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0

第四章經濟理念概論

第四章經濟理念概論. 全部經濟分析重要性 全部經濟基本概念 景氣循環與經濟指標 貸幣政策與財政政策. 章節大綱. 暖身運動 -1. 暖身運動 ( 一 ). 如何投資? 是第一個時常被問到問題。 答案是 ︰ 做好資 產配置與風險管理、普通把握大趨勢。 資本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交由富盈各項系統是如何把握大趨勢? 如何判斷大趨勢 事后諸葛亮 ︰ 80 年代投資日本、 90 年代投資美國、買結束股票以後不放手,因為報酬率極限是可以的觀 ﹗ 因對有用那背后經濟成長率最高、那背后投資報酬率就會跟著上漲。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經濟理念概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經濟理念概論

  2. 全部經濟分析重要性 全部經濟基本概念 景氣循環與經濟指標 貸幣政策與財政政策 章節大綱

  3. 暖身運動-1 暖身運動 (一) • 如何投資? • 是第一個時常被問到問題。 • 答案是︰ 做好資 產配置與風險管理、普通把握大趨勢。 • 資本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交由富盈各項系統是如何把握大趨勢? • 如何判斷大趨勢 • 事后諸葛亮︰ 80 年代投資日本、90 年代投資美國、買結束股票以後不放手,因為報酬率極限是可以的觀﹗ 因對有用那背后經濟成長率最高、那背后投資報酬率就會跟著上漲。 • 二十一世紀資金往 哪集中背后? 回答出這個問題,你就掌握結束大趨勢開端。 • 在這個大目標趨勢推展下,世界性的經濟將深深地被其牽引。 地方誘發完成需求、就是投資目標。

  4. 暖身運動-2 暖身運動(二) • 例如 • 二十一世紀經濟成長最強勁的地區,為金磚四國(BRIC)。 • 其中中國大陸(China)、印度(India),人口佔全世界超過三分之一,中國大陸更早已成為世界工廠,大量生產的結果,會誘發出什麼經濟現象呢? • 當這三分之一的人口,從貧窮走向逐漸小康,這個過程中又會誘發出什麼樣的需求呢? • 戰後嬰兒潮的退休,又引發什麼樣的需求呢? • 這樣的經濟現象,通常需要三至五年以上的時間,因此掌握住這個趨勢,就可以很明顯的判斷出投資標的。 • 掌握大趨勢以後,配合本系統按部就班規劃出資產配置,就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理財顧問。 • 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掌握大趨勢需要不斷的觀察與驗証,訣竅是多聽多想多看。

  5. 暖身運動(三) 兩大新興商機崛起 戰後嬰兒潮商機 新興市場商機 BRICs GDP占G6 GDP比率提高 2003年:13.3%2015年:19.1% 2005-2015年平均經濟成長率 戰後嬰兒潮老化達退休年齡 2010年 二次大戰後,全世界 人口快速增加(1950) 註:BRICs指巴西、俄羅斯、印度及中國G6指美、日、德、英、法及義大利

  6. 勞務、貨物、資金 勞務、貨物、資金 企 業 勞務、貨物、資金 政 府 金融機構 家計單位 勞務、貨物、資金 勞務、貨物、資金 總經基本概念 >經濟流程 • 經濟流程 • 經濟體系由企業、政府、家計單位、金融機構組成。 • 每個部門既是勞務、貨物、資金的供給者也是需求者。 • 金融機構就像是經濟體系的血管,導引資金流向,幫助經濟體系活動。

  7. 總經基本概念 >國民生產毛額(GNP) • 國民生產毛額(GNP) • 為最廣泛衡量總體經濟活動的指標。 • 是指一國的國民在某一單位時間(通常為一年)中, 生產的所有最終商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 生產面法: • GNP=最終財貨+最終勞務 • 支出面法 • GNP=民間消費C+投資 I+政府支出G+出口X-進口M • 分配面法 • GNP=工資W+地租R+利息IR+利潤 =勞動者所得+土地所得+資本所得+企業家所得

  8. 總經基本概念 >國民生產毛額(GNP) • 其他計算所得方式 • 國民生產淨額NNP=GNP-折舊 • 國民所得NI=NNP-企業間接稅 • 個人所得PI=NI-公司利潤+移轉性支付(例如失業救濟) • 個人可支配所得DI=PI-個人所得稅 • 國內生產毛額(GDP) • 比國民生產毛額更為普遍 • 計算一國之內所有要素所得的最終市場價值,包括國外要素在國內的所得 • 實質GNP或是GDP的成長率(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就是經濟成長率

