效唑,控制基部节间长度,降低株高,有效减轻倒伏。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技术特点: • 是继水稻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进一步提高水稻生产劳动率的又一次技术革命。 • 具有省工、省时、省力、省秧母田、插秧速度快、质量高、生产成本少、增产明显、效益好的优点,水稻机插秧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水稻机械化育苗插秧技术可有效争抢农时、节约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产量,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与人工手插和抛秧相比,实施机械化育插秧每亩能够为农户节本增收百余元。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育秧作业流程 • 细土过筛细土消毒→拌肥堆沤→精做苗床→苗床消毒→ 铺放空盘 → 软盘消毒 → 匀撒营养土 → 均匀播种 → 覆土 → 竹片搭拱 → 灌秧沟水→盖膜保温→揭膜炼苗→田间管理→起盘移栽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营养土和盖种土的准备 细土的选择:过筛(孔径5mm)的菜园土,每亩大田备足过筛细土100公斤。 营养土:每亩大田80公斤,配制比例为过筛细土:敌克松:壮秧剂=100:0.02:0.05。混拌均匀,盖上薄膜封严进行堆沤。 盖种土:每亩土20公斤,配制比例为:过筛细土:敌克松=100:0.02 ,与营养土分开堆沤。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苗床准备 苗床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灌运秧方便、背风向阳、邻近大田的沙壤土做秧田。 苗床大小:大田面积与秧田面积为1:80—100,,在播种前15天左右翻耕,炕田2—3天,然后灌水泡田耕耙。同时施用适量底肥(每亩秧田施用粪水15—20担,35%复合肥20公斤),整细耙平, 开沟做厢。 秧厢规格:厢长度控制在20米内,厢宽1.4—1.5米,秧沟宽0.4-0.6米,秧沟深0.2米,四周开围边沟宽0.5米深0.25米,同时在四周开好平水缺。
种子的准备:每亩大田备精选稻种1.4—1.5公斤,播种前进行晒种、浸种、催芽要求:根长达稻谷的1/3,芽长达稻谷的1/5—1/4。种子的准备:每亩大田备精选稻种1.4—1.5公斤,播种前进行晒种、浸种、催芽要求:根长达稻谷的1/3,芽长达稻谷的1/5—1/4。 农膜的准备:每亩大田备2米宽拱膜5米,薄膜厚度在1丝米左右为宜。 软盘的准备:每亩大田备软盘22—25张。 拱棚竹片的准备:每亩大田备长2.2m,宽3厘米竹片5—6片。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精量播种 确定播种期:一般应在4月3日—4月15日为宜,秧龄应控制在35-42天左右。 秧厢消毒:用65%敌克松1000倍液均匀喷洒在厢面上。 铺放秧盘:将秧盘整齐铺放在秧板上,秧盘要贴紧苗床。然后用65%敌克松1000倍液均匀喷洒秧盘。 铺放底土:匀撒营养土,底土厚度2-2.2cm(秧盘高的2/3)为宜,用木板刮平。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精量播种 定量播种:每盘播种50—60克干种(即芽谷65—80克)为宜,均匀撒播。 匀撒盖种土:播种后,均匀抛撒没有添加复合肥和壮秧剂的盖种土覆盖种子(切忌用营养土覆盖种子),厚度以刚不露种子为宜。 灌秧沟水:播种好后应马上灌秧沟水,初次应满灌,待营养土全部浸透后(注意:水面绝对不能漫过营养土),排至半沟水或排干水。 搭拱盖膜:每一米搭一根竹拱,拱高0.5米。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秧块标准 育成毯状盘根秧块,要严格控制秧苗分蘖和苗高,秧块规格为(27.5×58×25cm),株高为15-25㎝,叶龄为3.5-5.5叶,秧龄在30天以内为宜。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苗期管理 • 播种到出苗期:一般为棚膜密封阶段,当中午棚内温度超过35℃时可适当揭开拱膜两头降温,注意两头或中间可交错揭开,确保秧苗长势整齐一致。若床土发白秧苗卷叶时,应在下午5点钟以后适量灌秧沟水,确保厢面湿润。 • 立针至一叶一心期:根据气温情况确定揭膜炼苗,通常最低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方可揭膜炼苗。按照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若遇寒朝低温,宜推迟揭膜的原则,做到日揭夜盖,并保持表土湿润。切忌晴天中午高温时揭膜。 • 二至三叶期 :保持厢面湿润,厢沟保持满沟水,可喷施65%敌克松1000倍液加以防治立枯病或青枯病,在三叶期(播种后15—20天)用300PPM的多效唑1克(亩秧田80-100g)药液兑500克水喷施,以控制苗高。 • 移栽前:移栽前一周开始控水,保持半沟水,以利起秧;同时要施好“送嫁药”,亩用92%杀虫单粉剂100克或20%井岗霉素粉剂100克,兑水50公斤喷施。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机械插秧 大田准备:亩施用测土配方肥25公斤(或者碳铵40公斤),农家肥1000公斤担作底肥;插秧前2-3天灌水泡田,采用旋耕机整田,整田要做到“田平水浅 ”(即:尽量浅耕,达到地表平整,水层0.5—2厘米以内),田整好后自然沉实1-2天后方可插秧。 机械插秧:基本的技术要求为 “合理密植,不漂不倒,越浅越好”,移栽时水层要浅,亩植1.6—1.8万窝,亩基本苗3万左右。 大田管理:要突出“前促”这个环节,即:要促进分蘖的早生快发,一是要尽早施追施速效氮肥,在移栽5-7天秧苗返青内,亩用碳铵15公斤左右追肥;二是要做到“浅水分蘖”,分蘖期水层不能超过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