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名人导言. 名人导言.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一节. 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 第二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三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第四节. 案例与思考题. 案例与思考题. 问题. 如果我真正爱一个人,则我爱所有的人,我爱全世界,我爱生命。如果我能构对一个人说“我爱你”,则我必能说“在你之中我爱一切人,通过你,我爱全世界,在你生命中我也爱我自己。”. —— 弗洛姆.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lesley-good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名人导言 名人导言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一节 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 第二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三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第四节 案例与思考题 案例与思考题

  2. 问题 如果我真正爱一个人,则我爱所有的人,我爱全世界,我爱生命。如果我能构对一个人说“我爱你”,则我必能说“在你之中我爱一切人,通过你,我爱全世界,在你生命中我也爱我自己。” ——弗洛姆

  3.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道德的涵义:道德是指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问题 道德的起源:道德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相统一的社会条件,道德一经产生就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道德的本质:道德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实践精神,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自身的活动。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4.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问题 道德的三大功能与作用: 调节; 教育; 认识; 道德具有调节、教育和认识的三大功能。

  5.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 1.道德的认识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 2.道德的调节功能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6. 道德的社会作用 •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 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 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 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7.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问题 道德品质是在主客观两方面因素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首先,道德品质的形成受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其次,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个人主观努力的结果。 再次,社会实践是道德品质形成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

  8.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问题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为社会、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而献身的精神; 二是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 三是提倡人伦价值,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尽的道德义务。 重视道德践履,注重道德修养。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

  9. 二、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1. 强调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 “夙夜在公”(《诗经》) •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尚书》) •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贾谊《治安策》)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10. 2. 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 • 孔子: “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 •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11. 3. 追求精神境界,推崇高尚人格 • 孔子推崇的君子型人格。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 “内圣外王”的境界。

  12.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问题 要实现道德现代化,既要努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又要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道德成果。 在道德建设中坚持正确的道德原则, 提高对错误思潮的防范、警惕, 并对之进行剖析,并给出正确的舆论导向。

  13.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社会主义道德对市场经济具有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同时市场也已易产生腐败现象,危害道德建设;为此,要促进社会主义与道德建设有机结合,注意到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和制度建设相结合。 问题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14. 二、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二、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 问题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的道德核心,是我们党长期提倡的一种高尚道德。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客观要求。

  15. 三、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 问题 弘扬共产主义道德是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16. 问题 一、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包括: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7. 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 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 诚信既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基本道理; • 也是一个社会维持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18. 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问题 当今社会知识剧增和知识更新的步伐加快,大学生面临着各种道德选择,尤其是诚信道德亟待加强。 诚信道德包括;治学道德、科技道德、网络道德等。

  19. 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问题 1、道德修养的涵义; 2、道德修养的途径; 3、道德修养的方法: 学习、 立志、 躬行、 慎独、 积善、 自省。

  20. 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 其一,学思并重的方法 • 其二,省察克治的方法 • 其三,慎独自律的方法 • 其四,积善成德的方法 • 其五,知行统一的方法

  21. 思考题 • 道德的本质、更能和作用是什么? • 怎样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 阐述和分析当代大学生诚信品质的现状及其原因。

More Related