  9. 台灣經濟成長率和每人GNP 資料來源:TEJ及自行整理

  10. 主要工業國家經濟成長率 資料來源:TEJ及自行整理

  11. 世界經濟成長率預測 單位:% 說明:()內資料係上一次預測值。註:1.亞洲地區(日本除外)。2.東亞地區 資料來源:IMF,2006年4月;Global Insight Inc.2006年6月;World Bank,2005年11月(東亞地區2006年3月)

  12. 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情況 (2007) 資料來源:ECB (Dec. 2008)

  13. 世界各國各項支出占GNP比例 貿易依存度

  14. 全球每人國民所得分布狀況

  15. GNP >民間消費支出(C) • 民間消費支出約占台灣國民生產毛額的 60%,是國民生產毛額中最主要的部份 • 民間消費依其屬性,又分為「耐久財消費」、「非耐久財消費」及「服務」等三項 • 耐久財消費,例如購車。 • 非耐久財消費指耐用年限較短的商品消費支出,例如食品支出 • 服務包括房屋租金、水費電費、金融保險、醫療保險、娛樂觀光及教育文化支出等主要項目

  16. GNP >民間消費支出(C) • 影響消費的因素 • 所得—所得愈高,消費愈多 • 財富效果—財富愈高,消費愈多 • 預期價格變動心理—預期價格上漲, 消費愈多 • 對景氣的信心—信心愈強,消費愈多 • 季節性的變動—例如4Q(聖誕節),通常消費較多 • 廣告的影響—廣告有刺激消費的功能 • 消費借款的難易度—例如現金卡的例子

  17. GNP >投資(I) • 投資支出(資本形成) • 約占台灣國民生產毛額的 20% ;而民間投資略高於政府支出 • 指廠商在商品市場中購買或處分生產設備等資本財的行為 • 依屬性可分為「固定投資」、「住宅投資」及「存貨變動」等三項。 • 其中 「存貨變動」為觀察短期景氣變動的重要指標 • 投資與利率水準、資本財價格、所得水準與景氣預期有關

  18. GNP>政府支出(G)與稅收 • 政府支出(政府消費性支出) • 主要包括國防、行政、司法、治安、教育及公教人員薪資等經常性預算支出以及公共建設支出。 • 台灣的政府消費性支出約占國民生產毛額的 14% • 移轉性支付 • 如失業救濟及規劃中的國民年金等福利性支出,不屬於國民生產毛額 • 政府支出對經濟的影響 • 減稅增加可支配所得與企業盈餘,刺激消費或促進投資 • 政府支出若排擠民間消費與投資,反而造成物價上漲壓力

  19. GNP>出口(X)與進口(M) • 出口與進口 • 出口與進口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愈高,表示受國外景氣與匯率變動的影響愈大 • 台幣貶值有利出口商,升值有利進口商 • 出口淨額:出口總額-進口總額 • 正數:貿易順差;負數:貿易逆差 • 台灣進出口狀況 • 台灣屬海島型國家,缺乏天然資源,對外貿易依存度高,國際貿易為經濟成長的引擎 • 近幾年來進出口成長率雖大幅衰退,貿易依存度卻已接近100% • 出超的主要地區為香港、美國;入超的主要地區為日本、韓國

  20. 我國進出口概況 我國為全球第十七大貿易國(2007)

  21. 我國主要貿易國家或地區 註:東協六國包括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與越南。 資料來源:引自經建會。97年11月當前經濟情勢月報 。

  22. 我國與主要國家(地區)貿易額(新台幣) 資料來源:97年12月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速報(財政部統計處 - 2009/1/7)

  23. 物價 >物價指數變動率 • 物價指數變動率 •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八個消費類別構成的一籃子固定財貨與勞務的相對價格水準 • 躉售物價指數(WPI或PPI):生產者的生產原料相對價格水準。 • 一般說的物價變動指的是CPI的變動

  24. 物價指數年變動率 單位:%

  25. 物價>通貨膨脹 • 通貨膨脹 • 一般物價水準持續且相當幅度的上揚,稱之為通貨膨脹。 • 通貨膨脹發生時,對經濟體一般具有負面影響 • 企業成本增加(工資與原料價格提高),出口困難 • 打擊消費需求 • 央行可能緊縮銀根,使利率上揚(升息),打擊投資與消費,造成股市失血。 • 若利率上揚,對於股市與債市皆是一個利空的因素。但匯率反而可能走強。

  26. 物價>通貨緊縮 • 通貨緊縮 • 一般物價水準持續且相當幅度的下跌,稱之為通貨緊縮。 • 通貨緊縮發生時 • 企業獲利減少,嚴重時甚至發生裁員、破產的情況 • 消費進一步疲弱,發生惡性循環。 • 此時中央銀行將會放寬信用(降息),引導利率下跌,以刺激景氣。通貨緊縮的威力,有時甚於通貨膨脹! • 最好的物價水準是平穩,甚至溫和上揚。 • 最著名的通貨緊縮例子 • 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恐慌 • 19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後的日本

  27. 問 題 • 如果你是行政院長,景氣不好時如何刺激景氣? • 複習: GNP = 消費(C)+投資(I)+政府支出(G)+出口(X)-進口(M) • 方法 • 刺激消費-減稅 • 提振投資意願-租稅優惠、降息、提振信心 • 增加公共支出-公共建設 • 鼓勵出口-調降關稅、貶值

  28. 總體經濟基本概念快速充電 • 國民生產毛額(GNP) • 金融體系是經濟體的血管,資金為血液,血液順暢經濟體就健康 • GNP = C + I + G + X - M • GNP構成要素與物價 • 我國C約占60%,I占20%,G占14%,貿易依存度接近100% • 物價變動通常用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來衡量 • 通貨膨脹造成企業經營成本上升,不利出口,央行升息,股債失血 • 通貨緊縮造成企業利潤下降,進而裁員、倒閉,造成需求進一步下降,企業利潤再進一步萎縮,發生惡性循環 • 最好的物價水準為平穩,甚至溫和上揚 • 簡易總體模型介紹與應用 • 總供給線與總需求線決定均衡的物價與產出

  29. 景氣循環與經濟指標 景氣循環與對策燈號 經濟指標對投資市場影響 景氣循環與資產配置

  30. 景氣循環 • 景氣循環階段 擴張期 收縮期 高峰 衰退 繁榮 長期成長趨勢線 蕭條 復甦 谷底 谷底

  31. 台灣之景氣循環 景氣循環的週期並不固定!!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建會,2008-07-28  景氣對策信號與經濟成長率  

  32. 台灣之景氣循環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建會

  33. 景氣循環 • 景氣之四大表徵 • 當景氣處於谷底時,通常 • 國民所得較低 • 失業率較高 • 物價水準低 • 利率水準低 • 政府為調節景氣循環所採行之兩大政策 • 財政政策:政府支出、稅的調整 • 貨幣政策:雙率政策,利率 V.S.匯率 • 但是政策推行有認知、決策、執行、效果的不確定性 與時效延緩等問題(有如醫生拿過去的病歷在治病),因此常造成景氣波動加劇

  34. 景氣對策信號之意義 • 經建會編製之景氣綜合指標 • 紅燈 • 景氣過熱,政府應採取緊縮措施。 • 黃紅燈 • 景氣尚穩,短期內有轉熱或趨熱之可能。 • 綠燈 • 景氣穩定。 • 黃藍燈 • 景氣短期內有轉穩或趨向衰退之可能,財金當局可能採取擴張措施。 • 藍燈 • 景氣已進入衰退,政府當局應採取刺激經濟復甦之對策。

  35. 繁榮期 衰退期 復甦期 蕭條期 景氣循環與景氣對策燈號 貨幣供給M1B 直接及間接金融 票據交換及跨行通匯 股價指數 製造業新接訂單指數 海關出口值 工業生產指數 製造業成品存貨率 非農業部門就業人數

  36. 經濟指標對投資市場的影響 • 經濟指標概念 • 領先指標 • 指標變動領先於經濟成長,例如股價指數變動率。 • 同時指標 • 指標變動與經濟成長同步,例如票據交換金額變動率。 • 落後指標 • 指標變動領落後於經濟成長,通常為經濟體運作之結果,例如物價指數變動率。

  37. 經濟指標對投資市場的影響 • 我國的經濟指標 • 工業生產變動概況 • 領先或是同時指標,指標愈高代表景氣愈強勁。 • 外銷訂單金額與年增率 • 領先指標。若增加則匯市潛在的升值力道增加。 • 其他景氣動向的領先指標 • 製造業接單狀況、平均人每月工作時數、股價指數、房屋建築的申請面積、貨幣供給狀況、海關出口狀況等。 • 經濟指標至少要連續三個月上升或下降才能預測經濟局勢已有改變。 • 票據交換金額和退票統計 • 景氣越好,票據交換金額也會愈高。衰退時,退票金額將會增加。故兩者皆為同時指標。 • 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 • 根據設算指標,綜合判斷,分為綠燈、黃藍燈、綠等、黃紅燈以及紅燈等五種。

  38. 景氣對策訊號之編制方式

  39. 國內景氣概況

  40. 經濟指標對投資市場的影響 • 美國的重要經濟指標 • 就業報告:包括失業率與非農業就業人口。 • 採購經理人指數:以50%為分界點,接近60%被解釋為經濟擴張的訊號;低於40%則是蕭條的訊號。 • 耐久財訂單:代表未來廠商投資支出。 • 消費者信心指數:指數上揚表示對未來經濟前景看法樂觀。 • 消費者物價指數:即CPI上漲率,若扣除食品與能源CPI,稱之為核心物價水準,具有較高的穩定性。 • 工業生產指數與設備利用率:產能利用率高於85%時,表示景氣過熱,有通貨膨脹的壓力。

  41. 經濟指標對投資市場的影響 • 重要的國際經濟指標 • 德國工業生產指數(German Industrial Production) • 德國IFO商業調查(German IFO Business Survey) • 德國消費者物價指數(German Consumer Price Index) • 日本短觀報告(Japan’s Tankan Survey) • 日本工業生產指數(Japan Industrial Production) • 法國每月商業調查(France Monthly Business Survey (INSEE)) • 採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PMI) • 經濟合作開發組織綜合領先指標(OECD Composite Leading Indicators -CLI) • 中國工業生產指數(China Industrial Production) • 巴西工業生產指數(Brazil Industrial Production)

  42. 景氣循環與資產配置 房地產 (通貨膨脹壓力出現) 債券 (景氣衰退,利率下降) 衰退期 繁榮期 蕭條期 復甦期 貨幣 (股債齊跌,現金為王) • 股票 • (利率低檔,谷底回升)

  43. 景氣循環與經濟指標快速充電 • 景氣循環與對策燈號 • 景氣循環分為復甦、繁榮、衰退、蕭條四階段,週期並不固定 • 景氣對策燈號從冷到熱分為藍、黃藍、綠、黃紅、紅燈等五種 • 景氣四大表徵為GNP、失業率、物價、利率 •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為政府調節景氣的工具 • 經濟指標對投資市場影響 • 分為領先、同時、落後指標 • 景氣對策燈號即根據各種實質面與金融面指標判斷景氣冷熱 • 景氣循環與資產配置 • 復甦期-股票;繁榮期-房地產;衰退期-債券;蕭條期-現金

  44.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 1. 貨幣政策與利率 2. 貨幣政策與匯率 3. 財政政策

  45.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概念 •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為政府調節景氣的政策工具。 • 貨幣政策又稱為雙率(利率V.S.匯率)政策,主要是透過雙率與貨幣數量達成政策目標。 • 財政政策是透過政府支出與租稅優惠達成政策目標。 •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影響的是總需求。

  46. 貨幣政策>貨幣供給 • 貨幣供給額 • 貨幣供給額過多,容易造成通貨膨脹 • M1A =準備貨幣 +活期存款+支票存款 • M1B = M1A +活期儲畜存款 • M2 = M1B +準貨幣(定期存款、外匯存款、郵政儲金等) • 準備貨幣指的是中央銀行發行的紙鈔錢幣總額,又稱為強力貨幣或是貨幣基數

  47. 貨幣政策>貨幣供需模型 • 利率水準決定於貨幣需求&貨幣供給 • 貨幣供給額為資金來源之指標 • 利率為資金之成本,影響投資意願、消費支出與資金流動 利率 貨幣供給增加 ● ● ● 供給>需求 供過於求 利率下跌 直到均衡 貨幣數量

  48. 貨幣政策>貨幣供給&利率 • 利率與股價、債券價格成反向變動 • 利率上升,股價下跌  • 對企業:利率上升,借款成本上升。 • 投資股票的機會成本增加,資金抽離股市,股價下跌。 • 債券報酬率相對提高,股票報酬相對下降,股票需求減少, 股價下跌。 • 股利折現評價模式 : 股票的必要報酬率上升,股價下跌。 • 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跌 • 折現率提高,淨現值降低。 • 利率下降,股價上揚

  49. 國內利率之變動 長期利率低於短期利率,異常現象!!

  50. 國內外利率相關重要談話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